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地方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rec=527&run=13

危害博山人民健康的地方病有甲状腺肿大、疟疾、丝虫病、布氏杆菌病、黑
热病等。
20世纪50年代消灭了黑热病。
1955年,在簸箕掌村发现了布氏杆菌病患者,经山东省第二医院检查,确诊
四例,逐一进行了治疗。
1966年,博山区人民委员会发出了《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工作意见》,同
时对其他几种地方病也提出了具体的防治要求。
1978年1月, 中共博山区委成立了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并设置了办公室。
1985年,区卫生防疫站建立了地方病科。
甲状腺肿在博山流行面较广,危害严重。续修《博山县志》载:“东南山中,
人颌下多结瘤,女子尤甚”,系指博山李家、池上等地,长期流行此病,苦无办
法。有这样一首流传很广的歌谣:“苦难鲁山脚,十人九粗脖,呆傻处处见,有
苦没处说。一代粗、二代傻、三代连根拔。”道出了当地人民千百年来的苦衷。
为了彻底根治甲状腺肿病,博山区卫生防疫部门从1966年~1978年先后对18处人
民公社279个大队,381000余人进行了调查,累计查出各型患者23000余人,患病
率为11%。 李家、池上、源泉、南博山、郭庄五个公社是老病区,1966年调查有
患者14128人, 患病率平均为28.72%。 其中李家、池上两乡患病率高达51.7%和
41.08%。在调查研究的同时,采取了食盐加碘的防治方法和建立区、社、队三级
专业防治队伍,搞好碘盐供应,进行科普宣传,建立必要的考核、验收和碘盐监
测等措施。 对五个老病区和十个新病区的病人先后进行了9次大规模的治疗、考
核、 验收。1976年考核,五个老区的患病率平均降为0.33%。李家、池上两社的
发病率分别下降到3.4%和1.93%。 1983年全区患病率下降到1.99%。1985年7月,
国家卫生部组织的京、津、冀、鲁四省市检查验收团来博考核验收,已达到卫生
部规定的基本消灭“地甲”病的标准。
在20世纪50年代, 疟疾病就已得到控制,1961年发病400例,发病率为12.2
/万。 1973年有所上升,发病786例,发病率为18.6/万,蔓延18处公社,占全
区公社总数的77.8%。 自此,博山区成立了灭疟领导小组,加强了防治措施,全
区建立了31个病原虫检站。区卫生防疫站建立了中心镜检站,并有一名专职医生
负责防治工作。各公社卫生院都有分管医生。驻地工矿医院、保健站、卫生所和
乡村卫生室也都有兼管疟防医生。每年三、四月份突出加强抗复发治疗和对现疟
病人、流动人口的管理。1974年开始举办疟疾流行病学学习班和疟疾镜检学习班,
共9期, 培训406人。1981年后,连续五年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1985年11月
19日,经中共山东省委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验收,发病率已降至0.1/万,
达到了国家卫生部(84)卫防第46号文件规定的基本消灭标准。
1957年,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在源泉、泉河头、郑家三村对丝虫病首次进
行普查。 这次抽查1007人,查出微丝蚴阳性者13人;解剖库蚊317只,发现各期
幼虫阳性21只, 蚊媒自然感染率为6.62%。1977年,区卫生防疫站配合省寄生虫
病防治所和市卫生防疫站对原发病区分别进行了全民普查,实查2375人,均未查
出微丝蚴阳性者。 1979年7月, 又在李家乡的9个自然村进行了全民普查,实查
2883人,亦未查出微丝蚴阳性者。1983年,区卫生防疫站暨源泉镇医院配合市卫
生防疫站对源泉村进行丝虫病调查,实查3293人,仍未查出微丝蚴阳性者。1957
年查出的三例病人,除一名因其他病死亡外,余二例经连续查血二次,未再发现
微丝蚴。1984年11月,经山东省卫生厅考核验收,已达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基本
消灭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