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2&rec=19&run=13

1996~2010年,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
开来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的经济体制将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人
民生活达到小康并向富裕型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基本实现。为了动
员全区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根据省、 市政府有关编制
“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意见的精神,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博
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9个5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一、“八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及经验
9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经过全区人民
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八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全区整个经
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实现全区跨世
纪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博山区国民生产
总值1995年预计达到63亿元, “八五”期间年递增2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
值达到2.9亿元,年递增19.2%,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0.6亿元,年递增37.05%,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9.5亿元, 年递增58.38%。农业总产值达到4.4亿元,年递
增24.01%。区属及其以下工业总产值达到115亿元,年递增55.7%. 社会消费品零
售额达到17亿元,年递增28.67%.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3亿元。我区已经跻身于
山东省综合经济实力强区县行列。
(二)经济结构日趋优化,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重大比例关系趋于协调。 三次产业的比例由
1990年的10.4:72.6:17转变为1995年的4.6:64.4:31。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突
出镇村工业, 注重基础性投资和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5年累计投资28亿元,
基本形成了以机电、陶瓷、琉璃、纺织、建材、冶金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拓展
了功能陶瓷、现代化纤、精细化工等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起步。轻重工业比
例调整到39.7:60.3。镇村工业已成为全区工业的主力军,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
化,5年基本建设投资约1亿元,突出发展了立体高效农业、区域化种植,初步形
成了粮食、林果、蔬菜、黄烟和中草药材生产基地。创汇农业开始起步,农业已
突破了自然经济的格局,步人良性综合发展的轨道。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商业、
贸易、饮食服务、金融、交通已成为我区第三产业的支柱行业。开发利用自然景
观资源,挖掘拓展社会人文资源,建设了8大风景区,100多个景点,推动了旅游
业的迅猛发展。组织实施“4.15”工程,先后建设了陶瓷琉璃大观园、机电泵业
市场等一批商贸设施,新增营业面积40万平方米,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三)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生活、投资环境根本改观
我区已经发展成为城市人口25.5万人,城区面积22.11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
5年来,投资6亿元,完成了引水人博工程,改变了城市供水的紧张状况,新建、
拓宽和改造了中心路、水河路、人民路、南环路等城区主要道路,彻底改变了南
北不畅,东西不通的局面,形成城市道路基本骨架。组织农村“两化工程”,实
现区乡道路沥青化,乡村通讯程控化。开发改造了西冶街、税务街、大街、西关
街、 龙泉街等,城区综合开发面积200万平方米。城区集中供热面积已达30万平
方米。 邮电通讯区、镇、村三级联网,装机总容量达3.7万门,程控电话普及率
达到百人7.9部。建设了4处输变电工程,缓解了输配电“卡脖子”的矛盾。进行
了孝妇河第二次大规模综合治理,建设了一批城市景点和小游园。组织实施城市
“四化”工程,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城在园林中,园林在城中”的构想正
逐步得以实现。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题详细规划已基本完成,村镇建设特别
是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
(四)“科教兴博”成效显著,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实施“科教兴博”战略,科教事业蓬勃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和尊师重
教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基础教育有了较大发展,高标准完成了全区农村和城镇
中小学校舍改造达标任务,基本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逐
步走上正规化。职业教育开始走上经科教、农科教相结合的道路。成人教育初步
形成网络,全区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已经完成,职工和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收到显
著效果。走联合办学之路发展高等教育,创办了颜山大学。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
达到99%以上, 初中学生巩固率达到98.8%, 每年升人大专院校的高中毕业生达
500人以上。全区顺利通过省级“两基”验收。
首批进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行列,被批准为国家级星火密集区机电小区。
科技队伍达1万人, 民营科技开发机构达60处。实施火炬、攻关、星火、科技成
果推广和丰收等计划280项, 总投资7亿元,新增产值20.4亿元,利税5.8亿元。
取得科技成果130项,其中7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8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填补
国内空白18项, 省内空白53项。全区申请专利238项,创建了全国首家专利工业
园,园内专利达21项。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技术事业费达到财政支出的1.5%,科
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45.5%。
初级卫生保健以乡镇为单位,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医疗保健水平居全
市前列。新建了区文化馆、图书馆、游泳馆、赵执信纪念馆和老干部活动中心,
获得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称号,体育工作跨人全国体育先进区行列。
(五)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按照“梯次推进,全面开放”的原则,以博山外向型工业加工区、高新技术
开发区为龙头, 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全区三资企业达到150家,
出口商品供货值达到7.4亿元, 劳务输出,实现零的突破,对外经贸实力增强,
拓展了博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暨外向型工业加工区, 区内企业达到240家,工业总
产值达到42亿元。
(六)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900元。扣除物价
因素,年均分别增长10.0%和12.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20亿元,是1990年的
4倍。高档耐用消费品进人普通城乡居民家庭。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平方米,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2平方米,分别比1990年增长1.2平方米和7平方米。我区
在全省24处纯山区县率先进人小康。
(七)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力推行了“两田制”,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以19个山区小村、穷村搬迁合并到近郊大村、
富村为标志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历史性突破;开展了47个富村与47个穷村结对
手拉手联带工程共奔小康活动,为实现共同富裕走出了新路。企业改革以股份合
作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形式,对乡镇企业和区属部分工业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
全员劳动合同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重点实施教育五制改革和农村中
小学合班并校,优化了学校布局,理顺了内部管理体制。在全市率先进行了住房
制度改革。 完成区乡两级机构改革,顺利实施了4个办事处、15个乡镇的合并工
作。价格、金融、财政、税收、计划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已全面展开。市场对资源
的配置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
(八)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丰收
实施“依法治区”,深入开展了“二五”普法教育,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民主,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强化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众法制
观念增强,社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深入开展了
以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主旋律的教育活动,广泛开
展了精神文明“三四四”活动,形成了奋发向上、无私奉献、团结互助、勤劳朴
实、见义勇为的良好风尚。
“八五”期间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这些成就的取得,
是全区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团结实干,争创一流,不畏艰难,勇于拼搏,开
拓进取的结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一是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抓住机遇,锐意进取,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二是坚持改革,总揽全局,把深化改革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措施,不断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注重统一思想,用思想上的共识保证行动
上的一致;四是紧密联系博山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做好结合的文章,
适时地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合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和战略;五是坚
持结构调整,注重培植主导产业,积极倡导速度、效益同步增长,努力提高经济
运行质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六是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
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紧紧抓住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社
会环境。
在看到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面临
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一是思想不够解放,机遇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
不强,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然比较严重;二是部分企业老化,改造跟不上,经
营搞不活,效益不理想;三是外向开拓力度不够,利用外资总量规模偏小,档次
水平不高;四是财政状况紧张,生产建设资金不足,影响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五是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实现两个战略转变的
需要。
二、“九五”及2010年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环境、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机遇
“九五”乃至2010年是跨世纪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向国际
化、区域化、集团化、自由化发展,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区域,我
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面对国际环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
逐步建立,经济增长方式将加快转变,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民经济加速向工
业化、现代化迈进。根据国家经济区域划分,环渤海地区成为重要的经济区域,
并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热点,这为我区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区
具有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的区位优势和重化工业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区域优势,这
为我们参与合作、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坚实的基础。
我区作为淄博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整个经济
发展将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结构升级演进的
步伐将不断加快,我区“八五”末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根据经济发达地区
的实践经验,经济增长将进人快速增长时期。只要抓住机遇,实施正确的发展战
略,就有可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未来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存在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的
机遇,又面临国际市场竞争的冲击和考验。同时,随着国内各地经济发展步伐的
加快、地区间的竞争更趋激烈。我区传统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必须加快升级演进
步伐,急需培植新兴支柱产业,尽快形成竞争实力,开拓占领新的市场,才能保
证我区经济在较高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总任务
依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博山的现实基础及未来发展,今后15年,
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任务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运行质量,加快经济
国际化、运行市场化、结构合理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社会安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在实现小康的基础上走向富裕。建设工业名城、
商业名城、旅游文化名城,201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
(三)指导原则
——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市场化进程,努力实现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
约型的转变。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发展主题,注重经济效益,保持国民经济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把发展作
为稳定的基础,保持稳定,促进发展和改革的健康进行。
——坚持实施“五步棋一篇文章”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加快农村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进程。
——继续实施城乡一体化、科教兴博、外向带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
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与国际经济
接轨进程。
——坚持以旅游带商贸,以商贸促旅游,商旅结合,活跃和加快发展第三产
业。
——坚持区域经济“一盘棋”,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入开展多种形
式的联合与协作,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把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础
之上,确保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协调统一和总量平衡,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
方式,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反腐倡廉,维护社会安定,全面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
德水平。
(四)“九五”发展目标
1.经济总量指标。“九五”末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32亿元,平均年递增16%。
固定资产投资率保持在30%左右,五年累计投资1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7亿元,
平均年递增1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52亿元,平均年递增25%. 城乡集市贸易
成交额达到48亿元,平均年递增30%.出口商品供货总值达到30亿元。
2.结构调整目标。“九五”末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5亿元,平均年递增9.18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8亿元,平均年递增13.9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9.5亿元,
平均年递增20.48%,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4: 59.1:37.5。劳动就
业结构由“八五”末的15:59:26调整到“九五”末的14:56:30。轻重工业的比重
由现在的39.7: 60.3,到“九五”末稳定在40:60。
3. 科技和效益目标。“九五”末70%的工业经济技术指标达到90年代初的国
际水平, 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15%以上,90%的企业重点产品采用ISO-
9000系列标准组织生产。 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平均每年降低13%,工业全
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16%,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以上。
4.城乡建设目标。“九五”末城区面积40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40万人,
城市化水平达到80%。 交通、通讯、供电、供排水、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等城乡
基础设施建设跨上一个大台阶,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山区重
点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5.社会发展目标。 教育事业,“九五”末基本实现12年制教育。人口自然
增长率控制在6‰之内, 总人口50万人。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民主
与法制建设有较大的进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6.人民生活水平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在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九五”末达到
比较富裕型水平。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8000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递
增7.45%以上, 城镇居民居住面积人均13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
扣除物价因素, 年均递增9.26%,农民住房人均面积稳定在25平方米,重点提高
住房质量和家庭现代化程度。
(五)2010年远景目标
在全面实现“九五”目标的基础上,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10年,我区的
经济和社会面貌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91乙元,年均递增12%,达到富裕型水平。
——产业结构基本合理化、高级化。农村经济繁荣,农业基础稳固,形成产
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新格局。基础工业雄厚,支柱工业优势突出,高附加值、
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的工业成为第二产业的主体。建立起服务高效、功能完善、
层次较高的第三产业体系。
——科技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个别领域的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领域
的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达到55%以上,成为经
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企业产权关系明晰,经济机制灵活,
市场体系发育成熟,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充满活力。
——基本实现与国际经济接轨形成出口生产体系,结构合理,管理配套的外
商投资企业体系和海外企业体系,实现经济国际化和外向化。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全区总人口55万
人。
——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5万人,建设现
代化的6个小城镇,每个城镇容纳1.5-2万人。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4360元。食物结构和营养
结构科学合理,每户居民有一套宽敞舒适的住宅,部分家庭拥有汽车。文化、教
育旅游、娱乐设施完善,卫生保健体系健全,城乡环境达到“美化、净化、绿化”。
——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民主法制健全、社会秩序良好,社会
道德高尚,人民安居乐业,精神生活充实。
三、经济结构及生产力布局
(一)经济结构
“九五”期间,紧紧抓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关键,努力搞好产业结构的
调整和优化升级。围绕全面提高经济素质和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促进产业结构
由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总体构思是:在优化农业的基础上,重点调整工
业内部结构,抓好第三产业由低层次结构向高层次结构的转变。
1.第一产业。 实现传统农业为主向现代科技型、高产优质高效、创汇农业
为主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方向转变,
农村向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把扩大农副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共同富
裕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2.第二产业。 整个结构要从原材料、初加工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增加最
终产品、整机产品、名牌产品的比重。产品技术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为主,
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为主转变。企业组织结构由规模小、组织散向集团化、协作
化转变。适当增加生活消费资料产品生产的比重,到2000年轻重工业比例调整为
40: 6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企业集团的经
济总量占全区工业的比重上升到70%以上。 建筑业向集勘测、设计、建筑安装、
装饰装修于一体的综合方向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第三产业。 以建设旅游文化名城为主线,突出发展旅游业。以景区景点
建设、市场建设、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为依托,促进第三产业向高层次、宽领域发
展。努力建设商贸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
咨询业、科技服务业关联配套的第三产业服务体系。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布局
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布局总的格局是“一片六点”。
“一片”指城区,以现有城区为中心,南北延伸、东西拓宽,即东西至两山
山脊线,南沿八陡南过境路,北至白塔与淄川区昆仑镇交界处,东西宽10公里,
南北长14公里。 现在城区面积22.11平方公里,2000年城区面积扩展到40平方公
里,2010年可发展45平方公里。现在城市人口25.5万人,城市常住人口32万人,
20(0年城市常住人口逐步达到40万人,2010年发展到45万人。区内工业基础较好,
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较全,商贸业较为繁荣,在今后15年内,生产力各要素在全区
的比重占89%左右。
在城区,以淄八铁路为轴线,形成产业聚集带和经济增长轴,带动全区经济
发展。淄八铁路与新石铁路连接后,开成省内第二条南北铁路运输干线,对产业
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要加快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积极发展具有高技术含
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着力培植机电一体化、陶琉、建材、新材
料等主导产业。
“六点”指池上、源泉、崮山、北博山、石马和南博山等六个小城镇,在今
后15年内,生产力各要素在全区的比重占11%左右。
四、加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建立具有博山特色的富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化产
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的总构想是实施“二、三、一”战略,即重点膨胀、加速
发展和调整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
(一)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和达
到“比较富裕型”水平
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为目标,以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市场
稳定繁荣,农民实际收入有较多增加为标准,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
现代化为方向,以实施“走好五步棋,作好一篇文章”的发展战略为主体,坚持
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资源配置
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发展种植、林果、畜牧、水产养殖4大主导产业。在加快
基地化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强化科技兴农,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方面
跨上新台阶,在加快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九五”期间,我区农村经
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大对农业的投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
产条件,加速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实现
良性生态循环的高度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47亿元,年递增
15%。农业总产值达到7亿元,年递增10.0%。主要农产品:粮食总产70(0万公斤,
果品2亿公斤, 畜禽产品2550万公斤,水产品150万公斤,蔬菜1.5亿公斤。林业
面积达到4.3万公顷,林业覆盖率达到63%。建设1处农业科技园区,使科技进步
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0%。
1.搞好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6大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
立体种植,提高单产,稳定总产,增加土地效益。一是巩固完善南北两片6000余
公顷粮食生产基地;二是淄河沿岸2000公顷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万亩蔬菜制种
基地;三是在林业建设上,重点实施近郊山林公园化,山区流域生态高效化工程,
提高1.11万公顷经济林生产基地的经济效益,加强现有3.19万公顷防护林的管理;
四是建设10万头猪、 150万只鸡和万头牛的畜禽生产基地;五是建设淡水养殖基
地, 水面扩大到222.7公顷;六是建设1300余公顷桔梗、万亩黄烟和20万平方米
食用菌生产基地。 同时围绕果品、肉蛋奶、中草药和蔬菜等农产品深加工发展6
个辐射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建立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
经营体系。
2.稳定“两田制” ,巩固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双层经
营体制,大力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促使土地向种田能手
集中,使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逐步达到60%,单位经营规模达到1015亩以上,60%
的种植面积纳入一体化经营。
3.加快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步伐, 实现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
源的最佳配置,实现城区人口40万人,山区农村10万人的目标。全区农村村庄减
少到200个左右。
4.优化和完善“1511” 经济林工程,提高质量和效益。从山区农业的实际
情况出发,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搞好用材林、防护林和生态林建设,大力发
展经济林,2000年经济收入达3亿元。
5.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配合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6大基地,
实施“五步棋,一篇文章”战略,建设好农村专业化、系列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优化镇级、完善村级服务体系,提倡农民群众组建自我服务体系,如各种学会、
协会等。
6.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坚持大规划、大开发、大投人、
大效益的原则, 因地制宜,多方筹资,投人1.7亿元,大搞拦蓄防洪工程和农田
三灌节水工程, 改善农田溉灌面积700公顷,新增2816公顷,达到6000余公顷以
上。改善我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
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稳定总产。
7. 作好农村小城镇建设这篇“文章”,优化农村布局。小城镇建设要贯彻6
个坚持、5个相对集中、5个相结合的原则。6个坚持是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规模适度、 档次要高、功能要全、建设要快。5个相对集中是人口、生活小区、
工业加工区、 农业经济区和公用设施相对集中。5个相结合是小城镇建设与改革
开放、劳动力转移、两田制、工业小区和市场建设相结合。池上、源泉、崮山、
北博山、石马和南博山等6个小城镇,要按照“六个一”的标准进行建设,即1个
既符合全区总体规划又突出本地特色的规划建设方案,1条城市化的中心路,1个
综合性专业市场, 1处小游园,1个工业小区和1个生活小区。每个小城镇要在突
出各具特色建设的同时,抓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大力培植主导产业,
积极发展新兴工业
工业是全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头戏”,在“九五”时期,仍将是龙头支柱
产业。我们要立足现有基础,充分发挥潜在优势,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纵
向延伸抓系列,横向扩展上品种,突出主导上规模,更新换代上水平。加快传统
工业技术改造及老企业与高新技术嫁接和更新换代,大力培植主导产业,积极发
展新兴工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主攻规模效益,实行专业
化大生产、社会化大协作,增强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把我区建成以陶琉之乡、
机电泵业城和新材料基地为特色的现代化工业名城。任务目标:2000年博山地区
工业产值达到350亿元,其中区属及以下工业产值达到3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
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 出口产品产值占工业产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10%左右。为实现上述任务目标,今后工业发展的重点是: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发展的内在质量和效益,加快老企业、传统工业
嫁接,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总的要求是在“九五”前两年,对现有的企业进行
技术改造、更新换代一遍,投人技改资金13亿元,新增产值40亿元。技术改造:
一要建立技改基金制度,重点扶持重点行业、产品、项目;二要走引进、吸收、
创新的路子,大力承接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突出抓好规模效益,关联配套,上档
升级, 节能降耗,提高专业化水平等5个方面;三要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扩
散和渗透,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通过改造,提高全区工业技术
装备水平、生产工艺水平和科学化管理水平,使机电、陶琉、建材、纺织、化工
等行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水平达到发达国家90年代初的水平, 有30%的主要
工业产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当时水平。使机电、泵类、高档陶瓷、化纤、高
档建材等产品规模、 档次和市场占有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15%的达到国际水
平。淘汰耗能高,污染重的小化工、低档建材产品,压缩一般加工工业的生产能
力。
2.大力培植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实施主导产业带动战略。
(1) 机电工业,是我区最大的行业,也是我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一
是搞好协作配套,继续背靠市属以上大、中型企业,发挥地区产业产品特色,扩
大生产规模,形成企业集团,提高在全国电机、泵类生产基地的地位。二是加快
对现有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向节能、节材、高效、低噪声、长寿命、高质量、
防爆隔爆等性能发展。三是开发生产电机系列产品。重点是开发铁路用东风型内
燃机专用牵引电机组,地铁电机,开发轻型车、轿车用电机、摩托车起动电机50
万台,军工用履带车辆电机,无刷同步电机、稀土永磁同步电机、防爆电机,电
动汽车用电机、太阳能电机。四是开发减速机系列产品。重点有全钢系列减速机
2万台, 摆线针轮,尼曼蜗杆减速机1.5万台,新型减速机1.1万台。五是开发机
械产品。 汽车板簧5万吨,锥形齿轮,矿山机械5000台,齿轮锻件80万件,液压
机1000台, 汽车方向机械10万件,数控压力机,大型破碎机,抽气机2万台,开
发环保设备机械、化肥设备机械、建材机械、水泥设备机械、高等级公路筑养大
型成套机电一体化的路面工程机械,陶瓷、纺织等机电一体化机械。六是泵类系
列产品。巩固提高真空、潜水、杂污、耐酸和普通工业泵类产品的工艺技术水平
及性能, 开发生产杂污泵2万台,大型潜污泵、残液泵、混输泵、高速泵、高压
热油泵。七是开发光、机、电一体化产品。上整机,抓成套,在提高产品档次上
下功夫,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要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机电产品生产基地和全
国摩托车、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伙伴。八是发展节能电光源、家庭保健器材、体
育器材、无污染多用途的吸尘设备,碎纸机械和家用五金工具等产品,大力开发
生产大型工业除尘设备。 2000年机电行业形成130亿元的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
值的37%左右,5年内平均年递增25%左右。
(2) 陶瓷琉璃工业。是我区传统优势行业,总的发展方向是改造、巩固、
提高和开发新产品,上档次、上规模。围绕原料标准化、产品高档化等问题加快
我区传统陶瓷改进步伐,突出发展强化瓷、园林陶瓷、建筑陶瓷。建成中型规模
的功能陶瓷生产专业厂2至3处。扩建开发生产出口瓷5亿件,高档陶瓷装饰板100
万平方米。琉璃料器生产要突出实用性和美术性相结合和特色,使其技术水平、
产品品种、质量产量都迈上一个新台阶。
玻璃行业要以日用玻璃为基础,扩大灯光玻璃的生产能力,研究开发高档轿
车灯用玻璃和水晶玻璃等高中档化学玻璃制品。 日用玻璃制品的生产要实现4个
转变:一是由单一化向系列化转变;二是由实用型向装饰型、艺术型转变;三是
由普通型向精15高档型转变;四是由厚重型向耐热、轻薄型转变。2000年博山地
区陶瓷产值18亿元,琉璃、玻璃产值12亿元。
(3) 化学工业。大力发展现有精细化工产品,积极开发基础化工原料和各
种新型工业助剂,开发防治棉铃虫为主的高效广普农药。建设通达医药制品厂,
主要生产中、 西药,形成2.4亿元生产规模。开发生产无污染、耐热耐光、多功
能农用薄膜,开发生产2500吨PVC发泡板。
(4) 纺织工业。是我区重点发展的新兴行业。发展化纤及其加工为主的轻
纺业,对现有涤纶长丝、纺真丝绸实行规模改造,重点开发酸性聚醋切片、涤纶
超细旦丝、涤纶短纤维等原料产品。开发涤纶工业原料、长丝、仿真丝绸、染整、
高档服装加工一条龙。同时配套开发工业用布、保健纤维、功能纤维等。重点建
设万港保健涤纶长丝1.5万吨。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衬衣、高档针织系列产
品和中高档服装,由生产纺织原料、布匹为主,逐步转向以纺织、印染和制衣一
条龙。2000年形成100亿元的纺织生产能力。
(5) 建材、耐火材料工业。对水泥大口径输水管实行规模改造。水泥生产
要在质量上下功夫,开发生产高标号水泥、特种水泥和水泥添加剂。开发新型墙
体材料、屋面材料,利用工业废渣生产建材产品等。突出发展莫来石质、电熔错
质、 硅线石质耐火材料以及冶金用不烧砖、玻璃池炉用大型硅砖。重点搞好5.5
万吨菱镁介石,50公里大口径输水管和10万吨特种水泥的开发生产。
(6) 新材料工业。要积极发展陶瓷材料,包括陶瓷模具、陶瓷刀具、陶瓷
纤维、陶瓷泵阀、发动机及电子陶瓷、有机、无机化工新材料,永磁材料,电线
电缆、 电子新材料,复合材料,同时注重产品的2次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开
发1万吨变色硅胶,研究开发碳纤维。研制和开发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及建材制品,
提高建材制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程度。
(7) 电子工业。引进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配套开发智能化计算机及外
围设备、家用电脑、无线通讯设备、电子产品、办公电子设备、智能热工、电工
仪表、智能家用电炊具、片状铝电解电熔器等。
3.发展规模经济,组建企业集团,开发建设工业小区。一是在轻纺、化塑、
玻璃器皿、 冶金建材、泵业、减速机、机械和陶瓷等8个行业协会的基础上,在
发挥其实际功能,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向行业集团过渡,逐步形成具有我区特
色的8大行业集团。 二是在行业集团的基础上,结合我区传统行业和新兴产业的
要求,组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1520个企业集团,以此突出我区镇村工业的特色。
三是组建亿元村实业集团总公司。继续实施亿元村规模经济集团化战略,凡是村
属企业产值达到亿元及其以上的村,都要组建实业集团总公司,在“八五”末25
个亿元村的基础上,2000年逐步发展到100个,总生产能力达到300亿元左右,其
中工业生产能力250亿元左右。
开发建设工业小区要与小城镇建设和扩城规划的功能分区结合起来。 6个小
城镇,要吸收邻近镇和村工业企业,打破村域界限按规划进人工业小区。域城、
白塔、 夏家庄、山头和八陡等5个镇的工业小区建设,可与40平方公里的扩城规
划有机结合在一起,按城市功能分区安排工业小区布局,“九五”末形成17个工
业小区,工业产值达到170亿元。
区属工业企业以产权关系为纽带,以名人、名牌、名产品为龙头,组建成集
团公司或直属企业,2000年形成20亿元生产规模。博山境内的机电、陶琉和新材
料等主导产业,要逐步打破所有制的界限,组建以市属以上大厂矿企业为龙头,
以区、镇、村骨干厂矿为紧密层的地域性企业集团公司,一个拳头,一个窗口对
外,形成地域化经济格局和地域优势。
4.加快建筑业发展, 恢复其重要产业的地位。建筑业发展首先要提高队伍
素质,不断扩大建筑队伍,推进科技进步,走专业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的发展道
路。二是围绕企业重点工程、城市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特别是小城镇建设,
大力开拓建筑业市场。三是强化质量管理,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严格执行
国家技术标准,逐步推行国际标准,完善检测手段,逐步向建筑构件标准化,施
工机械化方向发展。四是建设一批科技开发、规划设计、材料设备采购室内外装
饰等智力密集型建设安装企业集团和工程承包公司,提高安装、装修能力,扩大
服务领域,提高经济效益。2000年建安产值达到30亿元,增加值10亿元左右。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博山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商贸、旅游名城
现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迈进,第三产业也随着快速增长,总的发展目标,为
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成鲁中地区流通、科技、金融和信息等四个中心而搞好
配套服务建设,并使第三产业成为我区的支柱产业,把博山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商
贸旅游名城。
1.活跃商、 贸业。商贸业的发展要树立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观念,
在商贸网点建设和市场建设上要坚持规模大、市场专、设施全、辐射广的原则,
坚持搞好5个相结合, 即大中小、集中与分散、综合与专业、改造与新建、内地
与外地相结合。总的布局是,以福门商业小区为中心,以张博路、博八路、西过
境路、中心路、水河路和人民路等干道、大店、名店为龙头,以机电泵业城、陶
琉大观园为两翼,以城乡中小网点为补充的市场体系。按“北商、南贸、中心零
售”规划布局,即北部重点发展大中型商业网点和专业批发市场,南部重点发展
集贸市场,城区建设大型零售网点、超级市场,实现多品种、高档次、优质服务
的标准。 在具体操作上,根据我区产业优势,继续完善"415"工程,即15公里的
商贸市场长廊,15万平方米的机电泵业城,15万平方米的陶琉大观园和15万平方
米的福门商业区。建设水泥贸易市场、琉璃交易市场、纺织品批发市场,粮食、
果品、蔬菜、畜禽批发市场等10处大型专业市场。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龙头,发
展一批经营规模大、辐射面广的集团公司,提高规模效益。大力发展为民、便民、
利民的连锁商店,统一标志,统一经营品种,统一商品价格,努力扩大市场占有
率。
2.繁荣饮食、服务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建立立体消费结构,从散点式
的博山地方小吃到低、中、高档饭店、宾馆,形成优势互补格局。改造新建一批
宾馆、饭店、酒楼和娱乐服务场所,使吃、住、行、游、购、娱配套。
3.建设专业市场。 一是发展房地产市场,完善房地产交易中心,引导房地
产健康发展。形成土地有偿出让、转让,房地产开发经营,商品房销售,房地产
租赁抵押、典当和房地金融业务,完善房地产评估、咨询、仲裁服务体系。二是
培育产权交易及技术市场。组建博山产权交易所,为资产流动股权交易提供服务。
扩大完善技术市场,建立一批中介组织机构,大力转移技术,积极交流信息,推
动科研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三是完善劳动力市场。形成在政府调控下的劳动力
平等竞争、自由流动、自主择业,工资主要由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决定
的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4.规范和发展金融业。 金融是经济发展调控的重要杠杆,发展方向一是商
业性银行,二是政策性银行。要认真执行国家金融政策,紧紧抓住市场经济的机
遇,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在完善金融市场,拓宽资金融通渠道和业务范围,
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增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
力。“九五”末专业银行逐步成为综合性、全方位、多功能,按国际惯例运行操
作的商业银行。在筹措资金渠道上,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广开筹资领域,不断
增强经营实力。在经营机制上,逐步向市场经营型转变,改革内部经营机制,推
进商业化改革。在资金投向上,支持地区经济发展,找准经济的新增长点。在投
资战略上,加大科技投人,促进科技进步,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后劲。扩大业务范
围,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金融信用卡业务开展,为经济发展服务。
5.大力发展信息、咨询、评估业。各种信息机构要重点围绕市场供求信息、
科技信息、综合经济信息、涉外经济信息等,逐步形成多系统、多层次、多功能
的信息网络。区经济信息中心要与国内重点信息中心联网,进而与国际经济信息
联网。积极建设信息金桥工程和信息高速公路工程。咨询、评估服务,要采取国
营、集体、个体、专营、兼营、业余等多种方式,积极开拓经济、技术、管理、
法律、文化生活等服务业务,逐步形成信息、咨询、评估的社会化、市场化、专
业化的服务体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6.突出发展旅游业。 我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景区规划面积71
平方公里,现在是省级风景区,发展旅游业条件好、潜力大,前景广阔。以发展
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活跃整个第三产业是我区的一大优势。以风景点建设为中
心,自然生态保护与风景资源开发相结合,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分散建设,谁投资谁受益的方针。“九五”期间,
计划投资1亿元, 建设和完善8大景区,100处景点,10处游园100个游亭,5处度
假村, 4处纪念馆(祠),形成接纳游客环境容量达600万人次,旅游业产值2亿
元的规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加快凤凰山、樵岭前、白石洞、五阳山、
金牛山、源泉、鲁山和石门等8大风景区,100多个景点的开发建设及旅游配套设
施建设。 把城市近郊3山(凤凰山、峨嵋山、西山),1洞(溶洞),1湖(淋漓
湖)景区、景点连线连片,建成板块式风景旅游区。在景点建设上由过去的布点
建设到重点景区建设上,开通旅游车道。建立“吃、住、行、游、购、娱”等旅
游服务体系,提高综合效益,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区、镇、村、个体等不同
层次的积极性,开发建设新的游览区和景点,积极开发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
建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把博山建设成为风景文化旅游名城。
(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进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形势下, 今后5年内,要充分利用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我区经济发展融于国际市场经济分工体系中,
参与国际竞争, 力争在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和外经3个方面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区
经济增长的速度,实现出口创汇和利用外资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
市场过分集中向多元化转变,由低水平对外经贸合作向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直
接与国际经济接轨转变。区属及其以下供货值达30亿元人民币,创造条件到海外
办企业,组织好劳务输出。
1.全方位对外开放。 一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和投资环境;
二是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外向型经济运行机制,转换企业对外经营的机制,建
立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外贸体制,建立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信息传递机制和经济
决策机制;三是继续办好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向型工业加工区、高科技工业园和
专利工业园,形成对外开放的示范阵地。
2.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一是多渠道、多形式招商引资,
扩大港台投资,吸引韩国、新加坡、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投资。二是投资导向,
以老企业嫁接改造,发展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为重点,实施百家企业嫁接外资工
程,力争在“九五”末全区有三分之一的外向型企业改制为“三资企业”。利用
外资进行农业开发,进一步提高我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在畜牧养殖、蔬菜种植、
林果、桔梗种植、香菇培植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选择一批项目,引进优良
品种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九五”期间,争取办成2一3个一定
规模的农业利用外资项目示范点。积极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
国际商业贷款等进行开发和建设,扩大利用外资总量。三是实行吸引外资的优惠
政策,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有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3.扩大出口创汇。 一是大力发展和重点扶持出口支柱行业和出口创汇骨干
产品,重点是机电、陶琉、建材和纺织行业。二是建立创汇基地,组建外经贸企
业集团。以八陡镇为龙头,以域城水泥厂、万通达公司组建工业品出口公司,形
成出口基地;以格林公司、李家地毯厂为主,形成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九五”
末出口供货值过亿元的镇达到8个,创汇500万美元的村15个。三是实施市场多元
化战略,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巩固和扩大美国、日本、东南亚和港台等市场,
开拓独联体、韩国及拉美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4.加快对外经济合作步伐。一是组织好劳务输出,到国外去承揽建筑工程、
工业工程、 农业开发和高技术项目,争取500人劳务输出。二是鼓励企业或企业
集团到海外办厂设点,开发利用国外资源,开拓新市场。三是组建发展集生产、
贸易、承包、劳务、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跨国集团性公司,带动区
内更多的企业产品进人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五、实施扩城战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一)总体目标
以建设具备高效能的基础设施,高水平的城市管理,高质量的生态环境,高
度精神文明的中等规模城市为目标,全面实施扩城战略,突出抓好开发区建设,
北部城区的连片建设和山区的重点小城镇建设,2000年基本形成规模,2010年全
面建成现代化、开型、园林式的新山城。
(二)扩城规划
1.城区范围: 由城东、城西两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扩大到东西两山山脊线,
北由白塔、 域城和夏家庄等3镇的部分版图,与旧城接壤,南从八陡、山头等镇
中的部分版图与老城区相连,面积40平方公里。
2.城市功能分区。 扩城后大致可分中、南、北、开发区4个区域。(1)城
中区,指城东、城西两个街道办事处,是我区政治、经济、商贸、金融、文化、
教育、 体育、卫生、科技和生活居住的中心。(2)城南区,包括八陡、山头两
镇的部分版图,是我区的陶瓷生产销售区,逐步建成陶瓷琉璃之乡,规范和完善
陶瓷商贸批发市场, 建设博山火车东站。(3)城北区,包括白塔、夏家庄和域
城3镇的部分版图, 沿张博公路两侧,是机电产品生产和销售集中区,逐步成为
机电泵业城,新建的博南铁路和博山火车站将给这一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人新
的活力。 (4)博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城市西北部,是博山的辅城区及经济新
的增长点,重点发展新兴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适当开发部分生活区、商贸区及
风景旅游区。
(三)发展重点
1.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主干道40一50米宽,次干道30米宽,支路22米宽,
“九五”城市人均道路面积8平方米,总开发面积170万平方米。一是打通内环路
和东环路。二是拓宽改造青龙山路、五龙路、叠羊路、秋泉路、双山路和博八路
的山头至八陡段。三是开辟专线道路,搞好城区道路与铁路、火车站和高速路的
并网连接。
2.城市住宅建设。一是加快推行城镇住房商品化,制定并实施与之相适应的
房屋售后管理办法。二是重点搞好旧城改造及旧村改造。三是开发和改造居民生
活住宅小区, 形成9个大型居住群。四是适度开发花园别墅式住宅。在住宅建设
中坚持大规模中低档住宅开发,实施安居工程和康居工程,试验性开发花园别墅
式住宅。建设样板小区,提高城市质量。城乡住宅开发面积130万平方米。
3.城市供水。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加强水资源保护开发与管理,实
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保证城市供水。2000年城区保证供水
10480万吨,人均每日生活用水120公斤,城区供水能力达到15万吨旧。
4.园林绿化。 以完善投资和生活环境为目标,坚持“城在园林中,园林在
城中”的方针。一是抓好道路和街道绿化,重点是中心路,水河路,张博路,西
过境路和人民路西段。二是园林绿化,重点是公园、游园、大型广场。三是住宅
小区和庭院绿化。四是驻博地区厂矿企事业单位院、区内绿化。五是城区周围山
头绿化,重点是西山、凤凰山和峨嵋山绿化。人均绿地面积2000年达12平方米,
总开发面积230万平方米,达到发达国家城市的绿化标准。
5.市容管理。加强城市综合治理,坚持集中领导,统一发展,分级管理,有
偿服务的原则,加快旱厕改造。“九五”期间,新建水冲式厕所64座,更新改造
56座, 新建18处垃圾中转站,建垃圾粪便处理场9万平方米,垃圾无害处理率达
到70%,粪便无害处理率达到100%,街道洒水率达70%。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扩
大环卫服务面积。
6.交通、 通讯设施建设。交通,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为重点,形成铁路、
公路相结合的交通运输网络。“九五”期间重点抓好仲临路博山至池上段的路面
升级,博沂路博山段的拓宽与博沂路西线的高标准建设,博沂公路达到国家一级
汽车公路标准,搞好湖(田)一南(博山)路博山段建设和路面升级。建设淄博
至莱芜高速公路博山段。搞好全区公路的路面达标升级。建设一处有相当规模的
客运汽车站。2000年建成博(山)一南(博山)40公里的铁路,建成博山火车北
站与东站。邮电通讯,“九五”末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4万门,电话机10万
部,全区电话普及率达到20%,发展公用电话每千人3部,扩大无线寻呼电话和移
动电话容量,实现邮电通讯的现代化。护”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加大环保力度和投人,生产、生活环境达
到清洁、优美、安静。城区以严格实施“三废”达标为重点,搞好点污治理,控
制污染物排放量和综合治理, 进一步治理孝妇河,使水质近期达到地面水国家W
类标准,远景达到\II类标准。建设一处5一10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厂。淄河流
域地面水质达到n类标准。 防止镇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限制城区污染项目向水
源区、风景区转移。严禁上严重污染项目。城区大气环境达到国家二级大气质量
标准,自然风景区达到一级标准。
8.城市供热、管道液化气工程。要加快区热电厂和博山热电厂的建设投产,
以此为热源规划实施城区企业生产、居民生活热、电、冷三联供。“九五”期间
规划平均热指标55千卡/平方米.小时。老城区热源以城区热电厂为主,近期可
供蒸汽220吨/时。 开发区以博山热电厂为热源,八陡片采用锅炉供热站集中供
热。 城镇居民生活采用液化石油气为主要气源,气化率逐步达到60%以上。“九
五”末居民小区内全部采用管道输送液化气人户。
9.电力。“九五”末博山地区年用电量29亿千瓦时,用电最大负荷41万千瓦。
“九五” 期间以蕉庄电网22万伏,博山4X 11万伏和良庄11万伏为主供电源,逐
步改造蕉庄电厂,扩建博山热电厂,新建城区热电厂,以增加电力,扩充热源,
同时搞好输配电工程建设。
六、全面实施“科教兴博”战略,促进科技进步和人民素质的提高
(一)科学技术
“九五”末,工业技术水平要高于省市的平均水平,30%的主要行业、产品、
质量、 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90%的企业重点产品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组织
生产。 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在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步达到15%,各类科技人
员达到3.5万人, 其中自然科技人员1万人。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3亿元。科技三
项经费占财政支出的1.5%以上。
1.工业科技攻关。 重点加强机电工业一体化产业,陶琉、冶金、建材、化
工、纺织和新材料等行业的关键技术研究,5年投资3亿元,实施工业技术推广、
攻关和振兴计划150项。 应用科学重点推广一批对能源、交通、通讯、新材料等
基础工业有重要作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抓好星火密集区建设,
培育5个亿元星火示范企业,3个5亿元星火示范镇,实施100项星火计划。
2.农业科技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设农业生产7大基地,搞好
科技攻关研究。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经验,创办农业科技开发公司
4个,3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丰收计划60项,粮食单产提高20%。
3.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设2平方公里的高新技
术开发区, 形成150亿元产值。5年总投资50亿元,配套实施火炬计划100项,创
办高新技术企业30家,培育新技术产业生长点30家。提高老企业嫁接改造的成功
率,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达到15%。完善扩充专利工业园,生产能力达到15亿元
的规模, 全区5年申请专利200项。建设3一5处高科技园区,建立5个高新技术集
团。
4.培育发展技术市场。建设1条科技街,5处科技市场,引进新产品、新技术
600项,技术交易额逐步提高到3亿元。建立科技信息库,并与全国联网,进而与
国际科技信息联网。
5.加大科技体制政策力度,建立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
提高开发创新能力。
(二)教育事业
1.办好各类教育。 一是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九五”末全
区普及学前3年教育,50%的幼儿园达到市级一类幼儿园标准。加强中小学管理,
创建规范化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占学校总数的4%,市级25%,区级70%. 基本普
及高中段教育。创造条件,加快以普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为重点的教育现代化建
设。村办学校达到国家、省教委的二类配备标准,其余全部达到一类标准。办好
特殊教育,以辅读学校为依托,建设区特教中心,达到省规范学校标准。二是大
力发展职业教育。 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达1万人左右,占高中段在校
生总数的65%左右, 创办国家级重点中专1处,省级2-3处,建成区职业教育中心
和一部分重点企业的职业中专。加快投人办好技工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
创办高级技工班,培养高级技术工人。注意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与衔
接。三是大力发展以扫盲、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青壮年非盲
率保持在98%以上,复盲率控制在2%以内。加强对各级领导、管理和技术人员的
外语和计算机操作培训,搞好职工岗位培训,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职工技
术等级提高1-2个技术档次, 健全和完善以乡镇成人中心学校为骨干的区、镇、
村三级成人教育网络。成人学历教育向多样化、职业性方向发展。建立教育与经
济科技相结合的示范镇4-5处。 四是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电大、业大、
函大等多种教育形式。建成淄博电大博山分校,继续办好淄博颜山大学,积极扩
大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的联合办学,加快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五是进一步扩大教
育对外开放和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加强教育区域规模建设,联合办学,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建设教育强区。
2.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加速校舍新建和改造。
“九五”期间确保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学生人均经费、教育事业
费方面逐年提高。对教育的投资,主要用于扩建博山五中,新建凤凰园小学,新
建博山第一职业中专,恢复扩建32个班规模的博山八中,扩建博山九中和五岭路
小学,建设博山七运动场;对农村中学进行改造、扩建;继续充实教学设备、器
材及图书、资料。
3.改善教学手段, 普及电化教学。建设博山电教中心,开通博山教育电视
台,形成卫星电视教育网络。全区中、小学都能收看电教节目。
4.尊师重教,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积极改善教师住房条件,搞好安居
工程,使城区教职工住房条件达到或略高于公务员的标准,镇要建设教师公寓。
搞好教育改革,完善五制改革及配套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依法治教, 使我区教育事业纳人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加强对教育工作
的督导,确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我区全面贯彻落实。
七、加快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一)文化事业
以出名人、出精品为目标,进一步巩固、完善区、镇、村三级群众文化网络。
新建一处集放映、戏剧、演出、健身、商贸于一体的综合型、高档次,并能接待
国内、国际性大型演出的文化中心,建设博山电影院二期工程,博山老干部活动
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若干个社区文化活动场所。每个
小城镇在建设中,应建设面积1500平方米左右的文化中心,配备省级以上标准的
文化5室(图书阅览室、游艺室、台球室、录像室、展览室)。
(二)体育事业
新建和完善、配套体育设施。新建体育活动中心1处,包括有容纳2.5~3万人
看台的体育场及能容纳3000~4000人体育馆和能进行游泳、 跳水比赛的标准游泳
馆。建成“三集中”体校。镇配齐1场1房1池(400米跑道运动场、单项体育训练
房、游泳池)。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举办竞技比赛,争先进,争名次,创建体育
强区。
(三)卫生事业
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按照城区强化医疗,农村强化防保的原则,搞
好“三加六”中心卫生工程建设。即建设区医疗中心、防疫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和6个小城镇中心卫生院。 建立健全具备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社会康复、健康
教育和全民健康查体等多功能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万人拥有病床50一60张,卫
生技术人员78一90人。
(四)广播电视事业
有线电视与日常生活密切结合, “九五”期间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
系统内容纳45套节目, 调频广播覆盖率达95%。逐步实现城区和小城镇双向多功
能信息综合服务网,城乡实现双向电视及遥控会场,创办电影电视节目,发展图
文信息。
(五)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改革企业用工制度、毕业生分配制度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制度,为
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创造制度基础。建立多层次的职业介绍机构,建立区级人才资
源库,为劳动力择业和科技管理人才的流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有计划地组织劳
务输出,安置好残疾人就业,加强安全生产,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在统一政策标准,分类统筹管理的原则下,在城乡所有劳动者中实行养老保
险、待业保险、试行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女工生育保险。重视发展老年事业,
切实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搞好解困工作,
解决城乡居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
(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保持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区称号,力争跨人全国
文明城市行列。要突出抓好思想教育,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持久地开展共产主义理想和信
念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国防观念教育,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的教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以及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的宣传
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及正确的人生观。农村要搞好移风易
俗、破除封建迷信的教育,引导农民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企业要强化主人
翁思想教育,着力培养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卫生医疗、教育、商业、服务等行
业,着力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职业风范。各级机关要强化服务意识,
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要开展好各类群众性的文明共建活动和创建文明
机关、文明单位、文明市民等活动。全面实施“细胞工程”,推进家庭文明建设,
积极推广普通话,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强化全民法制意识,形成遵纪守法,依法
办事的好习惯。加强机关廉政建设,消除腐败现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
厉打击各类犯罪,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确保良好社会治安秩序。做好信访工作,
正确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八、经济体制改革及主要政策措施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加强宏观调控,
制定科学政策,采取有力措施。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宏观经济平衡机制
按照政、企职能分开,精简、统一、效能,宏观管住,微观放开的原则,政
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转向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
产经营,实现由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的转变。负责组织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努力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平等竞争,
调节社会分配,组织社会保障;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
国有资产和监督其经营。逐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起高层次、有权威的综合
协调机制,提高宏观调控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实效性。
(二)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微观基础的活力
深化企业改革,核心内容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是改革企业产权制度,
实现产权界定明晰化、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交易市场化,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
和重组。二是完善企业法人制度,明确企业责权,建立企业利益制约机制、动力
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三是建立
科学的公司管理机构,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三)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对投资活动的调节作用,建立法人投资和银行信贷的风险责任,
明确投资主体的职责。逐步建立起“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担风险”的投
资体制。将投资项目划分为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竞争性项目
以企业作为基本投资主体,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公益性项目主要由各级政府安
排投资,基础性项目由各级政府筹措资金组织投资,并广泛吸收企业和外商参与
投资。建立健全投资间接调控体系,及时有效地对投资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控。加
强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咨询评估工作,坚持先评估、咨询,后决策立项,并实行
跟踪评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重点项目建设及布点,实行政府决策和计
划管理,以搞好规模控制和总量平衡。进一步健全和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健
全投资市场体系,在项目建设上引用市场竞争机制,逐步推行招标投标办法,形
成在法制规范下的公平竞争机制。
(四)加强区级财源建设,建立多元融资机制,积极筹措建设资金
实现“九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资金是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必须采取有
力措施,加强区级财源建设,要科学制订区级财源建设规划,认真落实年度财源
建设计划,保证区级财力的稳步增长。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融资机制,积极
筹措建设资金,在金融体制调整使得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分离的情况下,要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在本辖区内巩固或新设分支机构,扩大服
务网点;建立重点建设基金,集中一定比例的预算外资金、专项资金纳入基金管
理;要多方面吸引域外资金,增辟资金来源。努力增强利用外资的深度与广度。
组织好社会闲散资金,通过多种形式投人重点项目建设。要加强各种基金的管理,
优化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需要提供人才保证
要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观念,为各方面人才
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根本的问题是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一是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
的用人标准,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建设一支优化、廉洁、工作高效的公务员队
伍。二是打破行业、区域、身份、级别界限,坚持“四化”方针,面向社会,公
开招聘厂长(经理),努力造就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视野开阔、知
识层次高的企业家队伍。三是通过培训、引进、聘用等形式,造就一支科研开发
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队伍。四是通过教育和培训造就一支技能熟练、素
质较高的职工队伍。五是从实践中锻炼培养一支思路敏捷,联系广泛,服务热情,
购销有术的经贸队伍。要注重培养高知识层次的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科技管理、
工程咨询、文化教育、法律服务等专门人才,以确保经济运行的高质量,管理工
作的高水平。
(六)制定配套政策,多层次发展经济
进一步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和骨干作用,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继
续鼓励和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外资经济,形成多层次发展地方
经济的格局。要切实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增加社会财富,吸收剩余劳动力
就业,扩大地方财政收入,繁荣城乡市场的战略措施来抓;要制定配套政策,创
造宽松环境,尽快使个体、私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一是建立健全支持
政策。支持个体、私营经济跨行业、跨地区经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扩大规模,
提高档次。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参与承包、租赁、兼并、
购买国有和集体企业,参股人股投资兴办股份制企业。商业银行可为其开办抵押
贷款业务,提供信贷资金;工商管理部门用好工商管理费,为其建立贷款担保基
金。二是完善保护政策。对个体私营企业在登记注册、征用土地、供电供水、人
才招聘等方面实行与公有企业同等的政策。三是强化管理政策,按照边发展、边
引导、边规范、边服务的原则,强化对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行为、管理知识和法
律知识的培训,使其树立遵纪守法、信誉第一、诚实致富、自觉纳税的经营思想
和观念,促进其健康发展。
(七)坚持三大国策,控制人口,保护土地和环境
坚持控制人口、保护土地、保护环境三大国策。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严格控制人口,切实保护土地和环境。
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社区调节功能,宣传人口政策,推
行优生优育,促进人口计划的完成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建设用地采取总量
和建设项目用地双重指标控制,实行“建设用地许可证”制度,依据行政法规依
法管好土地。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坚持环境建设
与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严格执行环保法规,推
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实施“蓝天工程”。
(八)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各级党组织处在领导和组织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指挥地位,要在不断增强
自身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同时,认真抓好领导班子建设,使其成为领导两个文明
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定期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分析
研究计划实施中的各类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
景目标纲要的贯彻落实。要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保护人民群众依
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保护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创造力,鼓舞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全面实现《博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9个5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
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