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2&rec=50&run=13

[综述] 1986年,博山区统战部有干部职工10人,内部机构设秘书科、业务一科、
业务二科。1993年内部机构进行了调整,设办公室、业务科,对台办定为中共博山
区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列区委口正局级机构。1996年成立了博山区人民政府民族宗
教事业办公室, 归口区委统战部管理。到1997年,内部机构未变,实有干部职工7
人。
按照区委统战部的工作性质和职能要求,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以
“团结、联合、发展、稳定”为主题,发挥优势、履行职能,服务大局,完成了各
项工作任务,连续7年被评为全区先进单位。

[民主党派及工商联工作] 一、加强民主党派工作,发挥参政议政作用。1987年以
后, 博山区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九三学社6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相继
恢复活动并健全了组织机构,开始有计划地发展成员,并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积极开展参政议政,向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大量建议、提案及情况调查报告,为区
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帮助区委、区政府改进工作,减少失误。为加
强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自身建设,组织全体成员开展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大讨
论,使民主党派工作空前活跃和团结。二、坚持双月座谈会,完善了协商通报制度。
对区委、区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或重大决策,利用双月座谈会向民主党派、工商联
进行情况通报,重大问题进行协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三、发挥民主党派中各
类执法执纪监督、检查员的作用,从各民主党派中选聘了24名执法执纪监督、检查
员,帮助区监察局、检查院、法院、教委、审计局、技术监督局等部门搞好内部的
民主监督,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四、在农村开展了奔小康和为工业企业献计献策活
动。各民主党派分别与李家乡、源泉镇、南博山镇、北博山镇、崮山镇、石门镇等
山区乡镇(村)建立了固定联络点,具体制定了《关于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开展为农
村奔小康献智出力活动的意见》和《在全区统战系统开展“五个一”活动的决定》,
即每年为联系点办1-2件实事、 好事,提供一条经济信息,引进一个项目或搞好一
个企业,提出一条建议,向台胞发一封信活动。各民主党派议政组还选派懂技术、
会管理的成员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帮助企业制定改革方案,开展定点挂钩服务。向
区委、区政府写出了《关于在部分乡镇企业中实行股份制的建议》、《加强机电市
场管理试行意见》等调查报告,受到区委的重视和企业的欢迎。五、开展文化、卫
生、科技三下乡活动。为活跃农村文化活动,尽快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由统战
部牵头,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开展三下乡活动。几年来,为希望工程捐款赠物,
救助失学儿童,累计总价值30余万元。义务为山区老党员、烈军属、敬老院孤寡老
人和山区教师、 学生及广大群众义诊查体12000余人次。各民主党派选派科技人员
深入农村田间地头或农村集市向广大农民传授科技种田、家庭养殖新技术,共发放
科技书籍1000余册, 科技宣传材料10000余份。六、坚持社会办学,培养各类专业
人才。民进与区职教办会同山东大学、山东纺织学院、山东轻工学院联合举办机电
一体化、工业外贸、电子陶瓷、纺织工程四个专业的全脱产大专班,为博山支柱产
业共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00余名。 区民建为弥补博山区高中班不足的状况,在一无
校舍,二无师资的情况下,经多方努力,1995年办起了“兴华中学”,共接纳学生
120余人。七、大力兴办经济实体。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共举办经济实体4个,其中
民革的“中山诊所”、民进的“惠通科贸实业公司”和工商联办的招待所都已初具
规模,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八、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1986年-1997年间,
全区发展个体私营企业500余家,从业人员达800余人,1996年在全区14处镇办建立
了工商联分会, 发展会员500余人,统战部还特聘了15名非公有制代表人士做为联
络员,经常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要求。

[宗教事务] 博山区境内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1986年,信教群
众200人,1990年以来,信教群众发展到2000多人,宗教职业者3人,宗教活动场所
18处。为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一是依法加强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对全区18处宗
教活动堂点(家庭聚会点)进行了登记发证,实行“三定”(分片定点、定负责人、
定活动制度),建立了经常性的学习联系制度,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
应;二是落实了宗教房地产政策。由八陡小学占用的博山区天主教会座落在八陡镇
杏花崖村的天主教堂及房屋36间,1987年全部退还给天主教会。博山区基督教会原
在新建二路有教堂及房屋55间共590平方米, 1987年因拓宽建设中心路,经协商将
其房屋拆除, 由区政府在秋泉路另给新建一座700平方米的教堂,并在新建四路又
无偿给基督教会144平方米的营业用房作为教会的自养房;1986年,区政府拔款1.7
万元给伊斯兰教, 帮助修复了清真寺。1996年8月,博山区伊斯兰教召开第四届伊
斯兰教、清真寺管委代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伊斯兰协会和清真寺管委代表会,
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伊斯兰协会和清真寺管委会成员。使瘫痪多年的寺管会领导班子
又焕发了生机。1996年10月,博山区天主教爱国会在八陡镇召开了第四届会员代表
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委员会成员,市区有关领导到会祝贺并讲话。

1986~1997年统战部领导人

┏━━━┯━━┯━━━━━━┯━━━━━━━━━━┯━━━━━━━┓
┃ 姓名│性别│ 职 务│ 任 期 │ 备 注 ┃
┠───┼──┼──────┼──────────┼───────┨
┃王德新│ 男│ 部长(兼)│ 1976~1987 │ ┃
┠───┼──┼──────┼──────────┼───────┨
┃王有安│ 男│副部长(正局)│ 19841990 │ ┃
┠───┼──┼──────┼──────────┼───────┨
┃张洪升│ 男│ 部长(兼)│ 1987~1990 │ ┃
┠───┼──┼──────┼──────────┼───────┨
┃王金刚│ 男│副部长(正局)│ 1987~1994 │ ┃
┠───┼──┼──────┼──────────┼───────┨
┃刘博来│ 男│ 部长 │ 1990~1995 │ ┃
┠───┼──┼──────┼──────────┼───────┨
┃宋惠洲│ 男│ 副部长 │ 1992~1994 │ ┃
┠───┼──┼──────┼──────────┼───────┨
┃焦恩经│ 男│副部长(正局)│ 1994~1995 │ ┃
┠───┼──┼──────┼──────────┼───────┨
┃孙兆芳│ 男│副部长(正局)│ 1994~ │ ┃
┠───┼──┼──────┼──────────┼───────┨
┃吴立胜│ 男│ 部长(兼)│ 1995~ │ ┃
┠───┼──┼──────┼──────────┼───────┨
┃高世照│ 男│副部长(正局)│ 1996~ │ ┃
┗━━━┷━━┷━━━━━━┷━━━━━━━━━━┷━━━━━━━┛

[对台工作] 一是本着主动热情的原则, 做好台湾同胞的接待工作,1988年-1997
年, 共有600余名台胞来博探亲、旅游观光。对每一位来博台胞都热情接待,并从
交通、参观旅游、食宿、就医等方面提供方便和服务。二是开展对台宣传教育活动,
协助市台完成了《风从故乡来》专题报道。协助台湾九龙传播有限公司“乡艺人”
摄制组,完成了《博山鼻烟壶内画艺术及山城风光》专集;三是发挥台胞台属联谊
会的作用,积极为企业“三引进”牵线搭桥,全区共引进台资项目累计总投资2500
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四是开展涉台教育,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
尤其在中小学中开展了涉台教育,更加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热情;五是加强了对台
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增强了对台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统战理论研究] 1986年以来,区委统战部不断加强统战理论政策的宣传与研究,
利用召开调研、座谈会、茶话会等形式探讨新时期统战工作,宣传贯彻中央、省、
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及时宣传报道。至1997年全区
累计报送信息、稿件300余(篇)条,被采用150余(篇)条,有些报道在海外华人
中引起强烈反映,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之情,共举办统战理论研讨会8次,论文108篇,
对指导和推动博山区的统战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党外干部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为了做好党外干部的政治安排和党外知识分子工
作,博山区统战部会同区组织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外干部的选拔、培养工
作, 做好党外干部政治安排的意见》。1986~1997年,博山区累计选拔出90多名党
外干部做为重点培养对象, 从中安排副局级以上党外干部23名,其中副区长1人,
人大副主任1人,政协副主席2人,副局级干部19人,及时向人大,政协及政府部门
推荐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党外干部。

(高世照、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