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类 民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2&A=1&rec=68&run=13

第一辑
组织建设
民兵组织的创建和发展
1937年7月以后, 张店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在洪沟、卫固、
尚庄、 湖田 、昌城、张赵等村镇组织起数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这些抗日武装
队伍,是本区最早的民兵 组织。1938年下半年,张店北部长(山) 桓(台)抗日根
据地的县、 区抗日民主政权的相继建立 ,有力地加强了对民兵工作的领导。到
1939年, 民兵建设的组织形式是:各村普遍建立自卫 团,凡16岁以上,45岁以
下无残疾的男人,均可参加。从自卫团组织内再挑选青年积极分子 组成民兵(游
击小组) ,每村10~20人不等。以小队、分队进行编组,每村一队,每队设正、
副队长,数村成立联防,互相支援,统一行动。截至1940年底,抗日民主政权所
控制的区域 内,近30个村镇建立了民兵组织。
1941年9月至1943年上半年,由于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
斗争形 势恶化。 多数乡村的民兵组织失去统一指挥和领导,被迫停止活动。从
1943年下半年起,民 兵组织逐渐恢复。至1944年6月,张店周围抗日民主政权相
继成立武委会,民兵组织得到迅 速发展。到1945年8月,除张店及附近几个敌占
村镇以外,今张店区境内的多数村镇都普遍 建立了民兵组织。
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大翻身农民在"保家、保地、保饭碗"的口号下,纷纷参
加民兵。 至1946年7月,解放区各村镇都相继建立了民兵队,一般大村6个班,
小村2~3个班。 解放区 民兵数量已占解放区人口的5%,自卫团占解放区人口的
13%。 1946年7月,国民党军大举进攻 淄博解放区。为粉碎敌人进攻,保卫胜利
果实, 各村分散的民兵队伍迅速联合起来,组成民 兵联防队,配合我主力部队
和地方武装同敌人展开敌后游击战。
1948年3月, 淄博全境解放以后,张店各区乡一方面整顿恢复了在国民党进
攻中被破坏 的民兵组织, 一方面在新解放的村镇结合建党建团和政权建设逐步
建立民兵组织。 1949年下 半年,各地又结合土地改革等项工作对民兵组织进行
了整顿,按编制标准建立和发展了民兵 自卫队组织。
普遍实行民兵制度和大办民兵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店区民兵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50~
1953年, 首 先建立健全了各级人民武装领导机构。在区、乡建立人民武装委员
会的同时, 配备了专职武 装干部。1951年,开始在农村和城郊逐步把18~40岁
的男性公民编入民兵组织, 改过去自愿 参加民兵的原则为普遍民兵制度。将过
去人民武装自卫团的名称改为民兵, 分别将自卫团的 基本组织民兵和自卫队改
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 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 》规定,在
乡(行政村)建立了乡民兵队部,设不脱产的队长、指导员各1人。民兵8~15人编
为小队,2~5个小队编为分队,2~5个分队编为中队。之后,又建立了民兵基干
团,以乡为 单位编班、排、连,以区为单位编营,以县(市)为单位编团。
1954~1958年, 民兵工作开始纳入兵役工作。1958年2月,全区进行了民兵、预
备役合二为 一的整组工作。 整组以后,民兵就是预备役,以30岁左右的复员军
人为骨干, 结合18~25岁 的青年编为基干民兵;其他未编入基干民兵但适合服
预备役的编为普通民兵。这时期,民兵 总人数缩减到只占总人口的1~3%。
1958年9月26日, 在毛泽东主席"大办民兵师、实行全民皆兵"的号召下,从
农村到城 区, 从厂矿企业到党政机关和初中以上学校,都建立了民兵组织。16
~50岁的男女公民都编 入民兵队伍。 到1959年1月,全区民兵组建了2个师,34
个团,181个营,670个连。民兵队伍 已达10万多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0%以上。
为加强民兵的组织建设,1960年3月,中共张店区委成立了"民兵工作领导小
组"(后改 为张店区人民武装委员会),同时,各公社、厂矿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
关亦成立了由党委书 记兼任组长的民兵工作领导小组, 配备了专职和兼职人武
干部, 建立健全了基层人武部组织 。根据1961年12月党中央颁发的《民兵工作
条例》,1962年6月,张店区民兵组织再次进行 整顿,按照"一套武器三套人员"
的原则, 编组了武装基干民兵。1963~1966年,本区民兵 工作的重点是抓了城
市民兵的发展巩固工作。1964年9月,张店区民兵师正式成立,下辖19 个团和11
个独立营。
"文化大革命"期间, 本区民兵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由于推广了所谓"上海经
验",民 兵建设偏离了正确方向。1976年以后,张店区组建了民兵独立团,并逐
步组建了高炮、 地炮 、通信、侦察等专业技术分队,改变了过去民兵组织单一
的局面。
新时期民兵组织的改革
1981年11月至1982年5月, 本区民兵组织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一是缩小了组
建民兵的范 围, 取消了一些单位人少、分散的民兵组织。二是压缩了参加民兵
的年龄, 男性由原来的16 ~45岁改为18~35岁,其中基干民兵为18~28岁。三
是简化了民兵组织层次。 由原来的普通 民兵,基干民兵,武装基干民兵简化为
普通民兵和基干民兵两种。女性只编基干民兵,控制 在基干民兵总数的10%以内。
同时取消了区编师、 公社编团的规定,在乡镇组建基干民兵营 、连,在相当于
县级的厂矿企业建立民兵团。 四是严格了民兵的政治、身体条件,按照征兵 条
件编组民兵。五是把民兵制度和预备役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基干民兵编入第一
类预备役 , 普通民兵编入第二类预备役。六是加强民兵干部队伍建设,民兵连
长实行专职或兼职, 专 兼职结合的办法。七是城市厂矿企业的民兵工作逐步走
上制度化、规范化,纳入党委议事日 程,纳入生产管理计划。
第二辑
军事训练
抗日战争时期,民兵军事训练主要是在劳武结合的原则下,以熟练手中武器
和学会执行 战斗勤务为内容, 分散开展"能者为师"的群众性练兵活动。训练项
目有射击、投弹和爆破 技术等。
解放战争时期,本区开展了练兵整训运动。训练项目仍以射击、投弹、爆破
技术为主, 以战术训练为辅,贯彻战教结合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骨干分散进
行训练的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兵军事训练提到了国防建设的日程,成为民兵经
常性的工作 之一。 从建国初期到1957年,本区民兵主要开展了普及军事知识的
训练。 训练内容有:射击 、投弹、地雷爆破、队列、防空战斗和勤务等。训练
重点是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训练时间 ,每年一般为7~10天,多者半月。训练
方法, 采取小型分散的形式,集中讲解与分散练习 相结合,以区、乡为单位,
定期举行检阅会操和考核等。
1958~1965年,全区民兵开展了群众性的练兵比武运动。驻张店的人民解放
军各部队派 出大批干部、战士,深入全区城乡帮助训练民兵。训练内容有射击、
投弹、 爆破、刺杀和利 用地形地物等基本的军事技术。训练方法是坚持劳武结
合、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小型(以 班排为单位) ,就地(农村民兵不出村),分
散(集中授课,分散练习) 的形式。1964年,在全 区推广了"郭兴福教学法",有
力地推动了民兵训练工作。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民兵训练曾一度停止。毛泽东同志"要准备
打仗"的 指示下达后,从1970年起,训练开始恢复。训练的重点是区民兵独立团。
训练内容着重突出 了"三打"、 "三防"。自1971年2月起,全区民兵分5批进行了
野营拉练,参加拉练的人数 达8800多人。
1973~1980年,全区民兵进行了有计划、有重点的技术战术基础训练。训练
重点是基干 民兵。 训练内容主要是射击、投弹、刺杀、爆破、打坦克和班以下
战术。 训练时间,每年15 ~20天。训练方法,农村以公社集中训练为主,城市
以厂矿人武部分期分批轮训为主。
1981年后,本着减少人数和内容,改进方法,提高质量的原则,对民兵的军
事训练进行 了全面调整和改革。 缩短了训练周期,减少了参训人数,精减了训
练内容, 改进了训练方法 ,建立健全了训练制度,制定了训练计划。因而,全
区民兵军事训练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制度化,训练质量不断提高。
第三辑
政治教育
革命战争年代的政治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民兵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方针,二
是控诉和揭 露日本侵略军的野蛮罪行。 以提高民兵的阶级觉悟,积极开展以反
侵略斗争为目的进行教育 。 其方式方法或公开、集中,或隐蔽、分散,灵活多
样。 不同形式的政治教育,对增强抗战 信心,坚持敌后游击战,发挥了重要作
用。
解放战争时期, 张店地区民兵主要进行了"保卫抗日战争胜利果实,保卫解
放区"、" 反蒋保田"和参军支前等教育。基本做法是结合土地改革和三次解放张
店,开展了反蒋诉苦 活动。1946~1949年,全区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动员参军
运动(简称"大动参") ,开展了 "反蒋保田生产立功运动"和"杀敌立功运动"。生
动活泼的政治教育, 激发了广大民兵的 阶级觉悟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涌现出
大批民兵英雄和模范人物。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政治教育
建国后,各级党委和军事部门都把民兵政治教育作为民兵建设的重要内容来
抓,特别是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民兵政治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革,
使民兵政治教育工作出 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
政治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国家法律法令
教育; 国防 观念教育和形势战备教育;民兵性质、任务教育;革命光荣传统教
育; 精神文明教育等。其 方式方法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短期集训与经常性
教育相结合; 一般号召与树立标兵、开 展竞赛、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相结合等。
同时,还在民兵中普遍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政治活动 。如1958年,开展的创"五
好"(思想作风好、生产劳动好、学习和技术革新好、治安保卫 好、体育卫生好)
活动; 1963年,开展的学雷锋、见行动活动;1978年以后,开展的创建民 兵工
作三落实(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先进单位和先进民兵活动;1981年后
开展的 "五讲四美、三热爱"和"三个一"(即建立一个民兵之家,一支政治教育骨
干队伍,每月 一堂政治课)活动;1983年,开展的民兵带头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村
(单位) 活动;1984年,开 展的"民兵兄弟连"活动等。这些民兵政治活动的深入
开展, 加强和提高了全区民兵政治教 育工作。1986年8月,本区开展"民兵兄弟
连"活动的经验,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群 工部转发。
第四辑
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的发展
张店区民兵武器装备的发展,就武器来源和武器质量而言,大体经历了土杂
式武器时期 ,旧杂式武器时期和国产化武器时期。
土杂式武器 抗日战争初期,民兵的武器装备是大刀长矛、土枪土炮,主要
来自民间。 1944年后,民兵武器装备的来源转变为主要靠作战缴获。解放战争
时期, 民兵的武器装备在 质量、数量和品种上都有明显提高。步枪、手榴弹、
地雷、 炸药,已成为民兵的主要武器。 据湖田镇、沣水镇、中埠镇39个行政村
的不完全统计,580多名民兵,已装备各种武器(如" 老套筒"、"汉阳造"、"土压
五"、"单打一"等土杂式步枪及地雷、手榴弹等)共454件 。直到建国初期,本区
民兵武器装备没有大的改进和增加。
旧杂式武器 1958年以后,本区民兵的武器装备完全淘汰了土枪土炮,进入
了以旧杂式 武器为主要装备的时期。 其特点:一是品种多,有苏式、美式、日
式、 英式、法式、捷克式 等武器。二是种类多,有步骑枪、冲锋枪、卡宾枪、
轻重机枪、 迫击炮等。三是武器口径杂 ,有"6.5"、"7.62"、"7.7"、"7.9"、"
11.4"等。
国产武器 1962年以后,全区民兵的国产武器逐年增加,1971年,民兵武器
已大部分国 产化。 1975年后,根据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制定的《民兵武器装备
十年规划》 ,加快了民兵 武器装备的更新发展。至1980年底,全区民兵武器装
备已基本上实现国产化、 制式化。1982 年以后,全区民兵已装备了与解放军部
队同一系列的制式武器。 同时,还陆续配发了通讯、 防化、工程等多种现代化
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的管理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张店区民兵武器装备,主要由个人分散管理。建
国后, 民兵 任务虽发生了变化,但是在战争年代形成的武器管理方法,仍在民
兵中延续了多年。 1956年 ,曾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对民兵武器管理
进行过一次调整,采取"定人、定枪 、定责任"的方法,把武器固定给民兵管理。
1958年后, 开始采取由民兵连集体管理武器的 形式,但只限于一部分重武器。
1973年11月, 根据省军区《山东民兵武器管理试行规定》, 全区开始实行民兵
连集体保管武器的办法。 1981年后,民兵武器改由公社人武部集中管理。 城市
由区人武部和保管条件好的厂矿集中管理。截至1983年,全区已完成了民兵武器
管理调整任务。 农村全部实行了由乡镇人武部集中管理民兵武器,并且都达到
了"四有"(一有武 器库、弹药库、值班室、并安装铁门、铁窗和自动报警装置,
设有消防装置; 二有放武器的 枪橱枪架;三有两名以上专职管理人员;四有武
器库室管理制度)。1985年,全区对民兵武 器装备管理工作再次进行调整改革,
除高射机枪、 高射炮继续由厂矿负责保管外,其他民兵 武器全部集中到区武装
部武器装备仓库统一封存保管。至1987年,武器装备管理完好无损。
武器装备的维修
1963年以前,张店区民兵从未设立武器装备维修机构。1963~1983年,本区
建立维修组 , 公社确定维修点,连队配备军械维修员,实行三级维修网制度。
特别是1978年,学习推广 曲阜县民兵武器三级维修网实行四定(定人员、定设备、
定任务、定地点),当好五员(检查 员、修理员、宣传员、教练员、保管员)的经
验以后, 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了三级维修网制度 。1983年,维修体制实行改革。
由原三级维修网改为"一分队, 三结合",即:区组建民兵 武器修理分队;区乡
(镇) 两级民兵武器仓库的管理人员实行武器维修、仓库管理和警卫三结 合。截
至1987年,"一分队,三结合"的维修体制已在全区普遍推行和落实。
第五辑
任务与作用
参军参战
参军参战是民兵的主要任务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张店区广大民兵积极参加
八路军主力 部队和地方武装, 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解放战争时期,许多青年
民兵, 披红戴花走进人民 解放军的战斗行列。建国初期,又有大量民兵参加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 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实行义务兵役制后的31年间, 全区有
11989名青年民兵披红戴花走上国防第一线。
在革命战争年代, 张店民兵积极参战,屡建战功。1938年1月23~24日,四
宝山乡尚庄 、 曹村一带民兵奋起抗击前往骚扰的日军,打响了张店人民抗击日
军的第一仗, 击毙日军官 兵2名,缴获长短枪各1支,首战告捷。以后,张店各
地民兵又数次配合部队炸桥炸车, 多次 中断胶济、张博铁路交通运输和敌人通
讯线路。傅家乡孙家庄的民兵游击小组,仅1940年, 就破袭铁路5次,炸毁道轨
80多条, 割敌电线50多次。全区民兵在抗日战争中共参加大小战 斗近百次,消
灭日伪军5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其他物资,多次受到军区、军分区、 地
方党委和抗日民主政府的表彰。解放战争时期,张店民兵又同驻张店一带的国民
党军队和地主还乡团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945年9月,傅家乡房家庄民兵队在队
长房义兴的带领下, 围歼敌军20多人,缴获轻机枪2挺,小炮1门,步枪10余支,
受到上级传令嘉奖。次年5月初 ,尹家坞、南岭、军屯等村民兵,全歼张店外出
抢粮的敌军30多人, 缴枪13支。为此,渤海三分区武委会命名以上三村为模范
村; 张信勇、陈文海等10人被评为民兵模范;尹家坞妇女自卫团作战勇敢,也
受到了表彰。同年6月初,大张乡于家营民兵队在队长于孔芳、崔殿杰 的带领下,
配合区民兵爆炸队英勇抗击了300多名敌人的进攻,战斗持续3个多小时,打垮了
敌人,荣立集体三等功。当年9月,桓台二区人武部副部长张立范率民兵爆炸队,
深入张店 蒋军训练场埋设地雷, 炸死炸伤敌人11名,开创了渤海区民兵地雷战
的范例, 受到渤海三分区人武部传令嘉奖,并荣记一等功。在先后三次解放张
店的战斗中,广大民兵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追歼逃敌,做出了重要贡献。
拥军支前
1946年6月,张(店) 周(村)战役期间,张店地区民兵全力以赴支援前线。湖
田、四宝山 等各解放区村镇的民兵和青壮年积极支援鲁中四师和九师。战斗中,
他们为部队当向导,帮 助部队抢救伤员,运送弹药,看押俘虏,进行战地服务。
战斗结束后,分别受到鲁中军区武 装部和渤海三分区的嘉奖和表扬。1948年秋,
济南战役期间, 张店市政府成立了支前指挥部 ,掀起了支前热潮。参加支前的
民兵、民工达2200多人,动员大车100多辆,小车80多辆, 担架16副。为部队运
粮565吨,磨面56600多斤,碾米110000斤,蒸馒头880多斤。1948年11 月至1949
年1月, 淮海战役期间,鲁中区组织淄博支前小车运粮支队,张店区支前民兵被
编 为第二大队,大队下设3个中队11个小队,共896人,401辆小推车。全队于12
月初, 由张店 、淄川出发,途经莱芜、兖州等地直达徐州淮海战役前线,行程
2000多华里,历时3个半月 ,同其他两个大队共运粮3000多万斤,圆满完成了支
前任务, 全大队有482人立功受奖,沿途接受群众赠送的"秋毫无犯"、"纪律严
明"等锦旗16面。与此同时,渤海区也组织了一个小车运粮支队,当时属桓台县
铁山区卫固镇的民兵组织了其中一个连队, 共100多辆小车 ,200多人。这个连
队既是运粮队,又是战斗队和宣传队。支前中,行程3个省,100多个县 ,历时4
个月,胜利完成了运粮任务,被誉为"钢铁运粮队"。
战备值勤、维护治安
建国初期, 张店民兵担任着站岗、 巡逻,协助公安机关剿匪反特等任务。
1951年4月, 张店、淄川、益都、临淄、桓台组成了联合剿匪指挥部,组织万余
民兵配合部队和公安机关 清剿杨大山匪部, 全歼残匪。从50年代初期的镇压反
革命运动, 到80年代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活动,民兵一直是一支重要力量。张店
区民兵多次参加全区治安大清查活动, 多次担负堵截 、追捕、看押任务,多次
担负重大节日、 重要会议的保卫工作。其中,70年代初,为进一步 加强民兵护
路工作,在张店区境内铁路沿线,普遍建立了以铁路工人为骨干,以公社民兵为
基础的路社联防队伍,为铁路运输安全与地方治安做出了贡献。全区还组织民兵
长年在城乡 巡逻值勤,特别是在农村"三夏"、"三秋"期间,组织大批民兵护坡、
护场、防火、防盗 ,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生产建设
张店区民兵是生产建设中的主力军和突击队,在发展生产、振兴经济中发挥
了重大作用 。 50年代初,张店民兵积极投身农业生产互相和合作化运动,促进
了全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 发展。 60年代以来,民兵成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重
点工程建设中的主力军。 1966~1975年 ,张店民兵先后参加了萌山水库、冶源
水库、 太河水库、辛大铁路等工程建设。仅太河水库 大坝工程,全区即出动民
兵4800多名。 1977年兴建太河水库张店灌渠一期工程,又出动民兵 8000多名,
按期完成了任务。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民兵积极投入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在
农村, 民兵 带头发展专业户、科技户,带头勤劳致富,科学致富,推动了农村
经济的发展。 在城区,民 兵带头落实各种企业承包责任制,大搞技术革新,成
为发展全区工业生产的一支强大的生力 军。
抢险救灾
张店民兵英勇善战, 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抢险救灾的任务。1959年8月24日,
张店地区突 遭风力达12级的龙卷风和冰雹的袭击, 5000多间房屋被暴风摧毁,
2000多株树木被刮倒。 紧 急关头,数千名民兵不畏艰险,昼夜奋战在抢险第一
线,做出了突出贡献。1964年7月27~2 9日,张店地区连降暴雨,山洪暴发。黄
土崖大坝决口,房镇、马尚、大张、石桥4个公社66 个大队和近11万亩农田面临
洪水威胁。为堵决口,把损失减低到最小程度,张店地区各大厂 矿500多名民兵
和附近公社的民兵800余人急赴黄土崖抗洪抢险。广大民兵搏击风雨,英勇抗 洪,
终于堵住了决口,制服了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