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设备维修制造部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0&rec=7&run=13

本厂设备动力科,现位于山头东坡村西,1985年该科大院内的使用土地面积
为11245.25平方米, 厂房建筑面积为4941.51平方米。另外,该科分布在本厂各
处的所属班组使用土地面积为5223.05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为4055.32平方米。
该科最早的前身是机电维修组。
1955年上半年,本厂成立机电维修组,设在原山头窑神庙东邻,归属本厂生
产技术科领导。有厂房2间,维修工4名。仅有1座烘炉,l台自制的台虎钳及一些
手钳、 搬手、郎头之类零星工具。机电维修组主要负责对全厂100多台电轮的维
修任务,而机轮配件加工,均由外厂协助解决。
1957年,机电维修组迁至现二车间隧道窑处,分为电、钳两组。有厂房2间,
工人增至10余名。有手摇钻1台、手摇砂轮1台。同年,试制成功单刀压坯机、吊
刀压坯机,促进了陶瓷成型设备的发展。
1958年,电、钳两组并入基建动力科,位于现二车问办公室门前处,分设:
钳工、 电工、车工、革新、翻砂5个组。有厂房10余间,人员40余名。主要设备
有钻床1台、电焊机1台,烘炉1座、砂轮1台。
l959年11月,成立修配车间,自制雷蒙磨粉机。
1960年底, 修配车间迂至山头蒋家林。厂房达30余间,人员达100余名,分
设机轮组、球磨大碾组、捏练机组、雷蒙机组、电焊组、车工一、二组、木工组、
翻砂组、电工组,计10个班组。同年,修配车间自制轮碾机。此时,全厂原料加
工机械设备基本能自制,结束了牛碾加工原料的历史。在“双革”活动中.,各
车间相继出现技术革新组,这些技术革新组后来演变成各车间维修组。
1963年底,修配车间迁至原淄博陶土矿矿部两大工房,该处使用土地面积为
4197平方米, 建筑面积为1691平方米,人员增至155名。主要设备有车床12台,
刨床3台、 皮带铣床1台、电焊机4台等。同年,自制第一条隧道窑的关键设备油
压顶车机。
1964年,钳工组开始分内、外钳。外钳组主要担负全厂机械设备的维修和安
装,能够排除大、中、小型设备故障,对连续运行的关键设备,安排跟班人员维
护。内钳组主要担负全厂机械设备的制造及零、部件的加工任务。同年,修配车
间试制安装第一台自动脱模卧式链条干燥机。
1966年上半年,从江西景德镇引进1台双刀压坯机,以后自行仿制。
在“文革”中,1970午至1972年,修配车间改称连队。1973年至1975年上半
年,动力科与修配车间同属一个党支部领导。1975年下半年,动力科与修配车间
合并改称设备动力科。 同年先后自制2.5吨球磨机、火卷板机、专用铣齿机,从
唐山轻工机械厂引进250型转盘式滚压成型机, l976年从日本引进双头盘类滚压
成型机和双头杯类滚压成型机,为成型设备的更新提供了样机,继尔自制碗、盘、
杯类滚压成型机,逐步代替全厂原刀板成型机。
1980年,该科迁至现址,通过整顿设备管理组织,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
操作岗位规程,使设备管理进一步走向正规。
1982年上半年,该科抓陶瓷成型机械设备的规范化工作,该科统一了全厂各
类滚压成型机机型,制造出36台新机代替老机,从此,使滚压成型机的零部件提
高了通用化程度,具备互换性、稳定性,方便了备品备件的制作和维修。
1985年该科有职工306名,其中干部14名,包括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1名,
技术员8名。全科4个工段,共30个班组,其中:大院内有钳工工段、车工工段、
翻砂组、锻工组、木工组等13个班组;分布在本厂范围内的还有锅炉工段、机电
工段、电工组,外钳组等17个班组。有固定资产369万元。主要设备44台,其中:
金属切削机床81台、锻压设备4台、铸造设备2台、木模设备4台、起重设备3台,
还有运输130型汽车1辆。
1985年全厂主要设备有851台,该科能承担全厂所有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
安装和备品备件的加工及机电设备维修任务, 是年完成备品备件25392件,完成
设备制造186台。目前全厂陶瓷生产机械化、连续化程度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
近几年随着企业经济改革的深入,该科除园满完成全厂修、造任务外,还每年承
担产值达10余万元的外单位机械制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