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4&rec=23&run=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民
政会议,确定军人复员安置工作为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建国初期,多数军
队干部尚年轻力壮,只有少数在第二次国内战争中和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干部需
作退役安置。主要安置办法是复员和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安置去向多是就地
安置和回原籍安置,在物质待遇上,有的在安置时原部队给予特别资助,有的到
地方后,仍享受原供给制待遇,有的还规定由安置地政府每年供给一部分粮食,
作为生活主要来源。
1954年12月,内务部、财政部、总政治部联合发出通知,对在第二次国内革
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初期入伍的干部,其中还有~些是团、营职干部,凡是已基本
丧失工作能力,无法在部队继续服役的,转交地方由国家对他们长期供养,不再
保留现役军官的称号和计算军龄。其住房问题由当地县、市人民政府在公房内调
剂或租赁住房解决,如当地解决有困难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修建部分住
房。
根据军队建设的需要,1958年7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现役军官退休处理的
暂行规定》,使军队干部退休走上了制度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加强了对军队干部退休
工作的领导。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妥善安排军队退出现役干部的
通知》,对军队退休干部的安置管理工作有了原则规定。1981年10月,国务院、
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军队干部退休的暂行规定》,对军队干部的退休和安置工
作的方针、政府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1982年1月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军队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
定》。1983年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军队离休干部转交地方管理问题
的通知》,《通知》指出,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军队离休干部转交地方后,
由民政部门管理。
为了加强对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的领导,1981年8月4日,区政府成立
了博山区退伍军人和军队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18人组成,区委常
委、常务副区长杨松森任组长,下设博山区军队退休干部临时办公室,相继配备
了1-4名工作人员。
1985年经区政府批准,在博山城西北部英雄路西侧的立碑山下兴建博山区军
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博山区军干所正式成立,军千所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
建军队离、退休干部团职住宅楼一幢(18套)及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车库等,
共建筑面积1490平方米。
博山区早在1965年就开始了接收安置军队退休干部的工作,当年接收安置了
4人, 除1人回原籍农村外,其他3人全部安置在了城区,由区房管部门在公房内
给予解决了住房,区民政部门负责其政治、生活诸方面的事宜。而后陆续接收安
置到15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建国前参军入伍的军队退休
干部, 有6人由退休改为离休,移交区老干局负责管理。根据国务院和省、市人
民政府的有关规定,自1985年起,博山区又重新开始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工
作,截止2005年底,先后共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和无军籍职工54人,其中
已故18人,在现有36人中,离休干部12人,退休干部lO人,无军籍职工14人,其
中居住在军干所院内的1l户,其余均分散居住在城区或农村。
为了让军队离退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
乐,健康长寿,安度晚年,在区民政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军干所全体工作人员共
同努力和全体军休人员的大力协助支持下,自1985年至2005年的20年间,各项工
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次受到省、市、区民政部门的表彰。
对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安置管理工作,主要是:
一、在军队离、退休干部中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认真组织全体工作人
员和全体军队离、退休干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用政治理论武装
全体工作人员和全体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头脑,跟上时代形势的发展,在政治上
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永葆革命青春。
二、充分发挥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四大优势”,即政治优势、传统优势、
经验优势、作风优势,为社会积极奉献,余热生辉。在区军干所的休养员中,既
有抗日战争的“老八路”,又有解放战争中的老同志,还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的祖国保卫者,他们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为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
了丰功伟绩,是青少年一代学习的楷模。为了发扬光荣传统,教育青少年,在军
队离、退休干部中成立了“老战士报告团”、“学雷锋报告团”,为中、小学师
生、驻军官兵、企业职工作“爱国主义”“革命传统”,“雷锋事迹”报告50多
场(次) ,受教育的人数达30多万人(次),有5名军休干部被评为全区“先进离、
退休干部”,区军干所先后被评为全省“先进军干所”、“文明军干所”。区军
干所成了一处中学的校外德育教育基地。
三、对军队离、退休干部在政治上关心爱护,在生活上体贴照顾。20年间,
做到了军队离、退休干部该听的报告按时听,一次不漏,该看的文件准时看,一份
不少。
在生活待遇上,严格按上级规定办事,该享受的一份不缺,该领的一分不欠,
该得到的一点不少,工资福利待遇足额发放,送上门,交到手。医疗费按时报销,
每年由区财政中拨款解决。
为了确保军队离、退休干部安度晚年,区军干所克服重要困难,筹措资金,
为所内休养员安装暖气、水锅炉,可视防盗门,加固院墙、维修楼顶,粉刷油漆
楼道,改装自来水管道、变电室,修起门球场,美化、绿化院落,把区军干所变
成了一个“花园式”的军干所。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成立起了门球队,常年坚持活动,建起活动
室,有象棋、军棋、康乐球、扑克、麻将,常年开放活动。组织钓鱼、游览活动,
并开展文体比赛,在全市军干所系统都取得较好成绩。常年参加文体活动的军休
人员、占全体军休人员的三分之一。每年对军队离休干部进行一次查体,发现疾
病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确保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区军干所抓服务,抓管理,管理到位,服务到家,做到了军休人员、工作人
员、上级领导“三满意”。
为了不忘过去,激励后人,所内部分离休老同志,由所长岳立友主编出版了
军旅生活回忆录一《风雨里程》一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