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流行性出血热(EHF)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8&rec=46&run=13

出血热是一组由虫媒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共有特征为发热、出血及
周围循环衰竭。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所致的伴有肾病综合征的出血热,
现已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1983年12月,淄川区太河乡南马鹿村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1984年迅速波
及到全区23个乡镇,区卫生防疫站建立了出血热疫情报告制度。当年疫情报告81例,
至1997年全区累计发病1489人,居传染病谱的第三位,成为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1986年, 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出血热” 防治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
“出血热”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对1986年冬、1987年春季灭鼠“一役达标”活动进行
了部署。5月份,举办全区流行性出血热学习班,23处乡镇医院、厂矿医院、保健站、
卫生人员106名参加学习。对5处乡镇,16个村6049户进行疫点灭鼠,用粮2301斤,用
药514.5克(敌鼠钠盐)。3个村进行一砖法灭鼠试点,鼠密度由8.4%下降到3.5%。
1987年,制定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意见,深入病区进行防治和流行病学调查,
从4月5日至11日举行流行性出血热宣传周活动,,在街头、集市宣传,在黑旺、杨寨、
商家、 峨庄、洪山等重点乡镇驻地,播放出血热防治录音,听众达3万多人,放映出
血热、 布病、地甲病影片,观众达25800人,发放预防出血热传单2000多份,张贴宣
传画70张。全区进行大面积灭鼠“一役达标”活动两次。罗村镇牟村、杨寨乡杨寨村
鼠密度由2%下降到0.3%。1987年后全区每年由区爱委会组织全区范围内的灭鼠活动
1~2次,同时防疫站负责疫点灭鼠,即病家周围50米内的灭鼠任务。
1988年后在做好全区和疫点灭鼠的基础上,为探讨流行特征,进行了大量的流行
病学个案调查,即根据传染病报告卡片逐一进行个案调查核实。截止1997年底,全部
病人调查核实完毕。
调查结果:自首例病人后,1984~1997年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病人1489例,死亡率
1.34%。1984年81例,发病率为16.53/10万,1986年发病率最高,发生319例,发病率
50.78/10万, 1990年和1994年发病率最低各52例, 发病率分别为7.94/10万、7.92/
10万。
鼠情监测:淄川区连续监测资料表明,鼠密度波动在3.11~7.29%之间(夹夜法),
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61.24%; 小家鼠次之,占27.36%;大仓鼠占10.75%;黑线姬
鼠和鼠自 鼠青各占0.33%。 市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EHF病毒抗原,褐家鼠带
毒率为3.19%,其它鼠种均未查到病毒抗原,证实淄川区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是褐家鼠。病人症状相对轻,死亡率低,符合家鼠型的症状特点。
1988年,开始对部分疫点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工作,全年接种1300人
次。1998年发生病例103人,接种人群中无病例发生。
1999年,发生出血热176例,对发生1例以上的村庄进行疫点灭鼠,投放毒饵4650
斤。全区5月、10月两次大规模灭鼠活动,投放毒饵10吨。经对室内鼠密度监测小于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