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烈士陵园 烈士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4&rec=27&run=13

为了褒扬革命先烈,教育后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博山革命根据地的党、
政、 军、民就修建了一批抗日烈士纪念祠,1944年8月,博山县下庄区抗日民主
政府根据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指示,为了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由下庄村民众自
愿捐资,在村西凤凰山下把一旧庙改建成了烈士祠,将散埋的革命烈士坟墓迁至
烈士祠旁,并为每位烈士竖立了一块墓碑。
1945年,池上村、南博山村也先后建起了烈士祠。
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后,为弘扬革命先烈们前仆后继、英勇奋战,将革命进
行到底的精神,博山县人民政府责成县民政科科长黄文杰负责,在郭庄村东庵子
建起了烈士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家庄、北博山村、蕉庄村、石马、朱家庄等村、
镇,于1963年、1964年也先后相继建起了烈士祠。
1954年,淄博市(博山区)人民政府,在原山脚下,白石洞前,建起了博山革
命烈士陵园。 1967年1月,中共博山区委、博山区人民政府在北崮山村建起了焦
裕禄纪念馆。 1988年5月,中共樵岭前支部委员会、樵岭前村村民委员会,在猫
头山下建起了烈士纪念碑。多年来,烈士陵园和各烈士祠、烈士纪念碑,都充分
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阵地的作用,其中博山烈士陵园、焦裕禄纪
念馆、郭庄东庵子烈士祠都被列入了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数
以万计的人民群众、青少年学生都纷纷为先烈们扫墓。

博山烈士陵园

博山烈士陵园, 始建于1954年,座落在博山城西北部5公里处风景秀丽的原
山脚下,白石洞前,南连凤凰山西连禹王山,烈士陵园既可供人民群众凭吊、瞻
仰、祭祀,又可供人游览。博山烈士陵园,自1972年至2005年经多次扩建维修,
陵园共占地20393平方米, 建筑面积554平方米,其中纪念堂240平方米,办公室
120平方米,接待室120平方米,仓库74平方米。
陵园大门, 坐北向南,高10米,宽8米,气势雄伟壮观。大门上方镶有大理
石雕刻的“博山烈士陵园”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青石垒成的院墙环院四周。
进陵园西侧,拾阶而上,是坐西向东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堂,门两边松
柏长青,两条红漆门柱上刻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楹联。堂
内迎门的木墙上书写着888名革命烈士的英名, 堂内还挂着十余幅著名革命烈士
的英雄事迹和《博山五次解放简介》、《马鞍山》、《禹王山》、《汪洋亭》战
斗事迹介绍。
自1998年至2005年,区民政局先后投资百万元,对陵园大门、院墙、烈士墓
穴等进行了修缮、整修,在墓区前新建了一座高10余米的烈士纪念碑。墓区内是
原来的无名烈士纪念碑,碑上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每位烈士墓
前竖起了一块墓碑,刻着烈士姓名、职务、年龄,所在部队、牺牲时间、地点。
美化、绿化、净化了陵园环境。墓区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道路洁净,环境优
雅、安静。陵园常年对外开放,每年到烈士陵园凭吊、瞻仰,为烈士扫墓的民众
达数万人。一些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还组织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
到陵园举行宣誓仪式,烈士陵园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焦裕禄纪念馆(原称焦裕禄展览馆)

“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1967年1月,中共博山区委、区人民委员会在北崮
山村北兴建焦裕禄展览馆,展览馆当时占地2750平方米,建筑面积545.32平方米,
计平房14间,分为一、二展室和接待兼办公室。
第一展室陈列着《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参加革命前逃荒、要饭、务
农种田、当民兵和参加革命后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使用过的生活、劳
动和办公用品及武器、 弹药等实物16件,图片14张,画面37幅,一组高2米的焦
裕禄全身塑像。
第二展室陈列着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和关心人民群众生活
疾苦的事迹的图片、画面。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位县委书记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高贵品德,展室内有照片17张,画面50幅左右和4人组成的一组塑像。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展览馆进行了数次维修,展室的部分内容进行了
更新,在大门外修建了一小型广场,为焦裕禄竖立一座高10余米的大理石塑像。
并将展览馆改称为纪念馆。
2005年,在全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区共产党员纷纷捐
资对焦裕禄纪念馆进行扩建重修, 整个纪念馆重建后,占地面积81180平方米,
有2670平方米的三层纪念楼一座。楼内设有焦裕禄事迹陈列厅、电影放映厅、贵
宾接待室。院内有高2米,长24米焦裕禄先进事迹的壁画墙一道。
纪念馆有工作人员7人,其中馆长1人,管理员1人,讲解员5人。纪念馆属区、
镇双层领导。
焦裕禄纪念馆自1967年1月开馆以来, 至2005年底,已先后接待全国各省、
市参观、瞻仰、凭吊、祭祀人已达百万人(次),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南也
门和日本、韩国等国际友人和外国留学生近千人。

郭庄东庵子烈士祠

1946年,博山县人民政府为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光荣牺牲的革命志士,
教育后人,将革命进行到底,确定建一处烈士祠,烈士祠地点就选在米粮之乡的
郭庄乡东庵子的“膏腴寺” 庙内。将郭庄四乡为革命捐躯的180多位革命烈士和
被敌杀害的人民群众一一书写牌位,整齐地排放在寺内的神台上。这年“清明节”,
博山县人民政府在郭庄东庵子烈士祠举行了3000多人的悼念革命烈士大会,县政
府民政科长黄文杰受县长毛梓才之委托,代表博山县人民政府向大会致词。
2000年,郭庄村及周边有关村、镇群众自动捐资,受组织委派由民政局马鸿
喜、 蒋衍岗同志帮助整理史料,重建郭庄东庵子烈士祠,烈士祠占地面积600平
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纪念堂五间为砖、石结构,红瓦、白墙,庄严肃穆,
大门上方悬挂着原博山县下压区抗日民主政府区长,后任浙江省副省长、省人大
常委会主任、离休干部翟翕武题写的“东庵烈士祠”匾额。进大门右首竖有重建
烈士祠捐资人的碑记。院内院外1500多株松柏,环境优雅,有郭庄东村一原老支
部书记常年看守烈士祠。
纪念堂门口东侧悬挂着“博山教育基地”铜牌。门口两边有“为有牺牲多壮
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楹联。
纪念堂内迎门正中是革命烈士英名录。烈士英名录两边和东、西墙上有“北
博山地区革命斗争史”,“赶跑土匪吴鼎章”,“激战洪山口”的大型文字展板
及著名革命烈士郑兴、翟寿亭、王锐、焦奎等数人的英雄事迹简介。南墙上还悬
挂着张敬焘题写的“为国捐躯,忠魂永存”,翟翕武题写的“正气浩然,光宇报
国忠育及人”,和李治亭题写的“祖国魂”条幅。
纪念堂迎门高一米半三层水泥神台上,整齐的排列着北博山镇北博山村、朱
家庄村、洪山口村、五福峪村和源泉镇的麻庄、高庄、源泉村及崮山镇的崮山村、
天津湾村等16个村庄300多位革命烈士和被敌杀害的革命群众的牌位。

下庄烈士祠

下庄烈士祠,建于1944年8月,占地面积165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北靠凤凰山,面对淄河溜。祠堂内排列着85位烈士的牌位,烈士祠周围古树参天,
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祠堂是当年为纪念农民起义军阵亡将士而兴建的一座三间
庙堂而改建的烈士祠。

池上烈士祠

池上烈士祠, 坐落在西陈疃村的吕祖庙旧址上,占地面积315平方米,建筑
面积60平方米,依山傍水,树木成林。1945年,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责成中共池
冯区委、区公所自筹资金、物料,调集十余农民工,当年秋后动工兴建,不日落
成。
祠内迎门高1.5米的砖台上,整齐地排放着有范洪武先生书写的117名烈士和
17名遭敌杀害的群众的牌位。
1946年“清明节”,中共池冯区委、区公所在此召开了近千人的群众大会,
为革命烈士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 会后有韩庄村子弟班义演大戏3天。

南博山烈士祠

1945年秋,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责成郭庄区公所筹建南博山烈士祠,烈士祠
建在南博山村庄东河对岸的笔架山上的“三圣宫”(俗称东山东庵子)。
烈士祠占地面积为87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共15间寿庙。烈士祠
落成后,区公所组织了300多名学生、农民前往烈士祠对革命先烈进行悼念活动。
2005年, 区民政局又拨专款3万元由南博山镇负责对烈士祠进行维修。

北博山烈士祠

1963年,中共郭庄人民公社委员会研究兴建北博山烈士祠,烈士祠建在北博
山村西九龙山东坡的一旧庙遗址上,烈士祠占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210平方米, 有旧庙12间,12名革命烈士的英名书写在长1米,宽0.6米的一块木
质匾额上,悬挂在座北向南的迎门正中的墙壁上。

朱家庄烈士祠

1963年秋,郭庄公社决定在北博山九龙山上修建烈士祠的同时,朱家庄一、
二、三、四4个生产大队联合在本村南一华里处的“三皇庙后院3间阁楼建起了烈
士祠, 烈士祠建筑面积为30平方米,本村4个生产大队的32名烈士的英名书写在
阁楼的迎门墙壁上。

李家烈士祠

1963年3月, 池上公社划为池上、李家两个公社后,1964年春中共李家公社
委员会和公社管理委员会,为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投资
1500元在本公社自建一处革命烈士祠。烈士祠建在本公社韩庄村的“观音庙”旧
址。
1964年“清明节”,李家公社的机关干部、群众、学生数百人集合,举行了
悼念烈士活动。
1973年春,中共李家公社委员会和公社管委会又投资1500元,把烈士祠迁到
了清统治时期农民起义军曾安营扎寨的福山庙。经过整修,烈士祠占地面积17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祠内建有高80公分的水泥台,台上整齐地排放
着38名革命烈士和6名遭敌杀害的群众牌位。

蕉庄烈士祠

1962年,博山区成立蕉庄人民公社后,中共蕉庄公社委员会、公社管委会于
1964年3月研究决定,投资2000元,把双峰山的旧庙“金光殿”遗址3间改建为烈
士祠。14位革命先烈的英名书写在高2米,宽0.8米的挂轴上,悬挂于迎门的墙壁
上。烈士祠占地面积为12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0平方米。烈士祠于当年7月落成。

石马烈士祠

1973年,中共石马公社委员会和公社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在风景秀丽的五
峰山“玉皇庙” 建革命烈士祠。烈士祠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00平
方米, 有正殿3间,配殿21间,30名革命先烈的英名书写在高1.5米,宽0.6米的
挂轴上,悬挂在迎门的墙壁上。

樵岭前烈士纪念碑

樵岭前烈士纪念碑, 兴建于1988年春,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坐落在从村中
通往淋漓湖大路旁的猫头山下的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风景区内。
纪念碑高10余米,用花岗岩砌成。山东省原副省长、省政府特邀顾问、博山
县第一任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张敬焘题写的“气壮山河”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镶在
大理石雕刻的纪念碑中央。
樵岭前村,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博山的第一个共产
党员刘康候(仲和)就是樵岭前村人,“一门三英”,其女儿刘云程就是在抗日战
争时期吉山战斗中与日伪军英勇搏斗壮烈牺牲的女英雄。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樵岭前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踊跃参军参
战,支援前线,百名热血男儿奔赴杀敌战场,有20余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壮
烈捐躯,光荣牺牲。为纪念革命先烈,牢记历史,中国共产党樵岭前支部委员会、
樵岭前村民委员会和全体村民自筹资金,自己动手建起了这座烈士纪念碑,纪念
碑于1988年5月1日落成,山东省第一座村立烈士纪念碑耸立在“北国第一洞天”
的山峰上,自纪念碑建成后,每年到纪念碑前凭吊、祭祀、瞻仰的群众达数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