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粮食作物种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9&rec=70&run=13

城张村粮食作物种植时期为1975年前。1976年转为蔬菜生产基地后,大田不再种植粮食作物,只有很少零星的地块种植粮食作物。
种植方式 长期以来,粮食作物种植沿用轮作、间作、套作方式。20世纪50年代,粮食作物种植方式多为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较少。
人民公社化后,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化农业过度,1974年,全村104亩粮田,除22亩偏远贫脊地种植方式为一年一熟,余之82亩土地均为一年两熟。
大队革委会组织检查麦田管理(1971年摄)
1、轮作轮作为农作物种植主要形式。一年一熟作物主要是高粮、谷子、地瓜、大豆。春种—秋收—冬歇地,翌年周而复始。两年三熟制:高粱或谷子、大豆—小麦—玉米,称之隔年轮作。一年两熟制:小麦—玉米—小麦,称之年内轮作。
2、间作玉米地间作大豆、绿豆;地瓜地间作矮高粱、芝麻、豇豆等。墒情好的地片间作青菜(菠菜)。
3、套作套作俗称套种。根据玉米良种生长期,将种子套种在麦田,即抢了农时,又充分利用有限的季节,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粮食产量。20世纪70年代后,玉米全部采取麦收前套种形式。
种植品种 粮食作物主要品种有:小麦、大麦、草大麦、玉米、高粱、谷子、地瓜、大豆。小杂粮:绿豆、小豆、豇豆(爬豆)、青黄豆、芝麻等。
1、小麦 小麦为村民种植主要作物。播种时间为农历秋分前后10天左右。新中国成立前,种植粗放,品种单一退化,产量低。建国后1950~1952年,小麦亩产仍徘徊在50~60公斤之间。
农业合作化之前,种植小麦耕地多为人刨、少量牛耕,深达20厘米左右。种植方式为双腿耧或独腿耧播,行距50~55厘米。水浇地镢挑沟,行距50厘米左右,俗称“大耪垅”。播种前,有条件户施底肥,把农家肥散铺地表,然后播种。无条件户把筛细的农家肥拌上麦种播种。有的户无肥,只播种子,俗称“白种”。

1953年,在政府号召下,改进种植老习惯,水浇地“大耪垅”改为宽垅密植。旱田改为耧播小排垅。1954年,城张村红星农业生产合作社水浇地改为行畦麦(一畦两行),行距40厘米左右。1955年夏收,初级社种植的16亩水浇小麦,亩产达到82公斤。
1964年始,水浇地种植小麦均为园田化,一畦四行、八行,水利条件较好的地片一畦12行、16行。1968年,农机具配套,均为标准畦8行。
20世纪50年代末,逐步实行科学种田,小麦良种不断更新换代,施肥由单一农家肥改为化肥、农家肥配合施。70年代始,耕地前施足底肥(土杂肥);越冬保温施土杂肥(俗称铺肥);春浇返青水施氮肥;拔节期施钾肥;抽穗灌浆施磷肥。从耕播到收割均为机械化操作。
1971年,小麦亩产达255公斤,跨“纲要”。1975年亩产增至4095公斤。
2、玉米 俗称“棒槌”。新中国成立前品种单一,一直沿用黄棒槌、白棒槌、大马牙、花里棒四个老化品种,产量低,亩产一直徘徊在80~90公斤左右。种植时间春、夏两季。春种,一般在农历清明前后。夏种在农历夏至前后。种植一般采用窝点、耧耕两种。亩用种6~7公斤。行距、株距均70公分,亩1300~1500株。
建国后,玉米种植技术不断改进,品种不断更新,自60年代开始,先后引进双交种和单交种,播种由麦收后直播改进为麦收前套种。并重视适于密植型品种,每亩达3000株左右。定株后穴施土杂肥、化肥。1974年,城张大队玉米亩产2835公斤,为淄城公社玉米高产生产队。
3、高粱 俗称“蜀秫”。清明节前后播种(耧播)。其粮穗收割脱粒后,可做笤帚、炊帚,秆可加工成箔(高粱箔),建房复顶用,还可以插菜架、插篱笆;顶端细秆做篦子(盛食物)。旧时,村民喜欢旱田大面积种植。适应大田旧品种有黑窝、黄窝、打锣槌、竹杆青。适应间作品种有矮蜀秫、歪脖子。行距株距均65厘米左右,每亩2300~2500株。播后用石砘子压垅或踏压保墒。出苗定株刨穴追肥。亩产70公斤左右。由于产量低,建国后,高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70年代后,只有很少贫瘠地零星种植。80年代后不再种植。
4、谷子
谷子为低产作物。建国前,品种有刀把子、狼尾巴、毛谷、黍谷等。春谷在农历“清明”前后播种(耧播)。晚谷麦收前播种。播种后,人拉石砘压垅保墒。墒情好7~8天可出苗。行距40厘米,间苗株距6~7厘米。亩产70公斤左右。谷秸为大牲畜饲料。谷米(小米)做稀饭为村民喜之食物,90年代后,部分旱田仍种植。
5、地瓜
1955年,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开始在岭薄沙土地种植地瓜。农历“春分”后育苗,谷雨前后插秧。种植方式施底肥,镢挑沟扶脊,脊距80厘米左右。秧苗栽植垅脊上。亩栽植3500~4000株。好年景亩产4000公斤左右。高级社和公社化初期,种植面积较大,以后渐减,1980年后不再种植。
6、大豆
俗称豆子。品种有大粒黄、小粒黄、平顶黄、猫眼、黑豆、青黄豆等。合作化之前,村民习惯在玉米地间作,零星地种植,解决家庭生活用油,食用、点灯。豆饼做饲料、肥料。种植时间农历五月十日左右,谚云“‘四、六’不收豆”,其意是四月、六月不宜种豆。种植方式耧播。纯豆地片行距50厘米、株柜3厘米左右。青豆俗称大粒豆,一般种植菜园水沟边,种植时间在清明前后,村民习之种植菜园地头、沟边,收后豆粒加佐料煮熟当菜食用。大豆为低产作物,亩产80公斤左右。
7、小杂粮
绿豆、豇豆(爬豆)、小豆、芝麻,村民称之“小杂粮”,春、夏两季播种。绿豆、豇豆、小豆,为玉米地间作作物,也有部分零星地块种植。芝麻多在豆地间作,地头、零星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