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3&rec=3&run=13

夏庄煤矿位于淄博矿区南部,淄博市博山区范围内,矿田横贯博山区北部城
乡交叉地区,现与原双山煤矿合并开采。井田东邻西河煤矿,西以禹王山断层为
界,南至煤层露头,北至法定技术边界10层煤-900米水平。走向长10公里,倾向
宽4.2公里, 井田面积42.0平方公里。1989年末尚有地质储量2420.6万吨,可采
储量1099.5万吨,按现有生产水平可采31年。但随着开采技术水平的发展,矿井
可继续延深,可获得更多的煤量,延长服务年限。
井田最早开于何时? 由于古文献无证,现在难以作详细稽考了。据《博山县
乡土志》记述:“山东的炭,以博山为最佳,开辟虽不记年,多方考证,似比他
处为早”。解放后在1953年和1955年间淄博矿务局对矿区古井进行了普遍调查,
查证在所属范围内就有古井180个, 其中,估计出属于年久开采的56个,约百余
年前的有88个。1914----1945年期间,矿区煤炭资源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掠夺,
如1920年日本人浅田龟吉对矿区调查与日资有关的共有12家;后日办“山东矿业
公司”又与中国开矿者订立合约,1939年“山东矿业公司”与博山“利和煤矿公
司”订立合约,成立“利大煤矿公司”,拥有资金60万元,中日各半,最高日产
900吨。 1940年“山东矿业公司”与“利兴煤矿公司”订立合约,成立“兴大煤
矿公司” ,开采博山万山庄矿区,资金50万元,中日各半,最高日产5OO吨;有
的直接开矿,如1938年日商创办“永丰洋行”开凿夏家林竖井,1942年移朝阳坡
开竖井(原二立井一号井),最高日产100吨。
1946年6月由程道生等7人合资经营朝阳坡井,创办瑞成煤矿。
1951年9月改为公私合营瑞成煤矿,隶属淄博企业公司领导。1954年5月改为公私
合营夏庄煤矿,隶属淄博矿务局领导。1957年1月改为国营夏庄煤矿。1958年8月
利大工区移交生产,1959年1月定为夏庄煤矿一立井,原夏 庄煤矿范围定为二立
井,隶属(1958年9月1日至1959年3月15日归淄博市煤炭工业局领导)淄博矿务局。
1965年1月1日隶属华东煤炭工业公司淄博分公司。 1968年3月23日,归淄博矿务
局革命委员会领导。1976年经山东煤炭管理局批准,原双山矿区划归夏庄煤矿开
采。1978年12月19日,隶属山东淄博矿务局领导。
1948年博山第五次解放后私营瑞成煤矿恢复生产,用汽绞车提升,提升容器
为圆筐,井下生产为残柱式采煤法,用手镐采煤,人力拉筐,木点柱支护,煤炭
回收率仅达50%左右。 1951年8月,淄博市委派员发动民主改革运动,彻底摧毁
了封建残余把头制,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
1953年学习先进经验, 推行长壁式采煤法,手、炮采煤,用V型溜子运煤,
井口提升用上了150马力电绞车,提升容器为0.5吨自制木车。其后采煤工作面用
15马力的刮板运煤机运煤,井下斜巷运输使用50马力电绞车,1956年全面推行了
走向长壁式采煤法,使用仿苏型截煤机和波兰式截煤机掏槽落煤,其后用顿巴斯
和矿工型康拜因落装煤,实现了薄煤层机械化。使回采工作面的单产和采煤工效
有了较大的提高,原煤产量由1949年的2.6万吨提高到18.5万吨。
1958年矿(二立井)改扩建完成,利大工区(一立井)投产后,建立了较完整的
生产系统,包括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工作面生产能力,地面储、装、
运系统等环节,设计一、二两井年产量各为30万吨。在“大跃进”钢铁元帅升帐,
煤炭先行的指导患想下,加大了矿井的开采强度,在浅部开小煤井,二是增人、
增面超负荷增加产量,1959年产煤72万多吨,1960年产煤高达76万多吨,超过了
设计能力, 在重采轻掘的指导思想下, 造成了采掘比例失调,1962年贯彻执行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年仅完成50.9万吨。1964年回采工
作面推行可弯曲运煤机运煤,使生产不间断进行,提高了单产;掘进工作面推行
风钻架子和湿式打眼,其后又推行扒装机扒装,加快了进度,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1966年原煤产量61万多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创历史较好水平。
“文化大革命”期间,组织瘫痪,群众组织掌权,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视
为条条框框,使生产大幅度下降,1969年仅产煤40万吨,1974年大搞“批林批孔”,
严重时停工停产,全年仅完成原煤3l万吨,是1958年改建矿以来的最低水平。
1974年夏庄煤矿抽调了人员组织设计二立井延深工程,提出了延深方案,进
入双山区开采,以提高二立井的产量。1976年经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批准,把原双
山矿区划归夏庄煤矿开采,使矿井范围扩大,西部以禹王山断层为界,将矿井下
限由负430米水平规划到负600米水平。为减少提升环节将二立井原设计串车提升
斜井637米至第一水平(-14米水平),改为钢缆皮带运输全长1555米,延长到第二
水平(-240米水平) ,由负240米水平开西大巷进双山区全长2700米,开东大巷与
一立井第二水平贯通全长1662米,东、西大巷采用电机车运输至斜井底车场,煤
炭经翻笼,煤仓和钢缆皮带集中运输到地面生产系统。由第二水平开暗斜井至第
三水平(-430米水平),安装钢缆皮带经煤仓与主斜井皮带衔接。从第三水平开东、
西大巷至井田边界,采用后退式回采。通过改革,实现了矿井集中提升、运输,
集中供电,集中排水和集中管理,三井(一、二两井及双山区)任务一井担。并为
矿井进一步延深创造了条件, 暗斜井皮带可直接延深到负600米水平,对今后提
高矿井生产能力,延长服务年限,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煤炭生产,私营时1948年产煤1.1万吨。夏庄煤矿1989年产煤63.1万吨。自
1949~1989年产煤1954.2万吨。
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夏庄煤矿不断涌现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被煤炭
部、淄博矿务局命名的“石绍祥五好采煤队”,年年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20
余年消灭了死亡事故,在全市推广了先进经验。有为搞好职工生活为广大职工服
务的二立井先进食堂,多次被煤炭部、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淄博市、淄博矿务局
评为卫生优秀单位和先进食堂。有为搞好煤炭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收煤款的矿
运销科,曾被省煤炭局和煤炭部评为煤质先进集体。矿图书馆广泛开展读书活动,
1983年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的先进俱乐部会议上被授于“先进图书馆”。
先进个人有多次出席全国、山东省、淄博市、淄博矿务局先代会的石绍祥,
曾出席全国群英会授予“先进生产者”、华东煤炭工业公司授予“优秀党支部书
记”、淄博市三大工业标兵之一,当选为山东省第二、三届人大代表,参加国庆
观礼等; 有修旧利废节约总值达4.8万元的山东省劳动模范李同连;有为搞好职
工业余学习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工作者的岳传玺。
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推广先进经验,发展了生产,
并涌现出了一大批技术标兵和革新能手。
1958年与五龙村联合办学, 在校学生42人。 1964年建立矿职工子弟小学,
1969年改称矿职工子弟学校。 1989年学校建筑面积2951平方米,占地8.6亩,有
教师33人, 在校学生407人。1989年矿有职工学校一处,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
1955~1989年共培训职卫2.8万余人次。1983年建幼儿园,建筑面积209平方米。
1989年矿有俱乐部、游艺楼各l处,建筑面积1431平方米。设有扩音器、放映机、
电视机、照像机等13台。有图书馆两处,各藏书万余册,订阅报刊20余种,杂志
80余种。矿有业余文艺演出队(艺术团),有演员22人,在历年淄博矿务局举办的
职工会演中,曾多次获得创作奖、演出奖、演员奖等。矿职工业余体育活动,自
1956年以来从未间断。1989年矿有男、女共15个业余体育队,并配有相应的体育
设施。
1953年有医务室(16平方米),两名医务人员,治疗一般常见病。1989年矿职
工医院、卫生所各l处,建筑面积4249平方米,医疗设备100余台,床位47张,医
务人员97人。
职工食堂从无到有,1989年职工食堂两处,总建筑面积4427平方米。浴室,
1949年仅有40平方米的换衣洗澡间,1989年已有两处总建筑面积5494平方米。全
矿单身、 家属宿舍原为草坯、土木、砖木结构平房。1989年单身宿舍有5大片,
已有4大片改为楼房区, 总建筑面积39202平方米。家属宿舍总建筑面积68632平
方米,已逐步拆除平房改建楼房,改善了职工及家属的居住条件,单身宿舍楼旅
馆化。职工年平均工资1950年252元,1989年2395元,增长了9.5倍。1949年末职
工人数394人,1989年末职工总数为6521人,其中,固定工5144人,合同制852人,
农民轮换工399人,亦工亦农126人。全部人员中有女职工756人,共产党员968人,
共青团员703人。
全矿各类干部669人,年龄:25岁以下38人,26~35岁1 77人,36~45岁209
人,46-60岁245人。文化程度:大专以上70人,中专139人,高中92人,初中368
人。全矿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有441人,其中,高级12人,中级97人,初级332人。
有政工职称的99人,其中,高级1人,中级26人,初级72人。
固定资产。1946年私营资本720万元(法币),1951年9月改为公私合营时,核
定固定资产总值为28.6亿元(旧人民币),1989年末矿固定资产总值达6065.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