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防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3&rec=84&run=13

防地表水:随着矿井开采的逐步加深,地表水的危害程度逐步减弱,防地表
水主要是雨季防汛工作。 为防止地表水向井下渗漏,历年来累计围填古井200多
个,铺河底1.7万米,打斑纹无其数。使地表水没有给矿井造成灾害性影响。
防老空水:防老空水主要是井下探放水工作。夏庄煤矿对井下探放水工作是
比较重视的,特别是1958年二立井重大透水事故后,能够接受事故教训,依据有
关规定认真作好探放水工作,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对各大古井积水
区如恒通、兴大、青龙山、乔家林、孙家林、7010等都安全地进行了探放,共放
出积水1500多万吨。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为国家收回大量煤炭资源。
防地下水:疏水降压工作,根据规程规定和有关指示精神,十层煤回采工作
面开采前必须对徐灰含水层进行疏水降压。夏庄矿地下水害较严重,开展这项工
作也较早,如1961年一立井负80米水平疏干工程,是属国内首次试验工程,受到
煤炭部和各方面的重视,当时派有苏联专家指导,煤炭部科研院水文地质研究所
直接领导。山东省煤炭局、淄博矿务局都派员参与进行疏干试验,在一立井负80
米水平九行西五顺槽、东七顺槽打疏干钻孔9个,在上水平打观测钻孔3个,在地
面打观测孔8个, 在各方面的大力协助下试验基本成功,为安全开采深部十行煤
作出了贡献。为外单位提供了技术经验。这项工作在以后的20多年中从未间断,
至今已成为开采十行煤防治水工作的主要手段。 一立井从负80~负224米水平,
共打徐灰钻孔24个,二立井从负120~负450米水平(包括双山区),共打徐灰钻孔
43个。经若干年来的勘探施工,积累了较系统的水文地质资料,对徐灰含水层的
了解程度逐步加深,较广泛的了解徐灰本身的厚度、深度、水量、水位在各井各
区段的情况。通过疏水降压效果非常明显,已失去了对十层煤开采的威胁。
砌筑安装水闸门实行了分区隔离。 从1973年开始学习试用,先后在二立井1
80采区,负240西大巷,100号采区,负430西大巷共砌筑水闸门5道,水闸墙一道,
利用水闸门实行水区隔离,可以将可能的水患灾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1985年
二立井100号采区突水, 用钻孔注浆封闭了负430米水平水闸墙,在负240水平关
闭了采区上方水闸门,使水患控制在100号采区内。
水文动态观测。水文动态观测的主要对象是奥灰岩的水位变化。自1961年以
来共旋工奥灰钻孔42个(包括井下奥灰供水钻孔两个)。取得了较系统的奥灰深度,
隔水层厚度、水位等有关资料。现能正常进行水位观测的奥灰钻孔有6个(包括井
下供水孔1个),较广泛地了解奥灰含水层与十行煤的相对关系。及时观测奥灰水
位变化,能对现场如现的水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
通过水文观测弄清了十行煤开采后发生底板突水的水源问题。通过钻孔两次
投盐试验已完全证明十行底板突水有相当水量,较长时间稳定者,其水源是奥灰
水(即便是直接来自底砂硬岩或徐灰的水及大量徐灰钻孔水其水源都是奥灰补给),
只是突水类型和突水条件的不同, 所造成危害程度就截然不同。从二立井180采
区的试采中观测到一种新情况,提出了“渗透性出水”的新概念。这种出水的过
程是,因采矿活动破坏了底板岩层的平衡状态,底板凸起在一定深度范围内产生
了采动裂隙,奥灰承压水沿裂隙向上运动,这种运动是相当曲折的,在曲折的运
动中消耗了奥灰水头本身的压力,限制了出水量,或底板隔水层在相应的岩性组
合下控制了突水量。这种类型的出水与构造性突水截然不同。采区生产中发现出
水可采取间歇性开采,就是临时停止作业进行观测,这样做法可以避免水情扩大
和有助于观测鉴定突水类型。开采时为避免大量突水,要降低开采强度,一个采
区安排一个面生产,一个面备用(采区走向长度应缩短,面长80米左右即可),开
采时如水量超限或开采长度超限时可间歇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