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7&rec=82&run=13

【概况】 博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业综合开发
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草拟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制度。研究拟定全区农业综合开发中长期规划和国家立项的年度开发项目计划并
组织实施。负责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统筹安排、分配使用、检查监督等工作。组
织对全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考察评估、计划编报、立项审查、工程监督、竣工
验收和运行管护。负责农业综合开发对外交流、合作和引进外资。负责农业综合
开发的调研、宣传、培训和统计、预决算工作。负责全区整建制有机农产品生产
区建设工作,全区有机农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发展思路目标】我区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的重大战略来抓,确定了“横抓基地、区域推进,纵抓龙头、产业延伸,科技引
导、政策推动”的工作思路和“整建制村—整建制镇—整建制区”的发展路径,
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10万亩有机中药材基地(主要是金银花) ,10万亩有
机林果基地(含6万亩元宝枫) , 5万亩有机杂品基地,3万亩有机蔬菜基地,1
万亩有机猕猴桃基地和5000亩有机绿茶基地, 建设6个有机农产品生产镇,有机
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全区农业生产面积的80%以上, 主要农产品有机认证率达到
80%以上,整建制建成有机农产品生产区。

【目前有机农业规模】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目前我区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达到
11万亩,33种农产品得到有机认证或转化认证,池上、源泉、南博山、北博山、
石马等5个镇和上瓦泉等10个村整建制建成有机农产品生产镇、 生产村,有机桔
梗、金银花、猕猴桃、茶叶、“黑五类”等10个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发展成
为全国最大的有机桔梗生产基地,山东省最大的有机中药材、有机猕猴桃生产基
地,直接带动农民年增收1500元以上。

【工作措施】突出实践引导,培育示范典型。高度重视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一
是大力培育示范镇、示范村。选择发展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群众积极性高的池
上、 源泉、 南博山、 北博山、石马等5个镇和上瓦泉等30个村先行试点。按照
“一镇一业、多镇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思路,全力发展茶叶、金银花、
黑五类等特色产业发展。二是大力培育示范基地。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参与示范基
地建设,重点加快10万亩有机金银花、万亩猕猴桃、万亩绿茶、万亩桔梗、万亩
黑色食品、万亩越夏菜等10余个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使企业成为有机农业
的推广基地和有效载体。博山企业家张敏承包闲置山坡地种植有机绿茶,建设了
万亩茶叶加工厂“鲁山茶院”,并建立了集茶叶加工、茶艺表演、观光旅游等为
一体的“鲁中茶叶研究所”,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购茶,成为有机农业示范和
拓展的辐射基地。三是大力培育示范大户。选择有一定种植规模、有较高经济效
益、有一定帮扶效应的农户进行重点扶持,发挥对周边农户“传、帮、带”作用。
池上镇种植大户康成龙,通过土地流转承包土地1000余亩,选择部分责任心强、
诚信度高的农户作为自己的合作对象,并提供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管理、
统一收购的一条龙服务,基地覆盖周边6个村,带动农户400余户。同时,采取参
观学习、专家授课、算好几笔经济账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自
觉性,形成了发展有机农业的良好氛围。
实施龙头带动,构建产业化发展模式。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
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企业化运作、园区化管理、专业化开发、
规模化经营,初步形成了生产布局区域化、产业基地规模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
发展格局。 目前,已培育形成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220余家,年
销售收入达10亿元。 在实践中,重点推广了四种产业化经营模式。一是“公司+
基地+农户” 模式。鼓励引导非农企业向有机农业种植加工转移,重点扶持山东
上园、山东上水、山东豆禾等10家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
条,辐射带动基地农户进行种植,形成了“依托龙头建基地,建好基地扶龙头”
的良性循环。 山东上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每年每亩800元的价格租赁土地1000
余亩,创建了集种植、研发、加工、观光农业为一体的有机金银花基地,当地农
民除了每年有几千元的租金收入外,还可以在基地打工,收入比过去增加了十几
倍, 实现了农民、企业双赢。二是“公司+农户”模式。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采取
订单收购、生产要素入股以及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等形式,引导农户扩大种植规模,
制定最低收购保护价,使农民在加工、销售等环节获得更多的后续效益。山东颜
春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制、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针
对农产品收购过程中出现的品质差等问题,与种植户签订了订单收购协议,并投
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种植指导,顺利通过了有机认证,认证后的农产
品收购价增加50%以上,农户收益全面提升。三是“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农户
自发组织,以土地为资本入股成立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盟,完善自我保护机制,
提高了农户在企业和市场面前的话语权。源泉镇为增强猕猴桃种植户抵御风险的
能力,成立了宏泉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了集体商标“珍珠泉”牌,吸引
近300种植户加入合作社, 统一生产标准、质量检验、市场价格、管理流程,实
现了有机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目前全镇已发展有机猕猴桃3000
多亩,每亩纯收益达到2万元,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四是“公司+
协会+农户模式” 。“博山区桔梗产业协会”由淄博山珍园食品有限公司等五家
企业联合成立,2009年实现年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带动池上镇农户5000多人从
事桔梗产业,2009年支付农民工资3000多万元,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桔
梗生产基地,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生产。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确
保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不动摇的前提下,鼓励农民以土地联合出租、土地入股、
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土地合理流转,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和农业
生产效益。一是租赁经营型流转。位于鲁山脚下的上小峰村充分利用山区空气清
新、水土无污染和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实施环境招商,吸引资本进山、市民进山、
文化进山,以土地租赁的形式成立了上园茶场,茶场在生产经营中,实行土地反
租倒包,农民在出租土地坐享租金的同时,一部分被聘用到企业打工,成为按月
领薪的农业工人,另一部分则从传统的农业种植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
2009年该村村民人均增收达5000余元以上。二是联合出租型流转。池上镇聂家峪
村67户农民自发拿出自己的“山坡地” 300余亩,成立了土地流转经营合作社。
合作社与淄博益康食品公司签订产品保护价回收合同,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安排
种植计划,并全部回收产品;合作社按公司要求负责安排生产,既解决了公司发
展基地的大难题,又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实现了公司与合作社的有机结合。
三是土地入股型流转。 池上镇王疃村以3000亩土地入股20%,吸引外地客商投资
3000万元进行观光农业开发, 一期工程投资500万元对河道进行了全面治理。同
时,为保障土地流转的规范有序流转,我们还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土地流
转调解中心,完善了流转信息发布和组织交易的综合平台,为农民参与土地承包
经营权合理流转创造了良好条件。
坚持科技先行,搭建多元化技术服务平台。一是建立科技示范体系。与中国
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由中国农
业大学提供技术支持,共同建立了有机猕猴桃、有机茶、有机金银花等10处农业
科技示范园,集中打造种苗繁育、技术培训和研发基地。组建了有机农业专家顾
问团,加强对基地农户生产技术培训,形成了“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
帮农户”的运行机制,加速了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普及应用。二是着力解决发
展过程中的制约难题。在专家指导下,搞好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
利用,建成了5处有机肥生产厂,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循环农业体系。同时,
大力普及推广了配方施肥、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无毒化栽培和杀虫灯、粘虫板、
防虫网物理防治等实用技术,解决了制约有机农业发展的肥料、病虫害防治等关
键问题。三是严格监管与检测。设立了有机农产品安全监测站,实行严格的准入
制度,严禁污染企业进入有机农业规划区,严禁化肥、农药等进入有机农产品生
产过程。把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作为重点跟踪监测点,发现问题及时
处理,做到了生产全程监控、产品质量可追溯。四是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制定
完善了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全程监控,做到生产技术有规程、农产
品有编号、最终产品有检测的产销对接机制,健全完善了基地生产资料专供、生
产户登记备案、农业管理记录、质量安全检测等制度,形成了完善的标准化生产
体系。
强化政府推动,构建政策保障支撑体系。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根据产业资源
规划布局,突出区域优势和特色,研究确定“一核二区三片”的产业布局规划,
其中“三片”是指南部现代农业片、西南部生态片和东南部生态片,重点发展有
机种植业,有机养殖业和有机食品加工业。制定了整建制发展有机农业的总体规
划,对近、中、远期目标进行细化分解,确定整建制发展镇、村,要通过人代会、
村民代表会形式对整建制发展有机农业形成决议,使有机农业发展具有政策法规
依据。二是实行政策倾斜。制定了发展有机农业奖励办法,加大对有机农产品基
地规划建设、龙头企业发展、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科技项目推广的扶持力度,
最大限度调动各级发展有机农业的积极性。规定达到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的示范
镇、 示范村分别奖励5万元和1万元。 猕猴桃、茶叶两大特色产业新增联片面积
100亩以上的,每亩奖励300元;联片种植金银花100亩以上的,每亩奖励200元。
对新列入省、 市、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1万元。新获得有
机食品、 绿色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 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
2008年, 我区区级财政农业奖励101.5万元,2009年达到399.54万元。三是抓宣
传。先后在北京、济南、上海举办了“博山有机农产品推介会”,对全区60家龙
头企业、 6大类、近70个品种的有机农产品进行现场展示和贸易促销。在中央电
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发展有机农业的有关情况,制作了
博山有机农业电视专题片和画册,博山有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全面
提升。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有机农业搞到哪里,农业综合开发项
目就配套到哪里”的原则,对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优先安排土地治理项目,对有机
农业龙头企业优先申报产业化项目,改善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确保龙头企业的带动优势,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马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