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石马大锅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3&A=1&rec=138&run=13

石马大锅产自石马乡,系博山由来已久的传统产品,向以锅体大(直径1.6公
尺的重450斤,直径1.4公尺的重400斤,直径1.2公尺的重300斤,直径1公尺的重
250斤) ,经久耐用著称,制锅用材有生铁(浇注锅体) 、粘土、纯砂、麻和木炭
(制锅胎用)、焦炭(炼铁用)等。
远溯开始生产年代,根据碑碣记载和老艺人的口传,始自1594年 (明代万历
三年) ,系由河北省东光县传来。最初在东石马村制作,后因该村水井深、春秋
干旱缺水,影响生产,以中石马村水源好,水质硬、产黄粘土、靠近淄河有较好
的砂源(棱真、透气好),方便生产,即迁至中石马村生产。
制锅必须10人以上才能进行。先是自愿插伙集资经营,自产自销,农忙停产,
农闲开工。经清代到民国时期,逐步发展到10只炉,在一个场地生产。
早期化铁用坩锅炉(那时叫大炉) ,一只炉内装25个坩锅,(用耐火土制的筒
状泥锅),每个坩锅内装25公斤(老大秤合市秤35.5斤)生铁。大炉催风是把1个草
苫系在炉头上, 再用一条绳子拴在草苫下端,1个人拉动。使草苫来回摆动,向
炉内送风,一昼夜的时间才能化出铁水浇注。
制模。先根据锅的尺寸大小式样,就地挖一个圆坑。再在圆坑内做内胎,分
三层,第一层用坯垒,第二层用坩锅和80%的河砂、20%的土砂垒,第三层用和
成的用手攥不散的砂泥抹,修整光滑涂一层木炭粉浆。然后在内胎外敷上一层皮
砂(那时叫锅皮砂,砂要筛拣去杂质),在砂皮外敷上一层泥麻,顶上留一个注口,
在锅胎半腰间用泥麻泥上几个抓手(那时叫泥耳),用木炭烘干后即成外胎。将外
胎抬下,刮去内胎外皮砂层。又将外胎扣到内胎上,用泥麻捆缚牢固,用草柴烘
干,内外胎间即盛铁水的空隙。最后在浇注口上悬一个用焦面、黄粘土做成的耐
火盆,盆底留一个孔,与外胎的浇注口对齐,并用烘干的泥塞塞住,制模工作全
部完成。每套锅胎只用一次。
浇制待铁熔化成时进行。当时熔化铁水没有测温仪器,只靠技工眼看,以红
白为宜。先将熔化成的铁水集中在耐火盆里,后将泥塞拔掉,使铁水一次注入胎
内,满后发出正常的响声即是正品。
民国初期,莱芜口镇人齐清连,化铁不用坩锅炉,改用猪嘴炉(也叫小炉),
每炉装200斤生铁,送风改用风箱(从安邱购进) ,8人拉动,每天能化4炉。年可
产锅300口左右, 多用于炒盐、熬卤、蒸酒,畅销黄河以北、江南各省及胶东、
青岛沿海一带,供不应求。但因技术保守,不向外传,临近一带,只此一家。后
来由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生产技术不断革新,大锅制作自行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