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类 农田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2&A=1&rec=79&run=13

第一辑
整地改土
解放前,腐败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穷苦
农民无力对 土地 进行改良。1958年,实行农业合作化以后,张店区开始进行小
面积的整地改土。 每年平均施 土杂肥2000斤左右,有效地培养了地力,改良了
土壤结构。 但是,在"大跃进"时期,由于 受"左"的思想的影响,曾一度盲目地
大搞深翻土地, 结果事与愿违,打乱了土层,降低了 产量。1965年夏,中共张
店区委遵照上级指示, 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在近郊王舍庄搞样板 田试点,对
该村2130亩农田进行了以"方"建田, 渠井配套的综合治理。即每一个"方"内 ,
划为15个作业区,每一作业区计50亩地,配1眼机井,下分5个灌溉段,每段10亩
地。 6月8 日至6月26日,18天突击完成改土建设800亩。1976年秋末至1979年初
春, 全区还以改土治水 为中心,对山、水、林、田、路、村进行统一规划,以
区、社路为经,机耕路为纬,划方整 地,实行综合治理,历时4个冬春,用工日
4380690个,完成土方1562907立方米,石方25430 0立方米,砌筑土石堰9107条,
建成稳产、高产田达184300亩(其中,山区水平梯田24550亩) 。1980年后,全区
在总结过去整地改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农田基本建设工作进行新的调 整。
以乡(镇)、村为单位,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采取以投资少、见效快的小规模方
式, 扎 扎实实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 截至1987年底, 全区农田灌溉面积已达
224482亩, 建成旱、涝保收田199749亩,占耕地面积的69%,为农业增产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第二辑
水土保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极为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从1952年开始,区委、
区政府按照 "综 合治理、集中治理与连续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发动全区人民群
众投入大规模的治山治水工 程。并着重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1.农业技术措施 即等高种植、混作、轮作、套种等。2.田间工程措施 即
大搞山丘 水平 梯田。1964~1983年,除各乡(镇)、村搞了一批农田水利工程外,
还集中劳力全区性地在山 丘开展了水平梯田建设工作。 20年间,建设山丘水平
梯田3300亩 (其中:傅家乡唐家山村500 亩,湖田镇上湖田村和商家庄2000亩,
沣水镇范王庄等村800亩) 。3.森林保护措施 于荒 山石缝间,掘挖三角形水平
状鱼鳞坑植树7000亩;在斜坡、山丘水流调节处植树16400亩。 同时,还在沟谷、
河边零星植树,以控制水土流失。4. 畜牧措施 为避免牛羊的"蹄蚀" ,保护山
草和荒山土壤表面的苔藓地衣覆盖,全区封山15000亩。5. 水利措施(1) 水土截
流工程 1975年12月~1976年6月,在张店的东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的山丘地带,
即黄山、 金山、铁山、四宝山诸山脚下以及低山丘岭处,开挖了3条环山水渠,
计20.16公里,对这 一带山丘的水土流失起到了控制作用。(2) 蓄洪工程 1957
~1973年, 全区共兴修小型水库5 座,引河拦蓄可达241万立方米,有效地控制
了区境内的水土流失。 (3) 缓洪工程 为进一步 拦沙,防止水土流失,1957~
1960年,在低山荒坡掘挖鱼鳞坑15平方公里。(4)拦沙、防冲 工程自建国初期到
1983年,先后在傅家、沣水、南定、湖田、中埠、卫固、四宝山7个乡 镇的山丘
地带兴建塘坝32座,可控制15.07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
由于各项措施得当,有效地减少了地面经流,拦阻了泥沙倾泻,防止了水土
冲刷。拦泥 沙、 截洪流计301038亩。其中,裸岩地9851亩,低丘荒坡22207亩,
丘坡梯田29640亩,近丘梯地 82690亩,丘前倾斜平地156650亩。
1985年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转向了以小流域治理为主。即按流域的平方
公里面积全 面规 划,以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调查研究,制定措
施,分期分批、高标准地进行 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