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病毒性传染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4&rec=28&run=13

病毒性肝炎

20世纪50年代以前,博山区病毒性肝炎发病较少,呈散发状态,无系统文献
资料。自1959年起,博山区建立病毒性肝炎疫情报告及统计制度。是年,全区发
病93例,发病率为25.34/10万。
1960年,病毒性肝炎人数显著上升,全区13个人民公社均有疫情报告,全年
共发病292例, 发病率为82.06/10万。1961年,发病157例,以9~12月份发病人
数最多。1962年,全区共报告病毒性肝炎271例,发病率为73.69/10万,死亡4人,
病死率为1.48%。1963年,博山区出现病毒性肝炎流行高峰,共发病701例,发病
率为186.02/10万,死亡1例,病死率为0.14%。1964年,全区发病人数显著下降,
病例报告168例, 死亡2例。 1965年,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再度上升,病例报告
469例,发病率为121.75/10万。无死亡病例。
1966~1974年,博山区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相对稳定,病例报告2085例,年
平均发病率为56.61/10万。死亡3例。
1975年,博山区发生黄疸型肝炎流行,流行区域主要在农村。病例报告2024
例, 发病率为475.33/10万。1976~1979年,博山区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仍维持
相对较高的水平,四年间共报告病例285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6/10万。1979年,
全国进行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29个省、市、自治区参加协作。博山区卫生
防疫站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调查方案,统一调查标准、检测试剂、检
测方法和抽样方法,有步骤地全面开展了博山区病毒性肝炎调查,基本摸清了全
区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并制定了综合性的预防措施。9月,省卫生防疫
站在博山区举办了全省检查HBsAg技术的学习班, 在全省推广运用RPHA法,促进
和提高了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该年, 全区发病781例, 发病率为
179.56/10万。
1981~1982年, 博山区出现第3次病毒性肝炎流行高峰, 发病人数分别为
1710人和1294人,发病率分别为389.84/10万和292.91/10万。死亡1例。
1981年,山东省卫生厅印发了《山东省病毒性肝炎预防方案》和《病毒性肝
炎污染物消毒法》,博山区卫生局转发了这两个文件,要求全区各医疗机构及卫
生防疫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将病毒性肝炎列为传染病预防工作的重点。1983年,
省卫生厅相继下达和制定了《山东省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决定》、《病毒性肝炎
防治方案》和《山东省医院隔离消毒常规》等文件。同年,博山区卫生局根据省
卫生厅的文件精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的意见》,要
求卫生防疫机构和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把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
业务工作来抓,制定具体有效的防治措施。医务人员认真做好疫情报告和急性病
毒性肝炎的隔离治疗;对重点人群,如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托幼机构保育人
员等,定期进行健康查体,不合格者调离原工作岗位;对献血员,在每次献血前,
用敏感方法检查HBsAg; 各医疗卫生单位使用的各种注射器、针头、针灸针、采
血针、手术器械等,必须严格消毒,各种注射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对病人排
泄物、分泌物、检验室的废物、污水等,按照《医院隔离消毒常规》严格落实消
毒处理措施。 同年,博山区病毒性肝炎发病比1982年下降37.5%,但发病人数仍
有808人,发病率为181.61/10万。博山区卫生防疫在病毒性肝炎流行较为严重的
乡镇开展丙种球蛋白注射,保护易感人群,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1984~1985年,博山区卫生局继续把病毒性肝炎作为卫生防疫及医疗单位防
治工作的重点,下发了《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要
切实加强传染源管理,对病毒性肝炎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落实有
效措施,防止医源性传播,医疗单位的污水、污物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抓好重
点人群管理,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蔓延。与1983年相比,1984—1985年博山区
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显著下降,发病率分别为68.78/10万—62.67/10万。
1986年6月, 山东省副霍乱、肝炎防治工作检查团来博山区检查工作。通过
检查认为,博山区高度重视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将其列入卫生防疫的重点来抓,
成绩显著;区卫生防疫站的肝炎防治资料档案管理规范,历年疫情资料、专题总
结、工作意见及检验记录等资料齐全,条理清晰;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管理和疫情
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无肝炎病例漏报情况,隔离消毒工作实现制度化、正规化,
各种注射一人一针一管、化验室采血达到一人一针一消毒,口腔科器械做到一用
一消毒。献血员献血前均能用反向间接血凝法查乙肝表面抗原。在肯定成绩的同
时,省检查团对博山区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指导意见。
1987年4月, 博山区卫生局下发《关于1987年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意见》,要求
各级医疗单位切实加强肝炎防治工作领导,加大防治措施。各医疗单位均要设置
肝炎门诊及肝炎隔离病房,由专人负责肝炎暴发点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源地处理,
指导病人家庭的隔离消毒。有效防止医源性传播,认真落实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
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献血员严格执行持卡供血,每次供血前进行血清
学检验,凡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病毒标记阳性者不得供血。加强母婴防护,对
孕产妇进行血清学检验,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同年
5月, 博山区卫生防疫站举办“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进展”及“山东省医院隔离
消毒工作常规”专题讲座学习班,对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卫生防疫
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及预防管理水平。
1988年1月,上海市甲型肝炎大面积暴发流行。2月份,博山区人民政府下达
《关于加强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博山区卫生局根据该通知精神,
印发了《1988年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意见》,指出:各医疗单位要加强领导,由
一名熟悉业务的院领导分管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及时解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
题。凡局部地区或单位在20天内发生三例以上急性现症肝炎患者应视为暴发点。
对从流行区来博山区的人员,要动员他们及时到医院健康查体,劝导他们近期内
少到公共场所活动。加强传染源管理,严防医源性传播。管好饮用水源。做好母
婴防护,按照卫生部(87)第47号文件关于《全国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接种试
行办法》 的规定,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免疫程序均采用0、1、6三针,
其中第一针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8月,博山区卫生局转发了《淄博市托幼
机构病毒性肝炎防治暂行规定》,进一步加强全区各幼儿园、托儿所的预防和控
制工作。 是年, 全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13.15/10万, 与1987年相比,下降
43.73%。
1989年9月, 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制定印发了《病毒性肝炎暴发疫情处理工作
程序》,对病毒性肝炎暴发疫情的确定、流行病学调查、病人的隔离治疗、易感
人群处理、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的管理以及暴发点解除管理的条件等作出了具
体的规范。区卫生防疫站向各医疗单位转发了此份文件,要求各医疗单位加强疫
情监测和管理,一旦发生暴发疫情,立即上报,由区卫生防疫统一组织调度,按
照《病毒性肝炎暴发疫情处理工作程序》,及时把暴发疫情控制扑灭。同年,根
据市卫生局(88)第76号文件要求,对全区托幼机构保育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
识培训和健康查体,并进行病毒性肝炎病毒标记检测,建立健康档案。同年,全
区发生病毒性肝炎468例,发病率为100.86/10万,比1988年下降10.86%。
1990~1991年, 博山区病毒性肝炎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其发病人数分别为
494人和301人,发病率分别为105.02/10万、64.24/10万。
1992年6月,博山区乐疃镇樵岭前村在14天时间内,连续发生病毒性肝炎5例,
均系学龄前儿童, 形成肝炎暴发点。6月25日,区卫生防疫站接到疫情报告后,
立即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病毒性肝炎暴发疫情处理工作程序》,迅速开展
疫情控制和预防治疗工作。对肝炎疫点(住家、学前班教室等)用0.2%过氧乙酸
消毒处理,对287名密切接触者进行普查及特异性血清血抗—HAVIgM、ALT及乙肝
病毒标记、 HbsAg检查,丙种球蛋白免疫注射和服用中草药煎剂预防。现症患者
均住院隔离治疗。为防止水源传染,对该村饮用水源进行加氯消毒处理。经45天
医学观察,未再发生肝炎病例,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1993年~1998年,全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
性防治措施,控制病毒性肝炎的传播流行。在此期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持续保
持较低水平, 年平均发病率为51.1/10万。1999~2002年,博山区继续加强《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病毒性肝炎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
贯彻落实,坚持把病毒性肝炎作为我区传染病防治重点,在抓好常规性防治工作
的同时,着重开展乙型、甲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2000年,乙肝疫苗接种列入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对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卫
生防疫站及各级医疗单位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病毒性肝炎防治科普知识,推
动肝炎疫苗在社会人群中的免疫接种工作。全区病毒性肝炎防治已逐步形成科学
化、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1999~2002年,全区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
129.3/10万。
1959~2002年博山区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表
┏━━━━━┯━━━━━┯━━━━━┯━━━━━┯━━━━━┓
┃ 年份 │ 发病数 │ 发病率 │ 病死数 │ 病死率 ┃
┃ │ │(/10万) │ │ (%) ┃
┠─────┼─────┼─────┼─────┼─────┨
┃ 1959 │ 93 │ 25.34 │ │ ┃
┠─────┼─────┼─────┼─────┼─────┨
┃ 1960 │ 292 │ 82.06 │ 1 │ 0.34 ┃
┠─────┼─────┼─────┼─────┼─────┨
┃ 1961 │ 157 │ 47.70 │ │ ┃
┠─────┼─────┼─────┼─────┼─────┨
┃ 1962 │ 271 │ 73.69 │ 4 │ 1.48 ┃
┠─────┼─────┼─────┼─────┼─────┨
┃ 1963 │ 701 │ 186.02 │ 1 │ 0.14 ┃
┠─────┼─────┼─────┼─────┼─────┨
┃ 1964 │ 168 │ 44.11 │ 2 │ 1.19 ┃
┠─────┼─────┼─────┼─────┼─────┨
┃ 1965 │ 469 │ 121.75 │ │ ┃
┠─────┼─────┼─────┼─────┼─────┨
┃ 1966 │ 226 │ 58.05 │ 2 │ 0.88 ┃
┠─────┼─────┼─────┼─────┼─────┨
┃ 1967 │ 146 │ 39.06 │ │ ┃
┠─────┼─────┼─────┼─────┼─────┨
┃ 1968 │ 45 │ 11.29 │ │ ┃
┠─────┼─────┼─────┼─────┼─────┨
┃ 1969 │ 4 │ 0.99 │ │ ┃
┠─────┼─────┼─────┼─────┼─────┨
┃ 1970 │ 7 │ 1.71 │ │ ┃
┠─────┼─────┼─────┼─────┼─────┨
┃ 1971 │ 269 │ 65.00 │ 1 │ 0.74 ┃
┠─────┼─────┼─────┼─────┼─────┨
┃ 1972 │ 297 │ 71.22 │ │ ┃
┠─────┼─────┼─────┼─────┼─────┨
┃ 1973 │ 335 │ 79.41 │ │ ┃
┠─────┼─────┼─────┼─────┼─────┨
┃ l974 │ 366 │ 86.55 │ │ ┃
┠─────┼─────┼─────┼─────┼─────┨
┃ 1975 │ 2024 │ 475.33 │ │ ┃
┠─────┼─────┼─────┼─────┼─────┨
┃ 1976 │ 558 │ 131.23 │ │ ┃
┠─────┼─────┼─────┼─────┼─────┨
┃ 1977 │ 602 │ 140.93 │ 1 │ 0.17 ┃
┠─────┼─────┼─────┼─────┼─────┨
┃ l978 │ 914 │ 212.27 │ │ ┃
┠─────┼─────┼─────┼─────┼─────┨
┃ 1979 │ 781 │ 179.56 │ │ ┃
┠─────┼─────┼─────┼─────┼─────┨
┃ 1980 │ 447 │ 102.65 │ l │ 0.22 ┃
┠─────┼─────┼─────┼─────┼─────┨
┃ 1981 │ 1710 │ 389.81 │ │ ┃
┠─────┼─────┼─────┼─────┼─────┨
┃ 1982 │ 1294 │ 292.91 │ 1 │ 0.08 ┃
┠─────┼─────┼─────┼─────┼─────┨
┃ 1983 │ 808 │ 181.61 │ │ ┃
┠─────┼─────┼─────┼─────┼─────┨
┃ 1984 │ 308 │ 68.78 │ 2 │ 0.65 ┃
┠─────┼─────┼─────┼─────┼─────┨
┃ 1985 │ 282 │ 62.67 │ 1 │ 0.35 ┃
┠─────┼─────┼─────┼─────┼─────┨
┃ 1986 │ 609 │ 135.33 │ │ ┃
┠─────┼─────┼─────┼─────┼─────┨
┃ l987 │ 933 │ 204.16 │ 2 │ 0.21 ┃
┠─────┼─────┼─────┼─────┼─────┨
┃ 1988 │ 525 │ 113.39 │ 2 │ 0.38 ┃
┠─────┼─────┼─────┼─────┼─────┨
┃ 1989 │ 468 │ 100.86 │ l │ 0.22 ┃
┠─────┼─────┼─────┼─────┼─────┨
┃ 1990 │ 494 │ 105.02 │ 5 │ 1.0l ┃
┠─────┼─────┼─────┼─────┼─────┨
┃ 1990 │ 30l │ 64.24 │ 2 │ 0.66 ┃
┠─────┼─────┼─────┼─────┼─────┨
┃ 1992 │ 347 │ 73.72 │ │ ┃
┠─────┼─────┼─────┼─────┼─────┨
┃ 1993 │ 246 │ 52.26 │ 2 │ 0.81 ┃
┠─────┼─────┼─────┼─────┼─────┨
┃ 1994 │ l84 │ 38.89 │ 2 │ 1.09 ┃
┠─────┼─────┼─────┼─────┼─────┨
┃ l995 │ 206 │ 43.05 │ l │ 0.49 ┃
┠─────┼─────┼─────┼─────┼─────┨
┃ 1996 │ 228 │ 48.18 │ 1 │ 0.44 ┃
┠─────┼─────┼─────┼─────┼─────┨
┃ 1997 │ 247 │ 52.21 │ 1 │ 0.40 ┃
┠─────┼─────┼─────┼─────┼─────┨
┃ 1998 │ 340 │ 71.66 │ 4 │ 1.18 ┃
┠─────┼─────┼─────┼─────┼─────┨
┃ 1999 │ 614 │ 129.41 │ │ ┃
┠─────┼─────┼─────┼─────┼─────┨
┃ 2000 │ 709 │ 150.85 │ │ ┃
┠─────┼─────┼─────┼─────┼─────┨
┃ 2001 │ 580 │ 123.05 │ │ ┃
┠─────┼─────┼─────┼─────┼─────┨
┃ 2002 │ 406 │ 86.10 │ │ ┃
┗━━━━━┷━━━━━┷━━━━━┷━━━━━┷━━━━━┛

博山区乐疃镇樵岭前村肝炎暴发点处理情况报告
樵岭前村总人口数:1520人
——3岁:36人;
——6岁:86人;
——9岁:71人;
——13岁:94人
——14岁以上:1233人。
该村1992年6月17、22、23、30日连续发生肝炎病例5例,其中4岁2例、5岁1
例、6岁2例,均系学龄前儿童。
发病原因分析
樵岭前村系旅游热点,从溶洞到淋漓湖、王母池旅游,该村是必经之路,因
此,传染源可能系游人或村民中不显性病例所致。
为控制续发病例,该村重点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意识。
(2) 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做好饮食卫生管理,公用餐具、药具要一用
一消毒。饮食业从业人员、托幼人员要定期查体,做好水源保护严防粪便污染。
(3) 托幼机构做好卫生管理,碗、筷、杯、毛巾等要专用,玩具、教具、
用具、桌椅、地面要定期消毒。

1992年8月12日

流行性感冒

1956年以前,博山区无流行性感冒发病情况记载或资料。
自1957年起,全区各医疗单位开展流行性感冒统计及疫情报告工作。
1957~1977年,流行性感冒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三次大流行,每次均波及博山区。
1957年3月~5月,甲2型流感病毒引起博山区流行性感冒大流行,传播迅速,
波及面广。 3月上旬开始出现流感病人,3月下旬发病数达最高峰,以后下降,5
月初疫情终息。全区共报告流感病例23216例,发病率为12.86%。
1968年7~8月,博山区发生流感流行,病毒鉴定为甲3型。与1957年甲2型病
毒引起的大流行相比,这次流行中多数病人症状较轻,罹病率较低。
1977年6~9月, 新甲1型流感病毒引起流感流行。6月下旬出现病人,7月中
旬达最高峰,流行始于城区,继而向城郊农村扩散。暴发多集中发生于中小学及
青年较多的厂矿企业。
1978年~2002年,博山区流行性感冒多为中小强度的流行,呈周期性改变,
每2~3年出现一次强度不同的流感流行。
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和人群免疫水平高低是流感流行的两大要素。博山区
对流行性感冒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加强疫情报告,及时防治,各级医疗单位及时
报告流感疫情,防疫部门及时传递信息。在流行期间,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停止
一切大型集会、文娱活动、出门带口罩、少去公共场所等,防止疫情扩散,控制
流行。各级医疗机构加强对流感病人的治疗,抢救危重病人,减少死亡。1999~
2002年,博山区积极开展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宣传,对重点易感人群广泛进行流
感疫苗预防接种,免疫学效果良好,并取得一定的流行病学效果,对预防和控制
流行性感冒在博山区的传播和流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流行性乙型脑炎

博山区出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历史较短,新中国成立前无文献
资料记载。
1956年,博山区首次报告乙型脑炎病例。全年发病人数2人,发病率为1.23/
10万。 1957年和1958年,全区发病人数分别为1人。1959年,全区共报告乙型脑
炎9例,发病率为2.45/10万。
1962年以后,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发病率水平明显超过50年代。1962~1965
年, 全区乙脑发病人数依次为10人、14人、27人、25人,年平均发病率为5.05/
10万。 死亡9人,病死率为13.35%。1966年,博山区乙脑发病人数达到有疫情报
告以来最高峰, 全年共报告乙脑病例53人,发病率为13.61/10万,死亡8人,病
死率为15.09%。1967年,全区发病33人,发病率为8.83/10万,死亡3人。1968年
以后,乙脑发病人数缓慢下降。70年代,发病率水平低于60年代,而且呈明显下
降趋势,但仍然高于50年代。进入80年代,博山区乙脑发病率持续平稳下降,至
2002年,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博山区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措施主要是:
传染源管理 对乙脑病人做到“四早”(早期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早处理疫点)。对家畜、家禽加强管理,重点是未度过夏季的幼猪和来自非流行
区的家畜。
切断传播途径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虫孳生地,消灭越冬蚊和早
代幼虫,夏秋季采取有效措施灭蚊。
疫苗预防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博山区对易感人群接种乙脑疫苗,并逐步
扩大免疫范围。随着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程序管理,应接种对象的接种率已达
98%以上, 从而在易感人群中建立起有效免疫屏障,控制了流行性乙型脑炎在博
山区的发生和流行。

博山区1956—2002年乙型脑炎发病情况表
┏━━━━━┯━━━━━┯━━━━━┯━━━━━┯━━━━━┓
┃ 年份 │ 发病数 │ 发病率 │ 病死数 │ 病死率 ┃
┃ │ │(/10万) │ │ (%) ┃
┠─────┼─────┼─────┼─────┼─────┨
┃ 1956 │ 2 │ 1.23 │ │ ┃
┠─────┼─────┼─────┼─────┼─────┨
┃ 1957 │ 1 │ 0.55 │ │ ┃
┠─────┼─────┼─────┼─────┼─────┨
┃ 1958 │ 1 │ 0.54 │ │ ┃
┠─────┼─────┼─────┼─────┼─────┨
┃ 1959 │ 9 │ 2.45 │ │ ┃
┠─────┼─────┼─────┼─────┼─────┨
┃ 1960 │ 12 │ 3.37 │ │ ┃
┠─────┼─────┼─────┼─────┼─────┨
┃ 1961 │ 4 │ 1.22 │ │ ┃
┠─────┼─────┼─────┼─────┼─────┨
┃ 1962 │ 10 │ 2.72 │ 2 │ 20.00 ┃
┠─────┼─────┼─────┼─────┼─────┨
┃ 1963 │ 14 │ 3.72 │ 2 │ 14.29 ┃
┠─────┼─────┼─────┼─────┼─────┨
┃ 1964 │ 27 │ 7.09 │ 3 │ 11.11 ┃
┠─────┼─────┼─────┼─────┼─────┨
┃ 1965 │ 25 │ 6.49 │ 2 │ 8.00 ┃
┠─────┼─────┼─────┼─────┼─────┨
┃ 1966 │ 53 │ 13.61 │ 8 │ 15.09 ┃
┠─────┼─────┼─────┼─────┼─────┨
┃ 1967 │ 33 │ 8.83 │ 3 │ 9.09 ┃
┠─────┼─────┼─────┼─────┼─────┨
┃ 1968 │ 3 │ 0.75 │ │ ┃
┠─────┼─────┼─────┼─────┼─────┨
┃ 1969 │ 16 │ 3.98 │ │ ┃
┠─────┼─────┼─────┼─────┼─────┨
┃ 1970 │ 13 │ 3.27 │ 3 │ 23.08 ┃
┠─────┼─────┼─────┼─────┼─────┨
┃ 1971 │ 6 │ 1.45 │ │ ┃
┠─────┼─────┼─────┼─────┼─────┨
┃ 1972 │ 5 │ 1.20 │ │ ┃
┠─────┼─────┼─────┼─────┼─────┨
┃ 1973 │ 9 │ 2.13 │ l │ 11.11 ┃
┠─────┼─────┼─────┼─────┼─────┨
┃ 1974 │ 3 │ 0.71 │ │ ┃
┠─────┼─────┼─────┼─────┼─────┨
┃ 1975 │ 6 │ 1.4l │ 1 │ 16.67 ┃
┠─────┼─────┼─────┼─────┼─────┨
┃ 1976 │ 3 │ 0.71 │ l │ 33.33 ┃
┠─────┼─────┼─────┼─────┼─────┨
┃ 1977 │ 15 │ 3.51 │ │ ┃
┠─────┼─────┼─────┼─────┼─────┨
┃ 1978 │ 11 │ 2.55 │ 1 │ 9.09 ┃
┠─────┼─────┼─────┼─────┼─────┨
┃ 1979 │ 3 │ 0.69 │ 1 │ 33.33 ┃
┠─────┼─────┼─────┼─────┼─────┨
┃ 1980 │ 5 │ 1.15 │ │ ┃
┠─────┼─────┼─────┼─────┼─────┨
┃ 1981 │ 4 │ 0.91 │ │ ┃
┠─────┼─────┼─────┼─────┼─────┨
┃ 1982 │ 1 │ 0.23 │ │ ┃
┠─────┼─────┼─────┼─────┼─────┨
┃ 1983 │ │ │ │ ┃
┠─────┼─────┼─────┼─────┼─────┨
┃ 1984 │ l │ 0.22 │ │ ┃
┠─────┼─────┼─────┼─────┼─────┨
┃ 1985 │ 6 │ 1.33 │ 1 │ 16.67 ┃
┠─────┼─────┼─────┼─────┼─────┨
┃ 1986 │ 2 │ 0.44 │ │ ┃
┠─────┼─────┼─────┼─────┼─────┨
┃ 1987 │ l │ 0.22 │ │ ┃
┠─────┼─────┼─────┼─────┼─────┨
┃ 1988 │ 5 │ 1.08 │ │ ┃
┠─────┼─────┼─────┼─────┼─────┨
┃ 1989 │ 3 │ 0.65 │ 1 │ 33.33 ┃
┠─────┼─────┼─────┼─────┼─────┨
┃ 1990 │ 4 │ 0.85 │ 2 │ 50 ┃
┠─────┼─────┼─────┼─────┼─────┨
┃ 1991 │ │ │ │ ┃
┠─────┼─────┼─────┼─────┼─────┨
┃ 1992 │ 5 │ 1.06 │ 1 │ 20 ┃
┠─────┼─────┼─────┼─────┼─────┨
┃ 1993 │ 3 │ 0.64 │ │ ┃
┠─────┼─────┼─────┼─────┼─────┨
┃ 1994 │ 8 │ 1.69 │ │ ┃
┠─────┼─────┼─────┼─────┼─────┨
┃ 1995 │ 25 │ 4 │ │ ┃
┠─────┼─────┼─────┼─────┼─────┨
┃ 1996 │ 8 │ 1.68 │ 2 │ 25 ┃
┠─────┼─────┼─────┼─────┼─────┨
┃ 1997 │ 5 │ 1.06 │ 2 │ 40 ┃
┠─────┼─────┼─────┼─────┼─────┨
┃ 1998 │ 16 │ 3.37 │ 1 │ 6.25 ┃
┠─────┼─────┼─────┼─────┼─────┨
┃ 1999 │ 4 │ 0.84 │ │ ┃
┠─────┼─────┼─────┼─────┼─────┨
┃ 2000 │ 6 │ 1.27 │ │ ┃
┠─────┼─────┼─────┼─────┼─────┨
┃ 2001 │ 1 │ 0.21 │ │ ┃
┠─────┼─────┼─────┼─────┼─────┨
┃ 2002 │ │ │ │ ┃
┗━━━━━┷━━━━━┷━━━━━┷━━━━━┷━━━━━┛

脊髓灰质炎

我国最早确诊的脊髓灰质炎病例是在1882年(清光绪八年)。
1938年齐鲁医院报告23例脊髓灰质炎病例,是山东省近代文献记载最早的病
例。
博山区对脊髓灰质炎的疫情监测和报告从1956年开始。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博山区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较高。1956
~1966年,共报告脊髓灰质炎病例241例,发病率为6.73/10万。其中,1963年是
博山区脊髓灰质炎流行的高峰年,全区共发病56人,发病率为14.86/10万。
自1960年起,博山区开始使用减毒活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初期为液体疫苗)。
由于当时疫苗供应数量少,疫苗服用率低,预防接种的规模小,还不足以控制脊
髓灰质炎的流行。
1965~1970年,博山区开展普遍服用减毒活疫苗工作(简称普服),供应的
减毒活疫苗数量大幅度增加, 免疫的型别是I型和II型。服疫苗对象是2个月~7
周岁儿童, 要求服苗率在90%以上。普服工作的开展,有效控制了脊髓灰质炎的
流行,发病率明显下降。年平均发病率为2.28/10万。
1970年以后,山东省开始推行对脊髓灰质炎的计划免疫工作。
1970年制定的免疫方案是5年轮流普服疫苗一次, 次年加强一次;1971年实
行满2个月婴儿初次服疫苗和漏服易感儿补服疫苗,第2年再加强一次。1974年修
订计划免疫方案, 改为2个月—3周岁的婴幼儿和7周岁儿童为服疫苗对象。1978
年再次修订为2个月以上的婴儿初服,1岁、2岁、7岁各服一次。随着计划免疫工
作的逐步全面开展和不断完善,博山区对脊髓灰质炎的预防和控制取得了显著效
果,发病率显著下降。1971~1980年,全区仅发生脊髓灰质炎病例23例,年平均
发病率为0.54/10万。
1988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决议,同年9月,我
国所处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提出了到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这是全球
继消灭天花之后,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又一巨大工程。
为确保按期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卫生部制定《全国1995年消灭脊髓
灰质炎行动计划》,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同年,山东省确定消灭脊髓灰质
炎毒株传播的目标是1993年底。1991年和1992年元月,博山区对0~4周岁儿童进
行了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强化普服工作,在服苗过程中做到“送苗到口、不服不
走”,切实保证服苗质量,全区应服苗儿童的服苗率达98.1%。1993年8月,国家
卫生部制定下达《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方案实施细则》,统一全
国强化免疫的技术标准及行动规范。同年10月,区卫生局印发了《博山区1993年
12月~1994年1月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实施方案》 的通知。召开了各乡镇卫
生院、驻地厂矿医院负责人会议,落实强化服苗工作。11月中旬,全区各乡、镇、
办事处广泛开展了宣传发动和教育活动,大造声势,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自觉接受服苗。全区共调动了38个医疗单位,设宣传咨询服务站21处,宣传点17
处, 悬挂横幅65条,张贴标语1000余份,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黑板报100块,
广播脊髓灰质炎预防免疫知识85次, 出动宣传车20余次,教育人数达5万余人。
1993年12月5日及1994年1月5日,凡在博山区居住的所有4周岁以下儿童均按程序
接种了两剂脊髓灰质炎疫苗。 通过调查摸底核实应服儿童36481人, 强化服苗
35012人,漏查补服974人,实际服苗35986人,服苗率为98.6%。
1995年~2002年, 博山区坚持在每年的12月5日及次年1月5日,开展消灭脊
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 对在博山区居住的所有4周岁以下儿童,一律在规定时
间内统一接种两次脊髓灰质炎疫苗。1981年~2002年,博山区无脊髓灰质炎病例
发生。
1956—1980年博山区脊髓灰质炎发病情况统计表
┏━━━━━┯━━━━━┯━━━━━┯━━━━━┯━━━━━┓
┃ 年份 │ 发病数 │ 发病率 │ 病死数 │ 病死率 ┃
┃ │ │(/10万) │ │ (%) ┃
┠─────┼─────┼─────┼─────┼─────┨
┃ 1956 │ 1980 │ 2 │ 0.46 │ ┃
┠─────┼─────┼─────┼─────┼─────┨
┃ 1957 │ 11 │ 6.09 │ │ ┃
┠─────┼─────┼─────┼─────┼─────┨
┃ 1958 │ 5 │ 1.50 │ │ ┃
┠─────┼─────┼─────┼─────┼─────┨
┃ 1959 │ 32 │ 8.72 │ │ ┃
┠─────┼─────┼─────┼─────┼─────┨
┃ 1960 │ 27 │ 7.59 │ │ ┃
┠─────┼─────┼─────┼─────┼─────┨
┃ 1961 │ 18 │ 5.47 │ │ ┃
┠─────┼─────┼─────┼─────┼─────┨
┃ 1962 │ 11 │ 2.99 │ │ ┃
┠─────┼─────┼─────┼─────┼─────┨
┃ 1963 │ 56 │ 14.86 │ │ ┃
┠─────┼─────┼─────┼─────┼─────┨
┃ 1964 │ 37 │ 9.71 │ │ ┃
┠─────┼─────┼─────┼─────┼─────┨
┃ 1965 │ 14 │ 3.63 │ │ ┃
┠─────┼─────┼─────┼─────┼─────┨
┃ 1966 │ 14 │ 3.60 │ │ ┃
┠─────┼─────┼─────┼─────┼─────┨
┃ 1967 │ 9 │ 2.41 │ │ ┃
┠─────┼─────┼─────┼─────┼─────┨
┃ 1968 │ 7 │ 1.56 │ │ ┃
┠─────┼─────┼─────┼─────┼─────┨
┃ 1969 │ 4 │ 0.99 │ │ ┃
┠─────┼─────┼─────┼─────┼─────┨
┃ 1970 │ 7 │ 1.71 │ │ ┃
┠─────┼─────┼─────┼─────┼─────┨
┃ 1971 │ 3 │ 0.72 │ │ ┃
┠─────┼─────┼─────┼─────┼─────┨
┃ 1972 │ 6 │ 1.44 │ │ ┃
┠─────┼─────┼─────┼─────┼─────┨
┃ 1973 │ 4 │ 0.95 │ │ ┃
┠─────┼─────┼─────┼─────┼─────┨
┃ 1974 │ │ │ │ ┃
┠─────┼─────┼─────┼─────┼─────┨
┃ 1975 │ 2 │ 0.47 │ │ ┃
┠─────┼─────┼─────┼─────┼─────┨
┃ 1976 │ 2 │ 0.47 │ │ ┃
┠─────┼─────┼─────┼─────┼─────┨
┃ 1977 │ 4 │ 0.94 │ │ ┃
┠─────┼─────┼─────┼─────┼─────┨
┃ 1978 │ │ │ │ ┃
┠─────┼─────┼─────┼─────┼─────┨
┃ 1979 │ │ │ │ ┃
┠─────┼─────┼─────┼─────┼─────┨
┃ 1980 │ 2 │ 0.46 │ │ ┃
┗━━━━━┷━━━━━┷━━━━━┷━━━━━┷━━━━━┛

麻 疹

新中国成立前,博山区麻疹连年流行,发病率很高,婴幼儿患麻疹更容易合
并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病死率相当高。
20世纪50年代,麻疹发病数居博山区各种传染病的首位。1956年,博山区麻
疹发病1864例,占当年所发生8种传染病的59.3%。1957年,博山区发生第一次麻
疹大流行,发病数达3265例,发病率为1808.10/10万,其中病死14例,病死率为
0.43%。 1958年,麻疹发病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全区共发病1532例,发病率为
458.22/10万, 病死2例。 1959年,博山区出现第二次麻疹流行高峰,发病数达
5261例,占全区当年所发生13种传染病的36.32%,发病率为1433.27/10万。其中
病死124例,病死率为2.36%。
1961年, 博山区出现第三次麻疹流行高峰,发病1884例,发病率为572.45/
10万。1963~1967年,博山区发生第四次麻疹大流行。5年间共发病17949例,年
平均发病率为939.19/10万。病死67例,病死率为0.37%。1967年以前,由于无有
效疫苗和充裕的被动免疫制剂,博山区对麻疹的防治主要是采取综合措施,减少
合并症,降低病死率,尽力控制流行和防止幼儿机构中的麻疹暴发。在麻疹流行
期间,卫生防疫部门和基层医务人员认真做好易感者的调查和管理,早期发现传
染源。在托幼机构开展晨间检查,发现发热的儿童和易感接触者立即进行隔离。
对麻疹病人的治疗,积极推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把好三关,即:保护易感
者不发病;控制患者合并症,减轻病情;对合并肺炎者,防止病情恶化,减少死
亡。积极努力开展人工被动免疫预防麻疹,在城区托幼机构应用胎盘球蛋白等。
以上措施,对预防发病和降低死亡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1968年,博山区开始推
广使用麻疹疫苗,发病数大幅度下降,全年发病161例,发病率为40.40/10万。
自广泛应用麻疹活疫苗后至实施计划免疫前(1968~1978年)的11年,全区
共发生麻疹347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6.04/10万。与无麻疹活疫苗的年代(1956
~1967年)相比,麻疹平均年发病率和平均年死亡率分别下降了91.3%和89.2%。
1979年, 博山区开始对12岁以下儿童实施计划免疫。其免疫程序是:8个月
以上婴儿进行初种,第2年加强一次,以后7岁、12岁各复种一次。
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博山区麻疹发病率与死亡率进一步大幅度下降,发病年
龄推迟, 周期性流行消失。至1986年,发病率降至1.56/10万,为建国以来最低
水平。
1987年,全区开始装备和建立冷链系统,各基层医疗单位设立接种门诊,配
备专职计划免疫工作人员,有效保证了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应接种儿童的接
种率保持在90%以上。1987~1989年,博山区连续3年无麻疹发病。
1994年1月,博山区将麻疹疫情纳入AFP专报系统,完善和强化麻疹监测工作。
1996年3月,省卫生防疫站下发了《山东省1996年度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实施方案》。
指出:麻疹是计划免疫重点防治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拟将麻疹列为全球第三种
被消除或消灭的疾病。为迅速提高群体免疫水平,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为今
后消除麻疹奠定基础, 决定于1996年“4、25计划免疫宣传日”活动期间,在全
省范围内开展一次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博山区卫生防疫站向各镇防保站、驻博
山大中专学校转发了《实施方案》 。4月中旬,区卫生防疫站及各镇防保站组织
了接种专业队伍, 进行技术培训。4月22日~25日,全区统一行动,开展麻疹疫
苗强化接种。接种的对象包括:1992年1月1日~1994年12月31日出生的所有儿童
(无论户口在何处);1996年度应进行7岁、12岁麻疹疫苗加强免疫的所有儿童;
驻博山所有在校的大、 中专学生。4月26日~28日,进行查漏补种。各镇防保站
和有关接种单位均严格按规定时限完成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任务,接种率达
95%以上。1998年,淄博市被确定为全国消除麻疹试点。1999年3月,淄博市开展
COC/WHO麻疹监测合作项目,博山区亦加入其中。4月,博山区卫生局转发了山东
省卫生厅《关于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通知》。区卫生防疫站、各镇防保
站及有关接种单位,根据《通知》要求,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按淄博市规定的
时间,对居住在博山区的8月龄至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了一针次麻疹疫苗强化接种。
全区应种26 414人, 实种25619人,接种率为96.99%。1990~2001年,全区仅在
1990、 1993、1995年3个年度有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85/10万、0.21/
10万和1.48/10万。
2002年3月, 博山区石马镇发生一起以中学生为主的麻疹暴发,共报告病例
30例,疫情波及5个村,其中蛟龙村15例,东石村8例,桥西村4例,中石村2例,
桥东村1例。 病例主要为博山二中的在校学生(27例)。区卫生防疫站接到疫情
报告后,立即向淄博市卫生防疫站作了汇报,3月27日开始对该镇8月龄~15岁儿
童进行了应急接种麻疹疫苗, 共接种3044人,并对124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丙种球
蛋白注射。本次暴发疫情始于3月10日,止于4月29日。

博山区1956—2002年麻疹发病情况表
┏━━━━━┯━━━━━┯━━━━━┯━━━━━┯━━━━━┓
┃ 年份 │ 发病数 │ 发病率 │ 病死数 │ 病死率 ┃
┃ │ │(/10万) │ │ (%) ┃
┠─────┼─────┼─────┼─────┼─────┨
┃ 1956 │ 1864 │ 1150.07 │ 1 │ 0.05 ┃
┠─────┼─────┼─────┼─────┼─────┨
┃ 1957 │ 3265 │ 1808.10 │ 14 │ 0.43 ┃
┠─────┼─────┼─────┼─────┼─────┨
┃ 1958 │ 1532 │ 458.22 │ 2 │ 0.13 ┃
┠─────┼─────┼─────┼─────┼─────┨
┃ 1959 │ 5261 │ 1433.27 │ 124 │ 2.36 ┃
┠─────┼─────┼─────┼─────┼─────┨
┃ 1960 │ 235 │ 66.04 │ 1 │ 0.43 ┃
┠─────┼─────┼─────┼─────┼─────┨
┃ 1961 │ 1884 │ 572.45 │ │ ┃
┠─────┼─────┼─────┼─────┼─────┨
┃ 1962 │ 1443 │ 310.79 │ 7 │ 0.49 ┃
┠─────┼─────┼─────┼─────┼─────┨
┃ 1963 │ 3557 │ 943.90 │ 21 │ 0.59 ┃
┠─────┼─────┼─────┼─────┼─────┨
┃ 1964 │ 3137 │ 823.62 │ 23 │ 0.73 ┃
┠─────┼─────┼─────┼─────┼─────┨
┃ 1965 │ 4927 │ 1279.04 │ 11 │ 0.22 ┃
┠─────┼─────┼─────┼─────┼─────┨
┃ 1966 │ 4064 │ 1043.86 │ 5 │ 0.12 ┃
┠─────┼─────┼─────┼─────┼─────┨
┃ 1967 │ 2264 │ 605.63 │ 7 │ 0.31 ┃
┠─────┼─────┼─────┼─────┼─────┨
┃ 1968 │ 161 │ 40.40 │ │ ┃
┠─────┼─────┼─────┼─────┼─────┨
┃ 1969 │ 5 │ 1.24 │ │ ┃
┠─────┼─────┼─────┼─────┼─────┨
┃ 1970 │ 525 │ 128.24 │ 2 │ 0.38 ┃
┠─────┼─────┼─────┼─────┼─────┨
┃ 1971 │ 1641 │ 396.51 │ 5 │ 0.30 ┃
┠─────┼─────┼─────┼─────┼─────┨
┃ 1972 │ 30 │ 7.19 │ │ ┃
┠─────┼─────┼─────┼─────┼─────┨
┃ 1973 │ 273 │ 64.7l │ │ ┃
┠─────┼─────┼─────┼─────┼─────┨
┃ 1974 │ 141 │ 33.34 │ │ ┃
┠─────┼─────┼─────┼─────┼─────┨
┃ 1975 │ 181 │ 42.51 │ │ ┃
┠─────┼─────┼─────┼─────┼─────┨
┃ 1976 │ 176 │ 41.39 │ │ ┃
┠─────┼─────┼─────┼─────┼─────┨
┃ 1977 │ 297 │ 69.53 │ │ ┃
┠─────┼─────┼─────┼─────┼─────┨
┃ 1978 │ 49 │ 11.38 │ │ ┃
┠─────┼─────┼─────┼─────┼─────┨
┃ 1979 │ 94 │ 21.61 │ │ ┃
┠─────┼─────┼─────┼─────┼─────┨
┃ 1980 │ 14 │ 3.22 │ │ ┃
┠─────┼─────┼─────┼─────┼─────┨
┃ 1981 │ 29 │ 6.6l │ │ ┃
┠─────┼─────┼─────┼─────┼─────┨
┃ 1982 │ 2 │ 0.45 │ │ ┃
┠─────┼─────┼─────┼─────┼─────┨
┃ 1983 │ 346 │ 77.77 │ │ ┃
┠─────┼─────┼─────┼─────┼─────┨
┃ 1984 │ 645 │ 144.05 │ 3 │ 0.47 ┃
┠─────┼─────┼─────┼─────┼─────┨
┃ 1985 │ 15 │ 3.33 │ │ ┃
┠─────┼─────┼─────┼─────┼─────┨
┃ 1986 │ 7 │ 1.56 │ │ ┃
┠─────┼─────┼─────┼─────┼─────┨
┃ 1987 │ 18 │ 3.94 │ │ ┃
┠─────┼─────┼─────┼─────┼─────┨
┃ 1988 │ 1 │ 0.22 │ │ ┃
┠─────┼─────┼─────┼─────┼─────┨
┃ 1989 │ 208 │ 44.83 │ │ ┃
┠─────┼─────┼─────┼─────┼─────┨
┃ 1990 │ 4 │ 0.85 │ 1 │ 25 ┃
┠─────┼─────┼─────┼─────┼─────┨
┃ 199l │ l │ 0.21 │ │ ┃
┠─────┼─────┼─────┼─────┼─────┨
┃ 1992 │ │ │ │ ┃
┠─────┼─────┼─────┼─────┼─────┨
┃ 1993 │ 1 │ 0.2l │ │ ┃
┠─────┼─────┼─────┼─────┼─────┨
┃ 1994 │ │ │ │ ┃
┠─────┼─────┼─────┼─────┼─────┨
┃ 1995 │ 7 │ 1.48 │ │ ┃
┠─────┼─────┼─────┼─────┼─────┨
┃ 1996 │ 5 │ 1.06 │ │ ┃
┠─────┼─────┼─────┼─────┼─────┨
┃ 1997 │ 2 │ 0.42 │ │ ┃
┠─────┼─────┼─────┼─────┼─────┨
┃ 1998 │ │ │ │ ┃
┠─────┼─────┼─────┼─────┼─────┨
┃ 1999 │ 1 │ 0.21 │ │ ┃
┠─────┼─────┼─────┼─────┼─────┨
┃ 2000 │ │ │ │ ┃
┠─────┼─────┼─────┼─────┼─────┨
┃ 2001 │ 2 │ 0.41 │ │ ┃
┠─────┼─────┼─────┼─────┼─────┨
┃ 2002 │ 35 │ 7.43 │ │ ┃
┗━━━━━┷━━━━━┷━━━━━┷━━━━━┷━━━━━┛

流行性出血热

山东省于1962年秋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
从1984年起,博山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有了正式统计资料。
根据资料分析,博山区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源主要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年龄
分布以20~59岁的发病率为最高,职业分布以农民所占比例最大(70%~80%),
其次为学生(6~7%) 。鉴于在城市中褐家鼠分布极广,流行性出血热逐渐由农
村蔓延到城区。该病在博山区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有明显季节性,11~12月、
4~5月为发病高峰期。
1984年,全区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33例,发病率为7.37/10万,病死4例,
病死率为12.12%。同年,卫生部制定下发《1984~1990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
工作规划》。对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监测、防止疫情蔓延、控制鼠密度等提出了具
体任务目标。 1985年,博山区发生流行性出血热41例,发病率为9.11/10万。同
年,博山区举办流行性出血热学习报告会,邀请市第一医院等医疗单位专家讲授
防治技术。全区各级医院的临床、防疫、检验技术人员参加了学习培训,对提高
博山区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年各医院收治
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人,无一死亡,全部治愈。同年,博山区卫生防疫站加强了对
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的宣传教育工作,印发了有关的材料和手册,以引起全社会的
关注和重视,为预防和减少发病起了一定的作用。
1986~1987年,由于全区灭鼠工作开展不平衡,措施不到位,总的鼠类密度
下降不大,全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数迅速上升。其发病率分别达到58.99/10万和
53.61/10万, 为历史最高水平。1988年2月,博山区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区卫生防
疫站《疫情简报》,要求各乡、镇、办事处及各厂矿企业,引起高度重视,积极
行动起来,大力开展灭鼠活动,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和流行,保证人民群众
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年,卫生部制定下发了《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自1988年起,博山区采取综合措施,全面开展了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工作。
搞好疫情、鼠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区卫生防疫站制定了全区流行性出血
热防治工作意见,指导各乡镇、各企事业单位做好预防工作。1989年,在博山区
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乡、镇、办、各有关部门和厂矿企业紧密配合,统一行动,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群众性大规模灭鼠活动。 全区共投放灭鼠毒饵34367公斤,区
卫生防疫站组织专业人员对25个疫点进行重点灭鼠, 投放毒饵900公斤,并对两
个乡镇灭鼠前后的鼠密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灭鼠前,室内鼠密度为1.5%,
野外鼠密度为1.98%, 灭鼠后分别降至0.5%和0.6%。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卫生宣
传,普及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的基本知识,使病区群众知道“发热面红醉酒貌,头
痛腰痛像感冒,皮肤粘膜出血点,恶心呕吐蛋白尿”是本病早期临床表现,从而
提高群众防病治病的自觉性。博山区卫生局多次举办了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技术培
训班, 培训各级医务人员100余人次。在医疗救治方面,坚持“三早一就”原则
(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在流行季节,全区各医疗机构高度重
视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的诊治工作,凡疑似病例均留院观察,及时化验检查尿蛋白
和血小板,确诊后就地治疗,使病死率大幅度下降。
1990年,全区发病率为7.87/10万,比历史最高的1986年下降了86.6%。1991
~2002年,博山区坚持把流行性出血热作为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重点,坚持
预防为主和“三早一就”原则,全面落实综合防治措施。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持
续开展群众性灭鼠活动,采取相应措施,掌握鼠类密度高峰,及时组织灭鼠。做
好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大力开展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预
防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认真贯彻执行“三早一就”原
则,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区卫生防疫站经常性举办学习班,培训防治骨干
和基层防治人员,建立健全专业防治队伍。定期召开专业会议,布置、检查、总
结及交流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经验。认真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调查率在90
%以上, 强化疫点灭鼠及其他预防措施,选择性的在疫点开展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接种。1991~2002年,博山区流行性出血热平均年发病为16.37/10万。

1984—2002年博山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表
┏━━━━━┯━━━━━┯━━━━━┯━━━━━┯━━━━━┓
┃ 年份 │ 发病数 │ 发病率 │ 病死数 │ 病死率 ┃
┃ │ │(/10万) │ │ (%) ┃
┠─────┼─────┼─────┼─────┼─────┨
┃ 1984 │ 33 │ 7.37 │ 4 │ 12.12 ┃
┠─────┼─────┼─────┼─────┼─────┨
┃ 1985 │ 41 │ 9.11 │ │ ┃
┠─────┼─────┼─────┼─────┼─────┨
┃ 1986 │ 269 │ 59.78 │ 1 │ 0.37 ┃
┠─────┼─────┼─────┼─────┼─────┨
┃ 1987 │ 245 │ 53.61 │ │ ┃
┠─────┼─────┼─────┼─────┼─────┨
┃ 1988 │ 222 │ 47.95 │ │ ┃
┠─────┼─────┼─────┼─────┼─────┨
┃ 1989 │ 118 │ 25.43 │ │ ┃
┠─────┼─────┼─────┼─────┼─────┨
┃ 1990 │ 37 │ 7.87 │ │ ┃
┠─────┼─────┼─────┼─────┼─────┨
┃ 1991 │ 80 │ 17.07 │ 4 │ 5 ┃
┠─────┼─────┼─────┼─────┼─────┨
┃ 1992 │ 69 │ 14.66 │ 4 │ 5.80 ┃
┠─────┼─────┼─────┼─────┼─────┨
┃ 1993 │ 69 │ 14.66 │ 1 │ 1.45 ┃
┠─────┼─────┼─────┼─────┼─────┨
┃ 1994 │ 49 │ 10.36 │ 1 │ 2.04 ┃
┠─────┼─────┼─────┼─────┼─────┨
┃ 1995 │ 80 │ 16.94 │ 1 │ 1.25 ┃
┠─────┼─────┼─────┼─────┼─────┨
┃ 1996 │ 70 │ 14.80 │ 1 │ 1.43 ┃
┠─────┼─────┼─────┼─────┼─────┨
┃ 1997 │ 83 │ 17.54 │ 2 │ 2.41 ┃
┠─────┼─────┼─────┼─────┼─────┨
┃ 1998 │ 84 │ 17.70 │ │ ┃
┠─────┼─────┼─────┼─────┼─────┨
┃ 1999 │ 109 │ 22.97 │ │ ┃
┠─────┼─────┼─────┼─────┼─────┨
┃ 2000 │ 97 │ 20.36 │ │ ┃
┠─────┼─────┼─────┼─────┼─────┨
┃ 2001 │ 89 │ 18.58 │ │ ┃
┠─────┼─────┼─────┼─────┼─────┨
┃ 2002 │ 57 │ 11.91 │ │ ┃
┗━━━━━┷━━━━━┷━━━━━┷━━━━━┷━━━━━┛

狂 犬 病

新中国成立前,博山区无狂犬病疫情资料。
1955年, 根据山东省卫生厅指示, 博山区将狂犬病列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1956年, 博山区建立狂犬病疫情报告。同年,发生狂犬病5例,全部死亡。1957
~1979年间,博山区无狂犬病发病报告。家犬免疫由区卫生防疫站和兽医部门共
同组织实施。
1980年,博山区发生狂犬病1例,死亡。1981年,全区报告狂犬病4例,全部
死亡。由于狂犬病的病死率很高,对人畜威胁很大,因此,狂犬病流行引起了各
级党政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198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狂
犬病的防治工作。省政府召集农业、卫生、公安、财政、外贸、供销、省军区等
有关部门, 具体研究防治对策。 其后,省卫生厅、公安厅、农业厅联合下达了
《关于进一步做好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通知》、《关于做好家犬免疫和灭犬工作
的通知》 等文件。6月,博山区政府成立由区长挂帅,有农业、卫生、公安、人
武部、防疫站、医院、兽医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防治狂犬病领导小组,建立了家
犬免疫专业队,组织力量对全区家犬进行普查登记和预防注射。博山区卫生防疫
站及各公社卫生院防疫组对被犬咬伤者普遍性进行人用狂犬疫苗注射。1985年12
月12日,省政府颁发《山东省家犬管理办法》,要求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切实
加强领导,落实狂犬病防治措施,限期抓出成效。1986年12月17日至18日,省卫
生厅、农业厅、公安厅在济南联合召开了全省部分地区狂犬病防治工作座谈会。
会议总结、交流了1985年全省狂犬病防治工作会议以来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工作经
验,分析疫情形势,研究防治狂犬病的对策和具体措施。会议指出:防治狂犬病
工作,是一件人命关天的大事,要长期不懈地抓下去。各级政府要把预防控制传
染病当成一件为民除害、保护劳动力、促进生产建设、保障社会安宁的大事来抓。
继续贯彻国办发[1984] 80号文件和鲁政发[1985]133号文件精神,卫生、农
牧、公安等部门,要依照文件规定,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主动协作,
齐心协力做好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
1987年5月20日, 博山区卫生局、农业局、公安局联合下发《关于转发(全
省部分地区狂犬病防治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全区各乡、镇政府、办事处、
派出所、卫生院、畜牧兽医站、驻地厂矿企事业单位等迅速行动起来,相互配合,
全面落实“管、免、灭”综合防治措施。立即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家犬免疫,乡不
漏村,村不漏犬,免疫一片,建立起宽阔牢固的家犬免疫防护带,防止疫情传入
和扩散。城区公安机关把家犬管理列入治安管理范围,做好养犬审批,严禁违章
养犬。对非准养犬,一律限期捕杀。加强宣传工作,广泛深入宣传国务院颁发的
《家畜、家犬防疫条例》和省政府颁发的《山东省家犬管理办法》,通过宣传,
使广大群众提高认识,增强法制观念,主动配合农牧、卫生、公安等部门做好预
防控制狂犬病工作。
1982~1988年,博山区无狂犬病例报告。
1989年, 全区发生6例狂犬病人,经抢救无效,全部死亡,病死率为100%。
为切实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农牧、公安、卫生等部门联合组成博山区防治狂犬
病办公室,召开全区防治狂犬病动员大会,全面贯彻落实“管、免、灭”防治措
施。根据博山区实际,规定禁养区、限养区。对禁养区的家犬进行捕杀,共捕杀
恶犬2500余只, 对限养区的18500余只家犬进行了免疫注射。各医疗单位有关医
务人员参加区卫生局举办的学习班,对犬咬伤后的伤口正确处理接受技术培训。
区卫生防疫站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人用狂犬疫苗供应,当年全区1000余例被
犬咬伤者,都及时、全程注射人用狂犬疫苗。
1990~2002年,博山区坚持全面落实狂犬病防治综合措施:对狂犬病传染源
严格采取以免疫为主的“管、免、灭”相结合的管理办法,通过广泛组织发动和
宣传,全民动员、管好家犬;认真做好人用狂犬疫苗接种,区卫生防疫站及各乡
镇防保站对犬咬伤者,均及时进行全程免疫注射;处理好犬咬伤者的伤口,各医
疗单位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技术操作常规,对犬咬伤者伤口进行正确处理。1990~
2002年,博山区无狂犬病疫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