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医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rec=518&run=13

中医术

自明末至民国,中医诊病一直沿袭传统的“望、闻、问、切”四字诀和用一
个脉枕、三根指头评脉的方法;治疗除药方外,还有针灸和整骨术。曾有几代名
医潜心钻研古代医术,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创新,治过一些疑难病症,代表了当
时的医术进步水平。
清顺治年间,西河有一名医翟良,曾被诏聘为驾前御医,后归里为乡邻治病。
据《益都县志》载,他的医术“既尽发古人之奥府,又能以意参互用之,投药无
不应效。”有一个大便秘结的患者;曾请数名医生诊治不愈。翟良给他诊病后,
又看过所用前方,遂投提气药加倍用之,患者服后即愈。又有一妇难产,三日胎
不下而亡,以席卷出葬。路遇翟良。良见血滴未凝,断此妇未死,急唤抬至密室
抢救。他将一个温瓶放在此妇腋下,盖上被子;又处方煎药,再用一布袋,一端
置于煎好药的锅口上,一端束于漏斗,架于妇面部,使药气薰于口鼻,并定穴扎
针。刹那间,此妇气回声出。翟将所煎汤药徐徐灌入妇口。少时,婴儿呱呱落地,
母子俱安。
康熙年间,岳含珍的针灸术名扬齐鲁。辛酉年,夏中贵得了瘫痪病久治不愈,
请岳含珍医治。岳用银针扎环跳穴,患者便能行走。有个六七岁的男孩患腹痛,
经医无效,几乎痛死,岳医之,针刺数穴,痛便止。
民国时期,淄川一室女病,腹大如鼓,状似临盆,数医不愈,请甲级中医师
栾鸣岗医治。 栾诊断非怀孕,系积水,遂投傅青主“荡鬼汤”加减,3剂而愈。
昆仑一男孩患吐血, 每吐盈碗,生命垂危。中医冯景煊良视细诊,对症投药,3
剂止血, 10剂痊愈。大街有一张姓儿,年5岁,急热腹痛,便频下,问有脓血,
哭不止。冯景煊诊断为湿热疫毒,以自制“赤白(芍)三黄汤”加减治愈。
整骨术。民国时期的李连胜有较深的造诣,人称“半仙”。淄川一少女采桑
坠地,不能行,医者皆言腿骨已断。李诊治,望其部位,触扪其伤部的音响,确
诊为关节脱臼,遂投“护心散”,又经手法整复,按摩数次而愈。画家李左泉之
妻跌伤,左腿膝关节下肿痛难耐。某医说是筋伤,为之按摩数日后肿痛愈加,遂
请李连胜医治。李细询、触扪,确诊为辅骨已断。手法整复后,伤者立感疼痛若
失,又经按摩痊愈。李连胜晚年集毕生整骨经验,把整骨手法总结为推、搓、揉、
捏、扪、桫六字诀。
建国后,博山的中医术有了新的发展,从综合门诊和传统的行医方式,发展
到分科细、治疗面广的水平。1985年,区境内的中医有内科、骨伤科、妇科、儿
科、眼科等。偏瘫后遗症、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重症肌无力、口--眼--生殖器三
联综合症的治疗均达到空前的水平。骨伤科的“硬纸壳小夹板外固定骨折术”是
一项新创造,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赞扬。

中医著述要目
┏━━━━━━━┯━━━━━━━━━━━━━━━━━━━━━━━━━━┓
┃ 书 名 │ 著 者 ┃
┠───────┼──────────────────────────┨
┃脉诀汇编说统 │翟良,字玉华,号神医,清顺治时御医,颜神镇西河村人。┃
┃经络汇编一 │ ┃
┃治症提纲 │ ┃
┃本草古方精义 │ ┃
┃医学启蒙 │ ┃
┃药性对答 │ ┃
┃痘科汇编 │ ┃
┃痘疹神应心书 │ ┃
┠───────┼──────────────────────────┨
┃俯察秘旨 │翟河,字荆阳,号左江,清顺治时颜神镇西河村人。 ┃
┃青囊注解 │ ┃
┠───────┼──────────────────────────┨
┃针灸考穴精义 │岳含珍,字玉也,号思莲子,清康熙时岳庄乡人。 ┃
┃针灸阐岐 │ ┃
┃针灸类证 │ ┃
┃针灸奇古方 │ ┃
┃本草大病论 │ ┃
┠───────┼──────────────────────────┨
┃体用考分经 │ ┃
┃灵素区别 │ ┃
┃幼科阐岐 │ ┃
┃咳嗽议 │ ┃
┠───────┼──────────────────────────┨
┃真玄秘要汇集 │伊若松,字春园,号了一,清咸丰时博山人。 ┃
┠───────┼──────────────────────────┨
┃见山堂医鉴 │孙世柱,字砥中,清代博山人。 ┃
┠───────┼──────────────────────────┨
┃浣雪轩占方精义│孙淑璐,字逵夫,清代博山人。 ┃
┠───────┼──────────────────────────┨
┃内科集锦 │岳崇珍(1887~1956)字珠泉,岳庄人。 ┃
┠───────┼──────────────────────────┨
┃脉学阐义 │冯景煊(1887~1951)字朗亭,河南开封人。 ┃
┃脏腑论 │ ┃
┃冯氏医案录 │ ┃
┃脉经 │ ┃
┠───────┼──────────────────────────┨
┃何氏医集 │何康(1887~1976)字直青,号云上子,八陡人。 ┃
┃中医学教本 │ ┃
┃五运六气解 │ ┃
┃难经句解 │ ┃
┃云上全书 │ ┃
┃伤寒论句解 │ ┃
┠───────┼──────────────────────────┨
┃栾氏配方本 │栾肇凤(1887~1961)字鸣岗,博山人。 ┃
┠───────┼──────────────────────────┨
┃注解经穴解 │岳明铎,字晓南,民国时岳庄人。 ┃
┗━━━━━━━┷━━━━━━━━━━━━━━━━━━━━━━━━━━┛
西医术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神头村有一人头破,伤势严重,无人敢医,遂请
新开办的华英药房苑华芳大夫医治。经清创、缝合、包扎,十余日而愈,这是博
山医疗史上第一例西医外科手术。
1910年(宣统二年),城里张厨师被菜刀割破肚皮,肠子流出一截,急请苑华
芳医治。苑为其清创、消毒、修复、回位、缝合,治疗20余日,痊愈。自此,西
医名声大振。
1949年,以琳诊所大夫秦光祖、刘同珍夫妇,成功地抢救了被匪徒连刺20余
刀颈总静脉破裂的急重伤员宗秀乔,手术近3小时,缝合100多针。
1952年,博山县人民医院在用几支手电筒照明的条件下,成功地完成了博山
医疗史上第一例剖腹手术。
自20世纪50年代起,博山的西医术迅速发展,在外科方面,20世纪50年代末
即能做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等中、小手术。60年代可做胃大部切除术。70年代
可做肝修补术、局部肝叶切除术、颅骨修补术。1980年后可做胸外、颅外、泌尿
外等手术以及骨外科手术中的关节置换术,妇外科可做子宫切除术、剖腹产术;
在内、儿科方面,从建国初治一般常见病,发展到做快速肝穿刺术,治疗多种中
毒性综合病,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急性心肌梗塞,治疗新生儿破伤风、小儿肾
病综合症等急、危、难、重病的水平;在精神病科方面,从无到有,用“森田治
疗法”(Morita Psychotherapy)开展心理咨询,医技项目不断增加。1985年开展
的有:检验三大常规、生化、细菌及特殊项目等30多项;爱克斯光胸透及胸、颅、
四肢、 脊柱拍片和消化道钡餐透视、肾盂造影等;特检以B型超声波诊断、脑中
风预报为代表。医技水平的提高,使诊断符合率也明显提高。

附:重大病例

1980年春,石马公社一社员经区医院医生会诊,患急性心肌梗塞,在会诊过
程中,患者突然心跳呼吸骤停,经胸外心脏按摩,人工呼吸,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呼吸兴奋剂5%碳酸氢钠,吸氧等抢救复苏。后经心电图监护14小时,监护中患者
反复出现心室纤颤、昏迷、抽搐近20次,经多次进行胸外心脏按摩,人工呼吸,
静脉应用抗心率失常药物等综合抢救措施,终于抢救成功。

中西医结合

1951年提倡中医向西医学习,采取会诊等形式,曾收到一定成效。1970年后
又提出西医学习中医,博山区开始调派人员去省中医院进修,培训骨干,然后组
织学习班,共2期,100余人参加。通过临床实践取得经验,博山各医院在针刺麻
醉、针刺排石、治疗骨折等病症方面均取得较好效果。
(一)胃切除术。1971年博山区医院废除“两管一禁”(胃管、输液管、禁食)。
在作胃大部切除术后, 用中药“理气汤”。外科医生通过对584例病的分析,确
认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能够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经济
负担。
“理气汤”处方:木香、厚朴、元胡各109,当归、枳壳各129,蒲公英、刘
寄奴各159,水煎400毫升,每6小时口服100毫升。
(二)外科手术采用针麻治疗胃穿孔。、宫外孕、阑尾炎、胆系感染、胆道结
石等症。
(三)治疗骨折。凡手法复位的按中医手法复位,在整复中充分利用X光透视、
西医外科手术及麻醉,然后用小夹板固定、牵引,有的还用纸垫和分骨垫等措施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