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镇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18&run=13

白塔镇位于博山区的北部。镇政府驻地白塔距博山城五公里。东与淄川区西
河镇毗连;西与蕉庄乡为邻;南与域城镇相依;北与淄川区昆仑镇接境。总面积
24.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772亩,林地面积2,452亩。粮食总产量1,353万斤。
共6,890户, 25,385人。除回族七人、满族一人外,均系汉族。全镇共辖17个村
民委员会,含17个自然村。即:白塔、西阿、大海眼、小海眼、国家、因阜、饮
马、石佛、小梁庄、小庄、大庄、罗圈沟、小店、北峪、北万山、南万山、东万
山。镇政府机关因驻白塔而得名。
镇政府驻地白塔在建国前,属淄川县万福乡管辖。建国后,先后曾分属淄川
县第三、 四区管辖, 设饮马、万山、白塔、大梁四个乡。1956年并入饮马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 隶属昆仑公社。1962年2月由淄川区划归博山区,因公
社机关驻海眼村,故名为海眼公社。1973年公社机关迁白塔,于1982年12月,经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白塔公社。1983年10月,博山区人民政府将白塔公
社作为“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 的试点,改白塔公社为白塔乡。1984年2月经山
东省人民政府以[84]鲁政函60号文件批准,将白塔乡改建为白塔镇。
境内多系丘陵。东顶山与兴隆山南北纵贯。地势东高西低。以东部大奎山为
最高,是与淄川区昆仑镇的界山。东部万山一带,形成一条东西狭长的山谷,中
间深陷而高低不平。西部边缘有凤凰山、大尖山南北环绕。孝妇河由南向北贯越
全境。另有东西向季节性河流三条:出自域城镇大峪岭的石沟河;发源于蕉庄乡
岜山的东河;出自东万山的渭杨河。这些河流,均经本境注入孝妇河。
境内东部地下矿藏较丰富。主要有焦宝石、粘土、煤炭等,其中尤以焦宝石
蕴藏量最多,煤的蕴藏量约200万吨。
境内水源有地下水和地表水两种。地下水的分布:境内东部万山一带的奥陶
系石灰岩溶水,中部的砂岩层水,西部的砂砾石潜水。水质均良好,一般在12度
左右,可供工农业和人畜用水。孝妇河由于受博山城镇工矿区污水的污染,水质
硬度在28度左右,仅可用于粮田灌溉。
境内土壤有五种:一、懒土,面积约一万余亩;二、白炭土,面积近万亩;
三、黑土或粘土,面积八千余亩;四、河滩垫土,共千余亩;五、沙质土,面积
五千多亩。以上土壤表层多为中壤,有利于多种农作物和蔬菜生长。只是二} 二
层紧实,有机质偏低,磷素较缺,需逐年加深活土层,增施有机肥和磷肥,进行
秸干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农作物以小麦、 玉米为主,其次谷子、大豆、高梁等。建国初,亩产约300
斤,现在亩产增加到845斤。镇内有三个蔬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1,395亩,年
产量1,292万斤。 木材林2,6O5亩, 约573,100株。 经济林以苹果、桃为主,共
l023亩,约有33,759万株,年产约达50万斤。
建国前,本镇有六个村,一遇干旱,人畜用水无法解决,水浇田更是寥寥无
几。建国后,大搞水利事业,建小乙型水库一座、小塘坝三座。特别是近几年来,
全镇各村共打大口井47眼, 打深井17眼。现配套动力99台,计有4,121马力。每
年可开采地下水量630万立方,有效灌溉面积达8,000亩,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
产,并解决了全镇人畜用水。
镇办企业原有煤井、建筑工程队、瓷厂、机械修理厂等六个。自1978年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镇办企业飞速发展,先后建起了矽砂厂、塑料厂、涂料厂
等八个新厂,年产值600多万元。村办企业84个,年产值达1,900多万元。专业户、
重点户1,670户,年收入400万元。其中汽车30辆,大小型拖拉机60台。全镇工副
业年总产值2,800万元。1978年人均收入为147元,1983年人均收入上升到342元,
比前几年增加了1.4倍。
交通运输方便。张(店)博(山)铁路、张(店)博(山)公路纵贯本境。各村之间
土筑公路相互贯通,尤其是1974年修筑了一条长5.5公里,宽七米的海(眼)万(山)
公路,使煤炭等矿藏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支援了工农业生产。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很快。建国前,仅有小学一处、私塾三处,学生100余人。
现有联中三处、小学14处,在校学生5,626人。医疗卫生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建国前,仅有两个中药铺。现有区属中、西医兼备的卫生院一处,医护人员50人,
各自然村都设有卫生室,医护人员达85人。为人民群众就医治病提供了方便。
镇内设有有线广播站、文化站、科技阅览室、电影队、影剧院,丰富了人民
群众的文化生活。
古遗址有“南万山宋代古窑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塔

位于博山区北部。南距博山城五公里。地处凤凰山之东南麓。东临孝妇河,
南靠东河,西依张(店)博(山)铁路。张(店)博(山)公路从村中南北穿过。现为白
塔镇驻地。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55户,817人。耕地608亩,主产小麦、玉米。
建国前绝大部分民房均为破陋草房,现村民居住条件有了大的变化,95%以上的
民户均新建了瓦房。
工副业:原有砖厂一座,小型机械修理厂一个。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新建了汽车修理厂、水泥制品厂、钢材变型厂、饭店、商店等,年产值
119.2万元。1984年又根据中发(84) 一号文件精神,在张店新建了“博山海味餐
馆” , 并于当年国庆节正式营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人均收入为
233元,至1983年,提高到612元,较前增加了1.6倍。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白氏世谱》载:“我白氏……宣和七年(1125年)辽
亡金兴,干戈扰攘,避乱于青郡之右刘家坞。后迁居白滩庄。元泰定四年 (1327
年) 立下祖坟”。又据清同治九年《梁氏家谱》载:“始祖松,于洪武年间由山
西洪洞县迁居白塔店。”据此,元泰定四年(1327年)之前,已有此村。明嘉靖二
十五年《淄川县志》、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均载村名为“白塔店”。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白塔”。
据该村75岁老人高明宝讲:明代以前,有白姓在村东沙滩上开店,故名“白
滩店”。后因店房倒塌,行人称此为“白塌店”。后演变为“白塔店”。以后又
简称“白塔”。

西阿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西北二公里。地处凤凰山之阴,地势低洼。设一村
民委员会。共175户,643人。耕地747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是花生、地瓜。
村西北建小塘一个, 容水量一万立方。 工副业有水泥制品厂、建筑队,年产值
16.6万元。
《般阳胡氏族谱》载:“我始祖讳克忠公。自洪武二年由直隶枣强迁居于淄
邑明水店。长门次支居西阿。”据此,胡氏当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在此定
居。
据该村60岁村民穆少颜讲:因村处凤凰山之阴,地势低凹,遂以地形命名为
“凤凰窝”。又因村处大海眼之西,改名为“西窝”。因“窝”与“阿”谐音,
后又演变为“西阿”。

大海眼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北1.8公里。 东靠张博铁路。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710户, 2,620人。耕地1,556亩。所处地势平坦,水利资源丰富。以种蔬菜为
主,是博山区蔬菜基地之一。工副业有建筑队、石膏厂、熔炼厂、饭店、门市部、
粉房等。年产值271.7万元。
《孙氏家谱》载:“我先世乃直隶枣强人。远世祖孙公讳子玉,元代至正年
间,因山左居民鲜少,迁发兹地……三世隆祖居大海眼。”清光绪三十四年《杨
氏世谱》载:杨氏来此定居时间略晚于孙氏。据此,明初已有此村。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淄川县志》已有“城西南三十里海眼店”的记载。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载村名为“海沿”;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淄川县志》载村名为“海眼庄”;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修洪济桥兼初
修石路碑记》载村名为“大海眼”。
该村干部孙迎昌讲:早年有人在此开店,店旁有一旺泉,相传大禹治水时留
下一个海眼,故名“海眼店”。后逐渐形成大村,遂改名为“海眼庄”。为有别
于邻村“小海眼”,定村名为“大海眼”。
1938年古历二月二日,日本侵略军曾在村东南铁路旁残杀我村民二十余人。

小海眼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北0.5公里,处张(店) 博(山)铁路以东,孝妇河
以西。张(店)博(山)公路由村中南北通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设一村民委员
会。共290户,1,089人。耕地745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机械厂、砖厂、
水泥制品厂、钢材变型厂、电刷厂、综合厂等。年产值257.5万元。
《孙氏家谱》载:“我先世乃直隶枣强人,远世祖孙公讳子玉。元至正年间,
因山左居民鲜少,迁发兹地(藩六庄)……十一世允稍后人居小海眼。”据此,孙
氏当于明万历年问(1573~1619)在此定居。
据传,该村原属“海眼店”之一部分,至清嘉庆年间以后,方独立为村,初
名“坊子” 。 民国九年《淄川县志》始有“小海眼”村名的记载。因该村小于
“大海眼”故名“小海眼”。

国家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东北两公里。海(眼)万(山)公路由村西转向东南。
村东新建村,地处兴隆山之阴,西依大奎山。均为瓦房或楼房。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814户, 2,989人。耕地1,474亩。以种蔬莱为主,是博山区蔬菜基地之一。兼
有果园,每年产水果居本镇首位。村东有胜天水库,客水量88万立方。工副业有
标准件厂、 硫磺厂、砖厂,年产值300万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金会前,人
均年收入为166元,至1983年,上升到452元,比前增加了1.7倍。
《国氏族谱》载:“一世祖继民,明初由枣强迁居东万山,后入又迁居国家
庄。”《国氏支谱》载: “明正统丁卯(1447年)举人固盛,字永盛,登进士第,
累官工科都给事……。”据此,国氏当在明初到此定居。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
均有“国家庄”村名的记载。
据该村71岁老人国洪珍讲:明朝时,原村名为“黄家庄”。清初国姓为该村
望族,遂改村名为“国家庄”。

因阜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一公里,地处孝妇河之东。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236户,958人。耕地506亩,主产小麦、玉米。村中有236户常年种韭菜,共种
韭莱125亩, 年收入15万元,索有“韭菜村”之称。工副业有弹簧厂、砖厂,年
产值53万元。
《张氏族谱》载:“我祖于康熙年间,由淄川西南郭庄迁居因阜。”据此,
该村于清康熙年间已有人在此定居。
据该村64岁老人张文凤讲:本村原为“饮马庄”之一部分,因人丁繁衍,后
独立为村。因村西有一土岭,故取名“因阜”。

饮马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1.3公里, 东倚兴隆山。新村建于村东东顶山
之西麓。设一村民委员会。共563户,2,138人。除回族一人外,均为汉族。耕地
1,098亩, 主产小麦、玉米。村旁有砂石山,石质坚硬。打制石器是当地的传统
工艺。工副业有化工厂、锻工厂、砖厂,年产值102万元。
《阎氏族谱》载:“吾阎氏始祖原籍山西省洪洞县入也。自明洪武初年,徙
居山东省青州府城里……五世祖寿,居淄川县饮马泉。”据此,阎氏当于明咸化
年间(1465—1487)在此定居。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及民国九年(1920年)的《淄川县志》均有“饮马”
树名。
据该村79岁老人王化南讲: 早年村内有一水池, 池旁有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年)重修水池时立的碑碣,载有“饮马池”三字,故取村名为“饮马泉”,
后演变为“饮马”。

石佛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0.8公里。地处孝妇河以东。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117户, 442人。耕地l91亩,以种蔬菜为主,是博山区蔬菜基地之一。工副业
有铸造厂、锻压厂、砖厂、果脯厂、除锈厂,年产值36万元。
《张氏族谱》载:“我祖于清康熙年间,由淄川西南郭庄迁居因阜。一世祖
建功,子三:新、月、纯。纯迁居石佛。”据此,清康熙年间(1662~1722)以前
已有此村。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载村名为“石婆庄”,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淄川县志》又载村名为“石坡庄”。
据该村65岁村民孙即贤讲:早年村西面有一阁,内供女佛一尊。故定村名为
“石婆庄”。后演变为“石佛庄”,又简称“石佛”。

小梁庄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西南0.8公里。东靠张(店) 博(山)铁路。设一村民
委员会,共71户,269人。耕地182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电器厂、砖厂、
饭店, 年产值16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人均收入238元,至1983年,人
均收入上升到470元。
清同治九年(1870年)《梁氏族谱》载:“始祖松,于明洪武年问,由山西洪
洞县迁居白塔店,二世祖长支后居梁家庄。”据此,梁氏当于明初在此定居,并
以姓氏命名为“梁家庄”。《薛氏世谱》载薛氏在此定居时间,与梁氏略同。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义气碑记》、
民国九年 (1920年) 《淄川县志》均载村名为“梁家庄”。后因村小,遂演变为
“小梁庄”。

小庄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西南一公里。东靠张(店)博(山)铁路。设一村民委
员会。 共300户,1,070人。耕地817亩,主产小麦、玉米,兼种蔬菜。工副业有
钢窗厂、木材加工厂、砖厂,年产值146万元。
据《王氏族谱》载:“始祖讳福林,明洪武年间自盐山迁居淄川大昆仑……
十二世有祥后居小庄。”又据明万历十七年《孙氏家谱》载:“淄城以南三十五
里,有庄名曰孙家庄。盖自国初,我孙氏从章丘县徙居兹土……自三世三支宪祖
迁居小庄。”据此,明永乐年间已有人在此定居。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载村名为“两孙家庄”。 清乾隆四十一
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小孙家庄”。
据68岁老人孙即津讲:因村处于“大孙家庄”东北一里处,人口较少,故以
姓氏定村名为“小孙家庄”,后简称“小庄”。

大庄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西南两公里,东靠石沟河,西依大尖山。设一村民
委员会, 共629户,2,756人。耕地2,774亩,主产小麦、玉米,兼有苹果园。村
西建塘坝两个,容水量各一万立方。工副业有砖厂、磷肥厂、建筑队、铸造厂、
饭店等,年产值91.5万元。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孙氏家谱》载:“淄城以南三十五里有庄日孙家庄。
盖自国初,我孙氏从章丘县徙居兹土……斩荆棘,薤草莱,因家焉。”据此,当
立村于明初。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载村名为“两孙家庄”。清乾隆
四十一年(1776年) 《淄川县志》载村名为“大孙家庄”。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重修洪济桥碑记》载村名为“大庄”。
据村中68岁老人孙即津讲:初立村时,以姓氏命名为“孙家庄”。明永乐年
间,该村孙氏一支迁居村东北一里处立村,因人口较少,定村名为“小孙家庄”,
原村为“大孙家庄”,后简称“大庄”。

罗圈沟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东南1.8公里, 东靠东顶山,南北丘陵起伏,沟河
环绕。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04户,731人。耕地588亩,主产小麦、玉米。因村
靠砂石山,石质坚硬,打制石料、石磨巳成为该村的传统手工业。工副业有砖厂、
锻造厂,年产值28万元。
《孙氏家谱》载:“我先世乃直隶之枣强人。远始祖孙公讳子玉,元朝至正
年间,因山左居民鲜少,迁发兹地……九世之后居罗圈沟。”据此,孙氏当于明
嘉靖前在此定居。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孙氏祖茔碑》、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关帝庙碑
记》,均载有“罗圈沟”村名。因村处于东顶山之下,山沟之间,形如“罗圈”,
故名“罗圈沟”。

小店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3.5公里。北倚大奎山,南靠东顶山,海(大海
眼) 万(东万山)公路由村中弯曲通过。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25户,793人。耕地
650亩,主产小麦、玉米。_工副业有砖厂、焦宝石矿,年产值225万元。
《宋氏族谱》载“吾祖于明初由枣强徙居博山香亭……。九世祖之后居小店。”
据此,宋氏当于明万历前在此定居。
民国九年(1920年)《淄川县志》载有“东南乡小店”的村名。
据该村75岁老人宋道成讲:据传,早年此处有一家小店房,故得村名为“小
店”。

北峪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六公里,大奎山之阳,东西两侧丘陵起伏连绵。
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331户,1,140人。除满族一人外,均为汉族。耕地631亩,
主产小麦、玉米,兼有苹果园。工副业有耐火材料厂、坩埚厂。年产值70万元。
清同治三年(1864年)《张氏祖茔碑》载:“吾祖明初自枣强迁发山东省……
泰祖来居万山北峪庄”。据此,张氏于明初在此定居。民国九年(1920年)《淄川
县志》载有“北峪庄”的村名。因该村处于万山地区北部的山峪中,故名“北峪”。

北万山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4.5公里。北倚大奎山,南靠海(大海眼)万(东
万山) 公路。设一村民委员会。共486户,1,632人。除回族六人外,均为汉族。
耕地997亩, 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小煤井、焦宝石矿、耐火材料厂。年产
值29万元。
本村西南隅曾发现北宋时的古窑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此,宋代之
前即已建村。清嘉庆五年《重修金地院碑记》载:“万山庄金地院,于元至元五
年,僧福元创修之。明之成化四年,僧之禅重修之。”据《张氏祖茔碑》、《国
氏祖林碑》、《路氏族谱》之记载,以上诸姓氏均于明初到此定居。
明嘉靖二十五年 (1546年) 《淄川县志》 载村名为“万山”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载:“淄界十五里万山庄”。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
《淄川县志》载: “万山庄县南三十里,以群山环绕故名”。
因该村位于南万山之北,故名“北万山”。

南万山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4.7公里, 西靠东顶山。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385户,1,287人。耕地97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建材厂等。
年产值48万元。
《胡氏族谱》载:“始祖自元代至元年间由枣强迁来淄川岳阴庄。缙祖自岳
阴迁居南万山。”本村西及南岭曾发现宋代古窑址,南北长250米,东西宽l40米,
面积3.5万平方米(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此,北宋年间此处已有村落。明
嘉靖二十五年 (1546午) 《淄川县志》载村名为“万山”。清康熙九年(1670年)
《颜神镇志》载:“万山在县南三十里,以群山环绕故名。”因村处北万山之南,
故名“南万山”。

东万山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5.5公里, 东、北两面丘陵环绕。是全镇最大
的一个自然村。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056户,3,668人。耕地2,637亩,以农为
主,主产小麦、玉米,兼有林果园。特产砂锅,已有二百年的历史,畅销全国各
地。工副业有砂锅厂、焦宝石矿、建筑队、煤井,年产值50万元。
《国氏族谱》载:“一世祖继民,明初由枣强迁至东万山。”在村西南隅曾
发现宋代古窑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此,北宋年间即已建村。明嘉靖二
十五年(154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万山”。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
志》载:“淄界十五里万山庄”。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 《淄川县志》载:
“万山在县南三十里,以群山环绕故名。”因村处北万山以东,故名“东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