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辑 爱国卫生运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4&rec=26&run=13

爱国卫生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
而掀起的群众性卫生运动的延续。 1952年3月上旬,美国军用飞机先后在我省青
岛市郊、荣城、文登、威海、烟台等地上空,撒布苍蝇、蜘蛛、蚂蚱、蚊子、蚂
蚁等细菌毒虫。 同年3月,博山成立“反细菌战防疫委员会”,领导全区人民开
展反细菌战防疫运动。加强医务人员反细菌战的训练工作,培训3768名反细菌战
卫生防疫宣传员,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影剧院、广播、集市宣讲等宣传工
具,广泛深入宣传反细菌战的意义及措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灭
蝇、灭蚊、灭鼠及大搞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运动。
1952年,毛泽东主席作了“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的题词。12月31日。政务院决定将全国各级防疫委员会统一改制为爱国卫生运动
委员会。其职责和任务是:贯彻预防为主和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
宣传动员广大群众,组织协调全社会力量,自觉的开展讲卫生,除四害活动,以
达到减少疾病, 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1953年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突击月的指示》 。同年3月,博山区开展了以改变博山城内垃
圾遍地、污水横流等脏乱差面貌的综合环境治理活动,同时突击消灭病媒昆虫。
提倡人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
1956年,中共中央制定的《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案)》中
所提出的“积极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养成人人讲卫生、家家爱清洁的良好
卫生习惯”、“努力消灭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以及除“四害”(老鼠、蚊子、
苍蝇、麻雀)的指示和要求,组织了79个卫生突击队,81个爱国卫生活动小组,
开展大规模的清洁大扫除和灭“四害”活动,改善了博山的卫生环境。并对饮食
服务制定了明确的卫生标准。1957年,在城区修建、改良厕所126个,成立了180
人的卫生清洁队,将城区粪便当日清除。1958年,召开爱国卫生运动万人动员誓
师大会, 爱国卫生运动进入高潮。全区共组织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爱国卫生突击
活动, 参加人员20余万人次。仅1月9日就有43680人参加,出动各种车辆1699部
次, 清除垃圾3万余吨。5月,突击捕剿麻雀,共组织176个捕打队,7500余人上
阵,3天消灭麻雀7万余只,同时开展灭鼠、挖蛹活动。1959年,重点改建农村厕
所和猪圈,农村居室附近的粪坑、猪圈大部分迁移,街道上的垃圾粪便清理干净。
1960年,爱国卫生运动已逐渐形成制度化、经常化。除不定期的活动外,于
“五、一”、“十、一”春节等节假日前,城市乡村、各行各业都广泛开展卫生
大扫除。 1965年3月,山东省爱卫会、卫生厅、农业厅联合在日照召开全省积肥
卫生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日照县和全省各地在饮水、粪便管理和改造厕所、
畜圈、炉灶、水井、环境方面的经验,概括为“两管五改”。同年,博山区以农
村为重点开展以“两管五改”为中心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
后,博山区爱国卫生运动一度陷入低谷。
1970年,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制定了“博山区卫生标准要求”,
广泛宣传落实, 逐渐恢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76年8月30日,博山区组织了一
次历时5天的爱国卫生运动卫生大检查,8个检查团交叉检查,表彰先进,推动后
进, 促进爱国卫生运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1977~1978年, 全区共清运垃圾
27300余吨,灭鼠37000余只,粉刷房屋墙壁30余万平方米。在农村推行“两管五
改”,显著改变了农村的卫生面貌,有条件的生产大队,每户都修建了沼气池,
改自然堆肥为封闭沤肥, 既改变了卫生环境,又充分利用了沼气资源。104个生
产大队完成了厕所改造,全区50%以上的大队用上了自来水或土自来水。
1981年, 博山区委、区政府、区爱卫会响应全国总工会、爱卫会等9个团体
的倡议和落实中宣部、卫生部的通知精神,加强爱国卫生运动的领导,提出建设
文明优美、清洁卫生新城区的奋斗目标和任务,颁发了《博山区城市卫生、市容
管理暂行规定》。制定了关于城市规划、市政建设、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拆迁
改造等有关爱国卫生运动的规定。在全区开展以清洁卫生为突破口,以治脏、治
乱为主,改善环境卫生。实行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宣传教育与法制相结合的社会
卫生管理方法。全民齐动手,清除卫生死角,清运垃圾,清扫厕所,疏通沟渠,
油漆门窗,植树种花,美化环境。区爱卫会与环保部门协同,在城区开展了“门
前三包”(包卫生、绿化、秩序)及“卫生达标”活动,并作为建设文明卫生单
位的一项重要措施,建立检查验收制度。与此同时,组织了全区范围内灭鼠活动
4次,发放毒饵29万多包,灭鼠37000余只。全区设灭蝇专业消杀队,分四片包干
厕所、垃圾箱、污水沟等,定时喷洒药水、撒药。入伏后,做到天天消毒、杀灭。
共喷洒“六六六” 2000公斤,敌敌畏1000公斤,溴氰菊脂100公斤,城乡居民自
制灭蝇笼罩17000多个, 蚊、蝇密度明显降低。1982年至1983年,全区相继开展
了“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治脏、治
乱高潮。清除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铲除蚊蝇孳生地,消灭越冬蚊蝇,开展灭鼠
活动,植树、栽花、种草,整修厕所,疏通河道。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加强环境
卫生基础建设,落实环境综合治理措施,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向新的更高层次发展。
1982至1984年博山区连续三年在全市爱国卫生运动检查评比中获得第一名。1985
年全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运动,25万余人次积极参与,共清除卫生死角
314处,清运垃圾21300余吨,粉刷房屋墙壁24万平方米,油漆门窗7.5万平方米,
清理疏通污水沟、 下水道9千余米。投放灭鼠饵料25万余包,各单位自配灭鼠毒
饵2千多斤,鼠密度由原来的11.8%下降到3.3%。城区铺设人行道12万平方米,街
巷路面硬化率达70%以上,植树39.5万株,建花坛87处,植草坪15000平方米,绿
化覆盖率由17%增加到25.3%,人均占有绿地由0.3平方米增加到1.1平方米。全区
有665个单位通过爱国卫生检查,251个单位被评为爱国卫生运动先进集体。
1989年起,全区紧紧围绕以创建、巩固、发展省级卫生城市、十佳卫生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为主要目标,开展了创建省、市级卫生先进单位、除害防病、健康
教育、改水改厕等一系列爱国卫生运动。
同年,博山区爱卫会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以及
全国爱卫会颁布的《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在区政府的直接
领导下,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计划和实施方案。
动员全社会力量,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要求达到组织
管理科学;健康教育卓有成效;市容市貌整洁优美;公共场所、饮食行业符合卫
生标准;除害防病成绩显著。
1990年3月, 引水入博工程全面开工。11月25日,引水工程全面竣工。全国
政协副主席费孝通为“博山区引水工程纪念碑”题字。至此,博山城区全部实现
了自来水入户,城区居民用上了洁净符合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同时,博山区农村
改水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八五”期间,全区农村自来水入村率100%,入户
率90%,各厂、站、点的水质,经卫生防疫部门检验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1991年,全区开展了以初级卫生保健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
运动。在第三个爱国卫生活动月中,各企事业单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单位
内部及市容市貌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治理。清理卫生死角200余处,清运垃圾10000
余吨, 粉刷墙壁10余万平方米, 疏通沟渠1万余米, 植树8.7万株, 新建绿地
12000平方米。 区爱卫会印发了省园林局制定的《绿化先进单位条件》。要求各
企事业单位结合实际,做好本单位的绿化工作,争创花园市先进单位。制定绿化
规划,在单位内部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整体,绿化面积达可绿化面积的
80%以上, 各种植物生长旺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区爱卫会办公室设计
印制了卫生厕所构造示意图,各乡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广普及适合本地区
的各类卫生厕所。新宅改厕规范化,旧宅改厕标准化,大部分农户用上了有顶、
有盖、 不渗、不漏、无害化处理的卫生厕所。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
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50%。 农村改厕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卫生文明意
识,带动了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腹泻病和寄生虫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促进了
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1992年,全区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活动进入高潮。区委、区政府把创建省
级卫生城市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按照省级卫生城市标准,结合本区实际,广泛深
入发动群众,上上下下、方方面面认真扎实有效的开展争创工作。认真抓好城市
规划、建设、管理,突出重点,严格落实市容市貌、环境质量、行业卫生、除害
防病等工作的管理措施。城区垃圾清运率达到100%,做到日产日清,白天不见暴
露垃圾。城区内的厕所全部为水冲式,并落实管理措施。坚持和完善“门前三包”
制度,清除影响市容的违章建筑及违规设立的广告牌、宣传栏。继续实施城市绿
化工作,鼓励指导各行各业争创花园式单位,城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占有公共绿
地显著提高。 加强对工业“三废”和噪声的综合治理,通过治理,70%以上的环
境保护指标达到国家定量考核标准。生活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依法监督,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食
品卫生检验合格率达到85%以上。 车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宾馆、游泳池、
舞厅等公共场所, 90%以上达到规定标准。农贸市场划行归市,商品摆放整齐,
摊位整洁,无过期、变质食品上市。落实除“四害”措施,大力开展蚊蝇消杀和
灭鼠工作。各乡镇、办事处成立了灭鼠领导小组,培训投药员2785人,采取毒饵
盒和一砖法灭鼠方法,共投饵料7万3千余斤,灭鼠药4万6千包,实现了灭鼠一役
达标的要求, 鼠密度由5.7%降至0.3%。是年,博山区被命名为无鼠害区。同年9
月20日,博山区顺利通过了山东省爱卫会考核团的考核鉴定,被命名为省级卫生
城市。区委、区政府对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创建省级食品卫生达标区的40个立功
单位、38个立功个人和124个先进单位、287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自1993年起,博山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的
号召,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
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奋力拚搏,超常工作,
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创建口号。实行区六大班子领导分工责任制和部门目标责
任制。广泛发动群众,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狠抓难点、弱项,推动创建工作
持续深入发展,城区市容市貌、绿化美化、交通秩序、行业卫生、健康教育、除
害防病等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和提高。 1995年6月,经国家爱卫会专家组正
式考核鉴定和1995年6月23日暗访复查, 对博山区创建卫生城市工作给予了充分
肯定。 1996年4月,在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表彰大会上,博山区被市委、市政
府评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区,对全区17个荣立二等功、31个三等功、40个获
嘉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是年,博山区爱卫会办公室被山东省爱卫会、省
人事厅评为爱国卫生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集体,
被市精神文明委员会评为立志立功先进单位。
1992年至1996年期间,博山区的爱国卫生运动还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授予
的其他荣誉称号。1992年,八陡镇、夏家庄镇、山头镇被市爱卫会评为市级卫生
乡镇;1993年,被市爱卫会评为农村自来水建设先进区;域城镇、白塔镇、乐疃
镇、石马镇被评为市级卫生乡镇;1995年,天津湾水厂被国家爱卫会命名为全国
农村百佳水厂;白塔镇被评为市十佳卫生镇;1996年,被国家卫生部命名为全国
农村改水先进区;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闫西国被评为全国农村改水先进个人;
14个单位、2个生活小区、3所学校、1个农贸市场、31个家庭受到市爱卫会表彰;
博山水泥厂被省爱卫会命名为省级卫生单位。1997年至2002年,全区的爱国卫生
运动进一步发展提高,并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依据《山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
加强各级爱国卫生运动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明确职责,完善制度,讲究实效,依
法监督。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疾病控制、健康教育、行业卫生、除害防病、
改水改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城区卫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市容市
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广大群众卫生意识不断提高,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促进
了全区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1997年被评为全国农村普及自来水先进区。1999
年被评为迎接全国第四次城市卫生检查先进区。2002年被评为无鼠害达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