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陡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2&rec=229&run=13

[综述] 八陡镇位于博山城东南,是博山城区的南大门,(1992年10月,八陡镇
与福山镇合并为八陡镇。1997年,镇域面积为36.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1.2公
顷。镇辖17个村,21个居民委员会,共1415户,总人口4.36万人,其中,非农业
人口2.46万人。镇政府驻地在八陡黑山前72号大院。
1986年,镇党委、政府下设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经济委员会、农业办
公室、城建办公室、民政办公室、教育委员会、计划生育办公室等部门,机关工
作人员116人,其中,国家干部38人,招聘干部34人,镇聘干部44人(亦工亦农、
长期临时工)。1987年7月设立农业委员会,1988年3月设立人大工作室、政协工
作室, 同年4月,设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9月设老龄委;1989年7月
设立镇财政所、 计划统计站, 同年9月设立土地管理所,4月设立信访办公室,
1994年5月组建了镇环境卫生管理所。1997年底,镇机关有工作人员104人,其中
国家干部38人,招聘干部15人,合同制工人8人,镇聘干部(亦工亦农、临时工)
43人。
1986~1997年,全镇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
起要,努力实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1990年, 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37024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820万元;财政收入
82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191元, 分别比1985年增长60%、46.95%、41.67%和
98.5%,全面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
1991~1995年,全镇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针,以进
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进取,突出特色,加快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
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保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超额完成“八五”
计划, 为“九五”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995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3497万
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255万元,财政收入1699.7万元;农民人均2671元;分别比
1990年增长71.5%、50.51%、107.28%和124.26%。全镇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993年跨人全市25个经济强乡镇和全省200个强乡镇行列。
“九五” 是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的重要时期,1996-1997年,我镇工作总的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
为指导;以“三忠诚”为准则,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
两手抓、两手硬,坚持“三个一天也不放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以工业为重点,以对外开放为突破口,突出抓好经济增长点,重工、强
农、兴商,建设经济强镇,“不变调、无杂音、抓落实、看发展”,促进全镇经
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镇村农业] 1986年,全镇有耕地5864公顷,其中,粮田面积4812公顷,蔬菜面
积70公顷,粮食总产334.2万公斤,单产440公斤,农业总产值达1527万元;1990
年,全镇粮食总产达350.6万公斤;单产461.6公斤。总产、单产均比1986年增长
4.9%. 1995年, 全镇有耕地4812公顷, 其中, 粮田面积453.3公顷,粮食总产
367.2万公斤,单产540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1997年,由于秋季灾情严重,粮
食总产310万公厅,单产231公斤。12年来,该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区
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社会稳定。加大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改善生产条件。
12年间,狠抓了种植、养殖、林果三大产业。广泛开展了农业科技效益年”活动,
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内部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使农业经济稳
步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使主导产业逐步向专业化、基地化、
规模化发展。 1997年末,全镇农业规模经营种植大户已发展到283户;承包粮田
面积287.7公顷,占全镇耕地面积的59.8%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响应区委、
区政府号召,大力发展“冬季农业”,1997年末,全镇新建冬暖型塑料大棚69个,
其中蔬菜棚40个,养殖棚4个,花卉棚5个,草革棚1个,冬暖圈100间,收到较好
的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畜牧规模养殖,截止1997年末,全镇规模养殖大户已
发展到46户,牛存栏量386头、猪存栏量163头,鸡存栏量12万只以上。其中万只
鸡以上的养殖大户已发展到6家,青石关村养鸡规模已达5万只以上。三是狠抓林
果生产。 积极开发千亩烟台大樱桃基地建设,有5个村退耕还林,种植烟台大樱
桃40公顷。千亩红叶围镇工程,实际完成80公顷,植火炬、黄护、五角枫等红叶
树种2.5万株。 同时,大力推行林业大户承包,至1997年末,全镇林果承包大户
已达105户,承包林果面积333.3公顷。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全镇荒山
绿起来, 落实了一整套林木管护措施, 巩固了荒山绿化成果,全镇林地面积达
1239公顷, 经过努力,顺利通过省1994年荒山绿化达标;1995年5月又被市委、
市政府命名为“八五”绿化先进单位。在抓好以上工作的同时。从1991年下半年
起,开工建设引水工程,新建水厂6处,加压站1处,埋设主管线5000米,配水管
线4000米,新增180KV变压器1台,架输电线路800米,挖土石方1.3万立方米,引
水工程总投资460万元,自1991年7月开工,1993年10月竣工,整个工程被市政府
水利水产局评为优秀工程,在全市乡镇中率先实现了社会化供水,1993年被市水
利水产局评为全市流动红旗第4名,1994年被评为全市社会化供水先进乡镇。

1986~1997年八陡镇主要领导人
┏━━━┯━━┯━━━━━┯━━━━━━━━━━━┯━━━━━┓
┃姓 名│性别│ 职 务│ 任 期 │ 备注 ┃
┠───┼──┼─────┼───────────┼─────┨
┃陈传玉│ 男│ 党委书记│ 1984.4~1987.4 │ ┃
┠───┼──┼─────┼───────────┼─────┨
┃孙金栋│ 男│ 党委书记│ 1987.3~1989.12 │ ┃
┠───┼──┼─────┼───────────┼─────┨
┃王树林│ 男│ 党委书记│ 1989.12~1992.10 │ ┃
┠───┼──┼─────┼───────────┼─────┨
┃刘持太│ 男│ 党委书记│ 1992.12~1995.4 │ ┃
┠───┼──┼─────┼───────────┼─────┨
┃ │ │ 镇长 │ 1992.10~1995.4 │ ┃
┃张荣孔│ 男├─────┼───────────┼─────┨
┃ │ │ 书记 │ 1995.4~1997.4 │ ┃
┠───┼──┼─────┼───────────┼─────┨
┃ │ │ 镇长 │ 1995.4~1997.4 │ ┃
┃郑庆华│ 男├─────┼───────────┼─────┨
┃ │ │ 书记 │ 1997.4~ │ ┃
┠───┼──┼─────┼───────────┼─────┨
┃刘元吉│ 男│ 副书记│ 1984.9~1987.6 │ ┃
┠───┼──┼─────┼───────────┼─────┨
┃刘丰年│ 男│ 镇长 │ 1984.9~1986.12 │ ┃
┠───┼──┼─────┼───────────┼─────┨
┃贾聿强│ 男│ 镇长 │ 1986.12~1989.12 │ ┃
┠───┼──┼─────┼───────────┼─────┨
┃钱家禄│ 男│ 镇长 │ 1989.12~1992.10 │ ┃
┠───┼──┼─────┼───────────┼─────┨
┃李永乐│ 男│ 副书记│ 1987.7~1988.7 │ ┃
┠───┼──┼─────┼───────────┼─────┨
┃李本涛│ 男│ 副书记│ 1988.7~1992.10 │ ┃
┠───┼──┼─────┼───────────┼─────┨
┃张汉坤│ 男│ 副书记│ 1990.8~ │ ┃
┠───┼──┼─────┼───────────┼─────┨
┃ 王军│ 男│ 副书记│ 1992.10~1995.1l │ ┃
┠───┼──┼─────┼───────────┼─────┨
┃孙昆华│ 男│ 副书记│ 1995.11~1997.3 │ ┃
┠───┼──┼─────┼───────────┼─────┨
┃赵东亮│ 男│ 副书记│ 1997.6~ │ ┃
┠───┼──┼─────┼───────────┼─────┨
┃朱文贤│ 男│ 副书记│ 1997.9~1997.12 │ ┃
┠───┼──┼─────┼───────────┼─────┨
┃翟纯珠│ 男│ 镇长 │ 1997.4~ │ ┃
┠───┼──┼─────┼───────────┼─────┨
┃杜汉章│ 男│ 副镇长│ 1992.12~1993.12 │ ┃
┠───┼──┼─────┼───────────┼─────┨
┃ │ │ 副镇长│ 1993.1~1995.11 │ ┃
┃李世森│ 男├─────┼───────────┼─────┨
┃ │ │人大副主任│ 1995.1l~ │ ┃
┠───┼──┼─────┼───────────┼─────┨
┃张维昌│ 男│ 副镇长│ 1985.10~1987.12 │ ┃
┠───┼──┼─────┼───────────┼─────┨
┃孟宪贵│ 男│ 副镇长│ 1988.3~1991.1 │ ┃
┠───┼──┼─────┼───────────┼─────┨
┃岳纪玲│ 女│ 副镇长│ 1994.1l~ │ ┃
┠───┼──┼─────┼───────────┼─────┨
┃司衍成│ 男│ 副镇长│ 1995.1l~ │ ┃
┠───┼──┼─────┼───────────┼─────┨
┃魏树明│ 男│ 副镇长│ 1995.11~ │ ┃
┠───┼──┼─────┼───────────┼─────┨
┃韩庆祥│ 男│ 副镇长│ 1989.12~ │ ┃
┠───┼──┼─────┼───────────┼─────┨
┃ 边刚│ 男│ 副镇长│ 1997.12~ │ ┃
┠───┼──┼─────┼───────────┼─────┨
┃焦方乾│ 男│ 副镇长│ 1991.1~1992.10 │ ┃
┠───┼──┼─────┼───────────┼─────┨
┃马泽军│ 男│ 副镇长│ 1992.5~1995.11 │ ┃
┠───┼──┼─────┼───────────┼─────┨
┃范玉凤│ 女│ 副镇长│ 1992.12~1994.11 │ ┃
┠───┼──┼─────┼───────────┼─────┨
┃范世在│ 男│ 副镇长│ 1985.5~1990.1 │ ┃
┠───┼──┼─────┼───────────┼─────┨
┃王克臣│ 男│ 副书记│ 1993.4~1995.1l │ ┃
┠───┼──┼─────┼───────────┼─────┨
┃王福君│ 男│ 副书记│ 1995.1l~ │ ┃
┠───┼──┼─────┼───────────┼─────┨
┃ 高浒│ 男│ 人大主任│ 1987.4~1992.10 │ ┃
┠───┼──┼─────┼───────────┼─────┨
┃ │ │ 人大主任│ 1992.10~1995.11 │ ┃
┃常兆江│ 男├─────┼───────────┼─────┨
┃ │ │ 政协主任│ 1995.12~1995.11 │ ┃
┠───┼──┼─────┼───────────┼─────┨
┃谢贵云│ 男│ 人大主任│ 1995.1l~ │ ┃
┠───┼──┼─────┼───────────┼─────┨
┃赵东义│ 男│ 政协主任│ 1990.1~1993.12 │ ┃
┗━━━┷━━┷━━━━━┷━━━━━━━━━━━┷━━━━━┛
[镇村工业] 1986年,镇、村、个体私营工业企业78家(其中镇办工业14家),
固定资产8036万元, 年工业总产值6508万元,利税612万元,主要产品以煤炭、
耐火材料、建材、玻璃器皿、涤纶长丝、机械制造为主二12年间,不断调整优化
产业、产品结构,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1990年,被农业部、国
家经贸委命名为“出口基地镇” ,1996年3月,苏家沟的博山环球玻璃制品总公
司取得自营进出口权,1997年3月又在青岛设立办事处,全镇出口创汇企业已达7
家。1997年,镇、村个体私营工业企业达到103家。工业总产值达76436万元,利
税7531万元,出口商品供货值达15241万元。
按照“工业立镇、科教兴镇、创汇强镇”的经济发展思路,坚持“镇抓镇办,
村抓村办”的工业发展思路,以工业为重点,以对外开放为突破口,坚持集体个
体一起上,为全镇工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抓投入,着力培植新的经济
增长点。淄博涤纶厂在投资6800万元新上三期工程的基础上,1997年又投资5000
万元新上3个区重点项目,经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涤纶长丝3条生产线和聚脂切片
2条生产线年底已全部竣工投产, 阻燃剂项目计划1998年一季度投产;黑山玻璃
厂投资200万元的池炉建设项目,1997年4月份已达产达效;东方实业总公司的高
档PU/PVC涤层革项目, 1997年7月份已投人运行;福达公司投资386万元的电缆
粒料一期工程投入正常生产, 等等。12年间,全镇实施技改、新上项目186项,
新增产值51000万元, 利税6515万元。二抓对外开放。每年都组织企业参加各类
经贸洽谈活动和信息发布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大力开发出口创汇新产品,博
山运动鞋厂研制开发的麦克斯达系列鞋已打人国际市场,深受用户的青睐;耐火
材料出口量不断增长;涤纶长丝出口实现了零的突破;陶瓷花纸等直接、间接出
口量逐年增长。全镇外向型经济呈现出多品种、全方位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三
是抓企业改制。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全区企业改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八陡实
际,按照十五大报告中“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精神和区里提
出的10种改制形式,因企制宜,一企一策。镇办企业组建了淄博福达集团公司和
淄博鑫城集团公司;淄博涤纶厂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同时,对部分小微一亏
企业实行了兼并、拍卖和破产。1997年底,镇办企业已完成改制的占企业总数的
80%,村办企业改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镇村建设] 1986~1997年,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的方针,逐步落实全镇的城镇规划,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的形成,使镇村建设迈
上新台阶。 在此基础上, 1993年开工建设石炭坞向阳小区, 该小区拆迁面积
12600平方米,至1997年底,新建楼房9栋,建筑面积29600平方米,已有316户居
民迁人新居。沿街商品房已竣工6457平方米,已全部交付使用。相继开发建设的
福山居民小区、景园小区、杏花园小区、北峰峪小区已全部交付使用。先后投资
222余万元,新建邮电楼2000平方米,市话、农话交换机总量达5000门。投资126
万元建设了岳阳河污水处理站1处, 经专家论证,达到国家环保规定标准。为彻
底解决道路交通问题, 先后投资380万元,对八陡庄里路、南福路、茂岭路、金
桥路、杏花崖路、大黑山后路、阁子前路、和平路等路面进行了改造升级,交通
条件明显改善。镇环卫所自1994年组建以来,全面负责环境卫生的清理和监督,
设立了垃圾场,对垃圾及时清运,划分了卫生区,实行了门前“三包”,全镇环
境卫生明显改观。在土地管理工作中,1990年开展了宅基地审报登一记工作,建
立了镇级宅基地档案管理制度。1993年,制定了《八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期为10年,并经区政府(94)11号文件批复。1995年至1996年,开展了土地
清查变更工作。为了保护农田,12年间,复恳耕地50余亩。

[教育 科技] 1986~1997年, 镇重点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教育、科技事业
蓬勃发展。1986年,有镇办初中2处,42个教学班,在校生2173人;小学6处,35
个教学班,在校生1976人;幼儿园17处,入园幼儿492人,人园率达81%。1993年
实施合班并校,黑山小学并人八陡中心小学,大黑山后小学并人茂岭小学;1995
年博山十二中学并入十一中学,茂岭小学与福山小学合并为福山联办小学,幼儿
园也进行了部分调整。 至1997年末,全镇设中学1处,教学班26个,在校生1326
人;小学3处,31个教学班,在校生1392人,适龄儿童人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幼儿园13处, 人园儿童472人,人园率达92.7%全镇中学教师共119人,其中公办
教师115人,民办教师4人,学历达标率91%,具有高级职称的5人,中级职称36人。
小学教师82人,其中,公办教师70人,民办教师12人,大专以上学历10人,学历
达标率98%, 具有中级职称的23人。幼儿教师26人,具有合格学历的10人。成人
教育专职教师5人, 兼职教师11人。加大对教育的投人,逢1986年以来,全镇对
教育的投人共487.3万元, 新建校舍7563平方米,绿化美化校园3515平方米,整
修操场16708平方米, 新建实验室8个,购置实验桌台171套,仪器橱46个,建微
机室3个, 购计算机67台,建语音室2个,共设座位100个、在历年的教育教学工
作中创出了好成绩,1991年实现九年义务教育,1995年顺利通过省“两基”达标
验收,1994年镇成人教育中心被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学校”,1997年八陡中心小
学和博山第十一中学被命名为“市级规范化学校”,1996年博山第十一中学被评
为全市“初中教学先进单位”和“省教改先进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五育并举, 全面发展,先后有8名初中生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11名班干部被评
为市级优秀班干部。在参加区历届中小学运动会中,成绩优秀,初中连年获中学
级前六名,在全区1997年秋季运动会上,中学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小学获团体总
分第三名。教育教学论文先后有27篇在省级以上刑物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研讨会
上交流,有16名教师先后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科技工作不断发展,1987年,镇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各村及镇办企业均
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八五”期间,全镇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46项,取
得科技成果13项,获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星火奖17项,专利申请量26项。开发
新产品34个,组建厂办科研所9处,科技先导型企业发展到8家。实施人才培训工
程, 组织各类专业培训37次, 培训学员4200人(次),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729人, 有541人取得专业技术职务。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98人,被区委、区
政府评为“八五”期间科教兴博先进集体,被市政府评为“科技示范镇”。1996
-1997年度, 全镇科技工作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
须面向经济建设” 的工作方针,组织实施高科技项目4项,科技计划16项,国家
级火炬、星火计划6项,获科技奖5项,专利申请量26项,引进、开发新产品22个,
新组建厂办科研所2处,其中1处为市级科研所。落实三项经费10万元,占财政预
算支出总额的1.76%,新上微机12台,培养大专生21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54人,
引进人才27名,1996年,被评为全区“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文化教育卫生] 1986~1997年, 镇设文化站1处,成立了镇文化工程委员会、
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及各群众性文化组织。镇文化中心、图书室、阅鉴室、游艺
室、展览室、排练室、农民技术夜校等活动阵地不断巩固完善,基层文化设施蓬
勃发展, 村有文化大院、文化室的占全镇17个村的80%,文化设施的巩固,文化
网络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全镇文化活动的开展。12年间,连续10年组织了全镇
春节、元宵节大型文化活动,每年都组织彩车10余辆上街、进城宣传。1991年成
立了全区第一家农民管弦乐队, 承办了全市省级文明单位歌舞联谊会; 1995-
1997年,连续三年组织了庆“七·一”党员之声大合唱比赛。1991年,被命名为
市级“社会文化先进镇”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1986-1990年,以广播和无
线电视为主,1991年由原先的广播放大站改为广播电视管理站,并安装了有线电
视;成为全市第一家普及有线电视的乡镇,并于1996年在全区率先实现了光缆联
网,对此典型,1993年10月份中央电视台作了报道,1994年在华东六省一市广播
电视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同年被评为广播电视系统先进单位。
全镇体育工作自1986年以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成立了镇体育工作委员会,
成立了各类社会性体育协会, 广泛开展了各项体育活动。全镇70%的村都建有体
育活动场地,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已占全镇人口总数的50%以上,全镇学生
体育达标率95%以上。 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12年间连续10年举办了全镇农
民运动会,1993年争创了省级“社会体育先进镇”。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19861997年,全镇共设卫生室17个,全部争创了甲级卫
生室, 1986年有卫生院2处,1996年福山卫生院并人八陡卫生院,全院建筑面积
4650平方米, 有病房楼1座,门诊楼1座,卫生院下设卫生室5处。共有医务人员
64人, 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2人,设病床50张,装备较先进的医疗
设备5台, 1993年创一级甲等卫生院,自1987年以来,连续十年获区级“卫生工
作先进单位称号。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1991年被评为市级、省级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
1994年被市政府授予计划生育“三为主”达标乡镇荣誉称号,1995年被市政府评
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1986~1992年, 镇党委下设基层党总支7个,党支部29
个, 有党员869名。1992年10月,八陡镇与福山镇合并为八陡镇,镇党委下设基
层党委3个, 党总支12个,党支部32个,共有党员1332名,12年来,镇党委结合
本镇实际,以“创一流工作,争团体冠军”为八陡精神,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
进行了基层党组织整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更好的
发挥。在全镇开展了 “党内比贡献”、“党员三定”和“建设八陡立志立功”
活动,使广大党员人人心中有目标,个个身上有负担,既增强了党性观念,又提
高了党在群众中威望。党的阵地建设得到巩固和发展。镇党委于1985年成立了镇
党校,各基层党组织也先后建起了高标准的党员活动室24个,加强对党员的教育
培训, 党员素质明显提高。组织建设明显加强。1996年,全镇有8个村被区委、
区政府首批命名为“五好村”,1997年镇党委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苏家沟村党委被市委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12年间,被区委评为先进
党支部40个/次,镇党校1990年被省委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校”,被市委评
为“淄博市红旗党校”。同时,镇党委加强了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工、青、妇组
织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纽带桥梁作用。人大、政协、人武部
都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
一刻也不放松地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以弘扬“三种精神”为主线,融“四有”教
育、“五爱”教育、“三德”教育为一体,提高全镇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广泛
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七五”期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镇”。
1990年以来, 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以创建文明家庭为突破口,以
思想道德建设、科技文化建设和强化“细胞工程”为重点,着力培育“四有”公
民, 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上档次、上水平。1991年4月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
位” ;1992年8月成立了八陡镇地区文明市民学校;1990年成立了东、西两个精
神文明片区共建委员会;1994年成立了八陵地区省市级文明单位联谊会,充分发
挥了省级文明单位示范和表率作用。自1995年起,在全镇开展了“十五个十佳”
活动,培养一批我们自己身边的典型和学习榜样。民政工作成绩显著,1995年度
被评为市级“模范镇政府”,苏家沟村、茂岭村被评为市级“模范村”。深入开
展拥军优属工作,落实优抚政策,定期走访烈军属、伤残、复员、退伍军人,按
时兑现义务兵优抚金,1997年每人每年发放1350元,并对退伍军人及时安置,12
年间, 共安置退伍军人300余名。加强与驻军的联系,经常到驻军走访慰问,与
驻军搞联欢晚会。1995年被评为全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1996年被评为“全
市拥军优属十佳乡镇”,1997年被评为“淄博市第三次争创双拥模范城先进单位”。
社会治安明显加强。全镇设派出所3处,法庭、检察室、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各1
处,警务区2处,拥有办公用房2500平方米,设立巡逻中队3支,队员25名,配备
各种机动车辆19部。政法部门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积极开展
“二五”、“三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
并积极为各单位提供法律服务。 同时,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开展了“110”
报警服务工作,打击了犯罪分子,维护了治安秩序,保持了社会稳定,1996年被
评为全市“严打”斗争先进单位。
(房宗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