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类 耕作制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2&A=1&rec=75&run=13

清代及民国时期,张店的农业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搭配部分经济作物,耕
作制度 多为一年 一作。随着作物门类的逐步齐全和农业耕作技术的日趋进步,
耕作制度逐步由一年一作发展 为三年四作、 二年三作和一年二作的多种作物轮
作制。
1940年后, 全区农作物的种植多为"高粱小麦大豆"二年三作制,即春种 高
粱(或 谷子) ,秋后播种小麦,次年麦后播种大豆。大豆收罢再种晚茬小麦,谓
之"改茬"。 同时 也有以"高粱、棉花、地瓜"一年一作的,如四宝山、卫固、湖
田、中埠、傅家等乡镇的部 分村户。
1949年后, 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区政府贯彻了"广种多收
和高产 多收"相 结合的方针之后, 耕地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方式亦发生了很大
变化。 至1956年,绝大多数社 队的耕作制度均以二年三作为主,种植面积占总
播面积的75.1%,一年一作占24.9%,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到1959年,复种
指数已由1949年的122.4%,提高到136.8%。
1966~1976年,全区贯彻"以粮为纲"的方针,作物种类趋向单一,全区仅有
小麦 、玉米交 替种植,其他作物寥寥无几。故此,一年二作制的播种面积上升,
占总播面积的47.7%,一 年一作和二年三作的播种面积下降,分别占总播面积的
21.5%和30.8%,复种指数达到140.6%。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进一
步完善 各种形式 的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农业内部结构开始调整,耕作制度再次
变更。一年二作的种植面积日 趋增大,1985年,占总播种面积的75.2%。二年三
作和一年一作占总播面积的24.8%。截至 1987年,一年二作的种植面积占总播面
积的80%,一年一作和二年三作占总播面积的20%,复 种指数提高到147.7%。
第一辑
深耕细作
耕地 解放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地农民耕地多用旧式木犁和镢
刨, 深 度一般在 9~14厘米。长期浅耕浅刨,耕层下自然形成犁底层,不利保
肥、 保水、保墒,阻碍作物根 系下扎。自1953年春,开始推广使用双轮双铧犁
和双轮单铧犁耕作, 耕层逐渐加深到15厘米 以上,打破了犁底层,改善了理化
性状。 1956年秋,开始机耕,耕层深达21~24厘米。山丘 及平原的一些零星小
地块仍采用套犁或套镢的方法加深耕层。
土壤耕翻一般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 分春耕、夏耕、秋耕3种。一般夏
收后, 因农活紧 或田间耕作不便,故不夏耕,而是采用灭茬等措施。秋作物收
获后进行秋耕,秋耕一般在24 ~30厘米左右。
耙耢 凡是畜力耕过的地块,耙耢1~2次。机耕地块,耕耙一次完成,也有
的再有 畜耙第二 次。凡是冬闲地块,冬耕后不耙,使其充分暴晒。以促进土壤
风化、 疏松,保持水分,消灭 杂草和病虫害。1970年后,由于种植方式的变革
和春作物面积减少,春耕相应减少。秋天, 为本区的主要土地耕翻期。
起垄、整畦 由于种植方式的变革,土地耕耙后,再根据不同作物的种植规
格起垄 、整畦。
中耕、镇压 主要农作物一般在苗期、降雨或浇水后进行中耕。行距宽用锄
中耕, 行距窄用 二齿或小锄中耕,可以疏松土壤、保墒增温、消灭杂草。高粱
谷子播种后, 随时用石砘镇压 、保墒、防旱、促其早发芽。小麦返青前,用碌
碡镇压提高地温、压碎坷垃,以利小麦返青 生长。
第二辑
轮作芳渥鞣套作
轮作
禾谷类与豆类轮作较为普遍,即第一年春播作物(高粱、谷子、春玉米)收获
后,播 种冬小麦 ,次年夏麦收获后接种大豆、夏玉米、夏谷或者麦茬菸等,夏
作物待秋天收获后, 冬季休闲 。二年三作的轮作制度基本上为两年一循环。这
是张店过去常用的一种轮作形式。 70年代以 后,全区推行的多是一年二作制,
即小麦收获之前套种夏玉米或早熟大豆等。夏玉米或大豆收获后再种小麦。这种
作法可以收到一年二熟产量高的效果。 1987年,此种轮作形式已占全 区总耕面
积的70%以上。
间作
解放前,张店即有混播地块,但数量极少。如谷子地里带高粱,以谷为主;
棉花地 里带芝麻,以棉花为主。
解放后, 逐渐出现了夏玉米和夏大豆间作形式, 间作方式多为2』�2。从
1956 年起,间 作种类逐步增加,如:地瓜、玉米间作;谷子与高粱间作;棉花、
芝麻间作; 玉米、大豆间 作;小麦、菠菜间作;春地瓜与菸草间作;春地瓜与
高粱(或谷子) 间作;西瓜与花生间作等 。间作技艺逐步提高。中国共产党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粮、粮间作,粮、菜间作,粮、瓜间作,菜、菜间作等多种方
式的栽培制度已在全区逐步形成。
套作
套作又称套种,张店素有玉米套种大豆的习惯,此方式不仅使光能和地力得
到充分 利用,协 调高杆和矮杆作物的共生关系,而且产值和使用价值较高。但
是在70年代以前, 全区玉米的 种植多为夏直播。之后,逐渐改为套作。即麦收
前10~20天之间,开始在小麦的畦脊上套种 玉米。每条畦脊上套种2行,小行距
为1.3尺, 大行距为3尺。这种作法,出苗齐、匀、全、 壮,适时套种的玉米一
般要比麦后夏直播的玉米增产20%,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1987年, 全区小麦套
种玉米的种植面积约占90%左右。
第三辑
合理密植
小麦密植 解放前至解放初期,小麦一直沿用双腿耧或单腿耧播种,平均行
距60~ 80公分, 当地群众称之为6寸档子或8寸大档耧,也有称谓"大拍垄"的。
用种量12~18斤。 亩成穗为 15~18万穗。这种旧播种方式,一是行距大,二是
群体小, 不利于高产。1956年,改耧播为 镢挑沟子手撒种的宽幅密植法,并开
始使用少量化肥(当时只用硫酸氨,每亩3斤左右)拌种 作种肥。1957~1966年,
播种方式重点推广"文登密植耧"小畦播种法,行距6寸,小畦宽 一般为1米,播4
行;大畦宽1.8~2米,播8行,亩用种15~25斤。同时,还实行了粪种隔离 。从
而结束了"大拍垄"种植法。窄行匀播密植法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
且还 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70年代前后,使用机引播种机,推广了宽畦、
窄行机播和粪种 隔离畦播法。 先是9行,后改为8行;水浇条件好的地块,机播
为12行, 一般行距15公分,亩 用种量可在15~28斤之间。从而减少了畦埂,土
地利用率由原50%提高到85%。1977年,为适应套种玉米,又普遍推行了小畦大背
播种法。1980年之后,多以8行畦麦播种法为主,行距 一般为15~18公分,一般
田亩成穗可在28~34万穗之间,高产田可在34~38万穗之间。
玉米密植 玉米是依靠单株成穗的,单株生产力的高低取决于能否在合理的
种植内 保证一定 的密度,故此确定适宜的亩株数,是高产群体结构的基础。解
放前至50年代,全区玉米多系 春播,亩留苗为700~1000株。60年代,改春播为
夏播。此期间,玉米的亩留苗一般为2500 ~2700株,单产一直在200斤左右。进
入70年代后, 逐步改夏直播为麦田套种。截至1977年 ,已基本普及。亩留苗提
高到3000~3500株,产量迅速提高。1987年,单产高达623斤,比1 949年增长了
494斤,经1970年增长了342斤。玉米的合理密植,本区掌握的原则是:肥地宜密、
薄地宜稀;早熟品种宜密,中、晚熟品种宜稀;既不单靠稀植大穗,也不追求越
密越好 ,而要灵活掌握,因地制宜,实行合理密植。
地瓜密植 建国初期,地瓜栽培多为平栽,亩栽一般为1800棵左右,平均亩
产176 .1斤。 1 956年后,进行合理密植,亩栽2000~3000棵。到1959年,亩产
已在331斤。60年代初期,改 过去平栽为扶垄栽和施肥大包窝的方法。同时在育
苗上也由原回龙火炕改为顿水顿火育苗或 为塑料薄膜阳畦育苗法和秧头育苗法
等。夏地瓜亩栽3000~3500棵;春地瓜亩栽3000~3300 棵。平均亩产460斤左右。
1970~1987年, 地瓜密植情况无大的变化,虽然种植面积逐年递 减,但是亩产
量仍保持较好水平。1987年,地瓜平均亩产550斤。
高粱密植 50年代初期,高粱亩留苗1800~2000株,平均行距为45~60公分,
单产 为130斤 左右。 1956年扩种玉米以后,高粱种植面积逐年缩小,密植情况
无大的变化。 60~70年代, 自引进并推广了新品种杂交高粱后,种植面积也逐
步扩大,种植密度不断增加。此期间,亩 留苗为5000株左右。平均单产306斤。
进入80年代后,高粱已种植极少。
谷子密植 50年代谷子亩留苗18000株,平均亩产在150斤左右。其间,无大
变化。 60年代, 实行合理密植,亩留苗30000~40000株,平均行距30公分,平
均亩产270斤左右。 1975年以后,谷子种植面积逐年缩小。至1987年,全区仅有
谷子1128亩,亩留苗42000株,平均行距2 8~30公分,亩产325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