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农田水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9&rec=78&run=13

水渠 旧时,村无自流水源,耕地无水渠。村边苇沟河岸边有地村民,地边挖水沟,从河中打提水浇地,种植少量蔬菜。村民称其沟为“淋沟”。
明中叶,知县侯居良,组织地方民众,于般河上筑“官坝”。“官坝”之水流至村南护城河,村民挖筑水渠3条引水入村域,浇灌村内及村西、东、北耕地。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水利建设。1951年,淄川县水利科修建灵雨桥至城东北贾家河水系工程。其水渠经村东北境1公里,浇地70亩。是年,流入城张境域水渠5条,总长度470米,耕地内支渠38条,总长度2280米。
20世纪60年代中期,般河上游村庄浇地用水,下游水源不足,“官坝”之水流不进村域,原村域5条主干水渠废弃。
防渗水渠 为节水,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先后对马家斜、大水濠、徐家地、西园、南园机井配套的主干水渠,改建成水泥预制槽型防渗水渠,总长达672米。
渡槽 明中叶,村民集资在村北苇沟河上砌石礅,礅顶置木槽(后改建为石槽),引水浇灌村北“徐家地”130亩土地。村民称其渡槽“木溜子”。其渡槽年代久远,砌石风化,不能再继续使用,1962年废弃,改建为陶磁管跨河翻水洞。
清光绪年间,城张、泉龙两村村民,在村东南隅苇沟河上建桥(灵雨桥),桥面南侧砌石槽引水浇地。村东侧村民为扩大水浇地面积,在苇沟河支流上建石礅,置木槽过水浇地。村人称之“小木溜”,浇地13亩。
1967年,为解决徐家地机井水源不足,大队投资在村北苇沟河上修建水泥渡槽,长达69米。引村西机井之水济徐家地用水。称之“西水东调”工程。
塘坝 1968年春,徐家地扩种蔬菜20亩。为保证充足水源,是年4月,大队投资在村北苇沟河上筑土拦水,建容水1350立方小型土塘坝。70年代末,苇沟河河水污染,不再使用其水浇地,塘坝废弃。
水井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种植蔬菜,一般种1亩菜地的农户都有水井。部分菜地较少农户,2户或3户联合打井。土改工作结束后,贫雇农有了土地,1951~1955年掀起了打井热潮。1956年,全村水井67眼,其中用于浇地水井41眼。当时全村菜田240亩,均06亩地1眼水井。
辘轳井
机井 1959年春,开始使用动力机械提水浇地。时使用1台6马力汽油机带动水泵抽水浇菜地。1961年10月,淄城公社研究决定,城张大队定为淄城公社蔬菜生产基地。是年冬,大队组建打井专业队开始打机井。翌年春,分别在徐家地、南园、西园打机井3眼,随之配备柴油机(8马力)、水泵投入使用后,解决了330亩菜地浇水困难。
第三生产队机井泵房
1964~1973年,蔬菜面积增至到519亩。其间打机井15眼,均动力配套使用。1976年,转为淄川区蔬菜生产基地,菜田达666亩,是年冬,再打机井两眼,机井增至到20眼,3145亩菜地均1眼机井。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农村体制变化,国家征用、村办企业扩建、村民建房占用,土地逐年减少。部分地片机井废弃。2004年机井减少到9眼;2005年减少到5眼。
扬水站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地下水位下降,导致马家斜、大水濠12眼机井水源不足,影响了320亩蔬菜用水。大队决定,在菜园村南首孝妇河东岸建大型扬水站,引孝水入城张村东菜田。1967年秋后动工,翌年5月竣工。其工程经过半年奋战,投入工日10800个,投入资金86000元。工程建设为2级扬水站。1级扬水站(孝水边)配套动力:电动机(功率100千瓦)1台,水泵(功率100千瓦)1台,扬程18米。1级提水沿1400米直径350公分水泥地下管道,横跨张博公路,提至城张村南古城墙处蓄水池。池水沿明渠1100米横跨淄城东路(地下管道)流入城张村东2级蓄水池。配备动力设施,提水进入直径20公分铸铁地下管道,横跨淄洪铁路,东去入马加斜菜地东蓄水池。其管道长1300米,电动机1台(功率22千瓦),水泵(功率22千瓦)1台,扬程8米,,解决了大水濠、马家斜菜地用水困难。1981年城市建设,扬水站废弃。
提水工具 新中国成立前沿用的提水工具有桔槔(撑杆)、辘轳头、鸳鸯罐、木水车。
20世纪50年代中期,使用解放式水车、手摇水车。公社化初期,开始用柴油机抽水。1959年,村庄通电,1961年秋,均使用离心水泵。1962年,大队打井队为3个生产队打机井(每生产队1眼)均配备离心水泵(45千瓦电动机)。
1974年,灌溉配套机械改为潜水泵。1976年用于水泵提水电动机20台,功率73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