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配方与熔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rec=169&run=13

配方

孙廷铨著《颜山杂记·琉璃》记载了明末清初各色琉璃的配方:“白五之,
紫一之,凌子倍紫,得水晶;进其紫,退其白,去其凌子,得正白;白三之,紫
一之,凌子如紫,加少铜及铁屑焉,得梅萼红;白三之,紫一之,去其凌子,进
其铜,去其铁,得蓝;法如白焉,钩以铜碛,得秋黄;法如水晶,钩以画碗石,
得映青;法如白,加铅焉,多多益善,得牙白;法如牙白,加铁焉,得正黑;法
如水晶,加铜焉,得绿;法如绿,退其铜,加少碛焉,得鹅黄。凡皆以焰硝之数
为之程。”配方中的“白”指马牙石,“紫”指紫石,“凌子”指凌子石。
1904年,博山玻璃公司生产平板玻璃的原料组合是:硝石、萤石、硅石、信
石、孟养石、玻璃屑、木炭、曹达。其中硅石指石英,孟养石指二氧化锰,曹达
系日本语,即碱粉。那时博山各炉熔炼水晶料条的原料组合是:硝石、萤石、木
炭、白药石。
20世纪30年代,博山各炉生产琉璃的配方又有演进,例如制造平板玻璃的配
方是:白药渣、碱、紫石、菱石、硝、红砒;熔炼水晶料条的原料组合是:白药
渣、碱、紫石、硝、红砒、菱石、石灰石。
以后,随着生产所用原料的变换,配方也随之更改。

熔化

各种大炉把原料熔炼为琉璃的过程基本相同。点火之前将原料填满坩埚,点
火后掌握火候,在新技术采用以前,炉中温度的高低全靠目测。火焰白炽,炉温
可达1300℃左右,原料即成熟化为琉璃,一般要继续升温12小时左右。经过熔化,
坩埚内填满的原料体积缩小,需用溜子(铁制长簸箕)添料两次,同时用挖勺搅匀
两次,待炉火炽白,用铁制探料棒伸入料液约0.1米处取样观看。取样中气泡在
5个左右为成熟,超此数为不熟,料熟便可开始拔条或成型生产。
附:贵重色料
鸡油黄。这是一种呈黄色微带红且异常晶莹温润似被酥油浸透的难得贵重色
料。因此料系瞬间呈色,故技术难度很大。清代有过此料,但传世之品甚少。民
国间,一些炉户曾试图熔炼,只鸿升东一家取得成功。1971年,博山美术琉璃厂
应外贸部门的要求进行熔制,经反复试验,于1972年炼成,一时轰动了外贸市场。
鸡肝石。这种色料在早年叫鸡肝色。其颜色象鸡肝,文又似佳石,所现黑色
斑纹千变万化。在熔炼中使其呈现花纹的技术很难掌握。民国初,和成炉曾吹制
大量的鸡肝石花瓶、笔筒、茶杯、油杯等销往日本。建国后,这种色料也曾大宗
生产过,以花瓶和成套文具为主,仍以日本为主要销售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