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镇乡村庄名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2&A=1&rec=13&run=13

┏━━━━┯━━━━━┯━━━━┯━━━━━━━━━━━━━━━━━━━━━━━━━━━━┓
┃村名 │方位 │建村年代│村名由来及沿革 ┃
┠────┼─────┼────┼────────────────────────────┨
┃房镇 │张店西北 │明 │洪武年间,杨姓自直隶省枣强县徙来立村。古称东房村。清朝周┃
┃ │ │ │姓又从贾村贾黄乡云合庄迁来。村中有条大官道,村民争相沿道┃
┃ │ │ │开店,取名房镇店。房西村时叫西镇,清初合二为一,定名房 ┃
┃ │ │ │镇。清嘉庆六年(1801年)《长山县志》载,房镇店属德字约。 ┃
┠────┼─────┼────┼────────────────────────────┨
┃彭家庄 │房镇西 │元末明初│彭姓始来定居,故名。后潘姓于明朝成化元年(1465年)从直隶枣┃
┃ │ │ │强迁来。清嘉庆六年重修《长山县志》载,彭家庄属理字约。 ┃
┠────┼─────┼────┼────────────────────────────┨
┃范家庄 │房镇东 │明初 │明洪武二年(1369年),赵氏由直隶枣强冀州徙居长山县邑东南立┃
┃ │ │ │村,曰范家庄。当时范氏有兄弟二人,兄范山落户,建范家庄。┃
┃ │ │ │弟范海在邹平县起东落户。清嘉庆六年(1801年)重修《长山县 ┃
┃ │ │ │志》载:范家庄属理字约。 ┃
┠────┼─────┼────┼────────────────────────────┨
┃小孙庄 │房镇西北 │明初 │李姓从河北冀州迁来定居,初名李家小庄,后因村北有大孙庄,┃
┃ │ │ │当地群众与客商皆称为小孙庄,久之更为此名。1801年,《长山┃
┃ │ │ │县志》有“德字约小孙庄”的记载。 ┃
┠────┼─────┼────┼────────────────────────────┨
┃小高庄 │房镇南 │清初 │该原系长山县七里庄财主傅成义的庄园。清初,李姓、张姓从马┃
┃ │ │ │尚台头庄迁来,逐渐演变为村。民国初年,又有赵姓从刘家寨迁┃
┃ │ │ │来。因东邻大高庄,故名小高庄。1801年,《长山县志》有“德┃
┃ │ │ │字约小高庄”的记载。 ┃
┠────┼─────┼────┼────────────────────────────┨
┃院上 │房镇北 │宋 │村原名信家埠。后因村旁临“重兴寺”院,故改名院上庄。明末┃
┃ │ │ │清初形成前院、后院两村。清末,二村合一,称院上庄。解放后┃
┃ │ │ │简称院上。 ┃
┠────┼─────┼────┼────────────────────────────┨
┃积家庄 │房镇东北 │元末明初│该村原有夏、积二姓居住。明永乐年间,积姓有一兵部侍郎因获┃
┃ │ │ │罪被祸灭九族。从此积家庄无积姓。但村名未改。嘉庆六年 ┃
┃ │ │ │(1801年)《长山县志》有“德字约积家庄”的记载 ┃
┠────┼─────┼────┼────────────────────────────┨
┃钟家庄 │房镇西南 │明初 │洪武年间,钟姓始来立村,故名。年久钟姓失传,现村中无一钟┃
┃ │ │ │姓。钟氏祖茔在解放后尚有碑文记载,清嘉庆六年(1801年), ┃
┃ │ │ │《长山县志》有“德字约钟家庄”的记载。 ┃
┠────┼─────┼────┼────────────────────────────┨
┃大高庄( │房镇南 │明初 │该村南部靠近马尚黄土崖,水灾频繁,但此村地势较高,故名大┃
┃高南、高│ │ │高庄。村北有一古迹,名曰歇马亭。嘉庆六年(1801年),《长山┃
┃北、高西│ │ │县志》有“德字约大高庄”的记载。 ┃
┃) │ │ │ ┃
┠────┼─────┼────┼────────────────────────────┨
┃麻营 │房镇北 │明 │洪武年间,王姓自山西迁来居住,取名东韩庄。庄南有座地势较┃
┃ │ │ │高的麻姑寺。庄因寺得名麻姑营。清嘉庆六年《长山县志》有 ┃
┃ │ │ │“理字约麻姑营”的记载。解放后简称麻营。 ┃
┠────┼─────┼────┼────────────────────────────┨
┃北黄庄 │房镇北 │明初 │洪武年间,黄姓自山西迁来立村,故名黄家庄。黄家庄东邻有一┃
┃ │ │ │个东黄家庄,相距极近,为便于区别,分成东黄家庄和北黄家 ┃
┃ │ │ │庄。1958年,更名北黄庄。 ┃
┠────┼─────┼────┼────────────────────────────┨
┃东平庄 │房镇西北 │明初 │早年,该村地处森林之中,鸟类繁多,老鸹成群,外村认为老鸹┃
┃ │ │ │不吉利,村民大都外迁。该村人少村穷,地处县境边缘,官府很┃
┃ │ │ │少来此抓丁征粮,故于民国初年改为太平庄,抗日战争时期,因┃
┃ │ │ │该村地处长山县东部,改为东平庄。 ┃
┠────┼─────┼────┼────────────────────────────┨
┃东孙庄( │房镇北 │明初 │先是由山西迁来的朱姓、蔡姓建村,后皆绝户。继之长山县胥家┃
┃大孙庄) │ │ │庄李财主的长孙又来此立村,取名大孙庄。后因位于长山县东部┃
┃ │ │ │改为东孙庄。 ┃
┠────┼─────┼────┼────────────────────────────┨
┃大张庄小│张店西北大│明 │初有张氏兄弟二人自枣强县迁至此处定居。后因不睦,老二搬至┃
┃张庄 │张西南 │ │村南(今小张庄)建房另居。自此,兄居处为大张家庄,弟居处为┃
┃ │ │ │小张家庄。1958年,改为大张庄、小张庄。 ┃
┠────┼─────┼────┼────────────────────────────┨
┃小庄 │大张庄东北│明初 │张店杜科有一张姓富户,在此有一庄田,因庄田较小而立村,名┃
┃ │ │ │曰小庄。至清末张氏败落,王姓购其第,聚族而居,村名未改。┃
┃ │ │ │1933年《新城县志》有“南七约小庄”的记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