蕉庄乡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27&run=13

蕉庄乡位于博山区西北部。 乡政府驻地蕉庄,距博山城7.5公里。东以凤凰
岭为界与白塔镇毗连;西以瑚山分水岭为界与石门乡相望;南以石臼河为界与域
城镇相邻; 北以龙泉沟为界与淄川区磁村乡接壤。总面积27.61平方公里。耕地
20,556亩; 林地3,580亩。粮食年产量1,400万斤。共5,593户,20,379人。全乡
共辖17个村民委员会,合17个自然村。即:蕉庄、尚庄、楼子、荫柳、桃园、辛
庄、徐雅、李芽、汪溪、董家沟、刁虎峪、茜草峪、张庄、叩家、衰家、杨家庄、
岜山。乡政府机关因驻蕉庄而得名。
蕉庄乡在建国前属淄川县万福乡管辖。建国后属淄川县第四区管辖,设蕉庄、
张杨、荫柳、汪溪四个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隶属磁村公社,分设蕉庄、张
庄、荫柳三个管区。1962年2月由淄川区划归博山区,设蕉庄人民公社行政机构。
1984年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以(84) 鲁政函60号文件批准,将蕉庄公社改为蕉庄
乡。
境内系浅山丘陵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一簸箕形槽状地带。东面文峰山、
凤凰山延续为岭,西面瑚山、油篓台连峰成脉,南面双旗山、双峰山抄手环抱,
北面汪溪水库碧波映天。范阳河自西南往东北斜贯全境。范阳河以西至瑚山东麓,
地形倾斜度较大,自然形成东西向多道切沟,构成范阳河水系。发源于双旗 (大
尖) 山西麓的另一支水系,经蕉庄村东,折入孝妇河内。源于双旗山东麓的岂山
东河流入白塔境内。
境内地质分中、东部朱罗系,西山奥陶系和西部石炭系三部分。石炭系矿藏
较丰富,主要有煤炭、铝矿石、陶土等。煤藏量约三百万吨。
境内水源有地下水、地表水两种。地下水多分布于西部禹王山断层带和范阳
河两岸,水质较好,一般在12度左右。可供工农业和人畜用水。
境内土壤分五种: 一、白炭土,约2,000亩;多分布于蕉庄、岜山,杨家庄
南部。 二、石碴土,约1,500亩,多分布于瑚山东麓。三、砂土,多分布于中部
岭地、东部山岭和大尖山。四、黑土,约4,000亩,多分布于蕉庄、汪溪、荫柳、
李芽、 尚庄。五、黄土,约4,000亩,多分布于张庄、叩家、徐雅。其中石碴土
应退耕还林, 1984年巳退耕523亩。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含钾高,缺氮磷。应增
加氮磷,增施有机肥,实行秸杆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谷子、大豆、高梁,兼植少量地瓜、花生。
建国初, 亩产约二、三百斤,现已增到八百余斤。木材林共1,461亩,约26.3万
株。 经济林以苹果、桃、花椒为主,兼少量樱桃、杏等,共有630亩,约两万余
株。年产果品35万斤,花椒达五万斤之多。
建国前,本乡有七个村解央不了人畜用水,基本没有水浇田。建国后,大搞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建小(二) 型水库两个,塘坝32个,打大口井112眼,深
井六眼; 机械配套225台,计3,478.4马力。发展水浇地8,950亩。开采利用水量
520万立方,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解决了部分村的人畜用水。
乡办企业原有煤矿、建筑队、总厂、通用机械厂、陶瓷厂、钻井队等。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办企业又发展了建筑二队、麻纺厂等。年产值65
万元。1984年7月,乡党委、政府、经委,根据1984年中央一号、四号文件精神,
对企业进行改革,实行简政放权:撤销了权力过于集中、限制多、框框死的总厂,
改砂轮、微珠、金星宝石、制鞋、被服、水泥制品、美术工艺、麻纺等九个车间
为厂的体制,使企业有了自主权,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现有乡办企业15个,
村办企业33个。 从业人员共4,288名,年产值达1,265万元。专业户、重点户500
户, 年收入160万元。并拥有汽车63辆,大小拖拉机175台。全乡年总产值1,602
万元。1978年人均收入仅137元;1983年人均收入提高到321元,较前增长1.3倍。
交通运输:博(山)章(丘)公路穿越南境。新修了蕉庄至磁村的机动车大道。
简易公路连络各村。1983年在博(山)章(丘)公路上投资15万元,铺修了三公里的
沥青路面,方便了当地人民群众。
商业贸易:现有三处国营商店,15处代销店,自营售货摊点遍布全乡。乡政
府驻地蕉庄是周围十数里内农副产品贸易和服务行业的中心。夏历逢二、七大集,
人流量约三千人次,成交额两万元左右。农村经济空前繁荣活跃。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很快。建国前只有一处小学,仅个别村有私塾,在校学生
不足200人。 现有四处中学,17处小学,教师174名,在校学生3,199人,入学率
达99%。 全乡拥有470间教室,并建了蕉庄、岜山、楼子三座教学大楼。建国前
全乡仅有几处中药铺。现有卫生院一处,煤矿职工医院一处。医护人员50人,床
位30个,有较先进的医疗器械。村村有卫生室,乡村医生达60多人。基本达到小
病不出村,大病不进城。
社会福利事业:全乡现有四处敬老院,17处幼儿园,一处托儿所。幼儿教师
和敬老院护理人员计37名。全乡五保户老人都受集体照顾。进一步体现了“老有
所养,少有所教”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乡内设有广播站、电影队、文化站、影剧院。有村办电影队八个。七个村办
起了“青年民兵之家”。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烹调是本乡的传统技艺,素称“厨师之乡”。别具地方风味的“蕉庄桥烧饼”
也恢复了生产。
纪念地有双峰山烈士祠。古建筑有瑚山玉皇庙、双峰山金光殿、洪济桥 (蕉
庄北桥) 。古文物有瑚山历代碑碣。出土文物有保存完好的楼子村出土的石羊。
并有文峰、墨林园、柳沟寺、栖鹤园等古遗址。
据有关史料记载和出土古遗址、古文物考证,春秋时期的古地名“徐关”,
疑在本乡西北部的尚庄、徐雅、叩家一带。

蕉庄

位于博山区西北部, 距博山城7.5公里。地处双旗山之阴。东傍文峰山,西
临范阳河。博(山)章(丘)公路绕村东、南而行。建国前,村内多简陋草房;建国
后多数农户建了瓦房和楼房。 现为乡政府驻地。 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979户,
3590人。 耕地3,375亩,主产小麦、玉米。有果园40亩,年产苹果两万厅。工副
业,原有红砖厂、耐火材料厂、水泥制品厂、喷漆厂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又发展了红砖厂、糕点厂、饭店等。年产值达220万元。从业人员650人。1978年
人均收入137元,1983年提高到321元,较前增长了1.3倍。
烹调是本村的传统技艺,素称“厨师之乡”。夏历二、七是该村集日。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创修苏氏支谱序》载:“吾祖自枣强迁于淄邑西
南乡蕉庄,安居乐业有年矣。”该谱《小引》又载:“六世池德祖由焦庄而出,
迄今及十一世矣。”又据《苏氏家谱》载:“苏氏于洪武初年由焦庄迁居宜山庄。”
据此,苏氏于明前在此定居。元至治二年(1322年)《重修瑚山四方塔碑》镌村名
为“椒庄”。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载村名“焦庄”。清乾隆十七年
(1753年)《重修观音堂》碑文有“椒庄”的记载。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重修
洪济桥》碑文载村名为“蕉庄”。
该村74岁老人苏承宇讲:在立村时,因村周围有五岭曲折如龙,遂定村名为
“五龙庄”。后因火灾,村民传说龙多主火,又因盛产花椒,故改名为“椒庄”,
后演变为“焦庄”。清道光初年又遭火灾,村民忌“焦”字不祥,遂冠以“艹”
字头为“蕉庄”。
古建筑有雕刻精良,造型美观的蕉庄北桥(洪济桥)。

尚庄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西北3.5公里。地处博(山) 淄(川)界河——龙泉沟
之阴。西、北高,东、南低。西面傍山,三面环水。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32户,
840人。耕地1,088亩。主产小麦、玉米。有果园65亩,以苹果、桃为主,年产果
品20万斤。四旁绿化植树两万株。地下有煤、陶土等矿物资源。1968年公社在此
开煤矿一处。 1984年退耕发展林果150亩。工副业:原有耐火材料厂。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了石灰窑、硫磺厂、陶土矿等。年产值42.5万元,从业人
员200人。1978年人均收入188元;1983年提高到495元,较前增长了1.6倍。
《王氏族谱》(卷一)载:“王氏本于明初自直隶枣强迁居淄邑相公庄……迁
居淄邑尚庄十余世。”据此,明代已有人在此定居。
退休教师张学曾讲:该村地势虽不太高,但从东、西、北三面进村都是上坡
路,故取名“上庄”。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淄川县志》载村名“尚家庄”。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淄川县志》载村名“尚庄”。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重修洪济桥》碑文载村名“尚庄”。
民国九年挖出衣着盔甲的巨人尸体,并有宝剑一口。1977年整地时又挖出一
个石臼和部分大砖大瓦。推断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人在此居住。待考。

楼子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以北3.4公里。地处博(山) 淄(川)界河一龙泉沟之
阴。地形平坦开阔,村舍集中。蕉(庄)磁(村)公路沿村东通过。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172户, 621人。耕地815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耐火材料厂。年产值
24.2万元,从业人员60人。1978年人均收入190元;1983年提高到409元,较前增
长1.2倍。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淄川李氏族谱》载:“吾始祖讳选,自枣强迁居南
楼子庄……十八世孙瑞麟沐谨识。”据此,当立村于明洪武年间。
该村65岁老人孙即德讲:早年村中有侯氏曾建楼于此(残址尚存),因此楼处
磁村一座楼之南,故名“南楼庄”。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和清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均载村名“楼子庄”。后简称“楼子”。

荫柳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以北2.6公里。地处范阳河以西。蕉(庄) 磁(村)公
路从村中通过。范阳河的两条支流,一条沿村北东流南折,一条自西向东从村中
穿过,两水在村东汇为一处,向东流入范阳河。村庄被道路、河流交相切割,自
然成一梅花状。 沿街河两岸杨柳参天,绿树成荫。设一村民委员会。共410户,
1,476人。耕地1,435亩。主产小麦、玉米。村有耐火材料厂。年产值41万元,从
业人员150人。1978年人均收入121元,1983年提高到257元,较前增长两倍。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王氏族谱》载:“王氏先祖讳尧,明时人也,洪
武三年自冀州枣强迁来淄川县。自和石屋迁来阴柳庄者,三世继竹祖是也。”据
此,当立村于明正统年间(1445年)。该村《孙氏族谱》所记孙氏到此定居时间略
同。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该村关帝庙碑《创建庙记》载:“大明济南府淄川
县治西有一村名日殷刘庄。”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碑文:“出示严戒事:据西
南路荫柳庄人等呈……”载村名为“荫柳庄”。
因殷、刘二姓在此定居较早,故曾名殷刘庄。后二姓他迁,该村又有生长柳
树的自然条件,自古柳树成荫,风景优美,曾被誉为“淄邑西南隅名胜之地”。
故谐“殷刘庄”之音改村名为“荫柳庄”。

桃园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西北3.2公里, 地处瑚山之左。地势西高东低,沟
壑颇多。村中有突出的孤山头,屹立古松一株。村西北有恨虎台、盔甲山。地下
有煤炭、 陶土等矿物资源。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93户,773人。耕地815亩。主
产小麦、玉米。有花椒林100亩,年产花椒两万斤。1984年退耕发展林果100亩。
工副业原有耐火材料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新建了石灰窑、喷漆、玻
璃微珠等厂。 年产值16万元。从业人员60人。1978年人均收入140元;l983年提
高到433元,较前增长2.1倍。
清咸丰四年(1854年)该村《贾氏先茔墓碑》载:“吾先世自明初居淄川之荫
柳庄。……庄之西有祖茔,皆太高祖之先人。”据此,明初已有人在此定居。
据该村会计李长顺讲:桃园原是荫柳庄的一个地名,后村中居民日众,遂独
立成村。当初村中有片桃林,下出一泉,村民汲饮于此,故名“桃源”。清乾隆
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均载
“桃源”村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演变为“桃园”。

辛庄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西北三公里。地处瑚山之左。地势西高东低。村舍
南北逶迤形成一线。 村西有葫芦峪。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87户,764人。耕地
952亩。主产小麦、玉米。村有耐火材料厂。年产值39万元,从业100人。1978年
人均收入206元;1983年提高到413元,较前增长一倍。
《侯氏族谱》载:“明初吾祖自枣强迁来,由公孙庄至楼子庄,已迁两处矣。
五世居坎住淄川西南三十里辛庄……嘉庆六年十世孙汝栋谨识。”据此,当定居
于明嘉靖(1552年)年间。在此之前,此处已有居民村落。
据该村64岁保管员侯兆佑讲:立村时,因此处多杏树,故名“杏园”。后遭
火灾,村舍悉为灰烬。又重建村,先改名为“新庄”,后为警示人莫忘建村之辛
苦,又改名为“辛庄”。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和清乾隆四十一
年(1776年)《淄川县志》均载村名为“辛庄”。
村西北30米处有葫芦峪,属瑚山一景。传说铁拐李赴蟠桃会,醉卧此地。他
背上的丫丫葫芦便印下了这葫芦峪。峪上部大而园,环壁悬崖;峪下部瘦长。峪
口渐缩成细谷缓转东去。恰似倒置的丫丫葫芦。峪中松柏争茂,桃杏横生;群鸟
翔集,啁啾不绝。峪深处有一洞,俗称磨盘洞。长、阔各约30米,可容百余人。
洞中泉水叮咚, 细流涓涓,冬夏不涸。峪中年产杏、桃、枣等果品5,000余斤。
尚有重晶石矿。

徐雅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以北1.5公里。 地处范阳河以西。柳沟水绕村西、
北环行。蕉(庄)磁(村)公路沿村东通过。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88户,1,494人。
耕地1,449亩。主产小麦、玉米。建目前部分村民无土地,从事推小车运输谋生。
建国后,村民安居乐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部分村民重操旧业,改用先
进的运输22具, 发展成运输专业户。村有砂轮厂,年产值48万元。从业100人。
1978年人均收入124元;1983年提高到287元,较前增长一倍。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聂氏族谱》(卷一)载:“明洪武肇始迁此,初居聂
村,未几又从居徐雅庄焉。”据此,明初 (1368年) 已有此村。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淄川县志》及民国九年(1920年)《续修淄川县志》,均载村名“徐家
庄”。后演变为“徐雅庄”。(“雅”、“家”系谐音字)
民国五年冬,大雪三日,深没膝。该村从事推小车谋生的居民,因道路阻断,
断绝生计,暴发了“车伙造反”的农民起义,联络数村。后被叛徒出卖,受到官
府搜捕镇压。

李芽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以北2.2公里。 地处范阳河以西。范阳河的两条支
流绕村南北环行。蕉(庄) 磁(村)公路从村西通过。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30户,
835人。耕地877亩。主产小麦、玉米。土地资源丰厚,是本乡主要粮食产地之一。
搓草绳是该村传统手工业。工副业原有砖瓦窑、石膏粉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 又发展了耐火土厂。年产值51.6万元,从业人员130人。1778年人均收入
176元;1983年提高到390元,较前增长1.2倍。
元至治二年(1322年)《重修瑚山四方塔》碑文有李家庄的记载。清乾隆四十
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有“泉子上”、“李家庄”的记载。清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重修洪济桥》碑文载村名为“李芽”。《宋氏族谱》载:“吾始祖讳
有能,自明初由冀州枣强迁于青州府颜神镇宋家胡同,……五世祖虎居李芽庄。”
《尚氏族谱》载:“自明洪武二年,始祖士能由枣强迁于淄邑尚家庄……吾八世
祖讳浩,又自尚家庄迁于城南李家庄。”据此,宋、尚两氏当分别于明嘉靖、万
历年间在此定居。
据该村64岁宋成祥讲:元朝前,村名李家庄。明时仍沿用,但村已无李姓。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洪济桥》碑文载村名为“李芽”(“芽”、“家”
系谐音字) 。泉子上、李芽原为两个村,后因村民日众,已相连接,并为一村,
名李芽。

汪溪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以北三公里。地处范阳河西岸。东倚醴山,南临汪
溪水库。范阳河及其支流环村而行;乡境内多股水系汇集于此,注入范阳河。所
处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乡内天然粮仓。设一村民委
员会。共372户,1,382人。耕地1,444亩,主产小麦、玉米。村内有耐火材料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一处红砖厂,集资筹建了调和漆厂、微珠厂等。
年产值31.5万元,从业人员150人。1978年人均分配168元;1983年提高到285元,
较前增长近一倍。
元至治二年(1322年)《重修玉皇庙四方塔》碑文有“王希庄”的记载。据此,
当立村于元代。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卷一)载:“醴山泉在县
西南二十五里辋溪庄东。”辋溪俗称“王慊”。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
洪济桥》碑文载村名“汪溪庄”。

董家沟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东北2.5公里。 地处范阳河以东、凤凰岭以西,北
倚万福山。董家沟水穿村而过,西入范阳河。村舍沿沟而筑,居住分散,为一狭
长村落。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73户,1,017人。耕地1,171亩。主产小麦、玉米。
村有耐火材料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新建一处耐火材料厂、香菇厂。
年产值45万元。 从业人员300人。1978年人均收入151元;1983年提高到307元,
较前增长一倍。
清康熙二年(1663年)《王氏族谱》(卷一)载:“先世为直隶滦州刘家庄人。
元季乱,德林扶携老小避兵盐山,遂籍焉。别支讳福林者,又于洪武四年来居于
淄邑。”据此,当立村于明初。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及清嘉庆
六年(18O1年)《关帝庙记》碑文,均载村名“董家沟”。
据该村82岁老人周克昌讲:原名姑子瓮。元朝时有董姓在此定居,宅旁被水
冲成大沟,故名“董家沟”。
村北万福山乃乡邑一景,山上苍松翠柏,巨石林立。山上有观音堂、玉皇殿、
关帝庙等组成的建筑群。现为董家小学校址。原万福乡之名即由此出。

刁虎峪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以西2.5公里。地处瑚山之左。地势西、北高,东、
南低。北倚养麦顶,西邻刁虎峪。地下有铝矿石、陶土、煤炭等矿物资源。设一
村民委员会。 共248户,820人。耕地806亩。主产小麦、玉米。年产杏、柿子等
三万余斤,花椒一万斤。1984年退耕发展林果300亩。工副业有铝矿石、石灰窑。
党的十_届三中全会以后, 接管了博城粪便管理所的工作,新建了石料厂、汽车
运输队、红炉等。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又办起了小煤井。年产值21万元,
从业人员100名。1978年人均收入90元,1983年人均收入327元,较前增长2.6倍。
清咸丰六年(1856年)《陈氏墓碑》载:“世传明初由直隶枣强迁发……太高
祖讳禄,始卜居于刁虎峪庄。”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和清乾隆
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卷一),均载村名“刁虎峪”。
该村陈友先讲:村位于瑚山南延支脉,附近有两巨石,一形如雕,一形如虎
(现存)。村处于两石之间的峪口,故名“雕虎峪”,后演变为“刁虎峪”。

茜草峪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以西2.7公里。 地处瑚山之左。村被沟谷分为两部
分,南称上庄,北称下庄,村舍分散。地下有煤炭、铝矿石等资源。设一村民委
员会。 共170户,629人。耕地812亩。主产小麦、玉米。柿子是该村特产。村有
麻纺厂、石灰窑。1984年乡煤矿在该村建煤井一处(将投产)。产值五万元。从业
50人。1978年人均收入108元,1983年提高到269元,较前增长1.5倍。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王氏族谱》载:“王氏先祖讳尧,明时人也。洪
武年间自冀州枣强迁淄川县,迁自马棚庄……迁茜草峪者,四世佳考祖是也。”
据此.当立村于明初。清康熙年间《关帝庙碑》载村名“藏钱峪”。光绪二十一
年(1895年) 《王氏族谱》(四支九世诖) 载村名“钱仓峪”。民国六年(1917年)
《续修王氏族谱》载村名“茜草峪”。
据村民王光民讲:因村处峪口,早年峪中多产茜草等中药,故称“茜草峪”。
“藏钱”、 “钱仓”,都是峪中药材丰富的意思。
村北有柳沟寺遗址。清代短篇小说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山魈》篇,
即取材于此。

张庄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以西1.5公里。 地处范阳河之阳。东倚青纱埠,南
傍封山岭,北靠高鲁山。范阳河及其支流绕村而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533户,
1,868人。耕地1,725亩。主产小麦、玉米。出豆腐、打麻绳、搞条编,是该村传
统行业。原有农机厂、有色金属加工厂、麻纺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
发展了玻璃微珠厂、 锻压厂。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到100多户。工副业年产值30
万元。 从业人员100人。1978年人均收入136元,1983年提高到347元,较前增长
1.5倍。全村已普及了电视。
《崔氏族谱》载:“先世祖居莱芜城北石马庄。始祖汝正,避金兵之乱,往
迤北大金山,及大元开国,始复旧居。五世文礼、文道,迁居淄川城南张庄。”
据此,崔氏当于元末明初在此定居。民国十一年(1922年)《薛氏世谱》载:“始
祖讳德祥,宇云堂。陶于八陡,故于宋仁宗六年,卜葬于山头庄西为莹。……十
一世失讳,子三,镇、林、然,由山头庄迁居淄川张庄。”据传,薛氏在此定居
略早于崔氏。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及清嘉庆八年(1803年)《双
峰山碑记》均载村名为“张庄”。元至治二年(1322年)《重修玉皇庙四方塔》碑
文镌有“张德山、张德林”字样。据传,张氏是该村最早定居者,故以姓氏命名
为“张庄”。

叩家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以西一公里。地处范阳河之阳,柳沟水之阴。居住
集中, 村舍地势平坦。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04户,1,316人。耕地1,190亩。主
产小麦、玉米。是农业科技推广重点村。村有煤粉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新建一处电木粉厂。产值三万元,从业20人。1978年人均收入78元,1983年提高
到202元。 较前增长1.5倍。 村民长于书法,旧时境内塾师多出此村,该村久有
“书香”之誉。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般阳高氏族谱》(卷一)载:“余先世本山西人,洪
武年问由枣强迁发而来。始祖讳贯初,居博山后峪庄;二世祖伯真,始家于瑚山
之阳叩家庄”。明万历年问(1573年)《孙氏家谱》所载定居时间略同。据此,明
宣德年间(1426年) 前已有此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淄川县志》载村名
“寇家庄”。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洪济桥》碑文载村名“叩家”。村
旁两座墓碑均有“寇氏”、“贾氏”记载。
据该村81岁老人孙迎喜讲: 元代村名为“南徐”。清康熙十三年 (1674年)
《丁氏墓碑》也有同样记载。后村内迁入寇、贾两姓,皆显族,故改名“寇贾庄”。
后沿称“寇家庄”。后寇姓断绝,村众以寇宇不雅,遂更村名为“叩家”。

袁家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西南2.8公里。 地处双峰山之阳,范阳河之阴。西
邻岜峪。村西百米处是范阳河发源地——忽趵泉。1978年在范阳河北岸、双峰山
南麓建立新村。地下有铝矿石、陶土、煤炭等矿物资源。设一村民委员会。共71
户,229人。耕地212亩。主产小麦、玉米。樱桃是该村特产。村有铝石矿,年产
值一万元,从业20人。1978年人均收入65元,1983年提高到409元,较前增长5.3
倍。
清咸丰六年(1856年)《陈氏墓碑》载:“世传明初由直隶枣强迁发,太高祖
讳禄,卜居刁虎峪。”又据《陈氏族谱》载:“吾祖先兄弟二人:长讳福,卜居
袁家庄;次讳禄,卜居刁虎峪。”据此,当立村于明洪武初年。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淄川县志》(卷一)、嘉庆十三年(18O8年)、咸丰八年(1858年)和光绪
十三年(1887年)三块庙碑均载村名为“袁家庄”。
该村84岁老人于向庚讲:早年有袁姓在此居住,故以姓氏命名袁家庄,后简
称袁家。

杨家庄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西南2.7公里。 地处石臼河之阳,范阳河之阴。东
倚团山岭,西傍博(山)章(丘)公路。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83户,l,322人。耕地
1,230亩。 主产小麦、玉米。村有铸造厂,年产值40万元,从业80人。1978年人
均收入134元,1983年提高到299元,较前增长1.2倍。村民从事建筑业者达300余
人,是蕉庄乡建筑一队的技术主力。
该村《五圣神堂》碑文载有“大明万历年……庄主韩岳洋、庙主孙文、孙判”
等字样。《般阳孙氏长支家谱》(卷一)载:“明洪武四年,献、默祖来淄邑西南
隅岜山庄……十世旧章居杨家庄。”据此,明万历(1573年)前已有此村。清乾隆
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均载
村名“杨家庄”。
据该村62岁老人常焕玉讲:明前已有此村。最早有杨姓在此定居,故以姓氏
命村名为杨家庄。

岜山

位于蕉庄乡政府驻地蕉庄以南2.3公里。 地处双旗山之阳,石臼河之北。东
连摩天岭,西接北岭埠。“漱水”源出其左,“罗圈泉”源出其右。村南平坦开
阔,土地肥沃,适宜农作。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46户,l,177人。耕地1,569亩。
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原有水泥制品厂、农机厂、喷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建起腈纶涤纱厂,增加针织横机147台,发展针织专业户l40户,成为名闻
遐迩的纺织专业村。 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 又筹建了博山毛纺织厂。 年产值
77.23万元, 从业人员300名。1978年人均收入97元,1983年提高到363元,较前
增长2.7倍。
《般阳孙氏长支族谱》载:“我先世乃直隶枣强人……明洪武四年,献、默
祖来淄邑西南隅岂山庄,遂家焉。”该村《吕氏族谱》所载吕氏定居时间略同。
据此,明初即已建村。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爬山庄”。
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载村名为“扒山庄”。清乾隆四十一年(1
7 7 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爬山庄”。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洪
济桥》碑文载村名为“岜山”。
据该村84岁老人孙即奎讲:从前村周围有八座山,进村必须爬山,故名“爬
山庄”或“扒山庄”,后演变为“岜山”。
(《辞源》:岜ba——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