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卫生监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8&rec=64&run=13

粉尘作业环境的监测 1960年,对区属以上38个企业粉尘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其
中淄川酒厂、淄川窑厂等13个单位粉尘浓度达到国家允许标准。1963年,监测扬尘点
38处, 其中淄博瓷厂9处、金岭铁矿6处达到国家标准;金岭铁矿6处、 王村耐火厂1
处接近国家标准。1976年,淄博瓷厂采用水大碾粉碎原料,建立卫生清扫制度,经监
测其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1977年对区属31个厂矿企业的201 个扬尘点进行监测,
其中37个点浓度达到国家标准,合格率为18.8%。
1978年,对岭子、罗村社办煤井进行工艺改革,掘进采煤粉尘浓度由原来超过国
家卫生标准131~200倍以上,下降到接近国家标准。有些企业粉尘危害现状严重,洪
山内燃机厂翻砂车间混砂工序粉尘浓度为3228mg/m3, 超过国家标准1614倍。硅酸盐
研究所石英粉碎工序粉尘浓度813.3mg/m3, 超过国家标准405.6倍。洪山炭素材料厂
矽炭棒车间粉尘浓度为3200mg/m3, 超过国家标准1599倍。社办罗村硫酸铝厂锤式粉
碎机处粉尘高达1152mg/m3,超过国家标准575倍。部分企业领导重视,治理粉尘措施
具体,车间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或接近国家标准。如淄博瓷厂为3.6mg/m3,淄川陶
瓷厂几年粉尘浓度一直保持在2-3mg/m3, 淄川五金工具厂一直保持在2mg/m3以下。
(见附表)
1979年, 共监测22家工厂64个扬尘点,5个点达到国家标准,合格率7.8%。昆仑
公社11个社队企业33处扬尘点未达到国家标准,奎二大队耐火材料厂粉尘浓度超过国
家标准500倍以上。 罗村煤井干式凿岩改为湿式凿岩后, 粉尘浓度265mg/m3下降到
2.2mg/m3。
1981年, 对全区319个尘点监测,21个点达到国家标准,合格率6.6%。个别扬尘
点浓度高达 1189mg/m3,超过国家标准117.9倍。
1982年,全区监测粉尘作业点130个,合格点34个,合格率26.2%。
1983年,对区属企业99个扬尘点进行监测;11个社队企业72个扬尘点监测,合格
率8.33%。
1984年,区属以上厂矿企业挂牌定扬尘点255个,实际监测200个,合格率41.5%。
1986年,对区属48个厂矿的22个产尘单位182个尘点全部监测,监测覆盖面达100
%,合格率17.03%;102个镇办产尘单位监测尘点104个,合格率19.2%;41个村办企业
监测尘点106个,合格率0。
1987年, 监测无线电十三厂四号筛粉机工序粉尘浓度256mg/m3, 超过国家标准
127倍; 锻压机床厂清沙工序粉尘浓度1666mg/m3超过国家标准823倍。
1988年,监测区属以上企业扬尘点49个, 合格率55.56%;乡镇企业扬尘点107个,
合格率18.6%; 村办企业扬尘点403个,合格率3%。
1989年,监测区属企业扬尘点27个,合格点17个,合格率62.9%;乡镇办企业扬尘点
123个,合格点30个, 合格率24.3%;村办企业扬尘点446个,合格点16个 ,合格率3.59%。
1990年,监测区属企业扬尘点20个,尘点合格率 77.42%;乡镇企业扬尘点158个,
尘点合格率43.67%;村办企业扬尘点442个,尘点合格率22.4%。
1991年,监测区属企业扬尘点43个,乡镇企业扬尘点168个。
毒物作业环境监测 1973年, 对有毒作业单位的102个散毒点进行监测,24个点
达到国家标准。 淄博瓷厂六车间原料组室内铅浓度达0.64mg/m3, 超过国家标准
0.01mg/m363倍。淄博市硅研所颜料组粉碎车间铅尘浓度达12.0mg/m3。山东黑旺铁矿
高温处理处氯化氢浓度高达800mg/m3,超过国家标准15mg /m352.3倍,淄川矿山车辆
厂电焊锰尘浓度为16mg/m3,淄川红旗化工厂三车间炼硫处二氧化硫浓度达640mg/m3,
超过国家标准31倍。东风化工厂氰化亚铜车间,氰化物浓度超过国家标准13倍。对本
区内苯、氨、氮氧化物、甲醛、一氧化碳、硝基苯等毒物进行现场监测。
1978年,对二里化工厂(社办企业)的铅丹(四氧化三铅)生产工艺进行改革。
采用密闭打铅锅,风力送料和脉冲除尘设备改善了生产环境,其中打铅工序的铅尘浓
度由1977年的27.6mg/m3下降到0.356mg/m3。
1979年,对有毒作业单位进行普查,全区共有铅、苯、汞作业单位26个,散毒点
39个, 经监测,22个点达到国家标准。其中铅作业单位6个,监测点15个,点合格率
46.7%;苯作业单位19个,监测23个散毒点,其中达到国家标准9个,最高容许浓度超
过国家标准136.5倍。汞作业单位1个,散毒点1个,作业点汞的排放未检出。
1981年,对东风化工厂氰化亚铜车间进行监测,氰化物最高浓度达70.54mg/m3,
超过国家标准234.5倍,提出限期治理意见。
1982年,对二里化工厂铅尘浓度进行监测,其最高浓度为0.895mg/m3,超过国家
标准0.05mg/m3的17.9倍,最低浓度为0.338mg/m3。
1983年,东风化工厂通过工艺改革,各个生产工序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密闭
化,消除了氰化物的跑、冒、滴、漏现象。经监测氰化物浓度由1981年超过国家标准
234.5倍下降为14.3倍。本年共监测散毒点16处。
1984年,全区各企业的散毒点都设有明显标志。全区共有散毒点64个,实测散毒
点42个,点合格率23.8%。
1985年,东风化工厂采用双极颗粒电解处理法新技术,废水含氰量明显减少,达
到了国家标准。全区76个产毒单位,共定散毒点146个,监测107个。
1987年,监测区属以上企业散毒点118个,点合格率76.3%。监测乡镇企业散毒点
77个,点合格率70.9%,村办企业散毒点102个,点合格率41.6%。
1989年,区属以上企业散毒点35个,实际监测35个。乡镇企业实有散毒点157个,
实际监测108个,村办企业散毒点232个,实际监测121个。
1990年,监测区属以上企业散毒点41个,点合格率90.2%。监测乡镇企业散毒点
124个,村办企业散毒点191个。
物理因素监测 物理因素危害的预防工作60年代已开展。防暑降温是工业卫生工
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到80年代才具体量化到指标进行监测。
1982年,对2个单位的45个高温作业点进行现场监测,均符合国家标准。
1989年,乡镇企业中噪音点共计354个,监测169个,点合格率17.86%,村办企业
噪音点388个,监测194个,合格率10.35%。
1990年,监测噪声作业点43个,合格点35个,合格率83.72%。
1993年, 监测噪音点314个,并对20个存在高温作业单位的23个高温作业点进行
了测定。
1994年,监测噪音点178个,对8个单位的高温环境进行监测。
1998年监测噪声点36个,合格点4个,合格率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