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2&A=2&rec=68&run=13

【综述】 张店区农业委员会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具体负责综合协
调农口各单位的关系,协调管理农用生产资料和农发资金,共同搞好全区的农业
生产。同时还担负着全区农村政策的调查研究任务,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1988年初,张店区农村工作委员会为正局级行政单位,下设副局级行政单位
1个、 副局级事业单位2个,编制25人(其中事业编制7人),属区委、区政府双
重序列,有"中共张店区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张店区人民政府农业委员会"两个名
称, 一个机构两个牌子。农委机关设1室2科3办,即办公室、生产科、调研科、
多种经营办公室、区划办公室、农村能源办公室。1989年4月,增加行政编制3人,
增设综合科,负责农业投资的计划安排、管理和农用物资的分配。1990年11月,
增设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为副局级事业单位,定编3人,负责全区黄淮海平
原农业综合开发、 城郊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吨粮田开发。1991年1月增设财务
科。1992年4月,走"小政府、大服务"的路子,成立"张店区农业委员会农村经济
开发服务总公司"(1993年12月撤销) ,经费由财政开支。1992年6月成立"张店
区农业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办公室设在农委,为正局级事业单位,1994
年独立。
1994年全区机构改革,张店区农业委员会定编17人,为正局级行政单位,属
区政府序列; 撤销"中共张店区农村工作委员会",保留"张店区人民政府农业委
员会"名称。 农委机关设办公室、生产科教科、财务科、综合调研科。1997年增
设区划科, 负责全区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同年7月,张店区农业新技术开发区管
委会,由归口农委改为隶属农委。
10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城郊型农业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适
度规模经营,不断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发展优质低耗、高产
高效的持续农业。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之路,注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
化。制定优惠奖励政策,鼓励农业综合开发,在实施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吨粮
田开发、 千斤玉米高产开发、800斤小麦高产开发等项目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
绩。

【发展城郊型农业】 根据张店区的实际情况和独特的地理位置,1989年区委、
区政府提出了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战略思想,以城市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
心,紧紧围绕"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积极引
导农民发展市场农业、商品农业。经过10年的努力,全区农村经济逐步向多元化
农业结构转变,进一步加快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产品农业向市场农业的
发展进程,初步构成了东部林果、西部蔬菜、南部规模养殖、北部农业高新技术
开发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城郊型农业的雏形,全区农林牧渔各业都有了长足的发
展。1997年全区农业总 产值37993万元,比1987年 的15403万元提 高146.7%,
平均每年递增9.45%;农民人均纯收入3006元,比1987年的856元增加251.2%;
粮食平均耕亩单产886公斤,比1987年的558公斤增加58.8%;农业固定资产投资
4290万元;全区蔬菜面积43195亩,蔬菜总产量299722吨,分别比1987年的20254
亩、88084吨,增长113.3%和240.3%;果园面积19304亩,果品产量3809吨,分
别比1987年的7833亩、3088吨增长146.4%和23.3%;大牲畜存栏13266头,家禽
存养量206万只,分别比1987年的8796头、55.99万只,增长50.8%和 70.0%;
肉、蛋、奶产量15839吨、26065吨、9453吨,分别比1987年的3573吨、3320吨、
1616吨,增长343.3%、685.1%、485.0%。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第二、三产
业的不断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规模、低效益等问题也日感明显。为此
从1988年开始,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本着群众自愿、实
事求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从经济条件好的村开始推行土地规模经营,
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机制和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明晰所有权,稳定
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允许土地使用继承和依法有偿转让,提倡土地使用权入股、
转让、租赁,允许承包户或农场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前提下,在其经营的土地上
进行结构调整,既可种粮种菜,也可养猪喂鸡。主要形式有集体农场、股份制农
场、大户承包、公司加农户等形式。通过几年的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取
得了可喜的成就。截至1997年底,全区已有53.3%的土地实行了不同形式的土地
规模经营, 共经营土地9万亩。其中,以南定镇田家村、漫泗河村为代表的各类
集体农场33处, 经营土地1.5万多亩;种田大户786户,经营土地3万亩;集体或
个人承包30亩以上果园90个,总面积1.44万亩。全区万只以上养鸡场35处,存养
量42万只, 百头以上猪场40家,生猪存栏11000头。中埠正大养殖场年出口活牛
4000头, 年出口交货值2600万元,实现利税200万元,成为我省肉牛出口基地,
并带动了全区养牛业的发展,全区规模养殖已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0%。

【全区农村提前实现小康】 1992年张店区委、区政府提出"奋战一年、全区农
村全面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由区农委牵头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
督促、指导全区农村的奔小康工作。在全区上下轰轰烈烈地开展奔小康活动中,
共张贴标语5800条,印发各种宣传材料10万余份,展出图板300块,电视宣传167
次,文艺演出250场次,自编各类宣讲材料5000余册,六大班子领导宣讲150多场。
区镇两级抽调400余人组成奔小康工作队, 赴农村与村镇干部一起出谋划策。他
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制定规划,研究措施,解决难点,分解目标,落实责
任。 1992年一年奔小康工作队帮助村新上项目17个,解决资金126万元,解决物
资500余吨。 1992年底通过本区自查,全区农村小康考核指标29项,有28项全部
达标, 其中5项一票否决指标都已达标,自查得分980分,超过了900分的小康标
准。 其中全区人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万元,超标5400元;人均占有乡村二级
集体公共积累3030元, 超标10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8元,超标268元;计划
生育率99%, 超标3%;人均占有粮食750公斤,超标350公斤。全区14个乡镇、
办事处(1992年行政区划)得分均在900分以上,有156个村、65154户实现了小康,
分别占农村总数和农户总数的87.10%和89%,标志着全区农村已基本实现小康。
1994年全区农村奔小康工作通过了省级监测验收,认定全区9个镇130个村(新区
划,不含宝石镇)都达到了小康目标,成为我省第二个达到小康标准的区县。

【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基本生产条件】 10年来,区委、区政府及各级农村党组
织都把增加农业投入,努力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作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
工作来抓。以增加农业投入为保障,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
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田林网、农业机械为重点,组织带领
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加快发展优质低耗、高产高效的持续农业,制订了
一系列强化农业积累、增加农业投入的政策和措施,狠抓了农发资金、建农基金
的筹集和管理使用,以及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的安排使用。10年来,区财政
每年的农发资金投入为300万元, 累计3000万元。这些农发资金的投入和一系列
扶持、配套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保护生态环境、兴
修水利和近几年的"农机热",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全区11万亩粮田已
全部实现了林网化,农田林网树木总量达100万余株,全区林木覆盖率达20.1%,
比1987年的10.5%,提高91.4%。宜林荒山基本完成绿化,全区森林资源进一步
丰富,布局更加合理,自然环境、田间小气候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全区实现大田
喷灌2万亩,果园、蔬菜微滴面积100亩,完成玉皇山隧道、黄土崖工程等大中型
水利工程4项, 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4万亩,农田灌溉周期由原来的8-15天缩短
为7-10天。 全区农机总动力17.33万千瓦,比1987年的16.53万千瓦提高了4.84
%,从种到收的各个农业生产环节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夏收时间由原来的
20多天缩短到现在的10天左右。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
力,减轻了劳动强度。农作物秸秆的直接和过腹还田,改良了土壤肥力,降低了
农业投入的成本。农民群众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种田是劳力越用越少,庄稼越种
越好。

【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
示精神,结合张店区地处城郊人多地少的特点,全区的农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
步,走科技兴农之路,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10年来,始终把科学技术放在第
一生产力的位置上,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努力实现农业的优质、高效,达
到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效益高的目的。
1、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了农作物新品种及良种良法配
套技术、小麦统一供种和精量半精量播种、塑料薄膜覆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
节水灌溉、吨粮田技术、病虫害监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秸秆还田、立体种植等九
大实用技术。经过全区农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农技推广人员的辛勤劳动,
全区农技推广工作取得了可喜成就, 全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玉米全部
采用紧凑密植型杂交品种,单产比1987年的334公斤增产104公斤,80%以上的小
麦实现了统一供种和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以塑料大棚、小拱棚及地膜覆盖为
主的保护性栽培面积2万亩,比1987年的3500亩增加471.4%。塑料薄膜覆盖技术
在蔬菜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全区蔬菜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蔬菜生产由过去的
大路菜、粗菜向高档次精细品种、反季节菜方向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
菜篮子"。 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播亩)14.6万亩,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
面积2万亩,秸秆还田面积9万亩,立体种植面积5万亩。复种指数达200%。
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农业新的增长点。1991年根据区委、区政府的
战略部署,在全区开展了以肉牛养殖为中心的"畜牧年"活动,带动了全区畜牧业
的发展,使全区畜牧业生产跃上了一个新水平。1991年当年建成百头规模牛场44
处,新增肉牛4410头,新建万只规模鸡场14处,建户均20只肉兔的养兔专业村11
个,全区畜牧业总产值由1990年的5839万元上升到1991年的7065万元,增长21%。
全区畜牧业生产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特点,节粮型畜禽充分发展,
畜牧业结构日趋合理。
1992年,针对全区经济作物面积小、农业生产效益低的问题,在保证农民口
粮、国家定购任务、稳步增加粮食单产的基础上,对农业内部结构进行了大胆改
革和调整。 本着市场需要什么、什么经济效益高就种什么的原则,打破了"唯粮
是农"的传统观念, 从蔬菜、林果、畜牧养殖、立体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
入手, 培植农业五大增长点。从1992年至1997年连续6年制定了发展蔬菜生产、
林果业、畜牧业的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蔬菜、果品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
益逐步提高。 1997年全区蔬菜面积已达43195亩,总产量299722吨,总产值9647
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39%,蔬菜大棚的亩均收入达到1.7万元以上。果园面
积19304亩,果品总产值64万元,占农业 总产值的0.17%。畜牧业 总产值20572
万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54.15%。蔬菜、林果、畜牧业已经成为全区农业的三大
支柱产业。
1996年三秋工作会议之后,全区上下掀起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潮。各镇
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制定发展规划,涌现出一批在蔬菜、林果、畜牧等方面独
具特色的专业村。房镇镇高北村的西红柿大棚,马尚镇西北村的观赏鸟,台头村
的豆芽大棚等,以其特色养殖和特色种植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农业有了新进展,在
全区农业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特色种养的品种迅速向多元化发展,一些过去不
被人们看好的种养项目也逐步成为热点,花卉大棚发展到50个。银杏种植,通过
外地参观学习,已逐步被群众接受,1997年全区已发展定植园1100亩,其中包括
10公里高标准银杏林带、育苗圃180亩。绍兴鸭养殖规模达12000只,桔梗、辣根
种植300亩。 其它如蝎子、绿头鸭、獭兔、梅花鹿、肉食狗养殖都已初具规模。
这些特色种养业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已经成为张店农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农村能源建设】 张店区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始终贯彻执行国务院"因地制宜、
多能互补、 综合利用、讲求实效"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实行群众自愿为
主,国家、集体扶持为辅的政策,深入基层,宣传发动,抓点带面,全区农村能
源建设稳定健康地发展。1988年在全区农村开展了以推广卫生灶和太阳能热水器
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建设工作, 新建和改建卫生文明灶59482户,占全区总农
户的92.6%,通过省级验收,达到改灶、省煤试点县(区)标准,其热效率和普
及率均列全市之首。张店区研制的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达到省内先进水平,1988
年6月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参展向全国推广。 1989年以后,按照省、市有关部门的
安排,本区农村能源建设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推广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两个方面,
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抓好典型,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三方筹集资金的方针,
1997年全区农村沼气池总数达到700户, 推广太阳能热水器近万平方米,每年可
节约煤炭110吨。 卫固镇西尹村有80%以上的农户建起了沼气池,成为全市沼气
示范专业村,被多次评为市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单位。1996年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
新特点, 在多方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全区投资100多万元,在沣水镇的张三村、
房镇的钟家村、 卫固镇的小寨村,新上了3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生物秸秆气化
站,不仅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成功经验,而且为3个村500多农户提供
优质管道气。建站一年来,接待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参观学习人员1300人
次,中央电视台第一套新闻节目也对此作了报道,扩大了本区农业的对外影响,
提高了张店区农业的知名度。 1997年,区内又有4处列入山东省济青高速公路沿
线秸秆气化示范工程,总投资180万元,建成后将有750户农家用上管道气。

【农业资源区划】 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坚持以农业资源为中心,强化管理职能;
以农业区域开发实验为重点,努力实现资源区划工作的虚实结合;以农业可持续
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模式。10年来,立足摸清家底,为农村
经济宏观决策提供服务, 努力实现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和合理利用。 1988年至
1991年重点完成了35万字的《张店区农业区划》报告文集。文集包括农业区划、
土壤、农业气候、水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农业机械化、乡镇企业
和农村经济11个部分,对全区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生产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
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区划、分类实施、分类指导,加速农业发展的措施、途径
和目标。 在区划成果应用方面,与区农牧局、区农机局合作,承担了省科委"农
村新型生活方式示范试验"的科研课题, 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如何发展适度规模经
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探索可行的规律奠定了基础。
1992-1993年,对全区"四低"(中低产田、低产林、低产水面、低产园)、"
四荒"(荒山、荒地、荒水、荒滩)资源进行了定性、定量、定位、定向的调查,
共完成专题调查报告8份, 治理开发规划报告6份, 制图11幅,各种调查统计表
127份, 基本上查清了全区四低、四荒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形成的主要因
素,明确本区整治开发四低、四荒资源的重点与途径。
1994年为进一步强化农业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由于信息不灵造成工作上的盲
目性,全国区划办公室提出了在全国建立农业资源经济信息监测系统,即以单公
里网点为基础建设信息监测网点,通过抽样调查和数理统计学原理,获取翔实的
信息。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要求,先后经过业务培训、资料准备、内业
量算、 外业测量定点、信息调查、内业汇总分析、编写报告等7个阶段,圆满完
成了农业资源经济信息动态监测网点的建设任务。该工作涉及9个镇、6个办事处、
农口有关局共18个单位,有50多人参与了外业测量布点和内业量算,共布设单公
里监测样点272个。通过以点联户,确定监测农户131户,填写调查表格17种,取
得各类数据7万余个, 勾绘点位略图210幅,绘制1:5万成果图2套,1:1万成果
图2套,各镇点位图10幅,形成文表档案13卷,图件档案10卷,撰写监测报告1份,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资源经济信息动态监测网点建设资料。

【农业综合开发】 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是建国以来国家立项的投资最多、
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项农业开发项目。该项目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以增
加粮棉油等农产品产量为中心,通过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加强基础建设,增强农
业发展后劲,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高之目的。张店区从1988年开
始,先后在房镇、大张、石桥、南定4乡镇,立项实施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项目,
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了"吨粮田开发"、"千斤玉米高产开发"、"800斤小麦高产
开发"等项目。 区委、区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优惠奖励政策,成立了专门的开发机
构,实行集团承包,强化科(技)、物(资)、政(策)三配套政策,制定了高
产开发技术规程, 以开发促生产,以点带面。1989年大张、石桥、房镇3乡镇玉
米单产达到千斤,被市政府授予"千斤玉米乡"称号,全区有11个村实现吨粮村。
1990年全区建成72个吨粮村, 石桥、房镇、大张、傅家、马尚等5个乡镇玉米单
产超千斤, 石桥、房镇、大张3个乡实现了吨粮乡,夏粮单产分获452公斤、451
公斤、 448公斤的好成绩,名列全市第一、二、三名,本区夏粮生产受到国务院
的表彰, 被命名为1990年夏粮生产先进单位。1991年全区小麦平均单产414.6公
斤,列全省第4位,是首批小麦单产跨400公斤大关的区县之一,受到了省政府的
表彰。玉米单产平均529公斤,实现了千斤玉米区县。在粮食大幅度增产的同时,
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大大加强,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基本上实现了农田林网化、耕
作机械化、灌溉防渗化、生产服务化。项目区的南定镇全镇实现了节水灌溉,成
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喷灌化的乡镇。
随着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张店区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在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积极引进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加大科技开发力度,丰富
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1994年至1996年的黄淮海开发项目,选择了农业新技术
开发区内的房镇、 大张2个乡镇。开发过程中,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开
发,共建设高标准方田14个计5500亩,全部达到深翻整平、配方施肥、秸秆还田、
机械化作业等规定的标准; 建设整修生产路10条计14000米,建桥涵36座,整修
水渠25000米, 新打机井35眼, 喷滴灌面积1500亩;植树3万余株,建种子仓库
100平方米,晒场500平方米,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沟渠畅、路相通的要求,
使水、田、路、桥、涵、闸得到了综合治理和配套。
在抓好方田建设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充分发挥农业开发区的作用,搞好农业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区农业局的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选育和千亩小麦良种基地,
已繁育引进、 种植新品种及新品系80多个,建设小麦原种田140亩,一级种子田
1700亩,二级种子田5600亩,全年向社会提供小麦良种150万公斤。房镇镇的"千
亩无公害蔬菜开发项目",1995年新增蔬菜面积1000亩,新建冬暖式大棚300个,
配套大棚微滴灌设备100亩, 引进蔬菜新品种5个,每个大棚年产值达1.7万元以
上,为全区发展蔬菜生产起到了带动作用。1993年,林业局的无毒苗木繁育中心
组织培养生产线建成投入使用,相继建成采穗园10亩,母本园5亩,繁育圃80亩,
引进国家二级母本树12个品种计4000株, 从荷兰引进苹果砧木2万株。1995年该
中心在省级推广项目"甘薯苗脱毒快繁"项目中,负责一级苗的繁育任务,为我市
繁育20万亩甘薯脱毒苗,预计增产2000万公斤。(朱长红)

1988-199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年、吨)
┏━━━━━┯━━━┯━━━┯━━━┯━━━┯━━━┯━━━┯━━━┯━━━┯━━━┯━━┓
┃ │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1997┃
┠─────┼───┼───┼───┼───┼───┼───┼───┼───┼───┼──┨
┃ 粮食 │119990│118395│156883│173689│175542│118901│111539│108352│106841│9783┃
┃ │ │ │ │ │ │ │ │ │ │9 ┃
┠─────┼───┼───┼───┼───┼───┼───┼───┼───┼───┼──┨
┃其中: 小麦│ 54803│ 58014│ 66344│ 74223│ 77086│ 53532│ 52292│ 51698│ 49973│5071┃
┃ │ │ │ │ │ │ │ │ │ │6 ┃
┠─────┼───┼───┼───┼───┼───┼───┼───┼───┼───┼──┨
┃ 玉米 │ 59700│ 58048│ 85517│ 93997│ 91466│ 62285│ 57190│ 54677│ 55454│4621┃
┃ │ │ │ │ │ │ │ │ │ │5 ┃
┠─────┼───┼───┼───┼───┼───┼───┼───┼───┼───┼──┨
┃ 谷子 │ 309.4│ 111│ 7778│ 501│ 273│ 154│ 94│ 90│ 82│ 33┃
┠─────┼───┼───┼───┼───┼───┼───┼───┼───┼───┼──┨
┃ 大豆 │ 2437│ 1071│ 1399│ 643│ 924│ 995│ 256│ 150│ 136│ 102┃
┠─────┼───┼───┼───┼───┼───┼───┼───┼───┼───┼──┨
┃ 棉花 │ 11.8│ 8│ 30│ 315│ 286│ 79│ 87│ 52│ 42│ 36┃
┠─────┼───┼───┼───┼───┼───┼───┼───┼───┼───┼──┨
┃ │ --│ --│ 245│ 258│ 158│ 248│ 686│ 572│ 353│ 373┃
┃ ├───┼───┼───┼───┼───┼───┼───┼───┼───┼──┨
┃ │ 377.8│ 79│ 201│ 222│ 133│ 209│ 518│ 427│ 326│ 371┃
┠─────┼───┼───┼───┼───┼───┼───┼───┼───┼───┼──┨
┃ │ 47.8│ 20│ 44│ 36│ 25│ 39│ 167│ 145│ 27│ 2┃
┗━━━━━┷━━━┷━━━┷━━━┷━━━┷━━━┷━━━┷━━━┷━━━┷━━━┷━━┛

1988-1997年全区历年农业总产量及构成
单位:万元
┏━━━┯━━━┯━━━━━━━━━━━━━━┓
┃ 年 │ 农业 │ 其 中 ┃
┃ │ ├───┬──┬───┬───┨
┃ 份 │总产值│种植业│林业│牧 业 │渔 业 ┃
┠───┼───┼───┼──┼───┼───┨
┃ 1988 │16025 │11748 │165 │ 4049 │ 6 3 ┃
┠───┼───┼───┼──┼───┼───┨
┃ 1989 │16616 │11649 │184 │ 4681 │ 102 ┃
┠───┼───┼───┼──┼───┼───┨
┃ 1990 │19104 │12997 │184 │ 5839 │ 8 4 ┃
┠───┼───┼───┼──┼───┼───┨
┃ 1991 │22554 │15237 │187 │ 7065 │ 6 5 ┃
┠───┼───┼───┼──┼───┼───┨
┃ 1992 │27196 │16396 │147 │10567 │ 8 6 ┃
┠───┼───┼───┼──┼───┼───┨
┃ 1993 │25138 │14825 │386 │ 9801 │ 126 ┃
┠───┼───┼───┼──┼───┼───┨
┃ 1994 │27924 │15406 │312 │12111 │ 9 5 ┃
┠───┼───┼───┼──┼───┼───┨
┃ 1995 │30899 │15946 │232 │14617 │ 104 ┃
┠───┼───┼───┼──┼───┼───┨
┃ 1996 │33841 │16639 │252 │16839 │ 111 ┃
┠───┼───┼───┼──┼───┼───┨
┃ 1997 │37993 │17026 │279 │20572 │ 116 ┃
┗━━━┷━━━┷━━━┷━━┷━━━┷━━━┛

注: 本表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