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张店区第七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2&A=2&rec=8&run=13

总 揽 全 局 团 结 实干
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张店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张店区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95年4月25日
区委书记 苏长荣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张店区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
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了!大
会的中心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
指导,总结中共张店区第六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发展战
略和任务措施,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张店区第七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
员全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步伐,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张店而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共张店区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
一、五年工作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中共张店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五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级党
组织认真贯彻党的"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坚持一天不放松地抓经济
建设、一天不放松地抓精神文明建设和一天不放松地抓党的建设,团结和带领全
区广大干部群众,奋起实干,创业争先,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的台阶,全面完成
了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我们坚
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一、二、三产业的关系,实现了速度和效益的同
步增长。1994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49.96亿元,比1989年增长70.73%,年均
递增11.29%,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达1.72亿元,比1989年增长71.67%。农业的
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蔬菜业、养
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2.55%和43.37%, 林业提前一年实现"
八五"绿化目标, 创汇农业有较大突破,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工
业发展步伐大大加快, 1994年工业总产值达70.33亿元,是1989年的6.25倍,乡
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45亿元、利税总额1.27亿元,分别是1989年的
2.85倍和2.76倍。一大批技术含量高、效益好、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影响的产业产
品逐步形成规模。第三产业发展迅猛,1994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5.9亿元,城
乡集贸市场成交额达27.11亿元,分别是1989年的3.5倍和12.7倍。南郊批发市场
群、城中商业繁华区初具规模,金融、证券、劳务、房地产、信息等新兴三产发
展迅速,大三产格局正在形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4年职工人均工资性
收入37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29元,分别比1989年提高117.5%和74.19%。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我们围绕建设现代化城市这个目
标,以旧城改造为重点,加快城建步伐,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认真抓了新一
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规划质量和水平有较大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
加快,城区道路框架基本形成,通讯、供水、供热、焦化煤气、排污、环保等基
础设施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城市综合功能日趋完善。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城区环
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建立健全了专群结合的管理网络,全面落实了各项管理制度,
城市管理工作逐渐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环境卫生工作成绩卓著,被国家
评为"十佳卫生城市"。农村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全区村镇总体规划,实现
了村村通柏油路和社会化供水。
各项改革不断深入,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不断加快各项改革的步伐。农村改革不断深
化,在巩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题下,积极引导和推行了土地适度规
模经营,截至1994年底,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耕地面积达到53.7%。进一步
健全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为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积极进行了企业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全区现有股份
有限公司达21家, 股份合作制企业达725家,明晰了企业产权,扩大了企业的经
营自主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务市场、金融市场、证
券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的建设初具规模。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建立了有偿、
有限期使用土地的新体制。住房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我区的实际情况
正在实施。以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区、乡
两级党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顺利实施了财税、外贸体制
改革,其他各项改革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对外经贸工作取得新的成就。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
1994年外贸出口交货值完成3.86亿元,是1989年的15.14倍,年均增长72.20%。
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和档次均有很大提高,换汇成本大大降低。出口基地
建设成效显著, 已建成出口基地乡镇2个,已有外向型企业145家,有2家企业取
得自营进出口权。 外经工作成效显著。五年来,共引进国外资金1.3亿美元,创
办"三资"企业142个。 "三资"企业管理工作趋于规范,效益逐年提高。对外开放
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范围开始由工业向农业和房地产、商业、饮食服
务等第三产业延伸,由小项目、一般加工型项目向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基础
设施项目发展。劳务技术输出、境外设点办厂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开始起步,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在形成。
狠抓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环境显著改善。积极推进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人
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认真做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充分发挥了工
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民兵等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调动了各方面改
革和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了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狠抓了政法队伍建设,以"
创安"活动为龙头, 深入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种不安定因素及时得到化
解,有力地维护了全区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
称号。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区的社会风气、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面貌有
了很大改观。连续八年获得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区称号,1992-1993年被
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区"。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面
实施科技带动战略,科技进步因素在我区经济增长中占的比重进一步提高,1994
年被国家科委授予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普通教育、特殊
教育全面发展,1993年成为全国首批实现"双基"的区县之一,并荣获全国特殊教
育先进区称号。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市场繁荣有序,被评为全国社会文
化先进区。体育工作成绩斐然,竞技体育成绩连年居全市前列。计划生育工作卓
有成效,1993年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协会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卫生防疫工作扎实有
效,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1994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区。认真
开展"双拥共建"活动,1991年被评为省级"双拥"工作先进区。广播电视、新闻宣
传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政、信访、民兵预备役、档案、人防、外事、侨务、保密
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我
们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区党员,通过各种形
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培训,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和坚定性,提高了素质。我们从加强区委自身建设入手,制定了《区委关于加强
自身建设的决定》。从自身做起,严以自律,率先垂范,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
核心。我们切实加强了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并完善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制度,
初步形成了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
人心情舒畅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狠抓了班子建设,实施了"1125"工程,
选拔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跨世纪中青年干部,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进一步优
化。注重从生产第一线和知识水平较高的优秀中青年中发展党员,党员队伍的结
构有了较大改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提高了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
落实中纪委关于干部廉洁自律的"新老五条",建立健全了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约束
机制,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实效。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
惩治了一批腐败分子,振奋了党心、民心。注重调查研究,加强学习,不断探索
新形势下领导经济建设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新思路、新办法,领导艺术和执政水平
进一步提高。
总之,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五年,是全区人民团
结实干,奋力拼博,取得伟大成就的五年。这些成就的取得,证明区六次党代会
以来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部署是符合我区实际的;证明我区各级党组织是坚强的;
证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素质是高的,是有战斗力的。在此,我代表六届区委,
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张店驻军、武警官兵、公安
干警,向同我们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向给予张
店支持的各级领导、老同志、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需
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并发扬广大。
一是坚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为加快发展奠定思想基础。针对干
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我们先后开展了基本路线教育、对外开放教育和形势任务教
育,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统一思想,全区干部群众的工
作热情和创造力空前高涨,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快速发展。
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始终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加大投入,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
劲。无论是在治理整顿期间,还是国家宏观调控趋紧的形势下,我区的国民经济
始终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三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地区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创造性地开
展工作。我们坚持以"二个有利于"为标准,注重调查研究,从张店的实际出发,
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几年来,先后制订实施了城郊型农业战略、外向带动战
略、城乡一体化战略、科教兴区战略、人才工程战略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是坚持搞好团结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振兴张店的强大合力。
我们按照。"服务、沟通、联合、创业"的原则,主动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对
张店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协调好同市直机关、市属以上企事业单位的关系,
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区六大班子团结协作、目标同向、工作同力,区内各方
面的关系更加协调,保证了我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是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工作落实。全区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
部减少会议和应酬,狠抓工作落实,对重点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明确责任,以
工作实绩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标准。加强了督促检查工作,有效地杜绝了弄虚作
假、形式主义的现象,保证了各项工作扎实有效落到实处。
六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巩固和发展稳定团结的政治局
面。我们坚持"三个一天不放松",在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对政治思想领
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
突出成绩,保持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
社会政治环境。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
区的各项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许多方面离省、市委的要求和人民群
众的希望还有很大差距。一是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改革开
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
高。农业基础地位仍需加强,区属企业发展缓慢、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
然存在,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我区的地位还不相称。三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仍存在
薄弱环节。四是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客观存在,社会治安状况有待于进一步好转。
五是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特别是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机关作风建设有待进一
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的办法,加大工
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构想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实现翻两番战略目标,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21
世纪全面振兴奠定基础的五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90年代乃至下个世纪初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确定有条件的地区二十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市委
提出到本世纪末把我市建设成为工业、商业、文化国内外闻名,流通、科技、金
融、信息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现代化组群式城市。区委确定到2007年左右国民生
产总值人均占有赶上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这一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关键
就看今后五年的工作。当前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要
求,既充满着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发展的大环境很好机遇很多。从
国际看,两极格局打破之后,军备竞赛转变为经济竞争,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
主题。从国内看,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逐渐
形成和完善,为我区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外部环
境。另一方面,当今国际经济科技的竞争更加激烈,在世界新格局确立和国内新
体制完善的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不确定因素和不安定因素增多,给
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增添了新的困难。对此,我们要作全面、客观、冷静的分
析,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全面振兴张店。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指示精神,结合我区实际,今后五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四中
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
一天不放松地抓经济建设,一天不放松地抓精神文明建设,一天不放松地抓党的
建设,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调,以科技为先导,以加强思想政治领域的工
作和党的建设为保证,总揽全局,团结奋进,努力把张店建成富裕文明的现代化
城市。
今后五年即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是:人均综合经济指标达到亚洲中等发达国
家90年代中期的水平,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把张店建成经济发
达、文化繁荣、辐射力强的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城市。争取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
达到140亿元, 年均增长18.5%,人均2.35万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
到3亿元、 77亿元和60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年均增长6.4%;工业总产
值达到230亿元, 年均增长2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现80亿元,地方
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新口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亿元;出口商品收
购值达到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实现1.5亿美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
以内。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的要求,今后五年我区现代化建设的思路是:巩固第一产
业,优化第二产业,强化第三产业,加快城建步伐,锐意改革开放,促进社会进
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大跨越。
在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
的根本问题。全区各级党组织要从全局、战略和政治的高度来看待农业和农村工
作,在继续巩固小康成果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步
伐,逐步形成结构协调、技术先进、经济效益高、综合实力强的农村经济新格局,
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 继续走好城郊型农业之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实践证明,城郊型农
业是我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成功之路,我们必须坚持走下去。要通过实施城郊
型农业战略,加快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始终把粮
食生产放到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主攻粮食单产,努力稳定总产。要面向
市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蔬菜、林果和畜牧养殖业,增加肉、蛋、奶、
菜、果等农副产品的供应量,充实居民的"菜篮子"。要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增加
出口创汇。要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形成新的农业增长点。要加大科技兴农力
度,积极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努力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积
极引进和推广新的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要加强水利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我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有效途径,加快我区农
业现代化进程。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逐步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组织农业生
产,通过各种形式,引导种养大户、集体农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组成各类贸
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企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
农户的企业化管理运营机制,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
2、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步伐。发展二、
三产业是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二、三产业发展了,不但可以提高农
民收入,加快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进程,而且可以反哺农业,为农业现代化
提供支持。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实现
整个农村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良性循环。要继续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以集团化、
股份化、外向化和高新技术化为方向,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第三产业,争取在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在农村有
优势的游览观光、集贸市场等方面有大的突破。要加强村镇建设,根据城市总体
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村镇规划,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鼓励农民、驻
地企业参与村镇建设,加快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搞好配套,逐步实现村镇城
市化。
3、 努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区农民生
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基本实现小康,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
突出。我们要在巩固小康成果的同时,抓好经济后进镇、后进村、困难户的转化,
通过部门及领导挂镇包村,实行倾斜政策等措施,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二)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构筑现代化大工业格局
工业是我区经济的主体,加快工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对于促进全区经济
的发展,全面振兴张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以区属企业和镇办企业为重点,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为手段,全面提高工业经济的整
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促进我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 抓好结构调整,促进工业升级。要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在保证质量和效
益的前提下,争取较快的发展速度,加大经济总量,扩大经济规模。要按照国家
产业政策和我区实际,调整投向,把工作重点放到发展科技含量高和经济效益好
的新主导产业上来,尽快开发研制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高附加值的拳
头产品,培植我区工业新的增长点,逐步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工业,增强发展后
劲。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以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龙头,以产权为纽带,通过
兼并、行业联合、参股控股等形式,组建和发展各类企业集团,促进优势企业的
迅速"膨胀"。要进一步扩大横向联合,充分发挥我区驻地大中型企业集中,科技
单位、大中专院校众多的优势,掀起新一轮"挂网联"的高潮。要通过政策引导和
经济手段,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提高集聚度,逐步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
2、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要继续强化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全面实
施现场管理、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等管理办法,树立样板企业,样板班组,带
动管理工作上新台阶。要引导企业眼睛向内,苦练内功,深挖潜力,降低生产成
本,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要积极鼓励管理工作上的创新,大胆学习和借鉴国内
外成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结合我区企业实际,探索适合我区的企业管理新
路子。
3、 壮大企业家队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彻底打破企业干部、工人界
限,唯才是用,大胆启用那些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建立一支大胆开拓、勇于
进取的企业家队伍,并积极探索企业家合理流动机制。要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引
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他们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场所,使我区技术人才队伍
不断壮大。要大力发展职工教育和成人教育,鼓励广大企业职工学文化、学技术,
自学成才,努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
(三)实施"三产强区"战略,让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区所处的独特位置及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决定了我区必须把第三产业放在
优先发展的位置上,走"三产强区"之路。今后,我区第三产业发展要按照协调配
套,提高层次,拓宽领域,增进效益,方便生产,服务生活的要求,加快发展步
伐,形成大三产格局,力争在本世纪末使我区成为第三产业高度发达,在全市乃
至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的商贸流通中心。
1、 以城中商业繁华区和南郊批发市场群建设为重点,加快流通业发展。经
过近几年的努力,在中心路、共青团西路、美食街、商场西街一带,已形成了商
业繁华区的雏形,应加强规划,采取措施,力争在三五年内把这一区域建成集零
售、金融、信息、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务活动中心,带动我区流通业向
更高层次发展。批发业的发展有利于人流物流的形成,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必须
以南郊市场群为重点,加快批发市场建设,在进一步扩大现有市场规模,完善配
套设施和加强管理的同时,积极规划建设新的市场,尽快形成功能全、辐射力强、
效益好的市场群,力争建成鲁中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并培育出一批在全国有
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大型批发市场。
2、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形成全面发展的新格局。要大力培植旅游产业,
力争尽快建成几处高档次、大规模的现代化游乐设施,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
鲜明、设施配套、交通方便的旅游体系。要加快信息咨询业的发展,鼓励多渠道、
多形式创办信息咨询机构,尽快形成快捷、畅通、高效、健全的信息网络。要积
极发展金融保险业,特别是加大区内金融机构建设力度,把张店建成名副其实的
金融中心。要大力兴办会计、律师、审计、公证、仲裁、资产资信评估等社会中
介服务机构,加快发展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社区服务等行业,构筑大三产
格局。要加快社会事业的产业化步伐,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
体育、医疗卫生等行业的产业化、社会化。
3、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第三产业建设主体多元化格局。要按照市场
经济规律,鼓励不同经济成份举办第三产业,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要积极鼓励
产业间的相互渗透,经济效益不高或亏损严重,扭亏无望的企业,可以成建制转
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企业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举办一、二产业,开展集团化、
多元化经营。要采取措施,鼓励商业繁华区从事第二产业的企业迁往城郊,为城
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要发动和引导驻地企事业单位。各镇、办事
处、各村居和社会力量都来参与第三产业,形成共促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搞好服务,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
良好的环境。
(四)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提高城区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市七次党代会确定全市城建工作"以张店为中心、以区县城区为重点"为我区
今后城乡建设提供了加快发展的机遇。我们要强化"中心"观念和较大城市意识,
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综合管理,
努力把张店建设成为布局舒展、功能齐全、特色鲜明、富有文化色彩的园林城市。
1、完善规划,严格控制,强化城市规划的权威性。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
立足高起点、高标准,搞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充实、完善各项分区规划、详
细规划和专业规划,并将村镇规划纳入全区规划中,统一管理。张店人多地少,
在规划中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注意保护耕地。 在规划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执行
《城市规划法》,实施"一书两证"、"规划一支笔",及时有效地查处各类违章工
程,强化规划的权威性。
2、 强化基础,突出特色,切实加快建设步伐。要按照新一轮城市规划,把
城建工作重点由旧城改造为主转向新区建设为主,进一步完善建成区,努力提高
新区建设档次,尽快使城市建设在量的扩展和质的提高上有大的飞跃。要加快道
路、桥梁、商贸设施、住宅小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要进一步改善
交通条件,形成畅达便捷的交通体系。要注重突出城市特色,以建设园林城市为
目标,抓好绿化、美化,增加绿量和水面。同时,在体现城市高品味文化氛围上
下功夫,突出抓好小品、雕塑等建设,要敞开城门,吸纳各方力量建设张店。要
切实抓好环境保护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绿地。
3、 加强城市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要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以加强城市规
范化管理和居民小区管理为重点,完善制度,实行全方位综合管理,建立起适应
现代化城市运作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城管大队、办事处、居委会的作用。要处
理好与市城建部门的关系,搞好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管理的衔接,形成协调
一致的管理力量。同时,我区城建、环保、土地、环卫、公安等有关部门也要加
强协调与合作,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
(五)加快改革步伐,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机制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坚持改革,打破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陈旧体制,理顺
各种关系,尽快构筑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机制,才能使我区经
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要按照上级部署,立足我区实际,
本着积极审慎的原则,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加快改革步伐,争取在本世纪末初
步构筑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
1、 大力推进企业制度改革。要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
进一步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确保国有、集体资产的保值
增值和企业依法独立支配和经营资产的权力。要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和国家省
市的一系列要求, 切实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步伐,已实行股份制 企业,要
规范、完善、提高,新建企业原则上要实行公司制。要认真贯彻落实《企业法》,
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建立
企业与职工双向选择的用工制度,并积极探索企业自主确定工资水平和分配方式
的分配制度改革的新路子。
2、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要继续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并与农业内部结构
调整和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转机制有机结合。要继续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
系,不断提高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为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促进农业社会化的生产水平的提高。
3、 进一步搞好其他配套改革。要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实行公务
员制度,转变政府职能,要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采取国家、集体、个人
共同负担的办法,统筹保险基金,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要继续深化土
地使用制度改革,规范统一土地市场。要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推进住房商品
化。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跨地区的集团化经营、连锁式经营,适应市
场竞争的需要。要积极探索物价管理的新路子,强化对市场宏观管理的力度。要
进一步完善外贸体制改革,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
4、 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步伐。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国生产力的新增长点。
要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制订优惠政策,强化帮扶措施,
大力扶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切实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为个体私营经济
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健康发展。
(六)进一步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形势发展
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实施外向战略,坚持工贸、农
贸、商贸一起上,外贸、外经、外资相结合,尽快实现我区经济与国际市场的全
面接轨,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1、 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扩大出口创汇。要继续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在充分发挥传统出口产品优势,继续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和档次的基础上,进一
步开发科技含量高、换汇成本低的技术密集型产品。要强化出口导向意识,新上
项目要充分考虑国际市场因素,对在国际市场上有前途的项目和产品要给予重点
扶持。要进一步拓展出口渠道和出口地区,进一步探索工贸、农贸、技贸和商贸
相结合的方式,力争我区出口创汇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
2、 探索新的国际合作方式和渠道,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质量。
要切实把利用外资做为经贸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招商力度,有重点地组织参与
大型国际招商引资活动,千方百计引进外资。要注重对国外合作伙伴和项目的筛
选,多吸引大财团和金融机构,多上技术含量高,对我区经济有带动作用的项目。
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国际惯例进一步强化对"三资"企业的管理,并加
强对"三资"企业用工安全、劳动保险等方面的监督,保证其健康发展。要采取切
实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大的发展,特别是在"三来一补"、
境外工程承包、境外设点办厂、劳务输出、技术进出口等方面要尽快实现突破。
3、进一步拓宽我区对外开放的领域,促进我区经济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
我们要按照发展大经贸的思路,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方位对外开放,一、
二、三产业,城市建设,甚至各项社会事业在对外开放方面都要有所动作、有所
作为。我们不仅要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设备,也要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
进的管理经验和各类人才,特别是进一步开拓劳务、技术、旅游、信息等生产要
素在内的大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七)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确保社会政治稳定,促
进社会进步
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区各级党组织都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确保社会政治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
造一个良好环境。
1、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同步协调发展。要不断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深入进行爱国主义和社
会主义教育,不断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教育,积极开展群众性精
神文明建设活动,旗帜鲜明地批判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
生活方式的影响, 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 国、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光
荣传统和良好风尚。要大力开展向孔繁森、王廷江和韩素云学习的活动,用先进
模范人物的事迹,影响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要结合
时代特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提高针对性、实
效性。要努力做好宣传理论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
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宣传改革开放,宣传模范人物,弘扬主旋律。要加强理论研究工作,提高全区广
大干部和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 加快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区"
的战略,使我区经济发展尽快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要大力加强科技工作,抓好科学普及和科学成果的推广应用,使科学技术真正成
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
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加快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全面
协调发展,提高全民整体素质。要继续实施"人才工程",引培并举,培养跨世纪
的人才队伍。要建立科学的人才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
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要加强文化事业建设,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本着预防为主的
原则,以初级卫生保健为重点,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要继续抓好创建国家
卫生城市工作,改善城乡卫生环境。要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并重的原则抓好
体育工作,实施全民体育健身计划,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要严格实行
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保证人口计划落实到位。广播电视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
喉舌作用,为全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信访,民政、档案、统计、
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兵役工作等都要开拓思路,争创新业绩。
3、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确保社会政治稳定。要进一步完善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
用。要进一步完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
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调动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参与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要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民兵等群众组织的
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继续抓好法
制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要实行以法治区,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各级
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的本领,用法律手段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规范、有序的发展。要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实行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和一票否决制, 维护一方平安。要继续坚持"打防并举,标本
兼治"的方针, 在"防"字上作文章在治本上下功夫,大力加强各项防范措施,健
全防范机制,并及时洞察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积极主动地做好疏导工作,努力
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大力开展各项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种
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要继续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清除各种
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环境。
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
保国家长治久安,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为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加强党的建设提
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我区的情况看,要实现这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把
我区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城市,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把我区各级党组织建
设得更加坚强,更加有战斗力和凝聚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
要性和特殊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的党建理论和党的十四届
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党的建设,努力把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 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区
党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改革开放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努力提高全区党员
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好地肩负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
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各级党组织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全体党员,
开展好特色理论和党章的学习。学习中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这条主线,在全
面系统的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坚持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上下功夫,在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
夫。要把学习理论与改造世界观,增强党性结合起来,同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法律知识、中外历史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
线的自觉性,提高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
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必须紧密联系我区的党建实际,有针
对性地解决党员干部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当前要重点搞好几个教育。一是理想信
念教育。针对一些共产党员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发生动摇的状况,开展
好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认清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二是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使大家明白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共
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经历了反复实践,并付出了巨大代价才得来的,符合中国社会
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
史任务和胜利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从而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
坚定性。三是宗旨教育。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无论做什么事情,
都要看看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切实维护群
众利益。四是发展是硬道理的教育。使大家自觉用"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我们一
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真正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大胆创新,积极
探索,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五是形势任务教育。
使大家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新情况、
新变化、新矛盾层出不穷,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从而认清方向,坚定信心,开拓
进取,胜利前进。
(二)加强组织建设,巩固和壮大党的队伍和组织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党的组织统一,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根
本保证。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抓好几个突出环节。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
制度,是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团结、提高战斗力和凝聚力的保证。要切实加强民主
集中制教育,全面提高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要处理好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防止个人专断和极端民主化倾向的出现。要充分发扬党内民
主,切实保障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要完善集体领导制度,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
究决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都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坚持"四个服从",在关
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和国家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
的落实。要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维护和服从地方党委的领导结合起来。各
级党组织要自觉维护上级党委的统一领导,确保政令畅通,不允许搞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要根据四中全会《决定》和省、市委的实施意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
况,建立健全党委集体领导制度,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生活
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各项制度,使民主集中制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全区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战斗
力是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下大力气培养选拔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优秀中青年干部,真
正把那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政绩突出、能力强、有开拓和创新精神、
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党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
上来,使我区干部的四化水平有较大提高。要十分重视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
部的培养锻炼,加快"1125"人才工程的实施,采取多种形式、多条渠道,加强干
部教育培训和培养锻炼,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尽
快培养一大批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廉洁勤政、知识丰富、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复
合型干部。要坚决克服和纠正干部提拔和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严格坚持民主
推荐、组织考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酝酿、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等干部选拔程序,
注重实绩,注重社会公论,增加透明度。要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形成一
种能使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发挥才干的良好氛围和机制。要继续推行干部交流、
回避和任期制度,建立选拔使用干部的监督机制,逐步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
公正的干部选拔、 任用、考核机制。要突出抓好党的组织发展工作,坚持"成熟
一个, 发展一个"的原则,注意在基层一线群众、优秀知识青年中发展党员,重
点做好那些多年没有发展新党员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发展工作,壮大党员队伍。
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改革和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基层
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切实加强。首先要抓好农村基层党组
织建设。 要按照全国农村基层建设工作会议的"五好"要求,本着"全面展开,重
点突破"和"促强、 帮弱带中间"的思路,在先进班子抓巩固,中间班子上台阶的
基础上,重点抓好后进班子的整顿工作。要加强对后进班子的调查研究,找准切
入点,采取内选、外引、下派等方式,真正把政治、文化素质好,业务能力强,
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选拔到支部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来。其次,要抓
好企事业单位、街居和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企业党组织要把搞好企业改革、
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参与重大问题的
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
围绕各自业务工作,生动活泼地开展党的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街居党组织要解
决年龄老、数量少、素质差的问题,改善结构,在发展街居经济、搞好社区管理
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机关党组织要立足于提高效率,转变
作风,搞好服务。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也要积极探
索建立组织、开展活动的形式,把党的领导延伸到各个层次。第三,全面加强基
层组织的配套建设。在农村要健全村委会、经联社、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组织,
在城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抓好居委会、职代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
等组织的建设,支持他们放手开展工作,发挥组织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的清正廉洁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改革开放和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提
高认识,总结经验,从各个方面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经得住改革开放、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和执政的考验。要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以求实的精神、务实
的作风,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把每一项决策和工作部署变成广大群众的具体行
动。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切忌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作表面文章。要继
续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解决好为谁掌权、
为谁服务的问题,时刻不脱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当好人民的公仆。要加强廉
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好反腐败斗争,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严格执行中央关
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要重点查处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
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中的违纪问题,尽快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要抓往群众反
映强烈的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中的热点问题和倾向性问题,一个一个地专项惩治,
纠正那种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吃拿卡要等腐败现象,对社会上和
人民群众关注的大案要案要坚决查处。要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党内监
督和党外监督制度,完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体系,从制度上铲除
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对违法违纪的事情,对腐败的事情,不管牵涉到谁,都要
按党纪国法查处,坚决把腐败分子清除出党,决不手软。
(四)进一步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执政和领导水平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我们的素质和执政领导能力提
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区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领
导水平,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
个中心。要善于把握大局,总揽全局,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
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做到头脑清醒,步调一致。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实际,
了解真实情况,找准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从而使
决策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之上,切实防止和克服高高在上、不了解下情、不关心群
众疾苦以及主观臆断、强迫命令等不良作风。要善于把上级指示精神与本地、本
单位的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避免主观主义、形而上学和片面性。要议大
事,抓大事,注重解决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倾向性问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
中心,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
关系,处理好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要坚持两分法,
主动揭露矛盾,正视差距,防骄破满,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注意学习和研究
领导科学和决策科学,集思广益,集中多方面的智慧,民主科学决策,不断提高
决策水平和领导艺术。
同志们,今后五年是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四大,十
四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要紧紧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牢牢把握"抓往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
保持稳定"的大局, 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总揽全局,团结实干,不断夺取我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