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辑 民间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rec=550&run=13

地方戏

博山群众演唱地方戏,东南山区多习惯演莱芜梆子(莱芜欧),西部山区和北
部村庄多习惯演五音戏。
建国前,著名老艺人邓洪山领的周姑子戏班,经常在博山各地扎野台子或剧
场演出。那时的周姑子戏只配有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唱腔单调。
1950年,国家音乐部门派人来博山,帮助周姑子戏剧目整理改造,谱写乐曲,
加配管弦乐器,正式命名为五音戏;同时,在博山建立五音剧社 (后改名为淄博
市五音剧团)。
淄博市五音剧团,贯彻“推陈出新”的方针,不仅整理改造了若干传统剧目,
如《王小赶脚》、《王二姐思夫》、《亲家婆顶嘴》、《小姑贤》、《井台会》、
《拐磨子》等,还创编了许多新戏,如《胭脂》、《墙头记》、《姑嫂争先》等。
1960年9月18日, 该剧团晋京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国
务院、全国政协、全国文联、国家文化部等领导机关和北京文艺界作汇报演出,
着重演出新编剧《胭脂》。全体演员受到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的接见。
汇报演出后,应首都人民的要求还公演了11场。公演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为之录音、录像,《北京晚报》、《光明日报》还发表评论,赞誉淄
博五音戏“不失劳动人民的本色”。

扮玩

扮玩是博山人民在元宵节或其他重大喜庆节日举行的一种文艺活动形式。博
山扮玩早在明、清时代就盛行。解放后,人民翻身做主人,继承发展了这种民间
艺术,以此表达喜悦的心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人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
上,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丰富和发展了这种艺术。
博山扮玩的传统形式和艺术风格一般有五个特点:一是多为群舞、队舞,声
势浩大,气氛热烈;二二是每支扮玩队伍最少表演两种以上艺术形式,每种形式
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每种形式都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三是表演委婉细腻,变
化多样;四是朴素健康,滑稽有趣;五是都以庞大的博山锣鼓队伴奏。各村又有
各自的传统项目和风格特点。例如十字路的车子灯,三元村的百鸟朝风,西寨的
龙灯,李家窑的跑旱船,国家庄的桌搁,掩的、神头的狮豹,安上、河东的八仙
图、水漫金山,南关的五色蝴蝶、八骏马等。
群众扮玩时表演的艺术形式大致分为三大类。
民间舞蹈。这是扮玩艺术的主要部分,有车子灯、百鸟朝凤、五色蝴蝶、龙
灯、旱船、狮豹、八骏马、竹马、高跷、秧歌、大头娃娃、腰鼓舞、打花棍等。
最为著称的有:车子灯,又名十二属相灯,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民间舞蹈,清康熙
年问颜神镇十家巷(今十字路村)村民首创。灯舞的主要道具是车灯和云状彩灯。
车灯分为车轮、车身、车顶三部分,总高近两米,由一圆轴连为一体。车身由上
下三个绘有不同图样呈圆形或八梭形的宫灯组成,灯问装一圆轮。车顶为花篮,
装一个属象的造型。行进时,车轮带动圆轴,圆轴牵动圆轮,圆轮摩擦宫灯转动,
表演队伍由36人组成。 12个男演员叫作“车架子”,分推12辆车灯,每人上着
偏衫(俗称“十二太保”),下穿灯笼裤,头扎三角巾,脚踏云头鞋,右手推车,
左手卡腰,排为一列,行进多变化。24个女演员名云彩,两个一组布于每台车灯
前面。各人身着彩衣,一手擎云灯,一手执马鞭,围绕车灯起伏串花,翩翩起舞。
24个云灯前大后小。最前面的两个叫“头云彩”,灯高过人,分别绘太阳月亮,
象征“日月乾坤”。后面的云灯依次缩小,分别叫“二云彩”、“三云彩”……
车子灯多在行进中和圆场时用博山锣鼓伴奏表演。表演时,画面多变,或作“葛
条盘”、“拧麻花”,或作“串三山”、“蛇蜕皮”,或作“龙摆尾”、“穿四
角”、“剪子股”、“十字花”等等。
百鸟朝凤系群舞,20世纪20年代三元村群众首创,后经众艺人的不断研究创
新而成,今已发展成为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点的民间表演艺术形
式。舞蹈队伍庞大,由100人组成。舞鸟者(俗称“弓子”) 33人,每人舞动装有
铃铛的鸟型灯3只,使之忽上忽下,呈追逐嬉戏之状。每个“弓子”前边又有2人,
叫“花瓶”,共66人,每人手执两只花瓶样彩灯。舞队中间有一人操大型凤凰彩
灯。 凤凰彩灯自下而上分车轮、花瓶、花束、凤凰4个部分,中间穿一圆轴。车
轮转动便牵动花瓶彩灯旋转。花瓶上端扎牡丹花一束,凤凰立于牡丹花心。舞蹈
时,舞者头、躯、手同向倾斜摆动,躬身摆荡,凤凰随车徐徐前进,舞翅展屏,
脖铃叮当,众鸟绕凤凰串花,不时变换画面。
民间杂技。它包括芯子、火流星、折梅、和尚偷媳妇、姜老背姜婆等。近年
有新的发展,在桌搁、头搁、人抬的基础上,发展到手推车、汽车和铲车的车芯
子,使这一古老形式展现新姿。
武术。武术本属民间体育范畴。在博山有些武术项目早就参加了扮玩行列,
或舞刀、棍在前开路,或操长矛、七节鞭在文艺队伍两侧护卫,或在圆场时进行
一番拳术、剑术等表演,久而久之,便成了扮玩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武术
节目,为适应扮玩表演进行了改革,已成为民间艺术,如飞叉、对枪等。

吹打乐

博山锣鼓。博山城乡广为流传着一种民间锣鼓,叫“博山锣鼓”。它是由若
干锣鼓段联缀而成的形式结构比较完整的民间打击乐组合,多为民间表演艺术作
伴奏,亦独立进行演奏,被广泛应用于闹元宵、庆丰收、祝捷会和游行等场合之
中。
博山锣鼓自清初颜神镇李家窑村的袁、 孟二家从外地传入,至今已有300多
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无数民间艺术家,为使锣鼓演奏更加密切地与本村传统表
演艺术形式相吻合,对原有的锣鼓段进行了充实修改,设计了前奏(厦檐头)、问
奏(连鼓)和尾奏(刹鼓),达到了听其鼓声便知演奏者是哪家。
博山锣鼓的乐队组合,起初为一面大鼓,两面苏锣,两对中铙,两对小铙,
一个点锣,共11人演奏。经过变化发展,今已形成一套较为固定的两种编制。一
种为单鼓编制,由36人组成,包括一面大鼓,八面苏锣,六面手锣,一个点锣和
四对大钹,六对铙,四对镲,六对碰铃;一种为双鼓编制,由41人组成,包括大
鼓两面,十二或十四面苏锣,其他乐器同单鼓编制。在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方面,
继承了中国打击乐的击法.就鼓来说,在敲击时除有轻重之别和落鼓的部位 (鼓
边、鼓帮、鼓心)不同之外,还常以滚锤、双锤、点锤、擦锤等来表现特殊效果。
演奏中还巧妙地运用领奏、交替、重叠等手法。
博山八角鼓。博山八角鼓,源于北京单弦,清朝末年传入颜神镇,流行于西
寨、山头一带。博山八角鼓若似单弦,又不象单弦。它采用博山方言,吸收当地
民间小调, 演变成为一个独立的曲种。其传统曲目100多个,大都以历史故事,
民间传说和生活趣谈为主要内容,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如,林冲山、
双丰山、天台山(谓之“三山”) 、单刀赴会、刘二姐逛会、人胜会、蟠桃会(谓
之“四会”) 、金瓶梅八套、拙老婆缝衣裤等等。博山八角鼓的音乐为联曲体,
常用曲牌有四句乐,阴阳句、西柳、太平年、蒲露霞、剪剪花、银纽丝、皇陵调、
打枣杆、南锣、罗江怨、双高、锯缸、莲花落、一串铃等近30个,目前有记载的
曲牌25个。在一曲目中,只根据其内容选用一部分曲牌,曲牌连接也无固定顺序。
但开头必为“四句乐”,结尾当是“一串铃”。其伴奏乐器以三弦、八角鼓为主,
另配有月鼓、小镲、节音板、撒拉几等。博山窑工演唱时,常以盘、碟、盅、碗
作为敲击乐器。博山八角鼓的演唱形式较为自由,最初是炉工、窑匠在紧张劳动
之余,围在一起,席地而坐,进行演唱。1964年,淄博赴省会演代表团将其首次
搬上舞台,改为坐唱。此后,博山八角鼓的演唱形式便以坐唱为主。立于舞台。
风格独具。

博山元宵灯会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博山人民的传统节日, 据《博山县志》 记载,清朝年间
“十五日放灯三夕,各街路起彩棚,扮演乡傩·游览者襁属”。可见很早已是热
闹非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安定团结,人民生活水平
逐步提高,元霄灯会已由民间自发性活动转入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承办,逐渐形
成了自己的特点。博山灯会的特点是:彩门、彩灯交叉布置,连片成组;彩棚下
面布彩灯;大、中、小相衬;彩门、彩灯、座灯,声、光、动有机结合,既突出
了民族民间艺术特色,又借助了现代化手段,增强了时代感。博山灯会的又一个
显著特点是:灯会伴有各路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和流动彩车、彩灯,声势浩大,颇
具特色。
另外,还有高跷、狮豹、竹马、武术队等各具特色的文艺队伍上街献艺。自
1979年举办第一届始,至1985年共举办7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