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乡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26&run=13

石门乡位于博山城西北部。乡政府驻地石门距博山城九公里。东与域城镇为
邻;东北与蕉庄乡、磁村乡接壤;北与淄川区黄家峪乡毗连;西越大黑山与章丘
县相望; 南与岭西乡及莱芜市的茶叶口乡交界。总面积45.73平方公里。耕地面
积12,156亩,林地面积16,888亩。粮食总产量560万厅。共3,172户,11,276人,
除回族一人外,均系汉族。全乡共辖25个自然村。即石门、珠宝峪、镇门峪、峪
口、黄连峪、行者峪、岳峪、山王庄、西北峪、西厢、东厢、吴家宅、青龙湾、
泽蒜峪、天门峪、夹山、龙堂、黄鹿岭、上黄、下黄、西流泉、东流泉、石匣、
下恶、上恶。乡政府机关因驻石门而得名。
乡政府驻地石门,在建国后建立石门乡,乡政府也设在此村。以后,由石门
乡、岭北乡、峪口乡合并一大乡,驻地仍在石门,命名为“石门乡”。1958年成
立人民公社时,为了能代表石门地区和青龙湾地区,即各取一字,命名为“龙门
人民公社”。后经山东省人民政府(1982) 鲁政发153号文件批准,改为“石门人
民公社” 。该地区原属淄川县,1962年2月划归博山区。1984年山东省人民政府
以(84)鲁政函60号文件批准《博山区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请示报告》,同意
改建为“石门乡”。
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势险峻。黑山、马头崖、亮马岭、双嘴山逶迤
起伏,绵亘数十里。其中双嘴山主峰海拔828米,石臼河发源于下恶,流经石门,
向东穿越赵庄,注入孝妇河。夏季常有山洪暴发。建国后修筑排灌水渠,疏浚河
道,打机井七眼,修拦水坝五座,并修镇门峪水库一座,可容水26万立方米,扩
大了灌溉面积,对农作物抗旱保丰收起了重要作用。
全乡因地处山区,盛产山楂、黄梨、甜杏、海棠果等,椿芽、花椒为当地特
产。椿芽除供应市、区人民食用外,还远销港澳、东南亚、日本等地。仅此项,
年收入可达50万元左右。此外,药材有活蝎、黄芩、半夏等;生猪、山羊、鸡、
兔等的存养量逐年增加。该乡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多种经营搞得十分活跃。
境内东部,西北峪一带有白云岩矿,虽未经地质勘探,但据野外调查,矿床
规模较大,储量丰富,MgO含量在19~20之间。
境内水源有地下水和河流水两种。地下水有石灰岩岩溶裂隙水和石灰岩层间
裂隙水,地质容性主要为寒武系和下奥陶系地层。该地下水为重碳酸水,水质良
好,水质硬度为13.5度。地表水水质也较好,为一级水,可供工农业和人畜用水。
境内土壤共五种:一、青砂土,面积为一万五千余亩;二、红土、黑土,面
积二千二百余亩;三、石皮土,面积二千六百余亩;四、石渣土,面积一千二百
六十余亩;五、林地褐土,面积一万八千零三十六亩。以上土壤多为中壤,土地
瘠薄,不耐旱,有机质很低,氮素、磷素较缺,需增施有机肥,疏化土壤,改善
土壤理化性状。
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谷子、高梁、大豆、地瓜等。建国前,亩产
只100斤左右, 现在亩产达到537斤。蔬菜面积已达158亩,年产31.9万斤。木材
林300万株。经济林以花椒、椿芽为主,共164,650株,年产量达102万斤。
乡办企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主要有煤井、石灰厂、石料厂、矿山机械厂、
建筑队等。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建起了玻璃制品厂、建筑安装队、
消氢帽厂等四个新厂及公司,年产值达221.1万元。
交通运输:建国前,由于山路崎岖,全靠人抬肩挑。建国后,博(山)章(丘)
公路纵贯东西,村与村之间土筑公路和盘山公路四通八达。公共汽车直达博山。
文教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建国前只有两处小学,学生不满百人。现已发
展到中、 小学21处,在校学生1,494人,教职员工74人。建国前只有两处私人开
设的中药铺。现有中、西医兼备的区分院一处,医护人员77人,床位30张,建村
卫生室25处,改变了过去缺医少药的落后面貌。
乡内供销社下设五个门市部,各村还设有代销点。其中岳峪门市部一直保持
着全国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乡内设有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队及电视差转台等,活跃了山区文化生活。
革命纪念地有“抗日战争时期,博山县夹山办事处旧址”和“解放战争时期,
淄川县委镇门峪办事处旧址”。
古迹有“齐长城遗址”。

石门

位于博山区西北部,距博山城九公里。地处夹谷台之南麓,石臼河岸上。博
(山) 章(丘) 公路从村中穿过。现为石门乡人民政府驻地。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293户,1,029人。耕地749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花椒。
工副业原有小型制修厂一个、地毯厂一个、缝纫组一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新成立建筑工程队一个。年产值达16万元。村内设有银行、供销社、门
市部、医院、食品店、饭店等十几个部门,中学和小学各一处。是石门乡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
清逆光十二年(1832年)《穆氏族谱》载:“余祖本冀州枣强人,自明初迁发
以来,始居莒,继居于益都西河镇,又移于颜神镇之南关,自南关又移于淄邑汪
溪庄。斯时也,盗寇时起,迁徙无常,则散居西山夹山诸村者,遂家焉……,见
清朝御世,天下太平,遂迁居淄城南五十里石门庄。”
《高氏墓碑》载:“明洪武年间,高氏自东坡迁居石门庄。”据此,当立村
于明代。
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载村名为“石门庄”,清乾隆四十一
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石门峪”。
村民刘新华讲:村旁有山形似门,又处峪中,故名“石门峪”,或称“石门
庄”。后又简称“石门”。

珠宝峪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西九公里。 地处山区。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52户,
178人。 耕地185亩,植树造林200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花椒、椿芽,药材
有山蝎等。
《吴氏家谱长支谱系图》载:“六世春美,清乾隆二十年前后,葬于峪口东
老茔。七世祖源迁居章丘珠宝峪庄。”据此,吴氏当于清乾隆年间在此定居。在
此之前,村旁早已有杨、于两姓的墓林。
据村民王宗池讲:祖传在建村前,宫廷派人在村南蛇腰峪打“汞”。人住宫
廷峪,汞寄放在该村。因汞系珍贵金属,故命村名为“寄宝峪”。清末改村名为
“珠宝峪”。

镇门峪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西九公里, 地处深山老峪。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02
户,352人。耕地390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塑料加工厂、磨房等。村旁
建一水库,容水量26万立方米,是近几年来水利建设的一大进展,为本乡水库附
近的农田灌溉和人畜用水提供了方便,为确保农业丰收创造了条件。
据《郑氏族谱》载:“吾始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冀州枣强县十八行庄徙居益
都县之邀兔崖……十世祖讳修登,自黄连峪迁居镇门峪。”据此,郑氏当在明嘉
靖以前迁居此村。据传,在此以前,已有孙、刘两姓在此定居。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榛门峪”。据传,因地处
章丘平原进入东部山区的门户,古代榛木杂生,故名“榛门峪”。后演变为“镇
门峪”。

峪口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西六公里。 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38户,
484人。以农为主。耕地396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花椒。工副业有建筑队。
博(山)章(丘)公路从村中穿过,交通较方便。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刘氏茔田碑》载:“我始祖讳汉臣,自明初由枣强
迁居章丘博平庄。至我十世祖一支入山避乱,因迁至西山深处峪口庄。”据此,
刘氏当于明嘉靖年间在此定居。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
“母猪峪”。
据79岁村民沈子生讲:因村东、西有两条山峪,名大、小母猪峪。村处两峪
之口,故定村名为“母猪峪”。后村众以此名不雅,遂更名为“峪口”。

黄连峪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西北8.5公里。地处深山老峪。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43
户, 479人。以农为主。耕地507亩,植树造林700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花
椒。工副业有锻造厂、土方队等。年产值12万元。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李氏世谱》载:“吾始祖讳彦明,自洪武元年自冀
州枣强县迁居于山东淄川县城西北台头庄入籍……。四世祖讳篥,迁居黄连峪。”
据此,李氏四世祖当在明成化年前迁居此村。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山神庙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
均载此村名为“黄连峪”。
据传,因该村南北侧山峪中,早年多植黄楝树,故定村名“黄楝峪”。后演
变为“黄连峪”。

行者峪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西六公里。地处山区,东北高、西低。博(山)章(丘)
公路从村西穿过。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44户,155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
米、谷子等,盛产花椒。
民国三十年(1941年)《李氏支谱》载:“始祖讳成美,自淄邑城西南鄙三十
里石坞埠迁居行连峪,李氏至今已九世矣。”据该村村民吴宗章讲:吾始祖自泰
山后吴家小庄迁居此村,今已传至十二世。吴氏在此居住早于李氏。据此,吴、
李两姓当于清初在此定居。
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
志》均载村名为“邢连峪”。
清光绪年间《三官庙碑记》载村名为“行者峪”。当地民间传说:孙行者西
天取经时曾路过此地,故在村内立一庙,名为“行者庙”。因村处峪旁,后遂演
变为“行者峪”。

岳峪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西北五公里。地处阳平寨之阴。有土筑盘山公路经十八
盘与石门相通。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92户,638人。以农为主。耕地652亩。主
产小麦、 玉米,盛产花椒。
工副业有红炉、建筑工程队等。年产值15万元。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牙峪”。
该村77岁村民孙迎生讲:据传,明初已有陈、温两姓在此定居。因山峪形似
月牙,故名“月牙峪”,简称“牙峪”。村东建有观音堂,有道士名岳圣,有义
行。后人为纪念他,遂改村名为“岳峪”。

山王庄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西北四公里。地处山区。有小公路经黄草关与博(山)章
(丘) 公路连接。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50户,540人。以农为主。耕地727亩。主
产小麦、 玉米,兼产椿芽、花椒、山楂等。工副业有建筑队,年产值8万元。
《郑氏族谱》载:“吾始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冀州枣强十八行庄迁居益都县
之邀兔崖,八世祖讳山、讳玉兄弟两人,自冶头庄迁双王庄,……”据此,郑氏
当于明嘉靖年间在此村定居。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淄川县志》、清乾隆八
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均载村
名为“山王庄”。
据该村72岁老人郑绪诚讲:郑氏来此定居之前,已有赵氏世居于此。相传明
朝以前已有此村。因村处双王山之麓,故定名为“双王庄”。后因“王”与“亡”
谐音,村民忌之,遂改村名为“山王庄”。

西北峪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东北2.5公里。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全村共228
户,848人。耕地795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樱桃。
过去以河滩为路;现有土筑沿河公路,直通石门等地。
民国十八年(1929年)《续修袁氏族谱》载:“一世祖讳景东,由淄川县吊桥
庄移居博山西北乡北嘴,迄今已九世矣。”清乾隆元年《刘氏祖茔创修碑记》载:
“洪武年间枣强迁发以来,……太祖颜城居住……二十世讳玉,子在和移居北峪
庄。”据此,袁、刘两姓当分别于清初、清末在此定居。
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
志》均有“北嘴子”的村名记载。
该村65岁村民袁崇业讲:袁姓来此定居以前,已有殷、郎、孙诸姓在此居住。
因该村处于北嘴峪、故定村名为“北嘴”,又名“北嘴子”。后因村众以北嘴之
名不雅,故于民国十年更名为“北峪”。经博山区人民政府批准,于1982年更名
为“西北峪”。

西厢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西南7.5公里。地处山区。村中小公路直接与博(山) 章
(丘) 公路相通。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5户,407人。耕地359亩,植树造林1000
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椿芽。药材有山蝎等。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刘氏茔田碑》载:“我始祖自明初由枣强县迁居章
丘县博平庄……至吾十一世祖一支,当明末清初,入山避乱,始迁居博山西乡…
…。”据此,刘氏当于清顺治以前在此定居。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穆氏族谱》、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观音堂迁修碑记》,均载村名为“西乡”,后演变为
“西厢”。

东厢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西七公里。地处山区。村中小公路与博(山)章(丘)公
路直接相通。 该村设一村民委员会。共95户,363人。耕地322亩,造林500亩。
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椿芽等。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穆氏族谱》载:“余祖本冀州枣强人,自明初迁发
以来,始居莒,继居于益都西河镇,又移颜神镇之南关……,十一世生子东厢。”
《吴氏家谱》 、《淄川韩氏世谱》载:吴、韩皆系明代中期定居此村。穆氏来
此定居时间晚于吴氏、韩氏。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东乡庄”。清光绪二十九
年(1903年)《观音堂迁修碑记》载村名为“东乡”,后演变为“东厢”。

吴家宅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西5.5公里。博(山) 章(丘)公路从村中穿过。地处山
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6户,99人。耕地70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花椒。
清道光四年(1824年)《淄川韩氏世谱》载:“始祖自明初迁居淄北之河里,
遂家焉……吾韩氏自枣强县徙淄,十一世子孙移居五家宅。”据此,该村当立于
明代中期。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吴家宅”。
据该村村民韩其太讲:因韩氏后裔有兄弟五人,分家时各分到一处宅子,故
得村名为“五家宅”。后因吴氏迁此,人丁兴旺,故演称“吴家宅”。

青龙湾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西3.5公里。地处山区。紧靠博(山) 章(丘)公路。设
一村民委员会。共171户,579人。耕地690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椿芽。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杨氏族谱》载:“吾始祖讳中立,字志奇,于明
洪武二年,自直隶枣强杨家庄迁居长山县弥勒胡同,……于乾隆年间迁居淄邑城
南五十里青龙湾。”据此,清乾隆年间已建村。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
县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载“青龙湾”村。
清同治七年(1868年)《龙祠碑》载:“青龙湾者,淄、博两邑所属也。以龙
名水,而即以水名庄焉。庄西距河自风门道蜿蜒而来,而是湾实当其冲。湾左右
两峰对峙,上插云霄而倒影入水,俯视宛然。即于是侧立龙祠焉。”该村即以此
而命名“青龙湾”。“天清湾”是该村的别名。

泽蒜峪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西两公里。地势较高。有一条小公路直通博 (山) 章
(丘) 公路。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0户,413人。耕地403亩。主产小麦、玉米。
牧羊业较发达。工副业有红炉,年产值80,000元。建国前,村民全部居住简陋草
房,现在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瓦房。
清嘉庆元年(1796年)《泽蒜峪庄王氏祖墓碑记》载:“余先世由莱阳庆泉迁
于章丘之东莱店庄。历九世至欣公,皇清雍正,岁在庚戊,复迂于淄之西鄙泽蒜
峪庄。”清嘉庆元年《王氏墓碑》载有“始祖欣,二世祖讳福来”等字样。据此,
当立村于清雍正以前。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淄川县志》均有“泽蒜峪”村名的记载。
据82岁村民王宗汤讲: 立村时, 因峪周围野生植物以泽蒜最多,故定名为
“泽蒜峪”。

天门峪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西北一公里。有小土公路通石门。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128户,429人。耕地395亩。主产小麦、玉米、椿芽和花椒。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穆氏族谱》载:“余祖本冀州枣强县人,自明初迁
发以来,始居莒,继居于益都西河镇之南关……思敬、思明祖兄弟两人,见清朝
御世, 天下太平,由逯家岭又迁居淄邑城南五十里天门峪,遂家焉。”据此,
清初此处已有村落。
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
志》均有“天门峪”村名的记载。
据该村干部穆克和讲:村西北有一山峪,东西两侧悬崖峭壁,形如泰山南天
门,故定村名为“天门峪”。

夹山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西南六公里。地处山区,南靠大岭主峰双嘴山,是淄博
市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村南“风门道”,过去是博山、淄川、章丘、莱芜四县
分界,是淄博和莱芜广大地区的制高点,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
设博山县夹山办事处于此,现故址尚存。设一村民委员会。206户,748人。耕地
1,120亩。 主产玉米、谷子、小麦,兼植树造林。特产椿芽,驰名全省,出口日
本。工副业有石料厂和铁编。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穆氏族谱》载:“余祖本冀州枣强人,自明初迁发
以来,……盗寇时起,迁徙无常,则散居西山夹山诸村者,遂家焉。”据《谱系
图》记载,穆氏当于清初迁来居住。
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
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 《淄川县志》 均载村名为“夹桑峪” 。民国十二年
(1931年)《博山乡土志》载村名为“夹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白石
洞碑记》载村名为“夹山庄”。
据该村81岁老人吴宗清讲:因村处西岭山下,东、西两山岭夹峙,古代又多
桑树,故名“夹桑峪”、“夹桑岭”,后简称“夹桑”。“夹山”是“夹桑”的
别名和现名。

龙堂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西南四公里,双嘴山西麓。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91户,318人。耕地512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产椿芽、黄梨、核桃。工副
业有条编、代销点。
清乾隆元年(1736年)《刘氏祖茔创修碑记》载:“吾刘氏始祖,初自枣强迁
居益都之颜神镇,延至吾十一世祖讳坐绪,于明景泰年间,自颜神迁居龙堂庄之
西麓。”据此,当建村于明代。清嘉庆四年(1799年)《护林碑记》、清光绪五年
《修路碑记》、民国四年(1915年)《古槐碑记》均载村名为“龙堂庄”。清乾隆
八年(1743年) 《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
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龙堂”。
据该村65岁村民刘同瑶讲:村处草峪岭东麓,岭似青龙,尾上头下,其下又
分两岭,象两龙须,村在两岭之间,初名“龙藏庄”,后演变为“龙堂”。

黄鹿岭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西南四公里。 地处山区。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90户,
342人。耕地525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山楂、花椒、酸果等。村西南建小型
拦水坝一个, 容水量5,000立方米。工副业有电镀厂、市政工程队、代销点等。
年产值15万元。
据《刘氏谱碑》载;“洪武年间,始祖由枣强县迁来,十六世祖刘凤山居黄
鹿岭。”据此,清初已有村落。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
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黄鹿岭”。
据该村69岁老人刘持忠讲:从前,朱家院内有一山泉,水呈黄色,故村名为
“黄鹿泉”。清代,因建房将此泉覆盖,遂改村名为“黄鹿岭”。

上黄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西南2.5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该村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94户,323人。耕地305亩。主产小麦、玉米。以盛产甜杏著名。
清同治四年(1865年)《魏氏谱碑》载:“黄石坞庄,魏氏始祖由盆泉迁此”,
“已传至十一世”。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高氏谱碑》之记载略同于上。据
此,该村当立于明嘉靖年问(1522—1566年)。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淄川县
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
县志》,均载村名为“黄石坞”。
据该村村民刘可富讲:村后石崖间有一黄石如屋,遂定村名为“黄石坞”。
因村处下黄石坞之上,故称“上黄石坞”,后简称“上黄”。

下黄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西南2.5公里。 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44户,
160人。耕地l75亩。主产小麦、玉米。以盛产甜杏著名。工副业有硫磺厂、代销
点等。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刘氏茔田碑》载:“吾始祖讳汉臣,自明初由枣强
迁居章丘博平庄。明末清初,入山避乱,因迁至西山深处峪口庄。见事未定,又
迁至博山黄石坞。”据此,当立村于明代。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淄川县志》、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
均载村名为“黄石坞”。
因该村位于黄石坞之下,故称“下黄石坞”,简称“下黄”。

西流泉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南六公里,石臼河西侧。有一条土筑公路直通石门。
地势东低西商。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53户,517人。耕地681亩。主产小麦、玉
米,其次高梁、谷子等,盛产甜杏。在邻村黄鹿岭上方建水坝一个,容水可达一
万立方米。工副业有修缮队、草绳厂、代销点、避雷器厂。年产值八万元。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张氏支谱》载:“我五世祖进学,自莱芜要关庄迁
居博邑西流泉庄, 已历九世矣。 ”据此,张氏当于清初在此定居。清乾隆八年
(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
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西流泉”。
该村教师刘同房讲:村中有一山泉,东水西流,故得村名为“西流泉”。

东流泉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南六公里,石臼河东侧。地势东高西低。有土建公路
直达石门、 博山。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40户,508人。耕地691亩。主产小麦、
玉米,兼产山楂、花椒。
工副业原有蓄电池厂一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建熔炼厂一个、电
器修理部一个。年产值14万元。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张氏支谱》载:“我五世祖进学,自莱芜要关庄迁
居西流泉庄,历九世矣。”据此,清初此处已有村落。
据教师刘同房讲:村中有一山泉,东水西流,故命村名为“西流泉”。清乾
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
载村名为“西流泉”。1961年随着村落的扩大,形成两个自然村,因该村位于西
流泉村之东,故名“东流泉”。

石匣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南2.5公里。 地处山区。东有黑山,西矗老牛顶,整
个村落处于幽谷之中。石臼河从村中穿过。土公路沿河而下,与石门相通。设一
村民委员会。共171户,639人。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花椒、黄梨。
工副业有耐火材料厂、磁性材料厂、闪光器厂、百货门市部。年产值38万元。
《李氏增修世谱序》载:“吾李氏始祖于大明洪武初年由北直枣强县迁居淄
邑台头庄,……后自台头移于莱邑吉山。至九世祖讳整,原名相复,迁于博山石
匣庄。”据此,明中叶李氏到此定居时,早有村落。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
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石匣”。
据该村82岁老人魏学文讲:村中有石湾象匣子,故命村名为“石匣”。

下恶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南四公里。地处山区。村中有一小河,是石臼河的发
源地。原以河滩为路,现筑成了盘山公路,为交通运输提供了方便。设一村民委
员会。共58户,214人。耕地334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谷子、高梁等。盛产
椿芽、酸果、甜杏。工副业有草绳厂、代销点等。
据该村民国十七年(1928年)所立《刘氏墓碑》载;“清处士刘公讳松、林、
德,分配徐、韩、王氏。”以下记各属子孙之名,以至后世“仍孙” (即第八世
孙,也称“耳孙”)为止。
据传,建国初,村中尚有明万历年问《观音庙碑》一幢,后拆除。据此,明
万历之前,此处已有村落。
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该村名为“恶石坞”。
因该村位于上恶石坞村之下,故名为“下恶石坞”,简称“下恶”。

上恶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南四公里。与域城镇的和尚房村一山之隔。村处陡崖
之上,地势东高西低。村西有一小河,是石臼河的发源地。原来的崎岖小路,现
巳建成盘山土筑公路, 为村民运输提供了方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91户,338
人。 耕地501亩。 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花椒、椿芽、山楂等。药材有山蝎、
黄芩等。工副业有代销点、石料加工队等。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所立《蒋氏墓碑》载;“清故蒋公讳天海,字朝宗。
暨元配姜氏之墓。”据蒋氏后裔、该村干部蒋绪春讲:“我蒋氏以天海为始祖,
现已传至十一世。”据此推算,蒋氏天海当在清雍正年间到此定居。
据传,建国初,村中尚有明万历年间观音庙碑一幢,后拆除。据此,明万历
之前,此处已有村落。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村名为“恶石坞”。
据该村78岁老人蒋光义讲:因村之南隅有山洞名“老洞”,洞中有泉,形势
险恶,故定村名为“恶石坞”。因该村位处高地,故名“上恶石坞”,简称“上
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