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耕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rec=191&run=13

1934年,博山县耕地总面积为195000亩,其中旱田180000亩,山地15000亩,
基本上无水浇田。
建国以后,完成了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农民开荒造田,耕地面积逐步
有所增加。1952年,博山查田定产核实地亩,造册总面积为236790亩。
1953年,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征用土地逐
渐增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961年,博山区耕地总面积为193436亩,较1952年
减少18%,10年中平均年递减2%。到1978年,全区耕地又减少了19981亩,18年中
平均年递减0.6%。1982年调整产业结构,部分山岭梯田退耕还林,1985年全区耕
地面积减少为149842亩。 1952~1985年的34年中,全区耕地共减少86004亩,年
平均递减1.3%。
农业集体化以后,博山区便有计划地、逐步地整地改土,提高耕地质量。在
1959、1960、1964、1970诸年进行较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建国30多年来,全
区农田基本建设和兴修水利总投资6500万元 (其中国家投资3000万元,集体投资
3500万元) ,投工7800万个,翻动土石1800万方。在洼地,分片深翻整平,铲除
坟头、土丘,取消错综杂乱的田问阡陌改修成便于使用农业机械的田间公路,开
挖修筑干、支水渠和田间水沟,建设高产稳产田4.55万亩,基本实现了畦田化。
从1959年开始在山坡梯田整土坝堰,合小块变大块,造蓄水保肥的“海绵田”。
此后,在开展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整地改土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中心内容,
修筑机车行道,开挖水渠,铺设水管,引水上山,水土保持治理面积达26.5万亩。
1973年1—11月, 3500人上阵, 整地3000多亩,改造河滩120亩,整修地堰
2680条,建设大小水利工程117处。但因形式主义严重,收效甚微。
1985年末,耕地总面积为167983亩,其中高产稳产田54282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