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地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5&rec=15&run=13

【历史沿革】 博山是自从周末年流传孝妇颜文姜的故事开始,博山城后称颜神、
颜神店和颜神镇。清雍正12年(1734年)设博山县,属青州府。民国初,废府,
改济南道,后废道,归山东省政府辖。1939年,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泰
安、 莱芜、章丘、历城、淄川、博山、新泰7县边区联合办事处管辖。1940年,
属泰安专区。1942年与莱东县合署办公,后改称博莱县。1944年恢复博山县,属
鲁山行署。1945年3月博山解放,8月分为博山县和博城、黑山、原山3个直辖区。
1949年10月,撤销3个直辖区,改为博山市,属淄博工矿特区。1950年5月博山市
并人博山县。1951年5月成立淄博市,驻博山城里,保留博山县,县府迁往源泉。
1955年3月撤销淄博工矿特区, 建立淄博市,原淄博市改为博山区,归淄博市领
导。

【位置面积】 博山区位于鲁中山区北部,淄博市南部,北纬360°16’~360°
35’,东径117° 43’~118°2’。南与沂源县接壤,西与莱芜市、章丘市交界,
东部和北部与淄川区毗邻。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682平方公里。
博山距济南国际飞机场70公里,区内有辛泰、张八铁路穿行而过,境内有火车站
10个。经源泉、北博山、南博山3镇至泰安市。张八铁路入境白塔、域城、山头、
八陡4镇穿过。205国道、湖南路、仲临路省道干线公路,分别从区境西部、中部
和东部穿过。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区境内阻山带河,水、陆交通冲要,是淄博
市东南部的咽喉重地。

【地质地貌】 地质 地层:博山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自老至新有四界七系。
其中:太古界泰山群。此层分布于岭西、乐疃、南博山、池上、李家等乡镇。岩
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 黑云变粒岩、 斜长角闪岩、 角闪片岩等。地层厚2700-
15000米左右, 距今约24亿年;古生界寒武、奥陶、石炭、二迭四系。寒武系分
布于石门、北博山、李家、池上、源泉、岭西、南博山等乡镇。岩性下部为页岩
夹灰岩,中部是厚层鲡状灰岩及页岩与博层灰岩互层,上部为泥质条纸灰岩夹薄
层灰岩与页岩互层。沉积环境属海相,含动物化石。层厚600米左右,距今5亿年
之多;奥陶系分布于石门、夏家庄、石马、乐疃、八陡、源泉、岳庄、北博山等
乡镇。岩性为纯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属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建造,
含动物化石。层厚800米左右,距今4.4亿年;石炭系分布于八陡、福山、山头、
域城、白塔、夏家庄等乡镇。岩性为砂、页岩互层加灰岩,属海陆交互相含煤沉
积地层,富含动物化石。层厚140米,距今约2.7亿年;二迭系分布于八陡、山头、
福山、 夏家庄、白塔、蕉庄、域城等乡镇,层厚430米左右,属陆相沉积,含植
物化石, 距今约2.7亿年。中生界。区境内只在蕉庄乡露侏罗系中、下统,由砂
岩、页岩及岩质页岩组成,属河湖沼泽沉积,含植物化石。厚180米,距今约1.4
亿年。新生界。区境内仅有第四系,广泛分布于河谷、河川、低洼处,以粘质沙
土为主,间夹砂砾层,厚3-4米。
构造:境内存在着两种类型。一为太古代的基地构造,以线状紧密褶皱为主,
褶皱轴向与片理方向一致, 呈330-340方向展布,基底断裂也较发育,只是由于
岩性的区域质作用而难以识别;一为中、新生代的盖层结构,以断裂为主,褶皱
次之。
断裂:南北向断裂称姚家峪断裂,南自莱芜市苗山东南一带,向北过樵岭前、
姚家峪至周村区的金山,全长60公里,纵贯区境16公里。走向N5°W-N10°E,倾
角NW或S。倾角55°-75°以上。由2-3条正断层组成断裂带。破碎带宽100-200米,
直断层南小北大, 在区境内的垂直断距300米左右,水平断距10公里。北东向断
裂有二: 一称淄河断裂,南自新汶盆地向北,最终入渤海湾,全长110公里,宽
一般400-1000米,出露地表60公里。在区境内一段贯穿南博山、北博山、源泉诸
乡镇, 长19公里。由3-5条断裂组成的断裂带,走向35°左右南东倾,倾角一般
80°左右,从整体向东盘上升,西盘下降,垂直距离100-400米,属逆断层性质。
一称秋谷断裂,西南自乐疃向东北经北神头、秋谷、西河、田庄,终点与淄河断
裂相会,全长近30公里。在区境内一段长20公里。此断裂切割了姚家峪断裂,断
裂走向N70°E, 倾向SE,倾角50°-70°,属正断层性质。东西向断裂亦有二:
一称石马断裂,西起石马,北至源泉,与淄河断裂衔接,全长近20公里,属正断
层性质。 大部分地断被黄土覆盖,局部地段有出露,断层走向EW,倾向S,属正
断层。 位于山头黑山一带,长约7公里,走向EW,倾向S,倾角70°-80°,上盘
为二迭系上统地层,下盘为二迭系下统地层。落差自西向东由数十米增至百余米。
北西向断层称福山镇断层,位于福山镇一带,切割秋谷断层,长近10公里,属正
断层性质。走向N50°W,倾向SW,倾角70°。上盘为二迭系地层,下盘为中奥陶
统地层。落差南部约500米,北部700米。
褶皱:淄博向斜(也称淄博盆地),由于受桃花峪断裂的影响而形成不对称
性。在博山呈狭窄状向北开阔的箕形盆地。向斜轴在区境内,走向N20°E。其东
翼地层走向NE, 倾向NW,倾角8°-13°;西翼地层走向SN-NW,倾向E-NE,倾角
18°-40°。西河向斜位于福山-西河一带,西南宽,东北窄。轴向N65°E。向斜
核部为石炭系太原组地层;东南翼为石炭系本溪组及奥陶统地层,倾角10°;北
西翼以秋谷断层与中奥陶统地层接触,产状略陡,约20度。博山区境内地质构造
特点是:断裂发育,褶皱次之,高角度的张力性断裂为主。较大的断裂往往由两
条以上相互平行的断裂构成断裂带。南北向断裂及北东东向断裂发育,且控制了
大量沉积矿产的展布。断裂活动频繁,至今仍在不断活动。
岩浆岩:博山区境内的岩浆岩活动与其他区比较明显微弱,根据时代的不同
可分两期:一期是元古代桃科期岩浆岩,仅见于乐疃樵岭前村西的老猫头。岩性
为蛇纹岩,属古老的浸入岩体,约20亿年左右。岩体呈小岩株,平面椭圆,长轴
方向NW,与地层的片理方向一致,变质程度较深,在岩体与混合岩的接触带上形
成了小型蛭石矿。另一期是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主要呈岩墙或岩床产出。岭西
桃花峪村一带有十几层1~2米厚的辉绿岩床浸入到寒武系中、下统地层中。石马
镇的淄井和北博山镇的沙井一带,在奥陶统石灰岩中浸入了1~2层云斜煌班岩岩
床,由于含副矿物磷灰石往往形成一些品位不很高的磷矿床。在煤系地层中(石
灰系、二迭系)也有辉绿岩的浸入,有些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有些影响了煤的
质量。在蕉庄境内,辉绿岩床顺层浸入到二迭系上统地层内,其产状与地层产状
一致,走向为N50度E,出露面积0.44平方公里。
地貌 地势:博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南、东、西三面中低山环绕,中间低山、
丘陵、山涧、河谷排列,北面为丘陵河谷地带。地势总变化在130~1100米之间。
南部淄河流域与北部孝妇河流域河底高度相差在160~200米之间
南、东、西三面中低山区面积为334.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9.1%。淄
河流域南部地势高起, 相对高差500-700米,沟壑纵横,东部地势高峻挺拔;樵
岭前至桃园一线西部, 地形相对高差550米左右,沟谷幽深,山势峥嵘,随处可
见。
中部低山丘陵区(包括淄河流域中北部和孝妇河流域的南部)面积297.55平
方公里, 占全区总面积的43.6%。孝妇河与淄河分水岭立于其中,西起羊峪岭,
东至671高地, 呈弧形东西分布,沟谷切割较深,河谷发育,冲洪积层沿淄河两
岸分布。
北部丘陵区位于城区以北, 面积49.7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3%。山
岭起伏平缓,最高山顶大尖山海拔295.5米。地形最低处孝妇河出界口海拔130米。
孝妇河沿岸冲洪积层连续分布。
山脉:区境内山岭起伏,层峦叠嶂。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47个,500米以
上的山峰81个。山脉属鲁中山系,西连泰山,向东蜿蜒深入益都,群峰攒簇,逶
迤相接。较大的属鲁山、原山、岳阳山、鹿角山。
河流: 区境内的河流主要有淄河和孝妇河,次有青阳河和牛角河。前3条属
小青河水系,后1条属黄河水系。

【气象】 机构: 根据2006年业务改革实施方案,气象局内设办公室,气象台
(博山区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博山区雷电防护技术中心(气象科技
开发中心)。有职员1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0人,助理工程师1人。
承担区域内综合观测业务和天气、气候、人工影响天气、农经信息和兴农网等业
务服务;雷电灾害防御管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行政审批;组织防雷
行政管理和安全检查,气象行政执法等。
特征:博山区大陆度为61.3,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3.6
℃,全年无霜期201天。年平均降水量为719.3毫米,分布不均。四季分明,季风
气候明显,春季空气干燥,降水少,温度回升快,多西南大风,常有干旱、霜冻
等灾害发生;夏季高温高湿,降水量集中且多雷雨大风;秋季气温下降,雨量突
减,天气晴朗稳定;冬季气候干燥寒冷,雨雪少,多北向大风。四季分布是冬夏
长,春秋短。冬季最长,为140天;夏季次之,为100天;春季最短,为60天。
气温:区境内历年平均气温为13.6℃,最高年14.4℃(1998、1999),最低
年12.9℃ (1986,高低年相差1.5℃)。
1月份温度最低,2~7月为升温阶段,4月升温最快,幅度为7.7℃,7月达最
高,8~2月为降温阶段,11月降温最快,幅度为7.6℃。
气温日变化明显,一般一日中最低温度在日出前(冬季6~7时,夏季5~6时),
最高气温在午后(13~15时),年平均日较差为10.0℃,但又随季节不同而变化
较大。春、秋季最大,5月为11.3℃;冬季最小,1月为8.7℃。
气温的地理分布为北高南低,呈逆向型气候,即气温与海拔高度成反比。据
1983年对比观测和计算,北部(海拔200米)和南部(海拔400-600米)气温相差
1.5~2.1℃, 和南部鲁山(1108.3米)相差5.1℃。农事季节活动南北相差10~
15天。
湿度:区境内年平均相对空气湿度为60%,呈半湿润状况。夏季风控制的6~
10月份月平均值在60~80%之间; 冬季风控制的11至严年5月份在50~60%之间。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受气温日变化影响,在日出前即出现最低气温时相对湿度最大,
在午后即出现最高气温时相对湿度最小。
蒸发量年平均为1939.7毫米。各季相差大。5~6月超过280毫米,12月、1月、
2月都不足80毫米。
2007年气候特点:全区总的气候特点:温度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部
分时段和地区气温、降水,日照等要素出现历史极值。冬季温度偏高光照较好,
降水偏少好天多;春季气温偏高波动幅度明显,早春气温偏低,后期高温强度大,
降水前期偏多后期偏少,光照适宜;夏季气温正常,降水偏多,日照不足;秋季
气温适宜,初霜期偏晚,降水接近常年,日照仍偏少。本年度出现干旱、干热风、
暴雨、雷击、连阴雨、大雾等气象灾害。其中干旱、暴雨、连阴雨等灾害对农作
物影响较大。从全年总的气候状况来看属正常年份。
2008年气候特点:全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温度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个
别时段,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出现历史极值。从四季来看,冬季前期气温偏高,
光照条件好,中后期温度偏低,日照偏少,但降水适时;春季偏暖,个别时段气
温变化幅度大,降水前期偏多后期偏少,光照适宜;夏季气温前期、中期偏低后
期略偏高,降水偏多,日照不足;秋季气温偏高,初霜晚,降水、日照偏少。纵
观全年,大部分地区光、热、水条件较好,局部地区出现的干旱、冰雹、大风、
雷电灾害给受灾地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与往年相比灾情相对较轻。总体来
看,本年度气候条件属较好年份。
灾害:据资料统计(2007~2008年),影响全区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高温、
冰雹、暴雨、雷电、连阴雨等,对全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
不同程度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灾害较严重的如:
干旱: 2007年5月5日前后出现干旱,随着降水的持续偏少和温度的升高,5月下
旬前期干旱面积扩大,5月25-27日出现干热风天气,旱情加重,对小麦灌浆和春
播作物生长不利, 对生态环境也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6月上旬中后期干旱进一
步发展, 受旱面积进一步扩大,程度加重。2008年6月下旬降水偏少,下旬中后
期我区出现干旱。全区玉米和春播作物干旱面积6666.7公顷,7月初出现降水,旱
情解除.这次干旱由于持续时间短,影响较轻。
高温:2007年6月上旬,7月下旬,出现高温闷热天气,气象局及时向社会公
众发布高温预警信息,提醒大家防暑降温。
暴雨: 2007年7月18~19日,全区出现一次强降水过程。据测定,各站降水
量:李家68.0毫米,八陡94.7毫米,池上77.9毫米,南博山81.2毫米,原山88.8
毫米, 石马69.5毫米,源泉70.7毫米,城区122.8毫米。开发区、域城镇、崮山
镇、白塔镇、城西办事处出现洪涝灾害,受灾严重。 此次灾情涉及全区的5个镇
(街道)20个村庄,受灾人口14000人。开发区蕉庄村因灾死亡1人。农作物受灾
面积233.3公顷, 其中绝收面积10公顷,农作物被淤泥沙淹;果树受灾面积13.3
公顷。 105户村民550间房屋进水, 造成房屋、粮食被淹;雷击20多台电视机;
冲垮土堰150米、 饮用水管道300多米;3处学校院墙倒塌,累计倒塌110米;1处
配电室被淹;房屋倒塌53间。直接经济损失2180万元。2007年自8月16-18日,全
区持续降水,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暴雨造成山洪爆发、山体滑坡、大坝、河床溢
水。部分村庄房屋倒塌,河堤农田冲毁、牲畜淹死、道路堵塞。倒塌房屋160间。
冲毁河堤1200米,冲毁便民桥5座,倒塌挡土堰800米,冲毁小塘坝20余个。冲走
猪30余头, 淹死鸡8000余只。冲毁农田200公顷。此次灾害,受灾村庄25个,受
灾人口21774人,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雷电: 2007年6月29日下午8时许,某机械加工厂发生雷电波侵入雷击,4台
数据机床开关电源板被烧毁及其操作程序丢失,电视机、电话及传真机被击坏,
上网微机ADSL客户端设备、 配电段路器也被击损。同日,据某通信公司240多个
上网ADSL接入设备在这次雷击事故中都被损坏。 7月11日12时许,某热处理厂加
热电炉温度感应控制器四块仪表遭雷击损坏, 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某医院遭雷
击,损坏住院部电脑显示器、交换机、中央空调模块若干,损坏电视机数11台,
直接损失12万元。 8月17日10时,某办公楼遭雷击,电梯开关、微机网络用户预
付费系统损坏; 某制药厂3组反应釜配电系统遭雷电感应过电压波侵害,损失严
重。2008年7月8日某局遭遇雷击,11台网络微机、部分电视及电话均烧坏,设备
损失严重。 8月9日下午3时许,某集团生态园13台有线电视机和11部电话机遭雷
击损坏,钢架结构入住登记大厅雷击时还出现短时放电火花。直接损失3.0万元。
8月11日一次雷击过程, 击毁电气设备89台件,电视接收机、电话机不计其数,
变压器11台,微机46套,直接经济损失约90万元。
连阴雨: 2007年全区9月26日10月7日出现长时间连阴雨天气。其中9月下旬
连续降水日数4天, 10月上旬7天。 降水量9月下旬我区为55.2mm, 10月上旬
13.0mm,较常年明显偏多。玉米受灾867公顷,霉变发芽,损失390万公斤,经济
损失702万元。
大雾:2007年11月23日全区出现大范围大雾天气,最低能见度为50米。滨博
高速公路11月23日4:30分关闭,济青高速公路11月23日8:30分关闭。2007年11
月23日夜间-24日上午, 全区再次出现大范围大雾天气,济青高速公路11月23日
19:44关闭,11月24日13:20开放。滨博高速公路博山11月24日0:35关闭,12:
40开放。
道路结冰: 2008年2月5日出现降雪天气,道路结冰,济青高速公路2月5日8
时30分关闭。2008年12月21日出现降雪天气,道路结冰,济青高速公路12月21日
6时40分至22日11时关闭;滨博高速公路12月21日8时10分至22日11时30份关闭。
气象工作: 根据市气象局统一规划, 完成鲁山、 李家、八陡等7个四要素
(气温、降水、风向、风速)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投入业务使用,并在汛期发
挥积极作用。基础业务质量稳中有升,共创全国地面优秀测报员2个、优质百班6
个,在《气象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在中高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全市气
象业务技术竞赛第一名。 2008年9月1日,新增电线积冰观测。测报、 农气三项
错情率为0.0‰,连续8年业务目标考核达一级,被市气象局授予综合目标管理考
核“优秀达标单位”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淄博市人工防雹降雨工作“先进集体”。
2007年8月2日, 博政发〔2007〕5号文正式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纳入《博山
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警预案》。2007年12月29日被山东省文明委评为省级文明
单位。继续保持全国气象部门局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2008年6月27日, 博政发〔2008〕72号《关于建立气象灾害预警网络系统的
通知》,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工作,
通过设立电子显示屏,手机气象警报发布设施手段,大力拓展气象信息发布渠道,
最大限度地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面,提高天气预报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的
传播速度,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影响。
服务:加强对暴雨、冰雹、雷雨、大风、高低温、寒潮、大雾等关键性、转
折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全年向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气象
周报49期,干旱监测信息35期,专题气象服务12期,发布预警信号86次,气候影
响评价5期, 春秋播气象条件分析2期,麦收期间的天气公报12期,气象信息200
份。为政府抢险救灾、指挥生产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在元旦、春节、“五一”
“十一”等节假日前制作发布节日天气公报,向社会各界提供节日期间天气趋势
预报服务,为各行各业和广大市民节日出行提供可靠的气象保障。积极为全区重
点工程提供气象资料服务。利用市局预警平台,为各行政村负责人发布气象灾害
预警信息,初步形成手机气象预警系统。准确的预报,优质的服务,取得了良好
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连续四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建设博山有功单位。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依据《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防雷装置设
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和《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开展防雷装置设计
审核和竣工验收行政备案工作,从源头上抓好防雷减灾工作。
系留氢气球许可:依据《施放气球管理办法》,对系留氢气球施放进行审批许可
与管理。组织开展施放氢气球专项执法。
防雷设施(检测)验收:对易燃易爆品、危化场所以及重要企事业单位,组织开
展防雷检测, 共检测198家单位,验收新建建筑物防雷工程达35项。减少了雷电
灾害事故发生。
人工影响天气:两年来,在市、区政府人影办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工影响
天气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防雹减灾、增雨抗旱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郑良臣 李密 胡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