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2&rec=80&run=13

[综述] 1986年人事局内设人秘股、 干部股、工资福利股、干部奖惩股、离退休
干部股、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军转干部安置办公室,编制16人。1988年9月博山区
编制委员会更名为博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1989年人事局内设机构“股”改“科”,
人秘股更名为办公室,其他内部股更名为“科”;同年11月成立博山区政府离休退
休老干部办公室,1993年改为副局级事业单位。1994年成立博山区机关事业社会养
老保险管理处,为副局级事业单位,编制暂定3人。1996年12月,成立任免奖惩科,
原干部科更名为干部调配科。1997年5月成立博山区人才市场,为副局级事业单位,
同博山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合署办公。 1997年8月区政府离休退休老干部管理办公
室改列区人事局内部机构,原职责范围、经费渠道不变。1997年12月干部调配科分
设为录用调配科(同军转办合署办公)、考核任免科,职称改革办公室更名为科技
干部科,其他科室名称不变,编制29人,实有工作人员22人。

1986~1997年博山区人事局领导人
┏━━━┯━━┯━━━━━┯━━━━━━━━━━┯━━━━━━━━┓
┃ 姓名│性别│ 职务 │ 任期 │ 备注 ┃
┠───┼──┼─────┼──────────┼────────┨
┃马凤玉│ 男│ 局长 │ 1984.4~1990.2 │ ┃
┠───┼──┼─────┼──────────┼────────┨
┃马基新│ 男│ 副局长│ 1984.4~1994.11 │ ┃
┠───┼──┼─────┼──────────┼────────┨
┃ │ │ 副局长│ 1989.3~1990.3 │ ┃
┃吴立胜│ 男├─────┼──────────┼────────┨
┃ │ │ 局长 │ 1990.3~1995.4 │ ┃
┠───┼──┼─────┼──────────┼────────┨
┃刘旭明│ 男│ 副局长│ 1993.6~ │ ┃
┠───┼──┼─────┼──────────┼────────┨
┃段民太│ 男│ 副局长│ 1995.1~ │ ┃
┠───┼──┼─────┼──────────┼────────┨
┃冯乃国│ 男│ 局长 │ 1995.4~1998.2 │ ┃
┠───┼──┼─────┼──────────┼────────┨
┃张厚礼│ 男│ 副局长│ 1997.4~ │ ┃
┗━━━┷━━┷━━━━━┷━━━━━━━━━━┷━━━━━━━━┛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自1986年对补充机关干部引人选聘制,改革了原委任制用人
制度。 1986年为乡镇财政所选聘录用391名合同制干部,1987年选聘录用37名,同
时对1984年第一期选聘的73名干部实行了解聘、 续聘。其中,解聘6名,到期解聘
21名, 续聘46名。至1998年底,全区共有乡镇选聘录用干部220名,主要分布在乡
镇党群、政府、财政、农经、城建、文化等岗位。自1988年,对补充机关干部引人
竞争机制,实行考核录用制度,制定了《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核录用的实
施意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因事设岗、按岗择人的原则,严把机关
进人“人口”,从城区工人中选聘干部51人,其中乡镇录用8人,团委录用6人,区
直有关部门录用19名,技工学校录用18名。1989年,对干部招收录用实行“双向选
择” , 当年选聘干部90名, 录用农税干部3名,实行“招标聘用”干部56名。自
1990年起, 提拔录用干部实行考试、考核、公开选聘制。1990-1997年,配合区委
组织部公开选聘科级领导干部358名, 从农村选拔村干部21名,聘用乡镇财政干部
26名,聘用计划统计干部46名。对招聘、选聘录用干部统一实行“试用制”,试用
期1年, 试用期满后,经考核合格者安干部审批程序予以任命,考核不合格者恢复
原职。1997年,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公务员20名,补充到镇办和党政群机关。
1993年,加快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深化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改革。 1、按照社会化发展的方向和“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改革思路,事
业单位人事制度实行综合配套改革。主要内容:一是改善了对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
管理,按分类管理的原则,确定了企业化经营、自收自支、差额补贴、全额拨款四
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其人员编制管理采取不同的办法;二是对条件成熟的事业单位
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聘分开;三是深化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在工资总额宏
观控制的前提下,放活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逐步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不同特点
的工资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 2、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一是转变人事部门职能,下
放权限,充分落实企业用人自主权;二是推行聘用(任)制,积极探索进行企业固
定制干部和统包统配制度的改革;三是加强企业人事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将企业人
事管理纳人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党政机构改革] 1993年,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
能的原则,走“小机构、大服务”的路子,认真组织实施党政机构改革,对我区的
党政机关作了较大的调整。 全区党政机构由45个精简为32个,精简幅度达28.9%,
序列外副局级以上行政机构由21个精简为3个, 除合署办公外,全部归并纳人了有
关部门的内部机构。履行行政职能的24个事业单位,其行政职能相应归并到有关行
政部门。 其中,改建为服务实体的正局级事业单位5个,纳人行政机关内部机构的
正局级事业单位2个、副局级事业单位15个、股级事业单位2个。全区党政群机关工
作人员1271人,精简556人,精简幅度达46.7%。对精简人员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分
流措施,提出了“转、退、派、放、改、分”六条分流安置措施,分流选聘归并、
合同制工人29人,亦工亦农人员600人,年减轻财政负担180万元。

[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我区自1994年起在区委、
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乡行政机关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至1997年基本完成了过渡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区列人实施过渡范围的单位共计
46个,其中区政府行政机关犯个,乡镇政府机关及区政府派出机构14个,全区过渡
为国家公务员的1111人(干部1073人,经县级以上党委、政府任命的非干部身份人
员13人,乡镇聘用制干部25人),暂缓过渡的3人,不予过渡的1人。具体实施工作,
分为三个阶段。①准备阶段。成立了博山区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领导小组,设立了
“推行办”、“参照办”两个工作机构,分别设在区人事局和区委组织部。制定印
发了《博山区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博山区中国共产党机关参照执行<国
家公务员条例>实施意见》和各项具体的实施意见。②实施阶段。一是设置职位,
编写职位说明书。坚持“因事设岗,以职择人”的原则,在“三定”的基础上,严
格执行轨道的职数限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报批,严格任职条件,认真做好职位分
类, 全区46个符合条件的过渡单位共设置职位1341个(领导职位275个,非领导职
位1066个),编写职位说明书1280分,科局级非领导职位设置严格控制在同级领导
职数的50%以内。二是进行岗位轮换,任职回避。对担任内部机构中层和工作性质
特殊的领导职务的人员轮换141名, 调整副局级以上干部90多名,全区竞争上岗面
达到50%以上。 对全区10名同志实行了任职回避。三是进行全员培训。1996年在全
区范围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培训,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四是对过渡人员进行考核
和综合评定。考核时,把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结果作为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
对拟过渡人员、培训考试成绩和近两年的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过渡考核合
格与否的意见。③检查验收阶段。过渡工作完成后,首先由各单位在自查的基础上
写出自查总结报区“推行办”,区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领导小组对各镇办及区直部
门的推行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

[老干部管理与服务工作] 至1997年底,博山区共有离退休干部2042人,其中,离
休干部758人,退休干部1284人;行政机关离退休干部616人,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
782人, 企业离退休干部644人;享受地市级生活待遇的6人,享受县处级生活待遇
的196人, 享受其他待遇的1840人。区委、区政府极为重视老干部工作,每年都组
织不同形式的走访慰问活动,并严格按照政策落实老干部的各项政治生活待遇,每
年都组织各种文娱活动,活跃老干部文化生活。同时,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中各类
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名流的调查摸底工作,搞好人才资源二次开发,充分发挥离退
休人员的余热。1986~1997年,共为285名家住农村的退休干部审批了建房补助费,
为178名符合条件的遗属办理了困难补助费审批手续。 1996年,推出承诺服务。承
诺的主要内容是:组织协调好区委聘任的督导员工作,为老干部及时办理离退休手
续及其他生活待遇的审批手续,认真处理老干部来信来访,审核并办理好老干部的
党龄及伍龄手续,做好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对承诺服务的内容、服务标准、服
务程序、服务时限、服务监督、服务奖惩等在《博山报》刊登,接受群众监督,并
指定一名副局长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受到了广大老干部的欢迎。

[人才资源开发] 博山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成立于1984年8月, 主要职责是:了解
掌握全区人才资源和余缺情况;积极引进我区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对用非所
学、用非所长的专业人才进行调整、合理使用;为各部门、各单位招聘借调专业人
才牵线搭桥;开展人才方面的研究和咨询服务工作。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成立以来,
始终以服务社会,服务全区经济发展为宗旨,本着“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背
靠,四种作风”的指导思想,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人
才培训为重点,背靠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树立积极主动、深入
细致、 勇于开拓、稳妥务实的作风。19861997年,动编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84
人, 非动编引进6124人,为乡镇企业培养人才1214人,培训职工63254人,安置大
中专毕业生1326人,为全区经济建设注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自1989年6月对军转干部实行考核安置的办法以赤, 1986~
1997年共接收军队转业干部183人(团职19人, 营职63人, 连排职101人)。按照
“巩固国防,支持军队建设,促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公开、平等、竞争、
择优”的原则,全部落实了工作单位,主要安排在政法、城建、工商、税务、粮食、
商业、水利、房管等系统,做到了部队、转业军官和用人单位“三满意”。同时,
安置随军家属87名,解决了94名随军子女的上学问题,为无房户安排住房48套,解
除了广大军转干部的后顾之忧。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1986~1997年,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2249人,按照“统筹安
排, 合理使用, 加强重点,兼顾一般,面向基层,充实一线”的指导思想,坚持
“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原则,主要分配到教育卫生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
工作。1996年开始实行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录用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的办法,并逐步将
毕业生就业工作引人市场机制。 1996年,招考69名;1997年,招考183名。未录用
人员根据所学专业和用人单位需求,部分充实到区属和镇村企业,部分通过人才市
场自主择业。1996年,根据上级指示,安置三峡库区大中专毕业生9人。

[职称改革工作] 职称改革工作自1992年7月由区科委移交区人事局, 移交后,调
整充实了区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地点改设在区人事局。收换了
原科委印制下发的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初步确定了职称改革正常化的思路和打
算。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平衡,坚持标准,宽严适度”的原则,组织进行了各系
列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材料的审查推荐工作,组建了各系列初级评审委员会,
完成了各系列资格证报名考试、发证、换证工作。引进国外治理24项,做好了全区
83名指示分子家属“农转非”材料的上报工作,为58名乡镇副科级干部办理了“农
转非”手续或转干手续。

(李军勇 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