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陶瓷公司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2&rec=125&run=13

[综述] 山东省陶瓷公司始建于1982年,其前身是淄博市陶瓷工业公司。根据山
东省人民政府1981年鲁政发166号文件, 关于成立山东省陶瓷公司的通知精神。
上收淄博市陶瓷工业公司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为省属企业。1982年5月1日正式成
立,公司地址在博山区新建二路。1986年6月迁至颜山公园北路1号新址办公。
省陶瓷公司是工贸合一、独立核算的企业性经济组织,隶属山东省一轻厅领
导,为副厅级单位。对直属企业实行产、供、销、人、财、物,进出口统一管理,
经国家进出口委员会批准,享有进出口统一管理,经国家进出口委员会批准,享
有进出口外贸经营权,具有法人地位。主要任务是贯彻执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
令,努力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积极扩大出口;负责编报和组织执行年
度及长远发展规划,技术改造规划,负责制定原材燃料,生产加工、内外销售和
财务、基建、劳动工资、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等各项计划,制订各项技术标准和
规章制度,并负责各项经济活动分析,反映和提供各种经济技术资料;对全省各
市地的陶瓷企业进行产品方向、发展规划,生产计划以及技术业务的指导,协助
做好产品销售和部分原材料、专用设备的供应分配等工作。
1986年, 根据省政府鲁政发[1986]120号文件,山东省陶瓷公司及其所属
单位划归淄博市领导,其建制、级别不变。全省陶瓷行业管理业务,如发展规划、
新产品评比、统计资料等,上级仍授权陶瓷公司组织实施。1986年底,公司直属
的企事业单位有:山东博山陶瓷厂、山东淄博陶瓷厂、山东福山陶瓷厂、山东张
店陶瓷厂、山东淄川陶瓷厂、淄博工业陶瓷厂、淄博美术陶瓷厂、淄博洪山陶瓷
厂(1988年并入山东淄博陶瓷厂)、淄博陶土矿、淄博陶瓷机械厂、博山纸箱厂、
山东省硅酸盐研究所(今山东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及上述
国营企业所办的集体工厂等共17个单位。 全部占地面积198万平方米, 有职工
18149人, 固定资产原值14520万元。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981万元;生产日用
陶瓷20916万件,其中出口陶瓷5677万件;产品销售收入13375万元,实现利税总
额2010万元,其中利润107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7680元。
“七五”期间,省陶瓷公司认真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坚持以经
济效益为中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增强了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加快了
发展步伐,在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工艺装备、技术开发、出口创汇、经济效益
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使淄博陶瓷工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发展到“七五”
末,1990年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达到28134万元,比“六五”末增长49.41
%, 五年间平均每年递增8.36%, 分别占全市和全省陶瓷工业总产值的63.22%、
45.11%; 日用陶瓷总产量达到18394万件, 比六五末增长28.12%,平均每年递增
5.08%,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日用陶瓷总产量的61.92%, 39.49%,其中,出口陶瓷完
成9017万元,比“六五”末增长1.25倍,平均每年递增17.65%,占全省出口陶瓷
总产量的61.99%; 出口创汇猛增到1924.6元美元,比“六五”末增长2.3倍,分
别占全市和全省陶瓷出口创汇总额的77.4%和64.47%。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1384.8
万元, 比“六五”末增长92.52%,平均每年递增14%。经济效益,在企业增支因
素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实现利税1460万元,比六五末降低21.59%,平均每年递
减14.75%, 其中,实现利润605万元,比“六五”末降低41.09%,平均每年递减
10.04%;全员劳动生产率由“六五”末的6871元提高到9919元,增长44.36%,平
均每年递增7.62%。
“七五”期间,省陶瓷公司积极研制开发新产品,形成了一批具有山东特色
的新材质、新造型、新装饰、新包装,使产品的档次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又涌现出了一批国优、省(部)优产品,博山陶
瓷厂生产的滑石瓷茶餐具,1989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该厂生产的象牙瓷茶
餐具、张店陶瓷厂生产的系列颜色釉精炻器、淄博瓷厂生产的高石英瓷广口西餐
具和20头系列精炻器、工业陶瓷厂的鲁玉瓷15头咖啡具、美术陶瓷厂的动物雕塑、
淄川陶瓷厂的园林陶瓷、陶瓷机械厂的节能球磨机、硅研院的釉上丝网颜料等共
获22个省(部)优质产品奖,优质产品率由“六五”末的22.44%提高到46%.五年
来, 在5次国际评比中有8种产品获8块金牌、4块银牌、1块铜牌;在国内举办的
全国性评比中有11种产品获9块金牌、 1块银牌、1块铜牌。此外,博山陶瓷厂、
淄博瓷厂生产的滑石瓷、精炻器、高石英质瓷、白细瓷四个系列产品,经国家有
关部门组织评审,正式定为京、津、沪三市涉外旅游饭店专用产品,并颁发证书
编人我国第一部《旅游饭店国产用品大全》。其他产品,美术陶瓷、耐火材料、
陶瓷机械、陶瓷颜料等也有较大发展。
“七五”期间,省陶瓷公司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口贸易实现了重大突破。
1987年,经省主管部门批准,以省陶瓷公司为龙头组建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
有制性质的山东陶瓷联合总公司,不仅拥有自营进出口权、而且市场应变能力有
所加强,出品陶瓷市场由主销港澳及东南亚,拓展到欧美;出口产品由单一杯蹀
和少量茶具,发展到批量成套茶餐具;出口交货量和出口创汇创历史最高水平。
单件创汇由“六五”期间的14.79美分提高到24.36美分,出口交货量由3944万件
提高到7901万件,增长1倍多;创汇由583万美元提高到1924.6万美元,分别增长
1倍和2.3倍。
“七五”期间,省陶瓷公司狠抓技术进步。加大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力度。涌
现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企业技术进步、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起
了重要作用。五年内共完成较重大的技术开发项目60多项,其中,经省、部级组
织鉴定的项目16项,市科委和主管部门组织鉴定、验收、评审的项目38项。这些
项目中, 张店陶瓷厂研制的“系列颜色釉精炻器” 、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完成的
“提高出品陶瓷装饰材料质量的研究”、淄博瓷厂完成的“高档炻器餐具的研究”、
淄博工业陶瓷厂完成的锡槽砖、硅线石砖的研究等20多项达到以国内先进水平;
有20多项成果填补了省、市空白。“七五”期间,省陶瓷公司共获得国家发明三
等奖、 四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部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二
等奖2项,三等奖7项。到“七五”末,已形成了包括原料加工、陶瓷机械制造、
窑炉设计建筑、装饰材料、窑具、模具制作、包装制品生产和专业研究、自营出
品等较为完整的生产经营体系。1 990年被省政府授予 “先进工贸公司”称号。
“八五”期间,省陶瓷公司在党的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方针指引下,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抓机遇、求发展,取得了令人
瞩目的新成就。在生产规模、产品结构、技术开发、企业改造、出口创汇和经济
效益等方面均有新的发展和提高,在许多方面走在了国内同行业的前列。
生产保持了持续、 稳定、 较快地发展。到“八五”末,1995年工业总产值
(90年不变价) 达到45060万元,比“七五”末的1990年增长60.16%,五年累计
完成197279万元, 平均每年递增9.88%,比“七五”期间的总和123262万元增长
60.04%. 主要产品产量,除卫生陶瓷外、日用陶瓷、工业陶瓷、耐火材料、陶瓷
机械、陶瓷装饰材料、纸制品包装等,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八五”计划。其中,
日用陶瓷总产量1995年达到21400万件, 比“七五”末增长16.34%,居全国九大
陶瓷公司之首。其中,出口陶瓷产量每年平均递增7.59%,1995年达到13000万件,
列全国第二位。
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创汇逐年增加。八五期间,各种高、中档日用陶瓷、美
术陶瓷、耐火材料等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陶瓷交货量每年平
均递增8.31%, 出口交货值每年平均递增20.23%, 1995年分别达到11788万件和
16695万元,比“七五”末分别提高49.07%, 1.5倍。出口创汇平均每年递增15.1
%, 1995年达到2987万美元,比“七五”末提高55.20%,在全国九大陶瓷公司中
居第二位,获全国自营出口创汇先进单位称号。
“八五”期间,省陶瓷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在产品档次、水平、质量上下功
夫,始终把新产品开发当作振兴企业、启动市场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大力优化
产品结构, 每年推出600种,5000多件(套)新造型、新装饰、新包装、新材质
产品,为山东陶瓷走向世界、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年间,在国
际、国内及行业大赛展评中,共获国际金牌34块、银牌17块、铜牌子18块。高档
瓷产量1995年达到1800多万件、,比“七五”末增长2.3倍、滑石瓷、高石英瓷、
高长石瓷被选为国家用瓷。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到中南海,从齐鲁大地到全国各大
城市的宾馆饭店,陶瓷公司的产品都占有一席之地。此外,高科技陶瓷、高级耐
火材料、高、级陶瓷装饰材料及各种专业设备的生产,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固定资产大幅度增加。八五期间,省陶瓷公司共完成固
定资产投资27222万元, 是“七五”投资6132万元的4.45倍。其中,生产建设项
目5个完成投资2500万元;技改项目43个,完成投资20034万元;宿舍及福利设施
项目51个, 完成投资6292万元。新增固定资产19801万元,为“七五”新增固定
资产的5.1倍。1995年末,全公司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0653万元,净值54064万元。
日用陶瓷生产能力达到24136万件, 其中高级细瓷2500万件,比“七五”末分别
增长21.59%, 3.6倍。 随着新项目的建成投产,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管理
水平、产品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加快科技进步步伐,增强企业后劲。“八五”期间,省陶瓷公司坚持“经济
建设必须依靠科技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
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组织专业研究单位和企业科研机构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活动,
科技工作成绩斐然。 五年来,共完成科技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177项。其
中通过省、 部、鉴定的项目73项,有9项达到或赶上国际先进水平,41项达到国
内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47项居省内领先水平。山东硅院完成的《新型高效
重油燃烧装置的研制和应用》、《低温高抗蚀陶瓷釉上颜》、《鲁光瓷的研究》、
《造纸用微晶刚玉过滤板》;美术陶痕厂完成的《全自动烧成隧道窑》;张店陶
瓷厂的《出口双色系列颜色釉咖啡杯》;博山陶瓷厂的《高温一次烧成薄膜贴花
纸》;淄博瓷厂的《高强度石膏模型》;淄博陶瓷机械厂的《双色自动画线机》
等.在技术上都有重大突破。 “八五”期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
市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优秀新产品奖2项,国家发明(实用)专利7项。
“八五”期间,省陶瓷公司在利用外资搞好老企业嫁接改造方面取得了重大
进展。 五年来,共创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24个,合同利用外资2668.26万美
元, 为“七五”利用外资的7.36倍,已到位资金902.8万美元,开业厂家15户,
引进关键设备42台套,不少三资企业的装备、工艺流程、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其中,淄博工业陶瓷厂与日本旭硝子株式会社合资兴办的淄博旭硝子电
熔瓷颜料股份公司合资创办的淄博赛德克陶瓷颜料有限公司,总投资均超过千万
美元,其技术先进,外商直接参与管理,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国
目前高级耐火材料、陶瓷装饰材料行业中最大的生产厂家。
“八五”期间,省陶瓷公司整体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五年间全公司共实现利
税11254万元, 比“七五” 期间利税总额10303万元提高9.23%, 平均每年递增
18.08%,其中,1995年达3213万元,比1990年增长1.37倍,实现利润4755万元,
平均每年递增8.34%,1995年达到834.2万元,比1990年增长49.19%,在我国九大
陶瓷公司中居第二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建立,省陶瓷公司已突破原有的框框,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亦发生了较大的
变化,正逐步向现代化企业制度转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
跨入“九五”发展时期,在宏观形势偏紧,市场约束加大,资金紧张,工业
结构不合理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省陶瓷公司审时度势,攻坚破难,使生产保
持了持续增长、整体经济效益再创新水平的态势。1997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除日
用陶瓷总产量、出口陶瓷、陶瓷机械、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较“八
五”末有年下降外,其他指标均比“八五”末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工业总
产值(现价)提高17.65%;耐火材料提高4.2%;陶瓷颜料提高76%;纸制品提高8
%;机制纸及纸板提高1.4倍;瓷用花纸提高23.89%;陶瓷金水提高15.58%;出口
交货值提高26.37%; 出口创汇提高23.9%;产销率提高7.71个百分点;销售收入
提高31.85%; 利税总额提高42.95%,其中实现利润提高1倍;日用陶瓷一等品率
提高1.65个百分点, 万元产值耗标准煤降低15.71%。1997年末,省陶瓷公司共
有工业企业17个,职工18848人,固定资产净值56998万元,其中年内新增1976万
元。与我国主要陶瓷产区河北唐山、邯郸,湖南醛陵,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陶
瓷公司(集团)相比,工业总产值(现价)、产品销售收入,居第一位;出口陶
瓷交货量、出口创汇,居第二位;工业增加值、工业产品销售率、利税总额、实
现利润均居第三位;整体运行质量在全国陶瓷行业中为最好的公司之一。
近几年,在陶瓷市场严重供过于求,企业困难加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
况下,省陶瓷公司为保持生产持续增长,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企业改组步伐,大力推进企业兼并、破产、收购、减员增效、股份
制改造及三项制度改革。如从1994年开始,相继增效、股份制改造及三项制度改
革。如从1994年开始,相继推出了华光集团租赁经营、收购破产的淄川陶瓷厂;
兼并淄博造纸厂、市外贸畜产公司和博山陶瓷厂;陶瓷机械厂收购破产的陶瓷公
司水泥厂;实施对鲁粤花纸公司、鲁美彩瓷公司和第一纸箱厂的一条龙管理等。
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壮大了山东陶瓷联合总公司和华光集团,发
展了规模经济。
二、以跨行业为突破口培植了造纸、彩印、高档错铡玉耐火材料、高档陶瓷
颜料、色料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抓了支柱企业、支柱产品技术优势和
经济带动作用,培育了华光集团、旭硝子、赛德克等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形成了日用陶瓷、纸品、彩印、高级耐火材料、陶瓷颜料五大拳头产品。
三、认真抓好产品结构优化调整,防止连生产、连积压现象的发生。加大高
技术含量产品的优化培植力度。扩大合成骨瓷、镁质强化瓷、高档宾馆瓷的生产,
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四、加大技改力度,增强企业后劲;强化科研工作,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近两年来,重点抓了华光集团高档出口瓷“双加”项目、高档瓦楞纸改造项目、
博山陶瓷厂高档瓷完善项目、工业陶资厂窑炉设备改造项目、加仑卫生洁具、纸
箱厂彩印生产线、 硅院卫生巾纸设备等10项重点技改项目。已有4项投产或试生
产。科研工作,共完成重点技术开发项目15项,其中合成骨粉、高强度石膏模型、
新型高温耐火材料、高档低温细瓷、陶瓷大红色釉等项目,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
达到以了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与各大专院校合作,签订技术使用项目37项,为
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增效益、求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狠抓出口。以外销带动内销,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在想方设法扩大传统
出口产品日用陶瓷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玻璃器皿、耐火材料的出口,保证了出
口创汇年年有提高,1997年出口创汇比最高水平的1996年增长18.66%,其中,玻
璃、 耐火材料1997年创汇突破506.23万美元, 相当于1745.6万件陶瓷出口,比
1996年增长56.91%。
近几年,省陶瓷公司在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很突出:一是企业发
展不平衡矛盾加剧,强弱企业间的差距加大。运行质量高、效益好的企业只有华
光集团、旭硝子公司、赛德克公司三家。1997年底,公司所属的14个单位中,盈
利企业仅有6个, 占42.86%。二是企业资金严重匮乏,一部分企业借货无门,举
步维艰,一年之中有数月停产或半停产;三是有的企业内部管理滑坡,一部分企
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外部条件上,不注重内部管理,造成企业管理弱化;四是
结构调整缓慢,产品在品牌、档次、质量、科技含量等方面与市场需求尚有较大
差距。出现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企业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不适
应,也是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集中反映。

[山东陶瓷联合总公司(集团)成立] 为了加快山东陶瓷工业的发展,经省经委、
计委、体改委和经济协作办公室批准,山东陶瓷联合总公司于1987年10月在博山
正式成立。
该公司是以山东省陶瓷公司为龙头,通过紧密、半紧密、松散型等多种形式,
联合淄博、烟台、威海、潍坊、临沂、枣庄、济宁、济南等市的生产、科研、设
计和学校等单位组成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集团。
公司下设董事会,负责组织规划、协调成员厂的生产经营活动。公司主要职能是:
以科研为先导,不断推进技术进步,以开发新产品为龙头,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
力,以拓展市场为导向,不断强化销售措施;以吸收外资促转向,积极兴办合资
企业;以消化引进促技改,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公司成立时,有成员单位33家,
其中, 省陶瓷公司及其直属企事业单位19家,博山区5家,烟台、临沂、枣庄、
济宁、济南五市的陶瓷企业9家。固定资产原值21000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隧道
窑52条,各类加工设备958台(套),职工总人数2550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
员668员。 主要产品有日用陶瓷、工艺美术陶瓷、工业陶瓷、特种工业陶瓷、高
级耐火材料、陶瓷装饰材料、陶瓷专用设备、包装制品等11大系列4000余种。年
产日用陶瓷23266万件,其中出口陶瓷8277万件;工业总产值20175万元,利税总
额3339万元,其中利润1709万元。
该公司成立后,在改革开放的诡计指引下,在省、市政府领导和国家主管部
门的的支持指导下,破除企业封闭的国内自成循环意识,走专业化、社会化、现
代化、集约化大生产经营发展的道路,以新的观念、新的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
新市场,促进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1988年,经省外贸局批准,公司享有陶瓷产
品、技术、原材料、设备进出品权,从此,出口贸易逐年增长。1989年被轻工业
部列入全国重点发展的15个轻工企业集团之一。1990年,又被接纳为中国轻工工
艺品进出口商会陶瓷分会会员,外贸部正式授予陶瓷自营进出口权。1991年入选
中国轻工业明星企业, 并获轻工业部“七五期间轻工业出口先进单位” 称号。
1993年被省政府列为山东省首批44有重点企业集团。“八五”期间,公司以出口
创汇为突破口,以发展名优产品为重点,通过引进外资,组织老企业嫁接,创办
合资合作企业,形成了以各种精拓器、滑石瓷、高石英质瓷、颜色釉产品为主导
的生产体系。同时,大力研制开发了鲁光瓷、强化瓷、新型骨质瓷、高级墙地砖、
卫生洁具等建筑陶瓷及高级耐火材料、陶瓷颜料、金水、花纸等陶瓷装饰材料和
箱板纸。公司成员单位由成立时的33家发展到44家,其中核心层单位13家,紧密
层单位16家,半紧密层单位15家。"八五"末要经济技术指标双“七五”均有较大
幅度增长,再加几个规模较大的企业相继加盟,总公司竞争实力大增。1995年工
业总产值(90不变价)、日用陶瓷总产量、出口陶瓷交货量、出口创汇比“七五”
末分别增长114.14%、 5.05%、 114.84%、137.24%;实现利税比“七五”末增长
2.61倍, 其中利润增长2.36倍,发展到1997年,固定资产原值达到88930万元,
主要生产隧道窑138条,各种加工设备4160台;日用陶瓷总产量达37433万件,其
中出口陶瓷28981万件; 釉面砖400万平方米;工业陶瓷1432吨;耐火材料13753
吨; 轻工机械3475吨;纸制品1215万平方米;机制纸及纸板26780吨;瓷用花纸
923万张; 陶瓷颜料528吨。工业部产值102937万元,出口交货值52290万元,出
口创汇7040万美元, 实现利税7906万元,其中利润3031万元。本年止共有5种国
家优质产品、 65种省、部优质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广销国内30个省市及出
口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实施“新”字发展战略成绩斐然] 1988年山东省陶瓷公司在全面总结山东陶瓷
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加快全省陶瓷工业发展的“新”字发展战略,即树立
新观念、彩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占领新市场,以新求生存,以新求发
展。同年三月,《红旗》(今《求是》)杂志《内部文稿》全文发表了原陶瓷公
司副经理王尔孝撰写的《立足于“新”一山东陶瓷工业的发展战略》文章,祥细
阐述了山东陶瓷工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任务目标、指导方针、工作重点和各
项措施,在全国陶瓷行业及经济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得到了一引起权威人士、专
家的认可。翌年,该战略研究获淄博市1987-1988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新”字发展战略强调,新的生产力的开掘,必须以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新观
念作为先导,必须破除僵化观念,树立发展新产品的新思想;破除单纯生产观念,
树立科研与生产联合的新思想,破除落后的生产方式,树立联合的新思想;破除
封闭的国内自我循环意识,树立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思想。这“四破四立”,是
促进认识上实现质的飞跃,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重
要思想基础。也是“新”字踏的核心。在这一发展战略指导下,省陶瓷公司以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先导,以加快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加大科研投人,
大搞创新上新,在1988年到1997年的十年间,先后研制出系列颜色釉精烙器、高
档烙器餐具、高级硒红釉、钠长石质高级细瓷鲁光瓷、镁质强化瓷、高硅质强化
瓷、人工合成骨瓷、电熔错刚玉高级耐火材料、微机控制底热式节能隧道窑、高
效节能球磨机、自动画线机等一大批人有山东特色的新材质日用细瓷、新型硅酸
盐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产品的档次水平和工艺技术步入一个新的
发展阶段,为了推动创新水平的提高,公司每年举办两次全省性创新评比经验交
流会, 平均每年有700多个新品种问世,而且精品迭出,先后在国际,国内评比
会上荣获58项金(牌)奖,36项银(牌)奖、28项铜(牌)奖。1990年,博山陶
瓷厂生产的象牙黄“天蕊”餐具在景德镇国际精品大奖赛上,以精细的瓷质、优
美的造型、典雅的装饰力挫日本、德国、波兰、捷克、韩国及我国的台湾、湖南、
景德镇、唐山等著名产地的厂家,荣获金杯奖,也是本次大赛唯一的一项金奖,
随着“新”字战略不断深入和完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有力地
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十年来,每年新产品产值占有率均在28%以上,出口产品在
总产量中所占比重由1988年的38%增长到1997年的74%,外向型经济保持了快速健
康发展。

山东省陶瓷公司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997年完成情况与"八五"末实际数对比表

┏━━━━━━━━━┯━━━━━┯━━━━━━┯━━━━━━━┯━━━━━━━━┓
┃ 指标名称 │ 单位 │1997年实际数│"八五"末实际数│97:"八五"末±% ┃
┃ │ │ │ │ ┃
┠─────────┼─────┼──────┼───────┼────────┨
┃ 工业总产值(现价)│ 万元 │ 59983 │ 50986 │ 17.65 ┃
┠─────────┼─────┼──────┼───────┼────────┨
┃ 日用陶瓷总产量│ 万件 │ 1517l │ 21358 │ -28.97 ┃
┠─────────┼─────┼──────┼───────┼────────┨
┃ 其中:出口陶瓷│ 万件 │ 11260 │ 12987 │ -13.30 ┃
┠─────────┼─────┼──────┼───────┼────────┨
┃ 耐火材料 │ 吨 │ 13753 │ 13199 │ 4.2 ┃
┠─────────┼─────┼──────┼───────┼────────┨
┃ 陶瓷颜料 │ 吨 │ 528 │ 300 │ 76.00 ┃
┠─────────┼─────┼──────┼───────┼────────┨
┃ 纸制吕 │万平方米 │ 1215 │ 1119 │ 8.00 ┃
┠─────────┼─────┼──────┼───────┼────────┨
┃ 机制纸及纸板 │ 吨 │ 26780 │ 11124 │ 140.00 ┃
┠─────────┼─────┼──────┼───────┼────────┨
┃ 瓷用花纸 │ 万张 │ 923 │ 745 │ 23.87 ┃
┠─────────┼─────┼──────┼───────┼────────┨
┃ 陶瓷金水 │ 瓶 │ 19747 │ 17085 │ 15.58 ┃
┠─────────┼─────┼──────┼───────┼────────┨
┃ 陶瓷机械 │ 吨 │ 3475 │ 5276 │ -34.14 ┃
┠─────────┼─────┼──────┼───────┼────────┨
┃ 出口交货值 │ 万元 │ 21098 │ 16695 │ 26.37 ┃
┠─────────┼─────┼──────┼───────┼────────┨
┃ 出口创汇 │ 万美元 │ 370l │ 2987 │ 23.90 ┃
┠─────────┼─────┼──────┼───────┼────────┨
┃ 产销率 │ % │ 95.84 │ 88.13 │ 7.71 ┃
┠─────────┼─────┼──────┼───────┼────────┨
┃ 销售收入 │ 万元 │ 59448.1 │ 43570.3 │ 31.85 ┃
┠─────────┼─────┼──────┼───────┼────────┨
┃ 利税总额 │ 万元 │ 4591.5 │ 3213 │ 42.95 ┃
┠─────────┼─────┼──────┼───────┼────────┨
┃ 其中:利润 │ 万元 │ 1680.4 │ 834.2 │ 101.00 ┃
┠─────────┼─────┼──────┼───────┼────────┨
┃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 9133 │ 10237 │ -10.78 ┃
┠─────────┼─────┼──────┼───────┼────────┨
┃ 日用陶瓷合格率│ % │ 94.70 │ 97.07 │ -2.37 ┃
┠─────────┼─────┼──────┼───────┼────────┨
┃ 日用陶瓷一等品率│ % │ 79.04 │ 77.39 │ 1.65 ┃
┠─────────┼─────┼──────┼───────┼────────┨
┃ 万元产值综合耗能│ 吨 │ 3.43 │ 4.60 │ -25.43 ┃
┠─────────┼─────┼──────┼───────┼────────┨
┃ 吨瓷耗标准煤 │ 千克 │ 1429 │ 1434 │ -O.35 ┃
┠─────────┼─────┼──────┼───────┼────────┨
┃吨耐火材料耗标准煤│ 千克 │ 338 │ 401 │ -15.71 ┃
┗━━━━━━━━━┷━━━━━┷━━━━━━┷━━━━━━━┷━━━━━━━━┛

[博山陶瓷厂援助布基纳法索建厂] 根据我国政府和布基纳法索共和国政府的经
济技术协定,1989年,山东博山陶瓷厂接受了国家建材局安排的援建布基纳法索
日用陶瓷厂的任务。依照双方签订的对外技术服务合同,博山陶瓷厂负责向布各
提供先进的日用陶瓷制作技术,派出由工程技术售货员、美术设计售货员组成的
专家组,进行工艺设计,技术措施实施、现场指导和工人培训及提供部分工艺装
备。该厂接受援外任务后,以对国家负责、为中国陶瓷争气、为淄博人民增光的
高度责任感,经过反复研究,于1989年至1990年先后选派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
人员孙永志、 焦方吉、许永海、伊财等4人组成陶瓷专家组分两批赴布,进行工
艺设计和西文、 泥料性能试验及造型设计等工作。1990年3月该厂为布精心制造
了16台原料处理、成型设备、经过专家组一年多的辛勤努力,布基纳法索国家陶
瓷厂顺利投产,从咖啡具、杯碟、烟缸等日用品,到花瓶、雕塑等工艺品,共生
产3大类80多个品种。 同时,为该厂建立了质量管理制度和各种工艺操作规程,
培训了各类技术工人,使之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整个项目1991年按时完成。
博山陶瓷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艰苦的工作、生产条件下,克服语言不通、高温、
潮湿等困难,在车间、工地,以身示范,努力工作,赢得了布基纳法索人民的信
任和爱戴。该国总统孔布雷访华时,曾专门向李鹏总理介绍布国家陶瓷厂的建设
情况,高度赞扬中国援建人员的精湛技术的高尚品德。他们用自己的实际工作,
为淄博人1民赢得了荣誉,为淄博陶瓷技术走向世界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利用本市原料研制成功高级日用细瓷-鲁光] 为了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 发
展高级日用细瓷生产,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经过近一年的反复试验,利用周
村区彭阳乡储量丰富的瓷石,于1991年研制成功新型日用细瓷。这是淄博继滑石
瓷、高长石瓷、高石英质瓷之后研制成功的又一新产品,再次为山东陶瓷增光添
彩,故取名“鲁光瓷”。该瓷质地细腻,半透明度高,釉面光润,产品规整,达
到高级日用细瓷的要求。 1992年5月,通过山东省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该瓷强
度高、 耐热震性能优势,热稳定性达到240℃,抗折强度每平方厘米1800公斤,
均居国内精细瓷器先进水平。其工艺稳定,不仅成型性能优于滑石瓷、高石英质
瓷,而且烧成温度比其他细瓷低100℃,因此,能耗显著降低,燃料平均降低20%.
加之所用原料以彭阳瓷石为主,故具有成本低、效益好的显著特点,从而为开发
山东陶瓷资源,发展高级日用细瓷生产开辟了一条新路,填补了国内高级日用细
瓷空白,为了使该成果尽快推广生产,同年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在淄博工业陶瓷
厂配合下转人工业性生产试验,陶瓷公司组织精干力量进行配套设计工作。1992
年,在全省新产品评比中荣获新材质产品一等奖,1993年国家优秀产品奖。

[山东最大的陶瓷技改项目在博山陶瓷厂建成投产] 为促进山东陶瓷工业的技
术进步,提高企业工艺 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应
变能力,1990年,山东省经委、国家轻工业部批准《博山陶瓷厂高档瓷车间技术
改造工程》 项目,于1991年9月动工兴建,建设地点在博山陶瓷厂三、四分厂南
邻。该项目拟通过对该厂技术改造,建成年产1000万件高级细瓷车间。原定总投
资额2970万元(含外汇100万美元) ,其中轻工部专项贴息贷款1500万元、地方
及企业自筹1470万元,所需外汇额度由山东省陶瓷公司解决。这是山东陶瓷行业
有史以来最大的技术改造项目,也是轻工部和省一轻厅及本市“八五”期间重点
工程,故简称“2970工程”。后因基建物资及设备涨价,总投资改为4040万元,
遂改称“4040工程”。
该项目依据国务院提出的“要以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为主”的
精神,利用现有模型、窑具、动力设备的生产能力和厂内部人员、生产设施及场
地,通过改造扩建、挖潜、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
新设备为主,并适当引进部分国外先进的关键设备,建成后使之在生产管理、工
艺技术、产品质量方面达到先进水平。项目设施目标:年产高档瓷1000万件;新
增销售收入3500万元; 增利税1288万元;(套);其中从英国引进震动抛光机2
台, 自动施番线2新增税金283万元;新增创汇700万美元。经过二年半的施工,
1994年3月竣工投产,项目主要完成:厂房13906平方米;煤气站3套;隧道窑2条;
烤花窑1条; 原料设备76台;成型设备36台套。实际投资4041万元,形成固定资
产3910万元。 设计目标,除创汇未达到设计要求外(实际可达到350万美元),
其他均达到设计要求。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对该厂的生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山东省志.陶瓷工业志》正式出版发行] 由山东省陶瓷公司承编、山东人民
出版社出版的《山东省志.陶瓷工业志》,1995年9月8日,省政府在我市隆重举
行首发式,副省长吴爱英、省政府特邀顾问马连礼、省志办主任张守富及市领导
杜祥荣、李书绅、孙立义等出席。《山东省志.陶瓷工业志》是《山东省志》中
一部集中体现山东陶瓷地域特点的、重要的外向型分志,也是山东有史以来第一
部陶瓷专业志书, 由省委书记赵志浩作序。该志集中记述了具有800多年历史的
山东陶瓷文化、 陶瓷制造业的发展与演变。全书共分7篇19章63节,25万多字,
收录珍贵图片资料百余帧。承编售货员经过大量的艰苦细致的调查考证,梳理核
实等工作,详细记述了山东陶瓷业必端,由陶向瓷的飞跃,近代陶瓷工业的兴起,
当代现代化陶瓷工业的形成。以丰富、翔实的资料,重点记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山东陶瓷工业由传统手工生产向现代化工业生产过渡,发展成为门类齐
全、技术先进、具有较强综合配套生产能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山东省国民经济
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以及形成地方经济一大特色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山东陶瓷工
业在改革开放推动下,依靠科技发展,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取得的巨大成就。
是一部融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为一体的权威性资料著述。在成书过程中,得
到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及陶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及干部职工的支持和帮
助。书中对淄博陶瓷工业、特别是博山的陶瓷工业记述占有较大篇幅。

[山东陶瓷工业协会在我市成立] 经山东省民政厅批准,1995年9月8日,山东
省陶瓷工业协会在我市成立。该协会是由山东省陶瓷公司牵头,全省陶瓷企事业
单位自愿参加组成,是一个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待业组织。它代表企事
业单位向政府反映情况,提供待业信息,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同时利用各
种渠道为个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咨询、信息、融资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贯彻
国家产政策,反映和协助解决待业和企业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维护企业和
行业的合法权益,配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积极开展有利于本行业发展的各项活动,
促进全省陶瓷企业经济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首批会员单位由省内8
地市的60家陶瓷企事业单位组成。博山区有18家陶瓷、建材、耐火材料厂参加。
山东省陶瓷公司经理王尔孝被推选为首届理事长。该协会的成立对促进淄博陶瓷
工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淄博旭硝子电熔材料有限公司发展迅速] 由淄博工业陶瓷厂和日本旭硝子株式
会社合资举办的淄博旭硝子电熔材料有限公司,1995年投产以来,生产发展迅速,
企业步人良性循环轨道。
该公司于1992年12月26日经批准正式注册,1995年7月6日正式建成投产。是
我国首家生产高级电熔材料一氧化法电熔错刚玉系列制品的专业生产厂家,我市
重点合资企业之一。总投资1137.7万美元,合营期限50年,年生产3000吨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电熔氧化法锆刚玉高级耐火砖。原计划用一年半的时间建成投产,
经过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提前了一个半月。投产后,由于外方控股参与管理,
工艺技术装备先进,产品质量好,很快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并返销日本,出口
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1997年被省、市政府授予明星合资
企业、技术先进型企业。为使生产更上一层楼,经双方在原规模上再增资扩产达
到年产4200吨。 1996年11月6日正式签订“实施CA熔融材料增发展项目”合同,
再次投资754万美元, 主要生产用于钢铁、有色金属行业窑炉中的高级不定型耐
火材料,即CA熔融材料。这标志着我国生产高级耐火材料的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
水平,并填补国内空白。

[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研制成功新型骨质瓷] 骨质瓷是国际公认的高档瓷种,至
今世界上只有英、日、俄等极少数几个国家能生产。1980年淄博瓷厂曾利用骨胶
厂提胶后的废骨粉为主要原料研制成功骨质瓷并小量生产。由于骨质瓷的主体原
料骨粉几个世纪以来均系动物骨骼加工制成,制瓷工艺长期存在着泥料性能差、
存放易变质、烧成温度范围窄等问题。因而造成生产难度大、工艺复杂。针对上
述问题,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组织科研攻关。经过几年潜心研究、私利试验,
1996年终于研制成功与动物骨粉成瓷有效成份相同的新型骨瓷原料一人工合成骨
粉。从而开创了新型骨质瓷生产的新纪元。该原料利用储量丰富的天然资源,通
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无机骨料,可完全替代动物骨粉,解决了传统工艺中的技
术难题。经省级鉴定,专家们认为人工合成骨粉的新型骨质瓷具有高白度、高透
明度、高强度、高规整度等特点:产品瓷质细腻、釉面光亮、雅洁典丽,达到了
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同年,在全省陶瓷创汇评比中获
奖,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为使该成果迅速投人工业化生产,下半年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有偿转让该成
果给淄博工业陶瓷厂,并实行厂院结合,加快中试速度,较好地解决了工业化生
产的关键技术问题。10月31日,我国第一条人工合成骨粉制瓷生产线在淄博工业
陶瓷厂投人运行, 设计能力为年产300万件。1997年生产了二个月产量就达到31
万件。

[“华光陶瓷”股标在深圳上市] 1996年11月28日,山东华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股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省体改委、证券委领导及淄博市领导、省陶瓷公司
领导赴深圳参加挂牌仪式。
淄博华光陶瓷集团是在原国有企业张店陶瓷厂的基础上采取社会募集方式建
立的股份制企业,也是第一家经国家体改委确认的规范化陶瓷试点企业。自改制
六年来,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的步伐,使企
业规模迅速扩大,资产总量日益扩张,经济效益在全市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
茅。被山东省确定为“银企联手、政府扶持、重点发展”企业,也是全省唯一入
选的陶瓷企业。同时又是本市重点扶持的“十大企业”之一。公司总股本为5174
万股,其中国家股2621万股,占50.66%;法人股1053万股,占20.35%;社会公众
股1500万股,占28.99%. 经中国证鉴会批准,1500万社会公众股在深圳证券交易
所挂牌交易,这是我市第一支在深交所上市的股票,不仅可以加快“华光”公司
的发展壮大,而且对促进山东陶瓷工业的改革与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加仑卫生洁具公司研制成功节水型卫生洁具]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省陶瓷公司加仑卫生洁具有限公司,在吸取国
内各先进厂家经验的基础上, 1997年8月,研制成功高档节水型卫生洁具一喷射
虹吸式座便器。经山东省建筑卫生陶瓷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这种9071喷射虹吸
式座便器一次冲洗用水量为5升,比目前国家标准GB6952----86r一次用水量不超
过13升” 节水8升,具有冲洗性能好,用水量少,噪音低等优点。达到国内外同
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同年,获得全省陶瓷新产品、新包装评比一等奖。

[华光集团兼并博山陶瓷厂] 博山陶瓷厂是个拥有40多年历史的国有大型(一)
企业,也是我国陶瓷行业中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厂家。全厂固定资产达2.2亿元;
在职职工5090名,退离休职工2366名;日用陶瓷年生产能力9120万件,有较好的
工艺装备和生产条件。但却因为负担重、困难大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为了使该
厂走出困境,盘活存量资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省陶瓷公司根据优化资本结构
试点城市的政策和华光陶瓷集团的经济实力及实施低成本扩张的需要,于1997年
9月5日向市委、市政府写出请示报告,由华光集团兼并博山陶瓷厂。经过三个多
月的分析论证,12月11日,市政府批准,并于26日主持召开了由市经委、体改委、
财政局、国税局、劳动局、市银行、博山区、省陶瓷公司、华光陶瓷集团等18个
部门(单位)参加的兼并工作协调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建国到会就兼并的
有关工作提出了要求。 会后,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以淄政办字[1997]127号
文印发了会议纪要。从此,华光集团兼并博山陶瓷厂的工作全面展开。
(张道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