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战时邮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1&rec=12&run=13

1940年(民国29年) 5月,日军向我根据地开始大规模的“扫荡”根据地逐渐
缩小,斗争形势不断恶化。迫使博山县行政区划频繁变动。1941年(民国30年)10
月,博山县的淄河区和口头区划归新建立的益(都)、临(胸)、淄(川)、博(山)边
区,(即四县联合办事处)。是时,四县联合办事处“战时邮局”在益都县仁河区
杨集村成立。它即是四县联合办事处行政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工委的政治交
通组织,业务受鲁中战邮分局和泰山区领导,日常随当地政府、工委活动。“战
时邮局”人员配有长、短武器,主要任务有三项,(一)传递党和政府文件,报纸、
书刊、宣传材料;(二)侦察敌情,传递情报;(三)充任向导、护送过往干部人员。
孙仲鲁任局长并兼任交通股股长(该股为工委地下交通机构),李伯华、张成效分
任交通、发行干事,王建华任会计兼收发。党内机要文件由政治交通员匿藏隐蔽
专送。并由工委组织部长赵西林亲自负责,邮局内部由局长孙仲鲁重点分管,孟
子珠、赵立民具体负责联系,并设政治交通员若干人,身份都为保密的,各区均
设单线联络员,配备1至2人负责与部队、区委配合行动。对大宗宣传品和学习材
料及大众日报,泰山、鲁中、渤海时报由各区邮务员担任传递。“四县联合办事
处战时邮局”地处胶济铁路交通要道,鲁中前沿,是联系鲁中、渤海、胶东三大
解放区的交通枢纽。设有博莱、沂山、渤海三条交通邮路干线。其中博莱干线途
经博山县的口头区桑峪村和崮山区的麻庄村,再经莱芜通往泰山区一地委。另外
还专设了一条特别机要直达线途经博山境内淄河畔的麻庄村到泰山区委驻地茶叶
口一带。上述各站沿线均有战时邮局的地下交通员负责接头联系。
1942年(民国21年)博山县的抗日斗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由于日军的疯狂
大“扫荡”,博山县抗日根据地最后只剩四区(博山南部山区)十余个山村,为适
应斗争形势的要求, 是年4月,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与莱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合署
办公(时称“博莱合署”),8月,建立了博莱县,(原博山县南部山区的下庄、崮
山、石马划入博莱县) ,是时,博莱县“战时邮局”成立,陈旭东任局长,局内
设股长5人,交通员20人,邮务员11人,政治交通员6人。是时,博山境内中瓦泉
村设交通站,上接莱芜常庄,南峪干线站,下接郭庄站。1944年(民国33年)7月,
鲁中区党委建立鲁山地委(五地委),撤销博莱县,恢复了博山县。同时撤销益临
工委,将原属博山县的淄河区、口头区由益(都)、临(朐)、淄(川)、博(山)边区
划回,是年11月博山县战时邮局随即成立,受鲁山专区邮局领导。局址初在现淄
川境内的峨庄乡王家庄,后迁至博山境内的西高村。不久又迁往博山县驻地郭庄
村。局内设交通发行、收发、司务3个股,是时博山境内有邮务所11个,交通站2
个, 武交队1个,队长为李有章,武交队直属鲁中区领导,有队员二十余人。配
有长、 短枪。其中交通发行股设三个交通班,县局共有60余人。1945年8月,日
军投降, 博山县战时邮局随同县机关进驻博山城,9月初,鲁山区战时邮局亦由
沂源境内随军进驻博城,负责接管中华邮局,更名为淄博特区邮局(驻博城),是
时,博山县战时邮局由博城迁往源泉村。属淄博特区邮局领导。1946年 (民国35
年)4月按照华东战邮总局指示,战时邮局“战时”二字取消,博山县战时邮局改
称博山县邮局。1946年(民国35年) 9月,博山县局组织机构简化调整,取消了原
设的三个股,十一个邮务所和两干线站(八站、九站)新成立了郭庄、口头、八陡
三个四等局。人员由83人精减为55人。四等局以下共设代办所13个,具体分布如
下:
郭庄局(设郭庄)。辖代办所四个:池峰区代办所一个,设在东池庄、崮山区
代办所三个,分别设在下庄村、北博山村、西石马村。
口头局(设口头)。辖淄河区代办所三个,分别设在北马鹿村、太河街、峨庄
集。口头区代办所三个,分别设在玉皇庙、南岳阳、张庄集。
八陡局及西河区所属地区大部为敌占顽区和边沿游击区,均未设立代办所。
10月,博山县局由二等局调为三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