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购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2&rec=174&run=13

[综述] 1986年,粮食局编制16人,设秘书科、政工科、业务科、财务科、保卫
科、监察科、老干科,实有人员30余人。后经多次调整、精简,至1997年,粮食
局设办公室、政工科、业务科、财务科,实有人员24人。
1986-1997年, 区粮食局认真履行政府赋予的搞好粮食宏观调控,·保持地
区粮油总量平衡,稳定粮价、稳定市场、稳定社会的职责,在努力抓好政策性粮
食业务的前提下,坚持调三上一发展二的方针,加大商业性经营的力度,加强精
神文明建设,坚持深入持久地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为繁荣城乡市场,振兴博山经
济做出了贡献。
一、抓好粮油的购、销、调、存,保证部队和居民的粮油供应。1992年10月
以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粮油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粮食部门的职责是:按照国
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搞好粮食收购、调拨、储存,保证军需民食。
1、 1986~1992年, 年年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粮食收购或议转平任务。
1984年前国家对粮油实行统购政策,1985年中央为进一步搞活农业,保证农村经
济协调发展,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将实行了31年的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而且
品种只限小麦、 玉米(稻谷) 。这是我国粮食工作中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自
1986年开始, 我市每年合同定购任务为9万多吨。我区系城市工矿区,粮食不能
自给, 全区47万人口中,约20万非农业人口吃商品粮,调人量占总销售量的85%
左右,粮食、食油几乎全赖产粮(油)区调给。因此,从19861994年市政府基本
没给博山下达合同定购任务,只给了部分议转平(议价粮转平价粮)指标。1986
年至1992年7月间,累计完成议转平粮油22206吨,平均每年约3700吨。1992年10
月粮食价格全部放开,取消平价粮油供应,这是粮食工作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
济的重大变革。 至1995年上级未给我区下达定购任务。1995年7月国务院为加强
对粮食的宏观调控,抑制粮价上扬过快势头,保持市场稳定,又出台了粮食工作
两条线运行方案,将粮食部门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分开,建立两条线运行机
制。 为落实这一方案, 国家又恢复了定购粮收购政策,增加了定购粮收购量。
1996-1997年市政府给博山下达了年收购量1000吨的任务指标。 区委、区政府十
分重视,每年都成立由分管副区长挂帅的粮食收购领导小组,各镇党委、政府及
各级粮食部门相应成立组织,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做到了领导、政策、资金三到位。在粮食收购工作中,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靠上抓,各基层所坚持实行户缴户结算,奖励化肥兑现的的做法,鼓励
农民多缴粮、缴好粮,保证了年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收购任务。
2、 完善定购粮食调拨办法,保证市场供应。我区是一个城市人口较多的城
市,历史上的用粮主要靠外地调人。实行统购统销后,一直由国家统一调度。我
区19861992年共调人平价粮油369194吨, 平均每年调入52742吨,最多的1989年
调人64924吨,最少的是1992年因国家采取粮油压销政策,仅调入24393吨。1992
年10月粮价全部放开后至1994年没有调入任务。1995年国务院出台两条线运行政
策,对居民实行定量供应,价格略低于市场价。因而部分恢复粮食调拨,1995年
调入26180吨,其中市内调入5280吨。从济宁、曲阜等地调人20900吨,因本区财
政问题区政府调整了供应政策,压减了平价粮供应,因购粮结余较多。根据此情
况, 1996年粮食年度, 市政府决定减少对博山的调入任务,仅安排了2060吨,
1997年度调人6000吨。在调拨工作中,区粮食部门严格执行上级的调拨政策,积
极协调与产粮(油)地区粮食部门的关系,保证了各年度粮油调拨计划的落实,
为确保部队和居民的粮油供应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搞好计划粮油销售,确保军需民食。1986-1992年10月粮价放开前,粮食
供应政策一直沿用国务院1995年8月25日公布的《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
其中包括城市定量人口供应,行业用粮等。划分市镇定量人口的范围是:凡不从
事农业生产的一般居民和机关、团体、厂矿、学校的干部职工以及其他自由职业
者,均属非农业户口,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工种定量的划分,按不同行业、不同
年龄和不同劳动强度,周密调查,拟定工种方案,把若干工种汇集分类,逐户农
人核实工种,定量到人,按户签发《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凭证供应粮食。行
业用粮主要指以粮食为原料的酿造、饮食、糕点、副食业用的粮食。为切实保证
军需民食,区粮食部门严格按照各级政府的粮油供应政策,对城镇居民定量内的
粮油做到了不脱销、 不断档。1986-1997年10月共销售平价粮油388461吨,平均
年供应55494吨。在这期间粮油供应有两次较大事件。一是1987年7月按省市关于
加强粮食管理进行人口定量核实的通知(简称双核)精神,加强了计划粮油管理。
区粮食局抽调8人组成双核验收小组, 深入到厂矿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核实验收,
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共核查厂矿企事业单位497个,核实人数94126人,月供应
量177万公斤。通过双核核减供应人数506人,月供应数量减少2.15万公斤。通过
对101个饮食、糕点单位进行清仓查库,共查出长粮单位92个,长粮19.34万公斤,
亏粮单位9个, 亏粮2.06万公斤。通过这次双核和清仓查库,堵塞粮食漏洞,减
少了财政开支,效果十分显著。二是按照各级政府的部署,顺利地完成了压销和
换发地方粮票工作。实行压缩平价粮油销售和换发使用地方粮票,是粮食工作的
一项重大改革,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时间紧。为此,区粮食部门成立了压销工
作领导小组,设立办事机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采取了两保、四稳措施。
两保即:保证居民当月口粮计划的供应,做到不脱销、不断档。四稳即:通过各
种形式的宣传,解释城镇居民口粮不作废,定量口粮销售价格不变,粮票不作废
的三不变政策,稳定群众情绪;坚持在全区实行限购当月粮和限提当月粮票的办
法,稳定粮食销售;恢复三七粗细粮供应比例,稳定住过热的消费空气;压缩精
制粉、特制粉供应比例,稳定粮食消耗。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保证了压销工作的
顺利进行,粮油供应平稳,社会秩序安定,粮食销售得到了有效控制;1990年,
全区销售平价粮食31897吨,食油901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11289吨和833吨,
节约财政支出350多万元。 同时,区粮食部门还进行了以核实人口、核实工种定
量,整顿行业用粮为重点的两核一整顿工作,收回了因人口不实,工种不符等非
正常长粮,促进了节约用粮、计划用粮。
4、 加强粮食管理,确保储粮安全。多年以来粮食部门坚持把粮油储存工作
做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储粮方针,开展了四无
(无虫、无鼠、无霉烂、无事故)竞赛和科学保粮活动,积极推广和采用了双低
(低药、低氧)和药剂熏蒸等保粮新技术,为实现规范化粮仓,采用了双笆、双
门、双窗、塑料槽管等方法,收到了隔热、降温、密封性强的良好效果,改善了
仓房的安全储粮条件。同时,加强了粮油检验,定期组织粮油普查鉴,加强了消
防设施的配备和安全措施的落实,多年未发生储粮事故,自19861992年粮价放开
前,连续7年被上级业务部门评为四无粮仓区。
二、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全方位地搞好粮食工作。
1、 议购议销。粮油议购议销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领域利用价值规律,作为
统购统销必要补充的一种经营形式,即国家在实行统购统销后,在粮油流通领域,
按市场法则与粮油生产者、消费者协商定价,自由经营的粮油贸易。此项工作自
1962年开始实行,由粮食部门独家经营,采取门市收购、集市收购、串乡收购和
生产队协商议购等多种形式。销售本着量入为出、微利的原则进行。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粮食工作会议精神,省粮食厅于1979年
月制定了加强粮油议价经营工作的意见,认为粮油议购议销是统购统销的必要补
充,对于活跃城乡经济,调剂余缺,安排人民生活,促进工农业生产都有积极作
用。积极进行粮油议购能满足农村农民群众出售余粮的要求。但是议购的粮油不
能用于平衡国家计划收支。议价经营在有利于贯彻统购统销政策的前提下进行,
坚持量人为出,不挖平价库存,销售先省内,后省外,先内销,后出口的原则。
为贯彻好议价工作这个转折性的意见,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市粮食局提请市
政府批准,于1980年11月成立了市粮油议购议销公司,翌年,我区也成立了相应
的领导机构,组织各级粮食部门大力开展粮油议购议销业务,突破了议价工作长
期萎缩的局面。1983年起,为进一步搞活粮食流通,中央决定实行多渠道经营,
打破过去城乡分割,地区封锁,独家垄断的局面,粮食部门的议价经营在粮食市
场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本区的议价经营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861989年
累计实现议价利润191.09万元。 1990年议价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亏损达
88.6万元, 其原因一是1989年8月根据区政府指示,区粮食部门调入大量救灾玉
米,由于受市场变化的影响,没有销出去,造成大量积压,其后粮油价格急剧下
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多万元。二是1990年新年春节期间,平价库存不足,根
据区政府指示,借销大批议价面粉,归还时价格已下跌,造成经济损失30多万元。
以上两项共造成议价经营亏损余万元。
2、 粮油加工。博山面粉厂是本区唯一的国有面粉加工企业。该厂是在原博
山碾米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71年博山碾米厂以原西冶街杂粮车间改造移址西
上堰为全麦粉厂,省投资6万元。1978年7月,省、市、区三级粮食部门拨款26万
元,进行技术改造为日产标粉50吨的面粉车间,翌年11月投产,更名为博山面粉
厂。1986年后,该厂又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主要设备采用MQ型
气压磨粉机,建立了设备齐全的化验室,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了质
量保证体系。产品由单一标准粉,改造为特二粉、标准粉双工艺。使产品质量产
量都有了飞跃发展。1989年该厂的颜龙睡标准粉荣获部优产品称号,节能工作、
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等,分别被商业部、省、市命名为先进单位。经济效益也十
分显著。 1986~1991年累计实现利润497.72万元, 年均创利82.95万元,最高的
1989年创利125.45万元,在全省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为此该厂多次被评为省、市
先进单位。这一时期的厂长张汝鑫同志(现任区粮食局副局长)因推行全面质量
管理成效显著,经济效益突出,多次受到省、市粮食局的表彰奖励。1992年后由
于受粮价放开,外地企业介人的冲击等因素的制约,经济效益不甚理想。博山挂
面厂是本区粮食系统唯一的集体所有制企业。1958年5月1日,博山粮食分局组织
22家自营户于博山南门成立了面条加工合作社职工40余人,压面机22台,日产挂
面1000余公斤。 是年8月迁址博山大街。1966年建成博山挂面厂,厂址迁至白虎
山,实现了生产烘干连续作业,至1986年日产挂面达到13吨,年产量4000多吨。
其主要产品为:银丝、钙奶、豆粉、竹叶面条等,其中标一挂面1985年荣获省粮
食系统优质产品称号。 1986-1992年间,该厂主要承担区粮食局平价面条加工任
务。 因其产品质量较好, 深受消费者的好评,虽然微利,但能维持正常生产。
1992年10月粮价放开后,没有了平价面条加工任务,加上个体民营企业异军突起,
竞争十分激烈,该厂产品市场占有份额逐步缩小,效益逐步滑坡,至1995年生产
难以为继,被迫停产。为此,1996年初经区粮食局研究,决定由区粮油服务公司
予以兼并,是年6月恢复正常生产。
3、 粮油食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部门
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也有了相应的改变,粮店从单纯出售生粮同时向生产经营
食品发展,把其中一部分生粮转化成食品,实施居民大厨房工程,这是逐步改变
家家生火、户户冒烟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的长期奋斗目标。1985年以前,本区粮
食部门的食品生产经营开展的并不普遍,数量较少。自1986年开始,区粮食部门
把此项工作作为粮食企业转轨变型(由管理型转为管理经营型)的重要措施,列
人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当年投资20余万元,为部分单位购置了馒头机、合
面机、电烤箱等,扩建改建了部分食品加工车间。此后,各粮食企业的食品生产
有了长足的发展。 19861992年累计生产食品45000余吨,年均6400余吨,实现利
润546.7万元, 年均创利78.1万元。1993年后由于粮价放开,人工、水电、煤炭
等原材料大幅度涨价,使本来就微利经营的食品生产陷人困境,许多单位亏本经
营, 食品生产经营量逐步减少。1996年8月,区政府、财委针对馒头市场个体业
户卫生条件差、馒头质次价高的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对馒头市场进行了整顿,并
指令粮食部门恢复馒头生产,让居民吃上放心馒头。在此情况下,粮油供应公司
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筹建,于是年10月利用社门馒头生产线恢复了馒头生产,由
于卫生条件好,馒头质优价廉,受到消费者的好评,很快占领了市场,日产量达
1500多公斤,并改变了脏活累活雇用临时工的状况,由职工自产自销。不但让居
民吃上了放心馒头,而且消化了部分企业富余人员。随后面粉厂、山头粮贸公司
也恢复了馒头生产。1996年遵照市粮食局提出的食品经营战略,实施居民厨房工
程,经区粮食局批准,供应公司投资30余万元,建成了天天食品厂馒头制作中心,
采用不锈钢厨房设备,设施先进,厂房整洁卫生,日产可达万斤。翌年元月正式
投产,日经营量达2500公斤。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该公司购置了20辆三轮车,
在城区设立了20多处销售网点,扩大销路方便了居民生活。
三、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
19861997年期间,粮食局历届党委一班人带领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大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深化粮食企业改革,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了我区粮食事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1、 党组织。1986年8月前粮食局设立党组,是年9月区委为加强党的组织建
设,决定设立粮食局党委、纪委。1988年,根据党的十二大精神,上级党委探索
党的建设新路子, 党组织实行属地化管理,是年9月粮食局党委所属单位党组织
关系,除局机关党支部外,全部移交驻地办事处党委,粮食局党委同时撤销。是
年12月经区直机关党委批准, 设立粮食局党总支,翌年1月改设党组,是年12月
改为党总支,1991年11月又恢复粮食局党委至今,同时恢复粮食局纪委。
2、 党的组织建设。一是本着稳定、充实、提高的原则,坚持不断地抓好企
业领导班子建设,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及时对所属企业领导班子
调整充实。 19861997年期间,调整交流提拔企业领导干部289人次。同时注重干
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先后大担启用德才兼备、有开拓精
神的后备干部78人,增强了企业领导班子的战斗力。二是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加强对人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 1986~1997年共发展新党员96名,为党增添了新鲜血液,壮大党员队
伍。三是坚持每年两次民主评议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监
督管理。
3、 党的思想建设。1986年以来,粮食部门所属各级党组织都十分注重党的
思想建设,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
政策,坚持不间断地抓好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理想和宗旨,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教育,使广大党员认清了形势,坚定
了信念,政治素质显著提高。坚持和完善党员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这期间各基层支部还坚持开展了党内比贡献、我
为党旗添光彩、党的知识竞赛、歌曲演讲会、诗歌朗颂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组
织参观焦裕禄、孔繁森纪念馆。通过这些形式,陶冶了广大党员的情操,坚定了
共产主义信念。
4、 党风廉政建设。粮食部门历届党组织都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
作,常抓不懈。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定责任书一级包一级,
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坚持每年对机关和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一次思
想作风整顿,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提高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
能力。三是为切实转变领导作风,局党委(党组)成员都坚持建立工作联系点,
上下沟通,互相监督。四是自1994年起局纪委对机关科长以上和企业领导成员,
建立了家庭大事汇报制度,将其家庭重要经济收支情况置于党组织的监督之下,
对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86~1997年粮食局领导人 姓名
┏━━━┯━━┯━━━━━━━━┯━━━━━━━━━━┯━━━━┓
┃ 姓名│性别│ 职 务 │ 任 期 │备注 ┃
┠───┼──┼────────┼──────────┼────┨
┃刘绍厚│ 男 │ 党委书记 │1986.10~1988.8 │ ┃
┠───┼──┼────────┼──────────┼────┨
┃于洪厚│ 男 │局长、党委副书记│1986.6~1991.1 │ ┃
┠───┼──┼────────┼──────────┼────┨
┃崔振德│ 男 │ 副局长 │1986.6~1990.1 │ ┃
┃ │ ├────────┼──────────┼────┨
┃ │ │ 局长党委书记 │1990.1~1993.7 │ ┃
┠───┼──┼────────┼──────────┼────┨
┃李克勤│ 男 │ 副局长 │1986.6~1995.5 │ ┃
┠───┼──┼────────┼──────────┼────┨
┃张汝鑫│ 男 │ 副局长 │1994.4~ │ ┃
┠───┼──┼────────┼──────────┼────┨
┃苏胜祥│ 男 │ 副局长 │1990.4~1993.7 │ ┃
┃ │ ├────────┼──────────┼────┨
┃ │ │局长、党委书记 │1993.7~1997.7 │ ┃
┠───┼──┼────────┼──────────┼────┨
┃岳乃金│ 男 │ 副局长 │1995.7~1997.6 │ ┃
┃ │ ├────────┼──────────┼────┨
┃ │ │局长、党委书记 │1997.6~ │ ┃
┗━━━┷━━┷━━━━━━━━┷━━━━━━━━━━┷━━━━┛
[饲料工业] 1986年至1997年间,我局的饲料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其骨干企业
饲料公司是1985年组建的,当时只有一台陈旧落后的小型饲料加工机组,开展少
量饲料加业务,产品由各基层粮食所、店代销。为扩大生产规模,促进我区养殖
业的发展, 1989年经粮食局研究决定,在赵庄投资200余万元,兴建了年设计产
量达万吨的饮料加工厂,该设备全部采用微机控制,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
并配有完善的化验检测设施。近年来在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的协助下,先后研制
开展了科技含量较高的浓缩饲料、颗粒饲料及各种全价饲料新产品。但由于我区
系缺粮区,购进原料成本高、费用大,因此产品很难打人外地市场。而我区养殖
业又不发达,少量养殖户饲料需求量,远远满足不了万吨饲料厂的要求,因此饲
料厂开工不足五分之一。为最大限度的发挥该机组作用,饲料公司除努力开拓市
场增加销售外,决定自办养殖场,自行消化部分产品,缓解开工不足的矛盾。为
此于1992年出资185万元, 收购了亏损严惩资不抵债的北博山镇郭庄养殖场。其
后又投资近200万元, 更新改造了雏鸡孵化设备、鸡笼、鸡舍等设施。1996年又
新征土地21.3公顷, 投资150万元新建了万能套种鸡规模的肉食种鸡场一处,每
年可为社会提供肉食鸡苗100万只。 但由于受资金短缺的制约,屠宰、冷藏等环
节跟不上,如按现有规模养殖,势必造成巨大风险。为此,1997年初区局决定,
千方百计筹借资金,配套完善屠宰线、冷库等一条龙设施,并于当年6月份动工。
至当年8月还是由于资金未落实, 工程被迫下马。总之我局的饮料工业虽然投资
较大,发展也较快,但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决策上的一些失误,使大量的投
资不但得不到回报,而且给企业带来了学生的负担,造成近千万元资产的闲置浪
费。

[深化粮食企业改革] 1986~1997年,正是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粮食部门把深
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全面深化,重点突破,为粮食企
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1986年粮食部门认真总结往年经营
责任制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对商业企业实行了以部分工资浮动,
分环节联量、联利计奖、计罚为主要内容的经营责任制。在此后几年里,又先后
试行了工效挂钩,计件工资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的分配办法和经营模式。1995年
又对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了工资批复办法。区局将各企业全年经济指标分
解到月,根据当月任务完成情况,审批工资发放比例,年底统一结算。通过这一
形式,使工资与效益挂钩,分配拉开了档次,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激发
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2、 粮食体制改革。为解决粮食基层企业规模较小,管理分散等问题,进一
步扩大企业规模, 为粮食企业抓管理上等级打好基础,1991年2月,区粮食部门
所辖的24处粮店(所)重新组合,成立了山头、八陡、域城、夏家庄、税务街、
大街、 西冶街、城里8个粮油食品中心店,业经市财委淄财委字[1991]52号文
件批准,企业规格为小型(一)。中心店的成立对强化宏观调控,发挥规模经营
优势,减少管理人员,搞好系列化服务起到了积极地作用。1 992年7月,为适应
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加快粮食企业改革的步伐,经市计划委员会淄计发[1992]
393号文件批准, 成立淄博市博山粮油总公司,性质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全
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区政府,总公司与下属各公司、厂、店,实行二级法人;总
公司统一管理人、财、物,下属各单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是年11月,区粮食
局决定, 将原8个中心店更名为粮油贸易公司,新成立城东、城西两个粮油贸易
公司,组建天丰、汇宝两上实业开发公司。是年10月,国务院决定,取消定量人
口平价供应,粮价全部放开。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翌年按照上级政府指示,粮食
部门在夏家庄、石门、北河口、车队、粮油服务公司进行股份制试点,后因各种
原因股份试点工作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1995年,为了加强国家对粮油市场的宏
观调控,国务院决定加快对粮食部门现行体制的改革,将粮食部门政策性业务和
商业性经营分开,建立两条运行机制(国发[1995] 1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粮食部
门深化改革实行两条线运行的通知》) 。对两条线运行的财务核算,组织机构,
谳控机制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贯彻好这一文件,区委、区政府遵照李岚清副
总理在全国粮食部门两条线运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凡撤销粮食局的应立
即恢复的指示,将区粮食局重新编人政府序列,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两条
线运行的实施方案。由于形势变化,这一方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落实。1997年党
的“十五大”召开后,按照上级政府的部署,区粮食系统组织实施企业改制,其
主要形式是:股份合作制、组建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租赁经营等。此项改
革正在进行之中。

[发展连锁经营] 发展连锁经营是市场经济形势下粮食企业经营的一种新形式。
为此,1995年初区粮食局借鉴兄弟单位的经验,决定以原机关粮店为依托,联合
大街、人民路、白虎山等13处粮店、所,组建了连锁型的粮油食品供应公司 (使
用天天粮油食品店店名) ,实行统一店名、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
一核算、统一管理的经营模式,克服了传统经营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竞争无
序等弊病,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规模,壮大了经济实力,为实现规模效益奠定了定
的组织基础。同时,由于实行六统一管理,因而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经营和
管理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由于我区粮油连锁经营动手早、行动快、效果好,
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在1997年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我局粮油食品供应公司被表
彰为发展连锁经营先进单位,当时分管此项工作的副局长岳乃金同志(现任局长)
被表彰为发展连锁经营先进工作者。但由于受经济环境,资金短缺等因素制约,
连锁经营工作尚未达到预期的目的,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完善、提高。

(任者木 郭文泉 陈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