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麻风病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8&rec=49&run=13

淄川区1999年底累计发现麻风病人264例, 其中男201例,占76.14%;女63例,
占23.86%。以1964年最高,发生32例。至1999年12月31日存活92例,其中男性66例,
占71.74%;女性26例,占28.26%,分布在18个乡镇及工矿区62个自然村,现状为现
症病人2例, 抗复发治疗期1例,随访观察期10例,治愈管理期79例。
1950年,淄川县卫生科开始设兼管麻风病的医生。1955年,设专职医生,对麻风
病进行调查摸底,采取防治措施。1958年,区人委卫生科〔1958〕卫防字10号文下发
《的紧急通知》,要
求对麻风病进行普查普治。1959年,区卫生、民政部门联合在口头公社城子村圣水寺
筹建麻风病医院, 寺内原有庙房6间,水井1眼。1960年3月寺周围3条山峪中的农民
迁出。 1960年7月新建房屋57间,定名为淄川区圣水寺疗养院,院长肖洪,医生有范
德志、董国玉、马树仁,首批收治病人121名。
圣水寺疗养院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病人增多,病房有限。1964年淄川区政府与
淄博矿务局协商,将原淄博矿务局岭子煤矿宝山井职工宿舍作为宝山皮肤病防治院,
是年12月, 圣水寺疗养院迁址,有砖瓦房162间,山顶有庙一座,房15间为办公室,
职工10人。宝山皮肤病防治院 截至1973年收治麻风病人200余例,住院患者,根据病
情、 性别分3个病区,区下设小组。无菌型轻病人开荒种地、养鸡,产品用于改善病
员生活。由于住院条件和医疗管理的逐步改善,除本区病员外,还有外省县慕名求医
的病员。
1958年以来, 淄川区开展过3次麻风病全民过滤性普查(1964年、1972年、1976
年),19次线索调查,5次重点村调查,确诊麻风病人54名。至1999年末全区累计确诊
麻风病人264例,对患者家属每年定期进行一次查体。
1973年4月5日,淄川区宝山皮肤病防治院撤销。少数未治愈病人迁往淄博市皮肤
病防治院,淄川区麻风病的社会性工作由防疫站负责,防疫站内设皮防组,负责全区
麻风病等皮肤病的防治工作。
1983年5月,区卫生局川卫发(1983)第54 号文件下发《一九八三年麻风病防治工
作意见》。
1984年,对61127人进行麻风病过滤性调查, 确诊1名。
1988年4月,区卫生局川卫医字(1988)第8号文下发《一九八八年皮肤病防治工作
意见》。
1991年11月,省、市专家组对淄川现场检查验收,全区麻风病防治工作达到患病
率下降至0.6/10万、近5年平均年发病率下降至0.03/10万两项部颁指标和10项考核验
收内容各项防治工作取得优异成绩。淄川区基本消灭麻风病。
1994年3月,区防疫站成立慢病科,麻风病等皮肤病防治工作归慢病科。
1995年,撤销慢病科,皮防工作划归项目科,设专人负责麻风病等皮防工作。
淄川区麻风病防治工作达到基本消灭的标准,新病人还有可能发生,治愈存活病
人有可能个别复发,因此,麻风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应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