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工艺技术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rec=181&run=13

博山琉璃业工艺技术不断改革、创新,促进了琉璃业的发展。
1956年创造了“梭形取料法”和“标志料胎剪料法”,使制瓶机的台时产量
由原来的233个提高到312个,正品率由76%提高到82.5%。
1957年5~6月间轮工采用电机做动力,改人力驱动操作为半机械化生产。
1958年春,试制了生产米珠用的“架子柴油灯炉”,具有节约燃料,操作方
便,减少污染,产品光泽好和文明生产等优点,但因有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好,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用。
同年11月,采用重油代替煤炭生产花球的改革成功。这是由池炉、重油成型
炉和隧道式退温炉组成的一整套重大的工艺改革。日产两吨的重油熔化池炉是参
照南定玻璃厂的池炉建成。重油成型炉和隧道式退温炉自行设计建造。后来,成
型炉又增添了通风、冷却、隔热等设施。1973年,轻工部设计院帮助改进了成型
炉的平喷油为往下喷油,改池炉熔料为坩埚炉熔料。这项改革使琉璃料的软化点
提高,解决了煤炭中硫和灰分对产品的影响问题,还节约了燃料,改善了操作环
境。
1961年8月,博山美术琉璃厂(以下都是该厂的改革项目)应东营油田(923厂)
的需要研制“衬里管”工艺成功。这是在钢管或钢容器的内壁上搪上一层玻璃质
以达到抗腐蚀目的的加工工艺。
1969年改吹制鸡肝石瓶的木模具为自行剪口、压口的铁模具,提高了工效和
产品质量。
1970年完成机制珠的试验,并设计制造了裁梃机、制珠机等一系列专用设备。
1971年设计安装了花瓶自动抛光机, 用来抛光出口的鸡肝石瓶,提高工效4
倍。又设计安装了花瓶磨口机,提高工效20%,并可节约磨料。
1976年9月试验在配方中以硝酸锌和锌粉代替氧化锌成功, 解决了因缺乏氧
化锌将要造成停产的问题,且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1977年试验以长石代替氧化铝成功,并在配方中加少量氧化锆增强了琉璃的
热稳定性。此项改革每年可节约氧化铝260吨,纯碱380吨。
1978年改一号窑炉由换热式为蓄热式。提高了二次进风温度和窑炉的热效率,
同时增加了余热锅炉的装设,每小时出汽量为0.7~1吨,汽压保持在每平方厘米
5公斤以上,每年可节约标准煤700吨。此后,这项改革在其他窑炉推广。
1979年建造三号池炉时, 采用了双券顶的新设计,使窑炉的热效率提高5~
10%。
1980年采用矽粉、砂子、保温砖、石棉等材料加强窑炉券顶保温,使券顶温
度由280℃降为110℃,继而完成了池炉全保温设计。这项技术在全省数第一家。
同年,又创造设计了生产微珠的回转炉和机制珠球磨机。回转炉提高了工效,
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球磨机提高了各种机制珠的质量。
1981年设计了一号池炉的局部自动换项、温度自控、油温自控、油压自控、
液面自控等装置,还在重油系统采用簧片哨重油乳化器,保证了优质高产。
1982年12月,在轻工部玻璃搪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王敬轩工程师的帮助下研究
机制小米珠表面气态镀膜工艺成功。
1984年进行稀土元素玻璃的试验,于1985年上半年取得初步成功,并通过了
省级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