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古迹遗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2&rec=46&run=13

古窑遗址

万山庄古窑址,位于博山城东北方向,北万山村西南的龙弯沟的山岭上,南
北走向, 长约250米,东西宽约140米,总面积约35000平方米。古窑址断崖上暴
露出三处窑炉残迹, 直径各约2米,窑址内散布着大量的白釉、黑釉及白地黑花
的碗、盘、“四系瓶”瓷片和残破的匣钵等窑具。匣钵层层叠压,极易鉴别。
古窑烧制的陶器,多系碗、盘、碟、罐等生活用品,其中尚有白釉黑花、酱
色釉底的“四系瓶”、“玉堂春瓶”等。万山古窑址,被淄博市人民政府定为市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地院寺庙

金地院寺位于博山城北8公里, 在白塔镇北万山村西北。因寺院建于“金盆
地”的南麓而得名。北万山村民称之为“北寺”。
据考证,金地院寺始建于唐朝末年,后经扩建成为寺院,据清嘉庆五年《重
修金地院碑记》载:“万山庄金地院。于元至元五年,僧福元创修之,明成化四
年僧之禅重修之”。该寺院有前后两进院落和一个西跨院,寺院内有殿房40余间,
占地10余亩。寺内佛像、神尊齐全,曾有数百名僧人在此诵经礼佛,是淄博地区
较大的寺院之一。传至末代和尚体修时已达到500多名僧人。清末宣统二年(1910
年) , 体修进京受戒并赐法号“本吾” 。1951年,寺院改做学校,佛像俱毁。
1982年, 学校迁后荒废。 2001年9月万山地区善男信女自发捐资动工修复。 至
2002年10月历时1年, 投资35万元,主要建筑按明清风格修葺,佛像神尊按原貌
原位塑成。
修葺后的金地院寺巍峨壮观,焕然一新。寺院门前的影壁墙上有一个斗大的
“佛”字。山门前伫立醒目的镏金大字。靠近碑前便看到大字的上方写着“区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旁边的院墙上镶嵌着《重修金地院记》等四块当今首事人及
捐资者的功德碑。
跨过相公帽式的山门进入前院,右侧是与门楼齐线的红墙黑瓦平房,叫门房,
是护寺人的住处。门前有三块龟驮碑(龟是新添的),碑均是重修寺院的老碑,年
久风化,字已模糊。在石碑的对面,有一五脊六兽的殿房,里面有地藏王塑像,
端座在莲花宝座上,帽子上垂下两条飘带,上写着“唵嘛呢叭吽”,两手捧着夜
明珠。传说地藏王能把地狱门叫开,夜明珠能把地狱照亮,故有冥阳两度的神通。
山门西侧是天王殿,南北有门,若从南门进,一眼看到的是形态端庄高大的弥勒
佛,座北面南。上有对联“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
之事”。看后,人们自会领悟。绕过弥勒佛后,背靠背的站着南无护法韦驮天尊
菩萨,面朝北门肃立而站。威严震慑,护法正法。大殿内两旁塑有东方持国,北
方多闻,西方广目,南方增长四大天王。穿过天王殿往北不远,是花岗岩石垒成
的半墙,墙上装砌着石栏,结构别致而坚固。顺东拾级而上,即可看到寺院最雄
伟的建筑大雄宝殿,也是有南北门的过堂宝殿。长11.1米,宽7.9米,高8米,单
檐前出厦,上覆青瓦,厦檐下有四根原建寺时的云龙攀柱,石质优良,纹理细腻,
工艺精湛,完好无损。殿内塑有释迦牟尼金身像,端座在八大金刚扛的莲花盆上,
左有文殊菩萨手捧莲花,右有普贤菩萨手持如意,都脚踩莲花在释迦牟尼前侍立。
塑像落落大方,栩栩如生。殿内雕梁画栋,仍然保持了嘉庆三年重修时的原样。
香案一旁有磬、木鱼等法器供和尚用。殿内的十八罗汉正在着手雕塑。绕过神尊,
背后塑有南海观音,站在一条金鱼上,手持净水瓶,面向北门,左有小龙女,右
有招财童子待立。
沿东侧拾级而上进入后院,一座高大雄伟的建筑—香雪楼,与天王殿、大雄
宝殿在一条轴线上,依山势而建,层层拔高,气势磅礴,香雪楼二层三楹,门前
的月台有五层台阶,月台周围有花岗岩护栏。香雪楼底层为方石垒砌,一块石头
少说也有几百斤重。石门、石框、石窗棂俱在,可见古人惊人的智慧和能力。石
框上方墙内嵌有一青石碑匾,特别引人注目,上刻“香雪楼”三个遒劲有力的行
书大字,系里人宋怀忍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时的手迹。楼内一层塑有送子
娘娘、送子奶奶神像。攀木阶梯而上,二楼全是大青砖砌壁,通体一间,里面塑
有玉皇大帝及仙女撑伞,金童、玉女侍前,形象逼真,神气活现。二楼的脊檩上
还清晰可见重修时首事人的姓名,殿内未翻新,仍然保持先前的古朴。
香雪楼西侧有西厢房,里面有功德碑,东侧有一幢瓦房是僧房,依北向西为
序分别是斋房、仙师坛(原塑有八仙)东厢房(原功德碑,现在是流通处)等。
绕过西厢房西去便是西跨院,院内建有一座碧霞元君行宫,座北朝南,门上
有一幅对联,“观五岳而知众山小,凡百川咸于大海归”,行宫前墙按着先前的
石窗,里面塑有碧霞元君神像。与行宫并排的建筑是龙王殿,待塑四海龙王及雷
公、电母、风婆、雨伯等诸神。
金地院寺历史悠久,香火旺盛,数百年来是善男信女拜佛敬神的圣地,但也
曾一度遭劫。传说过去寺院前的古道是通往青州、济南的必经之路,、一伙贼人
为此强占寺院,冒充和尚杀人越货,祸害百姓,无恶不作,后被朝廷知道派兵血
洗了金地院寺,将斩首的贼和尚身葬南山、头埋山门之外,并竖立八楞碑压于其
上,除恶惩贼,示警于世。门前栽一古槐,后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有三人
怀抱之粗,树冠笼罩整个前院,树内还长出翠柏一棵,名曰:“怀(槐)德百(柏)
世”。昭彰世人向善,可惜,碑毁树死,千古遗憾。

新旧窑神庙

旧庙
旧窑神庙坐落于北万山南首,溪之东垠。溪之西筑有戏台一座。据清嘉庆七
年《重修窑神庙并筑戏台记》石碣中载:“旧有窑神庙,其由来莫可考”,由此
可见迁址前的窑神庙始建地点时间不详。
该庙统体一间,无院墙,庙内有窑神、风神、土神、火神和山神五位神像。
在庙的山墙上垒一小庙,内有黑山爷爷,东山墙上垒有土地神祠。
窑神庙处在万山集的市井之中,东是粮食市,此处地形略方,南边是大堰,
堰上青石条铺地,堰下为溪,后来此处也做过粮食市。此处原有一棵槐树,生长
旺盛。庙的北边有民宅,丁氏居住,但与庙相距较远,旧村改造在其东北盖成了
居民住宅楼和民房,西边为空闲地归丁氏所有。
窑神庙南约34米处有影壁墙一座。在影壁墙和庙之间有两块石碑,一块被毁,
一块幸存。幸存石碑在村委会大院保存,碑上文字虽有残缺,但尚能辨认。
影壁墙南面便是数十级台阶,由台阶而下便是小溪,过溪是戏台,溪与戏台
相距有20余米。当时筑戏台是为了庆祝瓷器烧成出窑。嘉庆七年碑中载:“瓷成
人喜以演戏庆之。”
窑神庙所处的市集略大于改革开放后的农贸市场,四、九为集。由于交易时
间短,人们叫“夜猫集”。现已消失,天天成了市场。
小溪从东南流向西北,所以窑神庙的方位也并非正南正北。溪水为两边的泉
水汇集而成,注入孝妇河。
冬天溪中水层结冰,在溪面上形成白色的鱼鳞状。孩子们在上面滑冰。到了
春天杨柳发芽,孩子们折下粗细不等的柳枝,抽出木质条,做成哨子吹着谁也听
不懂的曲子玩。夏天雨水充沛,泉水潺潺流淌,溪水横溢,姑娘们在溪边洗衣服,
孩子们在溪边汲水玩耍,折下柳系编柳帽互相泼水乘凉。夏日的晚上也是人们在
溪中洗澡最好的时候。
夏日溪边杨柳成荫,叶叶相连,枝枝交融。溪中蛙叫,树上蝉鸣,溪水涟漪,
鱼翔潜底。20世纪60年代后,溪水干枯。溪岸修成了柏油路,建起了楼房、商店。

新庙
新窑神庙坐落于北万山北首,金地院寺庙东侧杨家山的半山腰上。距北万山
约有200米之遥。 庙的东面和北面是杨家山,西面是一山路,昔日山泉常年流水
形成的溪,名叫丁洋沟。沟西原有一红砖厂,早已停业,与红砖厂相邻的是村办
三号煤井,煤井在窑神庙的西北面,相距约100米。
新窑神庙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 建筑面积25平方米,统体一问,花岗岩和
青砖砌墙,上覆青瓦,五脊六兽,四周有院墙,院墙上覆青瓦,墙体朱红色,朝
南有相公帽式的大门楼,也是五脊六兽,整个庙宇成正方形。院内植松柏四株,
银杏树一株,并有石碑两块立于东侧。分别为老碑和新庙落成时的新碑。老碑由
于年久,风雨剥蚀字迹模糊很难辨认。
老碑是清乾隆乙酉选拔贡生宋怀忍(小店村人)撰并书。新碑是2001年12月22
日立,村人赵增俊撰文主要介绍窑神庙迁址的原因。
窑神庙的院落整齐略成方形,大门楼前34米处有影壁墙,衬托着窑神庙的庄
严肃穆和古朴。
窑神庙院外四周植松柏数十株,从远处望去一片翠绿,黑色的窑神庙房顶隐
隐约约地出现在林翳之中。
窑神庙内塑有五位神像,分别为窑神、土神、风神、山神和火神,传说他们
对陶瓷的烧制有很大的功绩,“瓷器而诸神集焉,合记之以云报也”。
新建的窑神庙向西北百米就是金地院寺庙,由金地院寺再向西北就是兴隆山。
由窑神庙向东南是五圣堂(现已倒塌)的银杏树,越过东万山村就是留仙路和
国家老洞,从老洞向西北到母猪铺连成一线,若少加开发就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区。

大小关帝庙

小关帝庙
小关帝庙位于北万山村村北的路家胡同北首。此处北高南低,站在庙门口南
望, 村之一半尽收眼底。小关帝庙建筑面积不大,约有5平方米,是村中最小的
庙宇之一。庙内塑有关公、周仓、关兴三位神像。
小关帝庙统体一间,四面皆无院墙,左、右是堰,左堰之上是李氏民宅,右
堰下是路氏闲园。北面有一空地距庙约10余米,再北是一高堰,堰上为李氏住宅。
此庙坐北朝南,庙前为一小路,路南为一高堰,堰下屋脊低于庙前小路。1950年
前,庙左侧有一古槐,高丈余,粗两围,少皮,后枯死。
小关帝庙墙体用当地的火成岩和青砖垒成。上复青瓦,五脊六兽,前出厦,
厦前有1.5米长,1米宽的石案与供桌。关帝庙由于年久失修,加之人为破坏,于
1958年坍塌后风吹雨打而自然消失,其遗址犹存。
传说北万山村善人张某夜间做了一梦,梦见桃园三兄弟在小关帝庙门前饮酒,
谈古论今,话告一段,刘备提议为二弟迁至新居干杯,三人举杯一饮而尽。酒过
三巡,桃园兄弟均面带酒意,关云长面色不乐,备看出,便开口问关曰:“二弟
为何有不悦之色? ”关略停片刻答曰:“兄弟三人相聚,本应一醉方休,只因新
居窄小,不能容大哥、三弟同居一室而心中不快”。张飞闻言怒发冲冠,手持丈
八长矛就要将小庙挑翻,被刘备劝住,张飞将长矛往地上一甩,叱咤一声,张善
人惊醒。当日张善人对诸人讲其梦中之事,提出重修关帝庙,众人均表赞同。于
是村人募资建起了大关帝庙,并种了一棵槐树,已佐证建庙之始。

大关帝庙
大关帝庙位于北万山村中的西街北首。统体一间,占地面积约40平方米,建
筑面积7平方米, 内塑有关公、周仓、关兴三位神像。原来的关帝庙早已倒塌。
现有的关帝庙是1993年重新复修起来的,该庙其大小尺寸方位均按原来的根基而
建。建筑风格仍是明清建制。
庙的高台用花岗石砌成,墙体用青砖和水泥沙浆垒砌。二梁四柱,前出厦,
五脊六兽。上覆青瓦,青瓦下水泥浇制房面。庙东与北为路氏民宅,南北是西街。
该庙就坐落在西街的北首东侧。 庙高约5米处是该庙影壁墙。影壁墙的西边与庙
的西山墙一线拉直建起了院墙,院墙南段安一朱色铁门,和院墙的朱色相称,并
构成了关帝庙的独立小院落。
院内有石碑两块,均为新庙落成时所立。上面记载着新庙落成年代和修葺时
捐款人的名录。庙虽小,但古朴典雅。
庙始建于元朝,后经多次重修。
庙地处前街和西街的交叉路口,是村中较为繁华的地段,早年间,冬春农闲
时,人们闲暇无事,就到此谈古论今聊天消闲。
庙以南, 丁氏门口以北,有一青石条石,长3米,宽0.8米,厚0.3米多,由
于人们经常在上边玩耍,石条磨的光滑,在青石条的旁边有棵槐树,树身不大,
后来不知何故此树枯死。
庙原来无院墙,青砖铺地,还有槐树一株,老人们常在树下乘凉。
庙的四周宽阔,每年的正月十六人们就在影壁墙的南面建起炉灶,攒起豆、
米等粮食,用大锅做咸粥,全村人都去喝,此粥叫“篝萤粥”去瘟灾,迎丰收之
意。随着时代的变迁,此风早已不复存在。
大关帝庙往北是大崖头,是用石头铺成高低不平的路面。旧村改造后,路面
拓宽水泥硬化,出庄是柏油路,通昆仑和博山。
早年间该庙的香火旺盛,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三是庙的香火日,这天前往进香
的人是人山人海,整个街巷摆满了供品,挤满了香客。五月十三此季多旱少雨,
而庄稼又急需雨水,这天据说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关老爷磨刀要用水,水从天
上滴下来,就形成了雨,人们盼雨心切,就上香求雨。
庙复修后,当时庙内无塑像,村民丁昌梓请昆仑名师烧制瓷画一幅,有关公、
周仓、关兴三人画像。后来有人又请人塑成泥像。庙虽小,但所塑之像庄重,威
严,参拜者无不肃穆敬仰。

泰山奶奶庙

泰山奶奶庙,即碧霞元君行宫。位于北万山村村南的西街南段。坐北朝南,
庙内无塑像只有神像挂轴。庙房统体一间,长9米,宽5米。四梁八柱。墙体用当
地的火成岩石砌成,非常坚固,上覆青瓦,只有五脊,并无六兽。此庙始建于清
乾隆五年。庙北和庙西为民宅,以滴水为界,南与东有院墙,院墙均是土坯砌成。
庙原为内外两院。外院有南屋两间,出门是大街,靠大街的山墙上垒砌着一
块高0.7米,宽0.4米的长方形条石(青石),上面刻着四个道劲的“泰山神石”大
字。 路东有一株古槐,早已半边枯死,树高7尺,树粗三围,尚枝繁叶茂。枯死
的一边已用水泥补园。此树是北万山村现有古槐中最古老最大的一棵。何时栽植
说法不一。有的说路氏刚迁来时所植,有的说泰山奶奶庙建起来后栽植的,两种
说法均无法考证。
古槐虽半边枯死,活着的半边生长旺盛越长越大,而且皮色表细。由于古槐
在村中的三叉路口,枝繁叶茂,每当盛夏在此乘凉的人很多。
泰山奶奶庙过去是北万山村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村
里第一所小学就设在这里。日伪时期的保公所,国民党时期村自卫团部(还乡团)
都曾设在庙中。在日伪和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老百姓经常不明原由而被吊在这
棵老槐树上惨遭毒打、受刑。
人们说古槐是有“灵气”的,当有人被吊在上边惨遭毒打时,树憔怒,枝叶
不展。而今青枝绿叶,含芳吐艳,生机勃勃。
1951年学校迁出后,此庙闲置。当年将房屋分给了村民丁昌水,不久丁将庙
翻建,而后由丁昌水的后人居住。
原泰山奶奶庙虽两个院落,但占地面积不大,约50余平方米。其外院南屋长
7米宽4米。
据说清乾隆年间处于盛世,天下四方年景较好,五谷丰登,唯独万山地区年
年歉收,百姓难以度日,为了求得泰山奶奶保佑,才建起了此庙。

北万山的“神泉”

北万山村,地处大奎山南麓的“金盆地”的低洼处,四面环山,西北有兴隆
山,西南有东顶山,自古山青水秀,泉水喷涌,渭阳河穿村而过,大有小桥流水
人家之景。每到雨季,村子周围山坡之上,到处山泉淙淙,著名的山泉有:瓜芦
洼泉、姜女泉(俗称江米泉)、杨茂峪泉、丁家林泉……
自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华占领博山、淄川后,疯狂掠夺淄博地区
煤炭等地下矿产资源,万山一带地下水不是被严重污染,就是泉水被截流、干枯,
从此,万山地区人畜用水发生困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重视人民群众生活,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生产大队)的
领导下打机井,建水池,修水渠,安装输水管道,为村民解决了人畜用水的难题。

瓜芦洼泉
瓜芦洼泉,位于北万山村北的大奎山脚下的杨家顶之西四面环山的低洼处,
距北万山村1公里左右, 在两条山岭之间,泉的前面是一片平坦地。此处自古至
今盛产瓜芦,每到夏天,周围花草繁茂,环境优雅。晚秋季节瓜芦丰收,果实累
累。由于此处盛产瓜芦,此泉故名瓜芦洼泉。
瓜芦洼的泉水自古以来常年流淌不断,是万山人的主要水源地之一。尤其自
日军侵华后,地下煤炭大量的被日寇挖掘,万山地区的地下水被污染、破坏。瓜
芦洼
泉之水更成了万山百姓的主要饮用水源。
瓜芦洼泉的水质甘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四邻八乡的百姓纷纷前往取水,
或做菜,或做饭,或冷饮,回味无穷。到此取水者,近的三五里,远的十几里,
二十几里远,少者一天有几十人,多者一天上百人,有的肩挑,有的手提,有的
车推,有的用摩托车带,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瓜芦洼泉的水虽然随着季节的变
化而变化。但大旱之年也从无干枯。被人们称之为“神水”、“神泉”。
瓜芦洼,地处沟壑之间,道路崎岖难行,唯一的一条羊肠小道从村中通往洼
处。20世纪末,村人于学兴,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早起晚归,开山凿石,把
羊肠小道义务修成了一条摩托车可来往的畅通平坦的道路。21世纪初,村人路荣
俊带领王琪瑜、李荣春两名农家妇女自筹树苗在瓜芦洼周围义务栽上了22棵速生
杨,不仅美化、绿化了瓜芦洼的环境,而且为取水之人制造了遮荫乘凉的良好环
境。

杨茂峪泉
杨茂峪泉, 位于北万山村西南1.5公里处的杨茂峪岭下的山峪之中,道路崎
岖难行,旧时杨茂峪杨树茂密,古树参天,泉水潺潺,鸟语花香,景色迷人。自
开煤井和焦宝石矿后,泉水渐枯。

江米泉(姜女泉)和丁家林泉
江米泉,丁家林泉,位于北万山村西的路家峪的山峪之中。
江米泉,传说是孟姜女哭长城(齐长城)所流之泪渗入地下而成泉,故叫姜女
泉,后人见其泉水含有大量矿物质,因而叫成了“江米泉”。
丁家林泉,此处因是一风水宝地,旧时泉水常年喷涌,丁氏坟莹建于此处,
形成林墓,后人便叫此泉为“丁家林泉”。
以上两泉,因大量开采煤炭和焦宝石而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