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山镇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25&run=13

南博山镇位于博山区东南部。镇政府驻地南博山,距博山城30公里。东与下
庄乡相依,西与莱芜县的常庄乡毗连,南与沂源县接境,北与北博山乡为邻。总
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18,051亩,林地面积12,190亩。粮食总产量1,603,800斤。
共3,488户, 13,151人。全镇共辖15个村民委员会,含13个自然村。即:南博山
(分三村:东村、中村、西村)、王家庄、刘家台、青杨杭、尹家峪、张家台、井
峪、中邢、北邢、南邢、下瓦、中瓦、上瓦。镇政府机关因驻南博山而得名。
镇政府驻地南博山,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为南博山人民公社机关驻地。
198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以(84)鲁政函60号文件批准,同意博山区政社分开,
建立镇政府的请示报告,将南博山公社改建为南博山镇。
境内多山,辰巳山与汉王寨南北对峙,以汉王寨最高,是与下庄乡的界山。
最南部有三府山,因是沂源、莱芜、博山三县交界的山,故名三府山。汉王寨西
麓有笔架山,建有革命烈士祠。有东西向季节性河流淄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本
镇上、中、下三瓦泉村的条条山沟,贯越全镇。
境内南部,地下矿藏有磁铁,蕴藏量约有100万吨。
境内水源有地下水和地表水两种。地下水有分布于境内北部石灰岩溶水和南
部的砂岩层水,冰质均良好,可供工农业和人畜用水。
境内土壤有两种: 一、砂质土,面积约为1,265亩;二、黑土或粘土,面积
约540亩。两种土壤均为中壤,有利于农作物和蔬菜生长。
农作物以小麦、 玉米为主,其次谷子、大豆、高梁等。建国初,亩产约200
厅, 现在亩产增加到1,092斤。 镇内有四个蔬菜基地,种植面积710亩,年产7,
750万斤。 木材林12,000亩,约240万株。经济林以苹果、桃为主,共1,000亩,
约四万株,年产约30万斤。
建国前无水浇地。建国后,建上瓦泉水库一座、南邢水库一座。特别是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镇各村共打大口井28眼,配套动力28台,计9,297马力;
深井三眼,配套90马力;还新建张家台水库、下瓦泉水库,排灌水渠三条。有效
灌溉良日达4,857亩,并解决了半数人口提水担水的困难。
镇办企业原有农机厂、草绳厂、石料厂、建筑队等六个,年产值50万元。自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镇办企业正飞速发展,先后建起了磁选厂、磁
铁矿、 纸箱厂、建筑公司、工业供销公司、工业公司六个企业单位,年产值102
万元。 村办企业七个,年产值99万元。专业户、重点户57l户,年收入27万元。
并有汽车三辆,大小拖拉机46台。全镇工副业年总产值228万元。
交通运输方便。博(山)莱(芜)公路纵贯全境,各村之间土筑公路相互贯通。
尤其是辛(店)泰(安)铁路通车后,在南博山设有火车站,对进一步搞好山区建设
提供了有利条件。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很快。 建国前仅有小学三处,学生100余人。现有小学11
处,初中五处,高中一处,在校学生达2,2O2人。医疗卫生条件有了较大的提高。
建国前,仅有三处私人药铺。现有区属中、西医兼备的卫生院一处,医护人员35
人。各自然村都设有卫生室,医护人员25人。为人民群众就医治病提供了方便。
镇内设有广播站、文化站、科技阅览室、电影队、影剧院,丰富了人民群众
的文化生活。
古迹有南博山清代刑部尚书任浚墓。

南博山

位于博山区东南部,距博山城30公里,地处辰巳山南。东依笔架山,西靠西
封山。村前有淄河流过,村后是辛(店)泰(安)铁路。为南博山镇机关驻地。设三
个村民委员会, 即东村、中村和西村。共937户,3,526人。耕地2,669亩,主产
小麦、玉米。建国前,绝大部分民房为破陋草房,现在村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大变
化,90%以上的居民新建了瓦房。
工副业原有砖厂一处、石灰窑一座,年产值七万元。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来,新建了饭店、自行车修理部、理发店,还有地方企业百货商店、肉
食加工厂、银行信用社、国营粮油管理所等。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载:“县东南五十里南博山小学有
石碑高九寸,直径四寸,圆柱形,八棱,面各镌字,已斑剥不可辨认,惟一面文
云:‘大金目……年’。”
《马氏谱碑》载:“吾马氏自明洪武初由冀州枣强迁居于孝妇乡……而建茔
于辰巳山之阳,故略为志之。”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南博山”字样。据此,金代即已建村。
民固二十六年(1937年)《博山县志》载:“辰巳山,县东南四十里,居辰巳
方故名。山南为南博山庄,山北为北博山庄。”
据村中82岁老人马温如讲:该庄因四面群山环绕之故,自古即以辰巳山之方
位得名“南博山”。
南博山是著名革命烈士张端胜的故乡。

王家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以北2.5公里,地处辰已山脚下,辛(店) 泰(安)铁路
旁。地势低洼。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27户,1,215人。耕地1,085亩。主产小麦、
玉米。
《王氏族谱》载:“始祖原北直真定府冀州枣强县王家庄人也。大明洪武三
年奉旨给银碗迁居山东济南府泰安州莱芜县东北乡45里南苗山庄,遂卜居焉。始
祖讳显,居莱邑苗山庄。二世祖讳政修,迂益都县南王家庄定居。”村中“庙碑”
载有 “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王家庄乡民并刃修关帝庙” 字样。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王家
疃”字样。据此,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以前即已有此村。
据传,该庄早年已有人烟聚居。曾以姓氏得名为王家疃。后因王姓大量迁来,
以其迁来最早,人口最多,以当地耳语习惯之故,改名“王家庄”。

张家台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以南1.5公里。地处山坡。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16户,
821人。耕地770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镀锌厂、羊毛衫加工厂等。年产
值40万元。
《房氏族谱》载:“吾房氏祖原系直隶枣强人也。自明洪武初迁于青州府卜
居。十二世祖讳夷,迁于孝妇乡张家台定居。”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
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张家台”字样。据此,
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已有此村。
据传,该庄未形成村落前,先有王、房、李、张等姓聚居。后于明代张姓继
续迁来耕耘谋生,并于庄中平地隆起的土台上建房定居。当时,因张姓人口最多,
故以地形及姓氏得村名“张家台”。

尹家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以南1.5公里。 地处富山之阴。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138户, 526人。耕地369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蔬菜、山果。工副业有地毯
加工厂等。年产值1,500元。
《尹氏族谱》载:“吾尹氏始祖讳易谦,原系枣强县尹家集人也。明洪武年
问,奉旨迁于山东益都以西固山、代庄。吾三世祖克麟、克奉兄弟同迁,克麟祖
于南博山定居,克奉祖于尹家峪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
有“尹家峪”字样。据此,明正统年间(1436年)已有此村。
据传,该村于明初即有人住。后以该村尹姓人口较多,并定居山峪旁,故以
“尹家峪”为庄名。

井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东南1.5公里。 地处山沟,村前是“五二五”工厂。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1户,479人。耕地225亩。主产小麦、玉米。
《王氏墓碑》载:“王氏自洪武年间由枣强迁至颜神八陡庄,至琳祖始居井
峪,卜穴于庄东岭。自琳祖迁居井峪已历九世。”《李氏支谱》载:“吾始祖自
枣强迁于颜神镇历有年矣, 八世祖因为善不继, 避居井峪。 ”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苷峪”
字样。据此,明末已有人在此定居。
据91岁老人任儒富讲:相传该庄明朝前就有人在此从事耕耘。因该庄四面高
山环绕,形状如处井筒之中,故以地形得名“井峪”。

刘家台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以西三公里。北靠辛(店)泰(安)铁路。地处高岗。设
一村民委员会。共148户,542人。耕地561亩。主产小麦、玉米。
《刘氏族谱》载:“吾始祖明洪武三年由冀州枣强县迁于长山,又迁于青州
府益都县西河镇。始祖忠、恕兄弟,明万历四年同迁下庄、刘家台庄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刘家台”字样。据此,明代隆庆年间已有此村。
据传,该庄早年已有刘、王、张等姓聚居,多自河北冀州迁来。因庄建在宽
阔土台上,庄中刘姓最多,迁入最早,故得名“刘家台”。

青杨杭

位于南博山镇政府驻地南博山西南2.5公里。地处淄河上游南岸,地势低洼。
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245户,882人。耕地664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
快。盛产大白菜。工副业有面粉加工厂。年产值10万元。
《马氏族谱》载:“吾先世原籍直隶真定府枣强人也,洪武年间迁发山东章
邱。始祖讳标,二世祖桐年、桐春,三世祖讳升,定居南博山,星祖始居青杨杭。”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青杨杭”字样。据此,明宣德年间(1426年)已有此村。
据82岁老人马生恒讲:该庄相传建于明代,因位处河滩附近,每逢盛夏,沿
河滩青杨树茂密,葱郁成行,故以“青杨行”命庄名。后因“行”、“杭”二字
系谐音字,亦称“青杨杭”。
青杨杭是著名烈士马骏的故乡。

南邢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西南四公里。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03户,
505人。耕地285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大白菜。
光绪八年(1882年)《续孙氏族谱》载:“吾祖原系北直隶冀州枣强,洪武三
年迁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以琉璃为业。明万历四年,吾十世祖讳以宏,
又迁于县南六十里外邢家庄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邢家庄”字样。据此,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已有此村。
据传,该庄早年已有人定居,姓氏虽繁,但唯邢姓人口最多、迁来最早,故
以姓氏命庄名为“邢家庄”。后以邢家庄人口繁衍,为了管理方便,遂分为南、
北、中三村。因该庄位于北邢之南,故称“南邢”。

北邢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西南四公里。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05户,
799人。耕地602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大白莱。工副业有砖瓦厂。年产值七
万元。
光绪壬午年《续孙氏族谱》载:“吾祖原系直隶枣强,洪武三年迁于山东青
州府益都县孝妇乡,以琉璃为业。明万历四年,吾十世祖讳以宏又迁于县南六十
里邢家庄定居。”据此,明万历年间(1573年)已有此村。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邢家庄”字样。
据传,该庄早年已有人聚居,庄中姓氏较繁,唯以邢姓人口最多,迁来最早,
故以姓氏命名为“邢家庄”。后以邢家庄人口繁衍,为了管理方便,遂分为南、
北、中三村。因该庄位于南邢之北,故取村名为“北邢”。

中邢

位于南博山镇政府驻地南博山西南四公里。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69户,273人。耕地162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大白菜。
光绪壬午年(1882年)《续修孙氏族谱》载:“吾祖原系直隶冀州枣强人,洪
武三年迁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吾十世祖讳以宏又迁于县南六十里邢家庄
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邢家庄”字样。据此,明万历年间(1573年)已有此村。
据传,该庄早年已有人聚居,庄中姓氏较繁,唯以邢姓最多,迁来最早,故
以邢姓命名为“邢家庄”。后因邢家庄人口繁衍,为了便于管理,遂分为南、北、
中三个村。因该村位于“南邢”与“北邢”中间,故命村名为“中邢”。

上瓦泉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以南10公里。地处三府山北麓,地势低洼。设一村民
委员会。 共367户,1,443人。耕地1,468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花生。林业
发展较快。
《刘氏族谱》载:“吾始祖明洪武三年由冀州枣强县迁于长山,又迁于青州
府益都县西河镇。我始祖忠、恕兄弟,明万历四年分迁孝妇乡刘家台及洼泉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庄名为“瓦全”。据此,明万历年问(1573年)已建村。
据传,该庄明洪武年间已有人聚居,以该庄地处低洼之地,庄中有涌泉,水
盛不竭,汲水方便,得名“洼泉”庄,后讹为“瓦泉”。又传,明末庄中有儒生
任姓,因抗苛税,被处死刑,乡人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义志悼,又改名为
“瓦全”。后因瓦泉庄人丁繁衍,遂分为上、中、下三村。上瓦泉因位于瓦泉庄
上方,故名。

下瓦泉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以南七公里。地处山区,地形低洼。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442户,1,591人。耕地1,198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花生。林业发展较快。
《王氏谱碑》载:“吾王氏系枣强人,洪武年间迁于青州府益都县西河镇。
吾六世祖天贵迁居洼泉庄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庄名为“瓦全”。据此,明正德年间(1506年)建村。
据传,该庄明洪武年间已有人聚居。以该庄地处低洼,庄中有涌泉,水盛不
竭,汲水极便,得名“洼泉庄”,后讹为“瓦泉”。又传:明末庄中有儒生,因
抗苛税,被处死刑。乡人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义志悼,又改庄名为“瓦
全”。因人丁繁衍,瓦泉遂分为上、中、下三村。下瓦泉因位于瓦泉庄下方,故
名。

中瓦泉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以南七公里。地处山区,地形低洼。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143户,549人。耕地338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花生。林业发展较快。
《王氏谱碑》载:“吾王氏原系枣强人,洪武年间迁于青州府益都县西河镇。
吾六世祖天贵迁居洼泉定居。”
《翟氏族谱》载:“吾翟氏原系直隶冀州枣强人也,自洪武三年迁于山东青
州府益都县孝妇乡西河镇定居。吾九世祖讳前,崇祯年问迁西河镇南八十里处洼
泉庄定居。”据此,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已有此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已有人聚居,以该庄地处低洼之地,庄中有涌泉,水盛不
竭,汲水极便,得名“洼泉庄”,后讹为“瓦泉”。又传:明末庄中有儒生任姓,
因抗苛税, 被处死刑。 乡人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义志悼,又改庄名为
“瓦全”。后因人丁繁衍,瓦泉遂分为上、中、下三村。中瓦泉因在上瓦泉、下
瓦泉中间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