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类 植物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2&A=1&rec=77&run=13

第一辑
病虫害种类及
重要灾情
张店地区农作物经常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48种。其中:病害25种,虫害23种。
解放前,粘虫、蝗虫及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在当地普遍发生,
危害极重。 据史 料记载。明正统七年(1442年)~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张店
地区曾发生过14次蝗灾, 飞蝗 遍地,啮粮为害。建国后,虽屡经虫害,因防治
措施得力,喷洒农药及时(杀虫效果达95%以上) ,从未酿成虫灾。50~60年代,
以地下害虫和粘虫危害最重。 经过人工扑打、随犁拾虫 及农药喷杀,基本控制
了虫害。
进入70年代后,随着农作物耕作制度的改变和作物种类趋向单一,农业生态
系亦发生极 大变 化,致使以小麦、玉米为食物网的病、虫害日益猖獗,加之70
年代初期, 引进推广了杂交种 和某些易感病品种,密植程度不断提高,增加了
田间荫蔽度, 各种病虫害更容易发生。例如 粘虫,在1975年以前,全区系三代
粘虫发生区。 1976年后,随着小麦面积的扩大,植株群体 的增加和套种玉米的
推广,带来了一、二代粘虫的迁入和繁。1976年为一、二代粘虫大发 生的一年,
7000亩小麦, 叶片几乎全被啃啮殆尽,造成小麦大幅度的减产。1979年,又有2
000余亩套种玉米被粘虫全部吃光, 导致二次翻种。再如小麦白粉病,进入70年
代后, 也由 次要病害上升为常发性病害。近年来,发病面积逐步扩大,发病严
重时, 可使小麦叶黄以至 枯死,不仅穗粒数减少,而且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
10~20%。小麦全蚀病,自70年代后蔓 延较快。随着种子的大调大运,已扩散全,
面积达8000亩左右,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一 般减产30~50%,有的乃至绝产。
玉米蚜,70年代初期,还是次要害虫,可是到了1977年后,却成为危害夏玉
米的主要害 虫。 在套种玉米心叶期时,蚜虫多集中于心叶内及叶片上部,待雄
穗抽出后即移至雄穗加以危害 , 以至玉米秃顶,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一
般减产10%左右。
近几年来,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全区农村发生的病虫害约占11万亩,比60年
代增加了8 .7%。
第二辑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建国
初期,即提 出了 以人工扑打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方针。1956年,区农业
技术推广站成立后, 又专设了 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点,并制订了工作制度和防
治措施,对控制病虫害起了积极的作用。
病虫害测报
1963年后,农技人员采取诱集法、田间调查法和数理统计预报法,普遍设置
测报点、黑 光灯、测蛾器。测报准确程度可在80%以上。
植物检疫
50年代初期,国家即开始对进出口植物及其产品实行检疫制度。张店区的检
疫工作由区 农业技术部门承担,对检疫对象实行严格把关。
耕作防治
实行合理轮作换茬,抑制寄生力强、迁移力小、寄生种类较少的病虫害发生;
深耕改土 、实 行冬耕、改变土壤环境条件,打乱病虫害群落,减轻其危害程度;
合理施肥, 改善作物营养 条件,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此外,还采取了选育
抗病品种,实行合理密植,进一步加强 田间科学管理等方法来防治病虫害。
农药防治
建国初期,多以农药、草木灰、烟草水防治蚜虫(蜜虫子)。50年代中期,始
用少量DDT 、 " 六六六"拌毒谷防治地下害虫。 50年代末,逐步推广"1605"、"
1059",敌百虫等有机磷 农药。60年代,为防治小麦线虫病和小麦腥黑穗病,又
相继推广了汞制剂,如:赛力散、西力生、五氯硝基苯、六氯代苯等。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农药品种亦不断更新换代,70年代 末,砷制剂、汞制剂已被淘汰。
自1983年起, 停止生产有机氯农药,而由新的有机磷、氨基 甲酸酯、有机氮类
以及菊酯类农药所替代。
开展灭鼠运动
80年代初,老鼠剧增,直接危害农业生产。1982年秋,在全区开展灭鼠活动。
1983年, 张店区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把灭鼠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
懈。
生物防治
即创造条件加速害虫天敌的自然繁育和人工繁育,及时地防治病虫害。1979
年,开始对 害虫 天敌进行资源普查,初步鉴定,区内害虫天敌资源共有2个纲,
8个目,34个科,80个虫种。 蚜虫天敌: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大草蛉、异色瓢
虫、 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丽草蛉、 草间小黑蛛、麦蚜茧蜂、蚜霉等。粘
虫天敌: 寄生蝇、赤眼蜂、绒茧蜂、土蜂、青蛙、蟾蜍 、中华广肩步行虫等。
玉米螟天敌: 寄生蝇、长距茧蜂、赤眼蜂等。张店区的害虫天敌,资 源丰富,
是发展农业,防治作物害虫的有利条件。但是,本区对生物防治病虫害工作抓得
不 够,利用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