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城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5&rec=13&run=13

博山城位于博山区的西北部,历为鲁中山区重要城镇之一,现为博山区人民
政府驻地。处胶济铁路张(店)八(陡)支线中转站。东与福山镇接壤;西与域城镇
交界;南与乐疃乡和山头镇毗邻;北与域城镇相依。含城里、大街、税务、西冶
四个街道办事处。 共3 4个居民委员会,13个家属委员会,六个村民委员会。总
面积7.81平方公里。共21,506户,72,045人 (其中农业920户,3,913人;非农业
12,306户,68,132入)。绝大多数是汉族。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为677人。
其他是蒙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朝鲜族、满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数占
城区总人口的0.17%。
博山城自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起,即为博山县治,故名。
博山城因古时“齐长城岭下,有孝妇颜文姜,远道汲水以奉公姑,殁而有神,
故得名颜神”。金时为淄川县所辖重镇,时为颜神店。元代至元年问,从淄川县
划入益都县后,改称颜神镇。明代仍沿旧制。
颜神镇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设巡检司。明弘治八年(1495年),山东抚按以
颜神镇为地方要害,建立行台一所。正德五年(1510年),设兵备佥事一员。正德
十二午(1517年),添设捕盗通判一员。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建石城。至此,
方初具城镇规模。清同治元年(1862年)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又以孝妇河为
界,建成东、西两圩,县城在东圩内。
建国前,博山城区面积狭小,街道窄。范围仅包括东、西两圩子和柳杭一带。
除石城、圩墙、城关的八座小桥外,基本没有公用设施。旧日城区素有“无风三
尺土,有雨一街泥”之说。
建国后,拆除旧城墙,新建一、二、三、四环城沥青路。1979年,用砖券棚
了范河,并铺筑了沥青路面,改建了新建四路。还陆续建成了新建五路、沿河路、
人民路、神头路、白虎山路等24条主要道路。对城区内的小街道也进行了整修或
扩建, 有的还设了下水道。主要街道的总长度已达26,497米,面积282,909平方
米。并新建桥梁19座,多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居民住房、公房建筑面积不断
扩大。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建国后,先后进行了治理孝妇河、改造沙沟河的重大建设工程。孝妇河自神
头流经东、西圩子之间和柳杭东侧北去。建国前,这段河床宽达50米左右,不仅
妨碍交通,且汛期常有水患。1950年开始治理此河。筑了河堤,铺筑了东、西两
条沿河公路,并修建了汛防工程和缓水坝。沙沟河位于博山西圩子北面。解放前,
河床渣滓淤积,河身高于河岸,一遇山洪暴发,危及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1970
年起,投资40万元,平均下挖1.5米,河床宽18米,长1 320.7米,被覆层1.3米,
上铺沥青路面。并兴建了火车站候车室、商店和地下旅馆。这就根除了沙沟河的
洪祸,改变了城市面貌和交通条件。
博山城群山环绕。南有峨嵋山、凤凰山,北有白虎山、青龙山,东依荆山,
西望禹王山,形成了博山盆地。孝水中流;范泉出荆山西麓,入范河。群山环抱,
泉水淙淙,显示出了山城独具的自然之美。
建国前,城内工商业仅有四家酒店、三家酱园和几家烟、茶、盐、杂小店铺。
建国后,博山工商业繁荣,厂矿、商店星罗棋布。省、市属企业山东省陶瓷公司、
博山电机厂、山东耐火材料厂、淄博陶土矿、博山美术琉璃厂、博山水泵厂等,
均驻境内。其次,无线电、化工、制革、五金、食品、造纸、酿造、服装、鞋帽、
陶瓷、电瓷等行业都有了较大发展。陶瓷、美术琉璃等产品早已进入国际市场。
给国家赢得了荣誉。
四个街道办事处所辖柳杭、北岭、三元、太平、李家窑、大辛庄等自然村,
三个以农为主,两个以蔬菜为主,一个以工副业为主。仅蔬菜亩产就达15,000斤。
工副业生产收入在全年收入中占主要地位。
四个街道办事处有企业12处, 村办企业九处。年产值1,500万元。既有传统
琉璃产品,又有电器、机床等现代工业品,多数销往全国各地。其中尤以柳杭村
为著,年总收入达273万元,人均收入达1,500元。1982年成为电视村。全村几乎
都成了万元户。1984年该村和延安的枣园结为姊妹村,资助枣园建渔塘,发展生
产,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区粮食、蔬菜连年丰收,
农副、轻工产品的产量、质量大幅度提高。
境内交通便利,是博(山)张(店)、博(山)八(陡)铁路的起点。汽车运输不但
每天都有通往20个乡镇的班车,而且还有通往沂源、济南、泰安、北镇、新泰、
辛店等地的长途客、货运班车。
文教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建国前,仅有师范讲习所一处、初中一处、小学六
处;草棚戏园三处和几家中药铺。建国后,省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市属医士学校、
淄博一、三中等均设在城区内。此外,区办有中学四处,中等职业中学两处,中
心小学两处,小学五处,还有各厂矿办的学校等。建有剧场一处,电影院三处,
加上驻地部队、厂矿礼堂、俱乐部,可容纳观众10,000余人。有电影管理站、文
化馆、图书馆、广播站、电视台等。市第一医院和市疗养院都设在城内。城区尚
有中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机关卫生所等。
博山城在古代地处齐鲁交界。春秋、战国时,为南北通道之咽喉,鲁中山区
之门户,历为兵家所重视。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名胜古迹
有战国时的齐长城遗址、始建于北周年间的颜文姜祠、为纪念宋代范仲淹所建的
范公祠等。明代冀氏、姚氏所领导的矿工斗争、清光绪年间琉璃业工人痛打官僚
赵尔萃,以及民国年间琉璃业工人反抗硝磺局的斗争等,均发生在这里。在解放
战争时期,博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五次解放博山城,为祖国的彻底解放作出了
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