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泉镇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24&run=13

源泉镇位于博山城的东南部。镇政府驻地源泉距博山城25公里。东与淄川区
口头乡接壤;西与北博山乡为邻;南与池上乡相连;北与淄川区口头乡毗邻。总
面积5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46亩,林地面积8,529亩。粮食总产量达116.7
万斤以上。 共4,590户,17,210人。全镇共含18个自然村,辖17个村民委员会,
即:源泉、西山、郑家庄、黄台、东高、西高、泉河、麻庄、珍珠、南坡、麻峪、
大寨、东皮峪、中皮峪、西皮峪、李庄、小桃花峪、石峪。镇政府机关因驻源泉
而得名。
镇政府驻地源泉,建国前即为博山区东南部较大的集镇,博山县政府曾两次
驻源泉。建国后为郭庄区管辖。1956年撤区并乡,建制为源泉乡政府。1958年成
立人民公社时,由乡改为公社。198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以(84)鲁政函60号文件
批准博山区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请示报告,同意改为源泉镇。
源泉地处鲁山北麓,峰峦叠翠、山明水秀,二郎山、三泰山、鹿角山等,松
柏掩映。泉河的青龙山尤为著名,这里有洞一处,洞旁有高阁石柱,山下泉水淙
淙。古代文人有“炎天无暑气,清夜有泉声”的诗句赞誉。
境内东部、西南部蓄藏多种矿苗,有铁、铜、方铅等,尤以铁矿石蕴藏量最
多。
境内水源有地下水、地表水两种。地下水分布在岳阳断层与淄河断层之间,
尤以奥陶系石灰岩层水量最为丰富,是淄博地区水质水量最佳地带。淄河纵贯全
境,泉河头村系淄河发源地之一。上下两龙湾,碧泉流水不竭,水温常年在13℃
以上,年平均流量0.5M3/秒。用于人畜饮水和粮田灌溉。
境内土壤有四种: 一、碎石碴土,面积4,000余亩;二、红粘土,面积约有
25,000亩;三、黄土、白岩土,面积3,000余亩;四、黄沙壤土,面积4,000余亩。
淄河两岸垫地造田1,000余亩左右, 土质均为中壤,有利于果树、农作物、蔬菜
生长。土层较紧实,有机质偏低,磷素欠缺,需要逐年加深活土层,增施有机肥
料和磷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境内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其次是谷子、高梁、大豆、地瓜等。亩产由建国
初的200斤,增加到现在的958斤。木材林共2,534亩,约506,800株。经济林以苹
果、桃、花椒为主,其次是柿子、椿芽、红枣、核桃、山楂,共1,428亩,约79,
500株,年产约达9.982万斤。
建国前,镇内有15个村,一遇干旱,人畜用水无法解决,水浇田仅有20亩。
建国后,党和政府大搞水利事业,建扬水站36处,修水渠37公里,打机井56眼,
配套动力101台, 计3,330马力,有效灌溉面积5,770亩,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
产的发展,并解决了全镇人畜用水。
镇办企业有石料厂、化工厂、砖厂、农机厂、建筑队、 紫砂厂等。1978年
产值为127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83年,产值达200万元。村办企业发
展较快,由过去的五个增加到现在的11个,产值80万元。专业户、重点户722户,
年收入达51万元。全镇汽车八辆,大小型拖拉机52台。
境内交通方便,辛(店)泰(安)铁路纵贯南北,博(山)李(家)公路、临(朐)仲
(宫)公路纵横交叉。各村均建有土筑公路。班车频繁,四通八达。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很快。建国前,全镇仅有一处高级小学,两处初级小学,
学生200多名。 现淄博二中设在源泉,镇办联中一处、小学15处,在校学生达3,
880人。 医疗卫生方面:建国前仅有私人开设的三处中药铺。现在博山区医院坐
落在二郎山脚下,设备齐全,技术较高,中西医日夜值班应诊,医护人员142人,
床位100多张。 镇办卫生院医护人员30人,床位20张。17个村均设有卫生室。给
山区人民防病治病带来了方便。
镇内设有广播站、电影队、电影院、邮电所、旅馆、饭店。区在此地设有食
品加工厂、供销社和百货大楼等。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物质方面的需
求。
境内麻庄村有唐槐一株,树粗数围,树冠如帷盖。自唐至今,仍根深叶茂,
生机盎然。

源泉

位于博山城东南部,距城25公里。设三个村民委员会。共1,320户,4,817人。
耕地面积7,152亩。 地处淄河西岸,坐落在二郎山脚下,以农为主。主产小麦、
玉米,兼种蔬菜。经济树有苹果等。1983年人均收入达310元。
村办企业有砖厂、瓦罐厂、旅馆、磨粉厂等。1983年产值达20万元,比1978
年增长两倍。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重修《泰山感应碑》载:“益之西隅,有源泉镇在焉。”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
二十六年(1937年)《博山县志》,分别载有“源泉镇”、“源泉庄”字样。据此,
元代即已建树。
据村中84岁老人张家亭讲:该庄南隅三里处青龙山麓,有上下两涌泉,得名
上龙湾、下龙湾。后复取“源远流长”之义,取庄名为“源泉”。

西山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西2.5公里。 坐落在西山坡上。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189户,634人。耕地1,376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谷子。
《王氏续修世谱》载:“明洪武初年自枣强迁淄,占籍于沣泉乡杨家庄居焉,
即今之鸾桥也。”《王氏谱碑》载:“太高祖存修,从淄川窍桥迁来源泉。曾祖
父孔俭从源泉迂西山定居,现已有五世。”据此,当立村于清同治年间 (1862—
1874年)。
据该村70岁老人王云浦讲:当时土人多住西山开荒种地,每当夏秋两季多于
此栖居,从事收种。王姓去前已先有十几户散居附近五条山溜中。后逐渐形成村
落。园地处西部山坡之上,故得名“西山”。

郑家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北1.5公里。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480户,1,720人。
耕地2,228亩,地处淄河东岸。淄(川) 源(泉)公路南北纵跨村中。以农为主,主
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并有植桑养蚕的历史。
《郑氏族谱》载:“吾始祖于洪武二年自冀州枣强十八行庄迁居益都县之邀
兔崖。十一世祖禹昌迁郑家庄。”
据此,睨末即已建村。
据传,本庄在郑姓迁入前,因此庄坐落在古齐、鲁接境处的古城遗址前,曾
命名为“镇前庄”。后因兵燹,遂迁于淄河岸的现村址。因村中郑姓最多,故得
名“郑家庄”。

黄台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南2.5公里。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05户,691人。耕
地面积737亩。地处丘陵,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初自直隶枣强县迁于泉河头庄。十七世讳
立宗,于成丰七年迁黄台定居。”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载有
“黄台”。据此,清代咸丰年间(1851年)以前即有此村。
据传,该庄早年住户很少,因附近各庄流水涌盛,为防水患,取名“躲水庄”。
后住户渐多,遂迁于庄北山坡一高阔土台上建房,因土呈黄色,故以地形及土色
取村名为“黄台庄”。后简称“黄台”。

李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东一公里, 淄河东岸。地处丘陵。耕地149亩。共
42户,157人。系源泉东村第四村民小组。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据59岁干部马德芳讲:源泉立村较早,后因人口渐繁,村中李、董等姓相继
迁此垦田为生。因李姓人口多,迁入早,故名“李庄”。

西皮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东1.5公里的峪口。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40户,871
人。耕地771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谷子。
《司氏族谱》载:“始祖自明初从直隶枣强迁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查王庄,
后又迁龙口庄。八世祖宣桐迁皮峪定居。”据此,明嘉靖年间(1522年)即已建村。
据该村70岁村民司传学讲:该庄原叫皮峪溜,以开拓山皮地谋生的贫民所住
之山峪取名。1947年博山县政府按坐落方位分为东、中、西三个皮峪村。该村方
位在西,故名“西皮峪”。

西高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南四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90户,1,400人。耕
地面积1,743亩。 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苹果等。村
办工副业有铸铝、旅馆、沙场,年产值四万元。
《张氏族谱》载:“吾张氏自宋、元之际来居此土数百年矣。”明嘉靖四十
二年(1563年)《重修玉生庙碑》、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重修增福堂碑》均镌
有“青州府益都县高家庄”字样。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和民国二
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高庄”。据此,宋代(1279年)以
前即已建村。
据传,该庄高姓来此定居最早,故名高家庄。相传明隆庆年间,田舍被洪水
淹没,一部分人迂往东南山高地,即今之郭庄;一部分人迁往淄河北岸无影山上
东西山坡居住。因两地居民发生纠纷,后以无影山为界,分为两庄。该村取“人
往高处走”之义,又位于西方,故以“西高”命名。
该村是著名革命烈士翟寿亭的故乡。

东高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南四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35户,784人。耕地
573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杏等。
《张氏族谱》载:“吾张氏自宋、元之际来居此土数百年矣”。明嘉靖四十
二年(1563年)《重修玉皇庙碑》、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无影山《重修增福堂碑》
均镌有“青州府益都县高家庄”字样。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
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高庄”。据此,宋代即已建
村。
据传,该庄高姓来此定居最早,故名高家庄。相传明隆庆年问,田舍被洪水
淹没,一部分人迁往东南高地,即今之郭庄;一部分迁往淄水北岸无影山上东西
山坡居住。因两地居民发生纠纷,后以无影山为界,分为两村。该村取“人往高
处走”之意,又以位于东方,故以“东高庄”命名。

泉河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南1.5公里。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88户,1,490人。
耕地1,881亩。 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并利用丰富的水利条件
种植蔬菜, 特别是蒜黄种植业颇为有名。人均年收入1978年为106元,1983年增
长为370元。 该庄青山绿水,风景如画,是市、区自然风景重点保护区之一,对
开展游览事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初自枣强县迁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
源泉社泉河头庄居住。”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及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泉河头”字样。据此,明初(1368年)即已建
村。
据传,因庄东有上、下两龙湾,曾取庄名为“龙湾”。后以淄河水经此北流,
加之泉水涌往淄河,故又命名为“泉河头”。后简称“泉河”。

中皮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东四公里的深山老峪之中。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69
户,570人。耕地738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谷子等。
《司氏族谱》载:“明初始祖自直隶枣强县迁山东青州府般阳郡龙口庄。九
世冠训迁皮峪定居。”据此,明隆庆年间(1567年)即已建村。
据该村64岁村民司延祯讲:该庄原叫皮峪溜,以开拓山皮谋生的贫民所住之
山峪取名。1947年博山县政府按坐落方位分东、中、西三个皮峪村。因该村位于
东西皮峪中间,故得名为“中皮峪”。

麻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东南四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424户,1,431人。耕
地2,154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兼植桑养蚕。
工副业有石灰窑、沙场及各种维修组。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均收
入由1978年的105元,提高到1983年的365元。
该村南隅金太和六年《土地庙碑》载:“大金国淄州淄川县第六乡长流保麻
家庄”。麻庄东山山神庙供桌石镌有“大明国万历十二年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
乡源泉社麻家庄”。现村内尚有一古槐,经有关部门考查为唐槐,距今约一千三
百余年。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及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麻庄”字样。据此,金代以前即已建村。
据传,该庄早年庄北系一片涝洼之地,常年积水。相传立村后,村人利用地
利多种麻。后即以此命名为“麻家庄”,至清代又简称为“麻庄”。
麻庄是著名革命烈士梁东三的故乡。

珍珠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东南山峪1.5公里。 地处淄河东岸山峪之口。设一村民
委员会。 共160户,565人。耕地68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
较快,并植桑养蚕。1978年人均收入仅95元,1983年增为350元,较前增长了3.8
倍。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初自直隶枣强县迁于泉河头庄。五世祖讳
达,行二,居住源泉南首。十五世从源泉迁入麻峪。”据该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兆
台讲:“早年我祖父在世时,仅有七户居此。珍珠与麻峪咫尺之距。1945年分为
麻峪、珍珠两村。”据此,1945年始建村。
该庄原名麻峪,与麻峪实际是一个庄。后以人丁渐繁,故分为两村。以驻地
山崖上有清泉昼夜水珠四溅,阳光下闪闪发光,似珍珠状,故以“珍珠”命庄名。

麻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东南四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05户,352人。耕地
421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初自直隶枣强县迁于泉河头庄。十五世祖
子春从泉河头迁麻峪。”据此,赵氏当于清初在此定居。
据该村79岁老人赵玉章讲:本庄立村很晚,住户多系从麻庄迁来,于此开荒
种地谋生。该庄因位于两山之间的山峪中,住户又多从麻庄迁入,故得名“麻峪”。

东皮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东7.5公里。 地处深山老峪的最东面。设一村民委员
会。 共119户,411人。耕地422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谷子。经济树
发展较快,有椿芽、花椒、柿子、核桃等。
《司氏族谱》载:“始祖自明初从直隶枣强县迁于青州府益都县查王庄,后
又迁居龙口庄。六世祖学刚迁皮峪。”据此,明正德年间(1506年)已有人在此定
居。
据该村70岁老人司传学讲:“该庄以开垦山皮谋生的贫民所住之山峪取名。
1947年博山县政府按座落方位分为东、中、西三个皮峪村。该村以方位在东,故
得名为“东皮峪”。

南坡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东南7.5公里。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76户,646人。耕
地面积771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苹果、葡萄等。
《王氏族谱》载:“清嘉庆七年曾祖云弟自麻庄迁南坡。”
该村75岁村民王治忠讲:早年该庄土地荒芜,因与麻庄毗邻,故麻庄人多前
往开荒种地。夏秋之交搭棚夜宿守坡。l945年南坡人烟渐多,遂与麻庄分村独立
营居。因该庄座落麻庄村以南的山坡上,故以方位得名“南坡”。

大寨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东南五公里。设一村民委员。共26户,114人。耕地282
亩。地处高山之上,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谷子等。经济树有杏、枣、桃
等,年收入1,600元。
《李氏族谱》载:“吾李氏于明洪武初年自直隶枣强县迁居青州府益都县东
崮山。始祖兴温从此又迁麻庄定居。清咸丰二年光友祖迁大寨定居。”据此,清
咸丰年间(1851年)即已建村。
据村民李同仁讲:该庄建村较晚。早年李光友迁此开荒谋生。相传,土人为
了安全,多迁于崇山峻岭之上以避兵燹之忠,改村名为“寨”。因寨群星罗棋布,
该寨最高,故命名为“大寨”。

小桃花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北1.5公里, 系郑家庄村第四村民小组。共10户,45
口人。耕地35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桃、杏等。
年收入1,200元。
《郑氏族谱》载:“吾始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冀州枣强十八行庄迁居益都县之
邀兔崖。十一世祖禹昌迁郑家庄。”据此,明崇祯年问郑氏在此定居。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志贵讲:因该村位处山麓下,广植果树,春季以桃花最
盛,故名“小桃花峪”。

石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北1.2公里,系郑家庄村第四村民小组。共75户,284
人。耕地248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郑氏族谱》载:“吾始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冀州枣强十八行庄迁居益都县之
邀兔崖,十一世祖禹昌迁郑家庄。”据此,明崇祯年间郑氏在此定居。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志贵讲:因村址处于山麓石峪之上,故取名为“石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