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博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5&rec=8&run=13

博山区统计局

(2009年3月)

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要素制约进一步加剧,面对复杂多变的经
济形势,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一系
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按照保增长、调结构的原则指导经济建设,扎实工作,奋发进取,
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协调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综合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抢抓机遇,狠抓落实,
着力解决老工业区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良好的
发展态势,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测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5.65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
值6.48亿元、144.72亿元和74.45亿元,可比价分别增长6.7%、9.0%和19.9%。人
均生产总值48714元,可比价同比增长12.7%。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比例日趋合理。全区坚持巩固优化一产,提升做
强二产, 拓宽搞活三产,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的构成比由上年的3.1:
64.11:32.79调整为2.87:64.14:32.99。三产比重稳步提高,符合我区产业结
构调整的政策。服务业快速增长是全区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全区第三产业发展
速度加快, 增速比二产高10.9个百分点,所占比重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产业
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当前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
构不尽合理,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相对较低;大企业支撑拉动能力不强,
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还不高;投资大、拉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少;对外开放的
广度和深度不够,招商引资规模相对较小;区域发展不平衡,南部山区镇的财政
困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节能降耗任务依然繁重;社会保障、结构性就业和再就
业的压力依然较大;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

二 、 农业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加快制定各镇产业发展规划,
依托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加快猕猴桃、茶叶、中药材、越
夏菜、 黄烟等特色种植业基地建设,6个农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新建和改
造标准化养殖场14个, 完成结构调整面积1.1万亩,全区以桔梗、花椒、蔬菜等
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认证已达20余个,粮经比例达到3:7。粮食产量增
加,全年总产4393.5万公斤,同比增加423.5万公斤,同比增长10.67%,其中夏粮
总产1600万公斤, 同比增长12.6%,秋粮总产2793.4万公斤,同比增长9.6%。全
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29022万元,现价同比增长17.32%。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8年 同比±%
粮食 43925吨 10.67
其中:夏粮 16001吨 12.59
秋粮 27934吨 9.60
油料 540吨 19.73
蔬菜 208257吨 44.26
水果 33957吨 43.00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加快生态区建设,大力实施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封山
育林工程, 完成荒山绿化1.6万亩,全区有林地面积达到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到47%。
畜牧结构有所调整。 年末猪、 羊、家禽存栏量分别为38949头、31959只、
817986只。 全年肉类产量11176吨, 同比增长22%;禽蛋产量7346吨,同比增长
28.4%; 奶类产量1783吨,同比增长5%。水产品产量有所下降,全区年末水产品
养殖面积187公顷,水产品产量达678吨。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完成农村道路升级改造
300公里,对6座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疏通治理孝妇河及支流10.4公里。
新建沼气池1000个,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全区水浇地面积达3571公顷,
化肥施用量(折纯) 3703吨;农村用电量36899万千瓦时;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
320吨。

三、 工业

全区继续把工业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破
解工业发展难题,合力帮扶企业渡难关、求发展,引导企业强信心、调结构、防
风险、保稳定,工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机电泵业、陶瓷琉璃、新材料三大产业
对经济拉动作用依然明显,推动了全区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2008年新增规模企业69家, 使全区规模企业总数达到
45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41.76亿元, 同比增长35.90%,其中地方区属及以下工
业总产值完成322.21亿元,同比增长39.53%;实现增加值103.85亿元,同比增长
5.89%。 从经济类型看, 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总产值12.38亿元,同比增长
11.46%; 集体经济实现40.18亿元,同比增长31.41%;股份合作企业实现3.54亿
元,同比下降1.77%;有限责任公司实现38.31亿元,同比增长11.21%;股份有限
公司实现17.08亿元, 同比增长22.35%; 私营企业实现196.8亿元, 同比增长
53.96%;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32.56亿元,同比增长10.86%。从轻重工
业看, 轻工业总产值实现84.87亿元, 同比增长16.79%; 重工业总产值实现
256.90亿元,同比增长43.67%。工业产销衔接基本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
率达96.24%,同比提高0.56个百分点。
在全区重点行业、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带动下,工业经济整体效益良好。全
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0.58亿元, 同比增长33.95%;实现利
润19.55亿元,同比增长62.01%;实现利税40.73亿元,同比增长61.87%;企业亏
损面为4.39%, 同比缩小0.6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
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为291.59亿元、20.65亿元和40.8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
为36.77%、71.19%和69.8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8年 同比±%
原煤 126.89万吨 8.77
发电量 17.18亿千瓦小时 -3.05
布 11762万米 -1.93
日用玻璃制品 12.85万吨 27.93
日用陶瓷 43157万件 14.63
耐火材料制品 62.95万吨 28.09
泵 15.47万台 33.84
减速机 6.60万台 87.01
钛白粉 85483吨 1.81
交流电动机 20.51万千瓦 -10.1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中央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后,全区积极组织投资项目,促
进重点投资项目开工建设,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的增
长速度。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2亿元,同比增长50.38%,新增固定资
产72.9亿元。全年共有规模以上投资项目53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85个。规模以
上投资完成87.2亿元,同比增长52.1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0.79亿元,第二产
业完成44.69亿元,同比增长34.99%,占总投资的51.25%,第三产业完成41.71亿
元,同比增长74.52%,占总投资的47.84%。房地产行业房屋竣工面积达6.49万平
方米,销售面积10.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16亿元。
建筑业发展有所回落,全区有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29家,实现建筑
业总产值4.07亿元,房屋施工面积69.4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42万平方米,竣
工房屋价值2.09亿元。 年末建筑业工程结算收入3.0亿元,建筑业企业拥有固定
资产9.61亿元。

五、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公路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增长较快。
全年公路货运量1807万吨,同比增长26.36%;货运周转量119136万吨公里,同比
增长24.22%; 公路客运量3923万人,同比增长2.37%,客运周转量达155242万人
公里, 同比增长18.32%。公路营运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747.9
公里,全区公路密度达109.66公里/百平方公里。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682万元, 实现邮政业务总收入
2233万元。全年特快专递达到13.64万件,函件达到66万件,报刊累计463万件,
邮政储蓄年末余额达10.05亿元。邮路总长度为180公里,邮政所处数达到20处。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在城镇基本普及,在农村普及率达到50%以上。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消费需求明显增长。坚持建商场、抓市场、引名店,
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08年全区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特信商城、久
久超市两家承办企业新增乡村农家店11家;泵都商贸广场、陶琉国际商贸城一期、
天隆广场、鼓浪屿装饰材料城、天源宾馆、假日酒店等一批商贸设施建成投入使
用;开展了“家电下乡”试点;加强了“博山菜”产权品牌保护工作。开展了食
品安全专项整治,促进了放心市场建设。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8.72亿元, 同比增长22.94%。其中占份额最大
的零售业完成49.55亿元,同比增长29.32%;其次是餐饮业完成17.59亿元,同比
增长12.21%; 批发业完成9.1亿元,同比增长15.94%;住宿业最少,完成0.57亿
元, 同比增长30.56%。从经济成分看,个体经济零售额完成42.61亿元,占全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4.13%。

七、对外经贸和旅游

对外经贸平稳发展。坚持全方位扩大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良好,新批外资
增资项目1个,全区进出口总额实现39900万美元,同比增长6.8%,实际利用外资
2043万美元,同比增长63.05%。紧盯国际市场和国家宏观政策变化,积极采取有
效的应对措施,保持了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境外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区外
贸出口队伍进一步壮大,评为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
旅游业稳步发展。立足区域优势,发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优势,加大旅游
资源开发力度,建成开放中国森林博物馆、莲花山森林公园,鲁山国家森林公园
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头镇樵岭前村、源泉镇东高村被评为山东省旅游
特色村, 成功举办第二届孝文化旅游节, 全年接待游客476万人次, 同比增长
20.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1亿元。

八、财政、金融

财政税收状况良好。推行“镇财区管”改革试点,严格部门预算、财政投资
评审、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地方
财政收入完成73848万元, 同比增长19.56%; 实现税收129454万元, 同比增长
7.71%。 其中国税部门完成税收94680万元,同比增长3.51%;地税部门完成税收
34774万元, 同比增长21.11%。 优化支出结构, 科学合理调度,全年财政支出
88312万元,同比增长17.52%。
金融部门积极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加大
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保持金融秩序稳定。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7.39
亿元,比年初增加18.23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96.5亿元,比年初增加18.82
亿元; 年末各项贷款余额83.43亿元,比年初增加7.42亿元;现金总收入263.69
亿元,现金总支出290.39亿元,现金净投放26.7亿元。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和面貌明显改善。进行了国道205线改建,
博山东过境路续建等,城市骨干道路39.5公里竣工通车;对叠羊路等城区主次干
道实施升级改造。建成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完成供热扩容20余万平方米,天然气
开通使用3818户。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对孝妇河城区段进行景观改造,
开工西过境路南延绿化工程,升级改造博山公园,建成10处城市游园,新增园林
绿地42.6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1%,市容市貌得到改观。
深入实施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实施直接燃煤炉窑清洁能源改造,取缔城市建
成区内直接燃煤茶水炉, 关停污染重的“土小”企业100余家。加大了水污染治
理力度,完成城市清污、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改造15.5公里,新建孝妇河排污干道
2.3公里, 博山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白塔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有效地保护了
城市环境,环境质量有了进一步改善。

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
个,现有市级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研究所2家,承担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项
目5项,申报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14项,申请专利614件。培育高新技术企
业6家, 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火炬计划泵类产业基地,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
值达到83.29亿元,占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5.85%,同比提高5.84个百分点。
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深入开展“学校基础管理年”和“教师素质提升工
程”,理顺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农村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基本完成,万杰医学院实
现专升本,成为全省第一所民办医学本科院校。组织开展了教育创新年活动,教
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全区高考创历史新高。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68处,其
中普通中学29处, 普通小学37处,幼儿园97处,共有在校学生62777人,教职工
5523人,幼儿园在园儿童778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建成农村文化大院30
个。成功举办了元宵灯会和民俗文化旅游节,颜文姜祠扩建、陶瓷博物馆、琉璃
博物馆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颜文姜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姜女传
说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完成了播出系统改造,实
现了电视节目数字化播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春节系列文化艺术活动,丰富了人
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年末共有各类文化机构21处,其中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各一
处,文化站14处,博物馆3处,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100%。
巩固发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85%,
居全市第一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43万人,基本实现城镇居民社
区卫生服务全覆盖。扎实开展“医院管理服务年”活动,加快镇卫生院和农村卫
生室规范化改造,创建为“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人口保持稳定低速增
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43个,拥有
病床床位1213张, 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953人。农村卫生室165个,乡村卫生技术
人员348人。
结合奥运主题,广泛开展了全民健身运动。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更加普及,
人民群众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成功承办全省首届
“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和公路自行车比赛。等级裁判发
展人数达到15人,省级体育先进乡镇有7处。全区举办2次运动会,参加各种运动
会运动员1.3万人次, 获得市以上金牌38枚。群众体育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全
民健身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和参与。

十一、物价与人民生活

城市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我区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2元, 同比增长12.38%; 人均消费支出10252元,同比增长
13.65%; 农民人均纯收入7357元,同比增长13.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675
元,同比增长10.68%。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有所增加。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
量如下:
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
家用电脑 46.67套
彩色电视机 113.33台
家用电冰箱 103.33台
洗衣机 86.67台
移动电话 156.67部
空调器 36.67台
微波炉 43.33台
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旧村改造,居民居住环境和居住面积不断改善,城镇居民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4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1.47平方米,
住房质量也普遍提高。
年末全区在岗职工人数为40045人, 单位从业人员数为40197人, 同比下降
8.92%;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2289元,同比增长13.63%。
市场物价高开低走,涨幅呈逐月回落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中食品类、
家庭设备及维修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项目上升明显,衣着类、交通通讯类、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较去年下降较多。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
格涨幅较大,但涨势较去年趋缓。
2008年各类价格指数(%)如下:
1、居民消费价格 105.5
其中:食品类 113.9
烟酒及用品 107.7
衣着类 96.2
家用设备及维修 104.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4.2
交通和通讯 99.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4
居住类 103.7
2、原材料购进价格 122.97
3、工业品出厂价格 110.02

十二、社会保障与人口

逐步建立健全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广开就业渠道,
新增就业再就业1.5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社会保障救助体系
进一步健全,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金及增资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积极创新思路,努力对上争取,企业医
疗保险全面推开;低保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和农村低保率均达到100%,实现了
应保尽保。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年内人口出生率为7.25‰,死亡率7.84‰,人
口自然增长率-0.6‰。年末全区总户数为164531户,总人口为462637人,同比减
少1135人。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35172人。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
2、劳动工资数据为全区城镇单位和市属以上单位统计数。
3、人口数据为公安部门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