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消 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9&rec=188&run=13

新中国成立初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村民消费重点是吃饭问题。据1953年调查,富裕中农户年均购买力61元,中农为52元,贫农42元。
人民公社化以后,城张大队定为蔬菜生产基地,集体分配收入逐年增加,1964年工值(10分工为1个工)达086元,1970年达100元。逐年完成上交蔬菜任务,吃粮水平较高,1964年始,人均吃粮水平均在400斤以上。1970年以后,消费的支出重点开始转向衣着、用品、房屋建设。据1974年调查,村民购买力人均达50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1984年始,村民收入显著提高,购买力大幅度增长。对饮食、衣着、居住条件、生活用品、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方面消费普遍提高。据2005年调查,生活、衣着、日用品消费人均达2200元,占人均收入45%。
饮食 新中国成立前,城张村村民用餐,其主食与副食品种,据其家境而定。家境较好之户,主食以玉米与高粱面配合,制作煎饼,称之“两米煎饼”。有时也用“两米面”制作尖顶窝窝头。逢年节制作部分面食(麦面),如馍头、花卷、单饼、水饺、面条改善生活。稀食有玉米、小米面粥、小米稀饭、绿豆棋子、菇渣汤、茶汤(小米面加油炒熟)等。汤有小米饭汤、棒槌糁子汤等。副食:蔬菜一般以大锅菜为主,待客韭菜炒鸡蛋、芹菜炒豆腐。有条件的也割点猪肉炒菜。逢年节,炸豆腐块、豆腐丸、绿豆丸,也少量炸些肉食,作供品及待客。
家境差的农户,主食高粮面煎饼、窝窝头。若遇灾年,煎饼、窝窝头须加少量细糠(谷皮),俗称“糠煎饼”、“糠窝窝”。采集野菜、树叶加少量高粱面做成菜团蒸熟,俗称“菜蛋”。稀饭为高粱粥,俗称“红面黏粥”。汤一般白开水,有时也做饭汤。蔬菜以咸菜为主,时户户皆有咸菜缸,也吃少量大锅菜。年节也做少量炒菜改善生活。过年时,几户邻居凑些黄豆,制作豆腐,一家人年初一早晨吃顿猪肉水饺或豆腐素水饺。有的户也用豆油炸少量菜,困难户不动油锅。
建国后,村民逐步摆脱贫困。1956年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两米”煎饼为村民主食。年节吃上馒头、水饺,平时喝上玉米、小米粥。副食以大锅菜、炒菜为主,改善生活吃荤菜。
人民公社化以后,城张大队定为蔬菜生产基地,吃国家供应粮,1964年吃粮水平达475斤。口粮中细粮比例逐年增加,1977年增至70%。蔬菜数量增多,开始以炒菜为主。时为计划供应,集体养猪送交食品公司,食品公司按售生猪斤数,发给生产队肉票,生产队按户分发,加之个人养猪出售亦得相应肉票,社员户月月吃上猪肉。逢年节,生产队杀猪按人口分配,让社员过节改善生活。需要购买糕点,去粮站从供应粮本中兑换粮票去副食商店购买。淄城供销社城张门市部,平时及过节供应部分副食品,社员凭证购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村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日益改善。饮食由“吃粗”、“吃饱”向“吃细”“吃好”讲营养发展。一般户,主食均为细粮制作的馒头、大米饭。改善生活时吃水饺、蒸包、面条、油饼、单饼、菜饼。稀食以米粥(大米、小米)为主,有的家庭早点油条、豆汁、糕点。汤以各类茶水、米汤为主。蔬菜多样,鱼肉随吃随买。副食更为多样。90年代中期,村民开始调整饮食结构,出现了多吃粗粮少吃细粮,多食蔬菜少食肉蛋现象。稀食一般为小米饭、大米绿豆饭、豇豆饭等。2005年,村民饮食消费占人均收入的30%。
衣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购置手工纺织的粗线布,俗称“老粗布”,手工缝制衣服。其布颜色有白、青、深兰、浅兰,印花。缝制的衣服款式单调,春、夏、秋三季:男上身大衿、对衿褂。部分妇女上身印花(兰底白花)布大衿褂。干活习惯戴兰印花兜兜。有条件的户,婴幼儿冬季穿细布缝制的斗蓬。下身男女均穿抿腰裤。冬着大衿、对衿棉袄。下身着抿腰棉裤。为了干活方便,有的穿棉衩裤(只有两条棉裤腿挂于腰带上)。
新中国成立初,衣着家织粗布逐步由机织细布更替。服装款式开始更新。1953年,村民杨秀兰、杨玉梅、裴慧敏、杨志贞去省城济南学习缝纫,回村后为村民加工跟潮流款式服装。1953~1960年初,男青年服装上身为中山服、青年服、学生服。女青年穿列宁服、小翻领青年服、花布大衿、对衿褂。夏秋两季白、兰色衬衣、秋衣,下身为兰、青制服裤。冬季男女穿短棉大衣。1960~1970年末,布料不断更新,主要有斜纹、卡其、华达尼、灯芯绒、平绒、毛料、人造棉、的确凉等。有的村民开始穿西服。80年代,穿尼料大衣、外套、夹克服。女穿连衣裙、长裙、短裙。冬穿棉衣、棉大衣、风雪衣。90年代始,男女青年衣着款式多样、新颖、跟潮流。
帽 新中国成立前,帽子样式较少。春秋季,中老年戴帽垫,条件较好的戴礼帽,尼(线)鸭舌帽。冬季,男戴毡帽头、耳棉帽,有的老年人戴满头撸(头脸全遮严,露两眼)。儿童春秋戴手工缝制圆单帽,秋冬两季戴花线绣制的猫头、虎头帽。
新中国成立初兴八角帽、化学遮沿帽。冬季带耳棉帽(解放帽)、人造毛三大扇帽。70年代时兴尼绒鸭舌帽、太阳帽。冬戴皮制帽。配以布、毛围巾。90年代后,长鸭舌各色帽,妇女时兴各色毛绒帽。
鞋袜 新中国成立前,中老年穿手工缝制的布鞋、布袜。鞋的款式有:铲鞋、拉尖鞋、圆口鞋(没脸鞋)。铲鞋、拉尖鞋鞋邦均用线密缝,底用麻线纳,结实耐穿。圆口鞋轻便,适应闲时或出门穿。青年妇女穿圆口鞋,爱好者鞋的圆口镶边,前脸绣花。冬季,男女皆穿青兰布棉靴,俗称耳靴。儿童穿猫头、虎头、猪耳朵鞋(靴)。袜,男女冬穿手工制的布袜,很少穿线袜。
新中国成立初,男女青年时兴圆口、方口鞋、皮底布邦力士鞋、回力鞋、解放鞋。60~70年代,各式皮鞋、塑料凉鞋。冬有大头靴、东北胶底靴;毛袜、线袜。90年代后,中、青年男女穿着讲究档次高、赶时髦,如孚德、鳄鱼、亨达、金利莱等高档鞋。运动鞋品种繁多,如“双星”、“奇安特”、“李宁”等名牌。
居住 新中国成立前,城张村民住房90%为低矮、土坯茅草房。家境较好户住土坯墙、砖镶门窗房。村民庭院多为一小院(也有几户住一院),家境好的户为四合院,四合院房屋布局一般北屋为主屋,东西南屋为配房,饭屋(伙房)设北屋东首,猪圈(厕所)设院西南角,大门楼设东南角。家境差的户只有北屋(西屋)主屋,大门简陋,有的户无大门,只有荆棘条木绑扎的栅栏门,时称梢门。1949年统计,城张村四合院12户,3间土坯房、简陋大门64户,简易梢门68户。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村民建房仍以土坯墙、麦秸草复顶为主。60年代初,部分村民建房开始砖镶门窗。70年代初,大队把村民建房纳入房屋建设规划,村成立基建队,统一施工、统一标准,开始建砖镶门窗、砖挑檐、玻璃门窗的宽敞住房,一般一户3间1小院,地基2分左右。3间屋长(满外)1028米、宽46米、高为檐下平33米。院南北长为8米。无有内墙装饰,内墙白粉刷新、报纸糊天棚。家有喜事(结婚),顶棚糊花纸。80年代后,村民均建4间房1小院。房屋样式前出厦砖瓦房,铝合金门窗。有的户建小二楼,有的户室内瓷砖铺地,卫生间贴内墙砖。按装土暖器。90年代初,旧村改造,平房拆除,建居民楼。至2005年末,城张村330户村民住楼房,全村住房面积(使用面积)52780平方米,户均76平方米,人均235平方米。
室内用品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室内用具简陋。家境好的户,屋外间摆设条山几、方桌、圆口椅、方杌、圆杌。个别户有座钟。里间为卧室,有木床、有的户有棕面大床,盛衣箱柜。家庭条件差的户,外屋只有木条桌、木板凳。里间土炕,盛衣箱。
新中国成立后,村民解决了温饱,开始添置室内用具。据1957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调查,村中有32户村民购置方桌、椅子,7户村民购置青岛产缝纫机,11户村民购置电子管交流收音机。
人民公社化以后,1976年统计,家庭户方桌、椅子、收音机、衣箱、钟表基本普及。卧室土炕拆除,皆置木床、铁床、棕面床。2户村民购置黑白电视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民收入连年增加。新式家具、家用电器开始进入家庭。1988年,黑白电视机、缝纫机、组合橱、洗衣机、电风扇基本普及。
1990年后,高档家用电器涌进农家。2005年统计,家有彩电户占95%。厨房用品:液化石油汽炉灶、排油烟机、压力锅等厨具已经普及,部分户已经使用微波炉、电磁炉。50%户使用电冰箱。10%户室内用上空调。30%村民卫生间用上太阳能或电热淋浴器。
行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外出办事多为步行。据调查,20世纪40年代全村只有两户村民有自行车。出远门需到淄川火车站坐火车。
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车逐入村民家庭。人民公社化以后,村民开始购买青岛产“国防”、“金鹿”自行车,俗称“大飞轮”。其车笨重,适应乡村土路,能载货物。也有部分村民购买上海产轻便型“永久”、“凤凰”,天津产“飞鸽”,青岛产“小金鹿”等自行车。20世纪70年代初,自行车普及。80年代始,部分村民购置摩托车。1988年统计,村有摩托车62辆,1998年达320辆,两户均一辆。2005年,70%村民户拥有摩托车。面的、小轿车达19辆。
通信 80年代中期,村民户开始安装程控电话。90年代,寻呼机、移动电话进入家庭。2005年,80%的村民户安装程控电话,计67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