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地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9&rec=9&run=13

【历史沿革】博山是自从周末年流传孝妇颜文姜的故事开始,博山城后称颜神、
颜神店和颜神镇。清雍正12年(1734年)设博山县,属青州府。民国初,废府,
改济南道,后废道,归山东省政府辖。1939年,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泰
安、 莱芜、章丘、历城、淄川、博山、新泰7县边区联合办事处管辖。1940年,
属泰安专区。1942年与莱东县合署办公,后改称博莱县。1944年恢复博山县,属
鲁山行署。1945年3月博山解放,8月分为博山县和博城、黑山、原山3个直辖区。
1949年10月,撤销3个直辖区,改为博山市,属淄博工矿特区。1950年5月博山市
并入博山县。1951年5月成立淄博市,驻博山城里,保留博山县,县府迁往源泉。
1955年3月撤销淄博工矿特区, 建立淄博市,原淄博市改为博山区,归淄博市管
辖。

【位置面积】 博山区位于鲁中山区北部,淄博市南部,位置坐标:东经117°43
′118°42′, 北纬36°16′36°31′。南与沂源县接壤,西南接莱芜市,西北
与章丘市交界,东部和北部与淄川区毗邻,南北长49.4公里,东西宽20公里,总
面积698.2平方公里。 距济南国际飞机场70公里。区内有辛泰、张八铁路,滨莱
高速穿境而过,在博山设立交路口通全国高速公路网,张博附线联接博山、淄川、
张店、 桓台,205国道、湖南路、仲临路省道干线分别从区境西部、中部和东部
穿过。

【地质地貌】地质 地层 博山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自老至新有四界七系。其
中:太古界泰山群。此层分布于岭西、乐疃、南博山、池上、李家等。岩性为黑
云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等。地层厚2700-15000米左
右,距今约24亿年;古生界寒武、奥陶、石炭、二迭四系。寒武系分布于石门、
北博山、李家、池上、源泉、岭西、南博山等。岩性下部为页岩夹灰岩,中部是
厚层鲡状灰岩及页岩与博层灰岩互层,上部为泥质条纸灰岩夹薄层灰岩与页岩互
层。沉积环境属海相,含动物化石。层厚600米左右,距今5亿年之多;奥陶系分
布于石门、夏家庄、石马、乐疃、八陡、源泉、岳庄、北博山等。岩性为纯灰岩、
泥灰岩、 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 属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含动物化石。层厚
800米左右,距今4.4亿年;石炭系分布于八陡、福山、山头、域城、白塔、夏家
庄等。岩性为砂、页岩互层加灰岩,属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地层,富含动物化石。
层厚140米,距今约2.7亿年;二迭系分布于八陡、山头、福山、夏家庄、白塔、
蕉庄、域城等,层厚430米左右,属陆相沉积,含植物化石,距今约2.7亿年。中
生界。区境内只在蕉庄乡露侏罗系中、下统,由砂岩、页岩及岩质页岩组成,属
河湖沼泽沉积,含植物化石。厚180米,距今约1.4亿年。新生界。区境内仅有第
四系, 广泛分布于河谷、河川、低洼处,以粘质沙土为主,间夹砂砾层,厚3-4
米。
构造 境内存在着两种类型。一为太古代的基地构造,以线状紧密褶皱为主,
褶皱轴向与片理方向一致, 呈330-340方向展布,基底断裂也较发育,只是由于
岩性的区域质作用而难以识别;一为中、新生代的盖层结构,以断裂为主,褶皱
次之。
断裂 南北向断裂称姚家峪断裂,南自莱芜市苗山东南一带,向北过樵岭前、
姚家峪至周村区的金山,全长60公里,纵贯区境16公里。走向N5°W-N10°E,倾
角NW或S。倾角55°-75°以上。由2-3条正断层组成断裂带。破碎带宽100-200米,
直断层南小北大, 在区境内的垂直断距300米左右,水平断距10公里。北东向断
裂有二: 一称淄河断裂,南自新汶盆地向北,最终入渤海湾,全长110公里,宽
一般400-1000米,出露地表60公里。在区境内一段贯穿博山、源泉诸乡镇,长19
公里。 由3-5条断裂组成的断裂带,走向35°左右南东倾,倾角一般80°左右,
从整体向东盘上升, 西盘下降,垂直距离100-400米,属逆断层性质。一称秋谷
断裂,西南自乐疃向东北经北神头、秋谷、西河、田庄,终点与淄河断裂相会,
全长近30公里。 在区境内一段长20公里。 此断裂切割了姚家峪断裂,断裂走向
N70°E, 倾向SE,倾角50°-70°,属正断层性质。东西向断裂亦有二:一称石
马断裂,西起石马,北至源泉,与淄河断裂衔接,全长近20公里,属正断层性质。
大部分地断被黄土覆盖, 局部地段有出露,断层走向EW,倾向S,属正断层。位
于山头黑山一带, 长约7公里,走向EW,倾向S,倾角70°-80°,上盘为二迭系
上统地层,下盘为二迭系下统地层。落差自西向东由数十米增至百余米。北西向
断层称福山镇断层,位于福山镇一带,切割秋谷断层,长近10公里,属正断层性
质。走向N50°W,倾向SW,倾角70°。上盘为二迭系地层,下盘为中奥陶统地层。
落差南部约500米,北部700米。
褶皱 淄博向斜(也称淄博盆地),由于受桃花峪断裂的影响而形成不对称
性。在博山呈狭窄状向北开阔的箕形盆地。向斜轴在区境内,走向N20°E。其东
翼地层走向NE, 倾向NW,倾角8°-13°;西翼地层走向SN-NW,倾向E-NE,倾角
18°-40°。西河向斜位于福山-西河一带,西南宽,东北窄。轴向N65°E。向斜
核部为石炭系太原组地层;东南翼为石炭系本溪组及奥陶统地层,倾角10°;北
西翼以秋谷断层与中奥陶统地层接触,产状略陡,约20度。博山区境内地质构造
特点是:断裂发育,褶皱次之,高角度的张力性断裂为主。较大的断裂往往由两
条以上相互平行的断裂构成断裂带。南北向断裂及北东东向断裂发育,且控制了
大量沉积矿产的展布。断裂活动频繁,至今仍在不断活动。
岩浆岩 博山区境内的岩浆岩活动与其他区比较明显微弱,根据时代的不同
可分两期:一期是元古代桃科期岩浆岩,仅见于乐疃樵岭前村西的老猫头。岩性
为蛇纹岩,属古老的浸入岩体,约20亿年左右。岩体呈小岩株,平面椭圆,长轴
方向NW,与地层的片理方向一致,变质程度较深,在岩体与混合岩的接触带上形
成了小型蛭石矿。另一期是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主要呈岩墙或岩床产出。岭西
桃花峪村一带有十几层1~2米厚的辉绿岩床浸入到寒武系中、下统地层中。石马
镇的淄井和北博山镇的沙井一带,在奥陶统石灰岩中浸入了1~2层云斜煌班岩岩
床,由于含副矿物磷灰石往往形成一些品位不很高的磷矿床。在煤系地层中(石
炭系、二迭系)也有辉绿岩的浸入,有些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有些影响了煤的
质量。在蕉庄境内,辉绿岩床顺层浸入到二迭系上统地层内,其产状与地层产状
一致,走向为N50度E,出露面积0.44平方公里。
地貌 地势。全区总体地势为南高北低,南、东、西三面中低山环绕,中间
低山、丘陵、山涧、河谷排列,北面为丘陵河谷地带,地势总变化在130-1100米
之间,南部淄河流域与北部孝妇河流域河底高度相差在160-200米之间。
南、东、西三面中低山区面积为334.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9.1%。淄
河流域南部地势高起, 相对高差500-700米,沟壑纵横,东部地势高峻挺拔;樵
岭前至桃园一线西部, 地形相对高差550米左右,沟谷幽深,山势峥嵘,随处可
见。
中部低山丘陵区(包括淄河流域中北部和孝妇河流域的南部)面积297.55平
方公里, 占全区总面积的43.6%。孝妇河与淄河分水岭立于其中,西起羊峪岭,
东至671高地, 呈弧形东西分布,沟谷切割较深,河谷发育,冲洪积层沿淄河两
岸分布。
北部丘陵区位于城区以北, 面积49.7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3%。山
岭起伏平缓,最高山顶大尖山海拔295.5米。地形最低处孝妇河出界口海拔130米。
孝妇河沿岸冲洪积层连续分布。
山脉。区境内山岭起伏,层峦叠嶂。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47个,500米以
上的山峰81个。山脉属鲁中山系,西连泰山,向东蜿蜒深入益都,群峰攒簇,逶
迤相接。较大的属鲁山、原山、岳阳山、鹿角山。
河流。 区境内的河流主要有淄河和孝妇河,次有青阳河和牛角河。前3条属
小青河水系,后1条属黄河水系。

【矿产资源】全区已发现矿种20余种。按矿产的性质和主要工业用途可分为黑色
金属矿产(铁);有色金属矿产(铝、铜);贵金属矿产(金、银);燃料矿产
(煤);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耐火粘土、石灰石、白云岩、萤石);化工
原料非金属矿产(磷、重晶石);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石膏、水泥灰岩、
饰面花岗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粘土、蛭石、雕刻石料、建筑用砂);地下
水资源(地下水,饮用矿泉水)共九大类。截止到2009年底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
11种,全区矿山企业41处。煤、耐火粘土、石灰岩、陶粒页岩是全区的优势矿产,
在全市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刘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