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8&rec=103&run=13

淄博市淄川区人民政府文件
川政发字(1989)100号

淄川区人民政府
关于区卫生防疫站、区中医院机构升格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
为促进我区卫生防疫工作与中医事业的发展, 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经研究
确定:“淄川区卫生防疫站”、“淄川区中医院”由副局级事业单位升格为正局级事
业单位。
特此通知

一九八九年五月十日

报:市人民政府、市机构编制委员会
送:区委各部门、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人民
武装部、区编制委员会、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查院

区政协委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淄川区委员会,1962年2月 13日举行第一届委员会议以来,
淄川区卫生防疫站先后有4人担任政协淄川区委员会委员。
朱均 男 47岁 第一届 1962.02.13
第二届 1964.04.14
第三届 1981.01.12
李忠泰 男 27岁 第四届 1984.05
曹温年 男 49岁 第五届 1987.03
第六届 1990.02
第七届 1993.02
石风翔 男 44岁 第八届 1998.01

卫生医学会会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山东淄博分会:
李其坤 曹温年 唐作栋 孙秀凤1990年2月入会。
中国免疫学会:
唐作栋 曹温年 沈文宜 梁军 李居凯1992年12月入会。
中国防疫协会淄博分会:
王泉训(理事) 曹温年 李居凯 翟潜淑 王琴1990年12月入会。张超宋加
宁 郑丽1995年12月入会。
中国微生物学会:
曹温年 徐同武1989年8月入会。
山东省农村卫生协会:
李其坤1987年9月入会为理事。
流行病学会山东分会:
孙秀凤1994年6月入会。
中国医药学会卫生管理专业委员会:
翟乃耀1996年4月入会为理事。

淄川区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历程,是一部艰苦奋斗与蓬勃发展的创业史,又是一
部保护健康与战胜疾病的斗争史。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
导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卫生防疫位居百舸争流之中,亦是如此。全体卫生防
疫工作者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
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同心同德,勇于拼搏,在般阳大地上谱写了卫生防疫的
宏伟篇章。
翻开历史的画卷,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预防疾病的理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
著作《黄帝内经》,“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可称之为最早见之于书的预防医学
思想。淄川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先生,也在著书之年撰写《病疟歌》等预防疾病的文章,
借喻恰切,描述细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身体健康,制定“预
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逐步建立健全卫生防疫机构。1956年,淄川卫生防疫站建
立,标志着全区卫生防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近半个世纪以来,广大
卫生防疫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消灭
和控制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地方病,保护了人民身体健康;扎实有效地贯彻实施公共
卫生的各项法律法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定团结。全区城乡卫生面貌发生了巨大
变化,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为鲁中商城——淄川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作出积极贡献。
淄川区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历史,是人类不屈不挠的与疾病作斗争真实写照,同
时记载着几代卫生防疫人爱岗敬业的奋斗足迹。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
以明古今。总结卫生防疫的历史经验,在于给人们继续奋进以力量,给人们研究和解
决新问题以智慧。当前卫生体制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卫生防疫事业将以新的面貌展
现在社会面前,本志写就之际,时值全国上下正在进行卫生防病与监督体制的改革,
此时编史修志,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希望广大卫生防疫工作者,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迈着铿锵的脚步,走向崭新的二十一世纪,开创更加灿烂美好
的明天。
《淄川区卫生防疫志》成书,不胜欣喜,谨以为序。

2000年10月

凡 例

一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严履历史,反映现状,突出专业特点,客观反映淄川卫生
防疫事业发展变化的历史面貌。
二 本志时限,上限为1956年,下限为1999年,部分内容而有所上溯或下延。
三 本志采用述、志、记、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分篇、章、节、目编
排,共设置9篇45章63节。
四 行文采用公元纪年,文件书写全称。各种称谓,以所记历史年代的正称书写。
大事记采用编年体,个别事件采用编年体与记事本末体相结合。
五 人物,只记录历代主要领导人及受区政府以上表彰的先进工作者名单。在工
作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只列题及记署作者的前三名。人名,除行文外,一律直写其名,
注明人物身份时,名前冠于职务或职称。
六 涉及疾病名称,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简称、俗称,其后可以是全称或简
称、或俗称。
七 涉及疾病疫情数字,疫情统计表数字与流行病学线索调查数字,因时间、非
就诊、漏报、统计方法等情况而有所不同。
八 单位名称,第一次全称,重复出现时一般用简称。
九 行政区域名称,按发生事件时称谓。行政区划扩大或缩小期间,统计数字不
作增减。
十 本志所载建国前医事均以现有资料为据,文中一般不加出处,不作注释。
十一 凡统计文字、数字、时间、计量等,一律按国家统一规定、规范书写。

目 录


凡例
概述
第一篇 大事记
第二篇 组织机构与队伍
第一章 行政机构
第二章 党组织
第三章 共青团组织
第四章 工会组织
第五章 站所建设
第六章 科室设置
第七章 卫生防疫队伍
第八章 基层(乡镇)卫生防疫
第三篇管理与改革
第一章 改革
第一节 综合体制与站长负责制
第二节 卫生防疫病体制
第三节 卫生监督体制
第二章 管理
第一节 目标管理
第二节 质量管理
第三节 信息管理
第四节 经济管理
第五节 生物制品与药品管理
第六节 设备与物资管理
第七节 房舍建设与管理
第三章 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章 甲级站建设
第五章 等级评审
第六章 计量认证
第七章 档案管理
第八章 下派工作
第一节 干部下派
第二节 卫生技术人员下派
第四篇 疾病预防控制
第一章 传染病管理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概况
第二节 法定传染病管理
第三节 三级卫生防疫网
第二章 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第一节 预防接种
第二节 计划免疫
第三章 急性传染病管理
第一节 霍乱
第二节 天花
第三节 白喉
第四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五节 百日咳
第六节 麻疹
第七节 痢疾
第八节 伤寒、副伤寒
第九节 病毒性肝炎
第十节 脊髓灰质炎
第十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十二节 斑疹伤寒
第十三节 狂犬病
第十四节 炭疽
第十五节 嗜伊红细胞增多症
第四章 地方病防治
第一节 碘缺乏病
第二节 布鲁氏菌病
第三节 疟疾
第四节 黑热病
第五节 流行性出血热
第五章 结核病防治
第六章 皮肤、性病防治
第一节 麻风病
第二节 头癣
第三节 性病
第七章 疾病监测
第八章 腹泻病监测
第九章 消毒与杀虫灭鼠
第一节 消毒
第二节 杀虫与灭鼠
第五篇 卫生监督监测
第一章 食品卫生
第一节 组织管理
第二节 监督监测
第三节 食物中毒
第二章 劳动卫生
第一节 监督管理
第二节 卫生监测
第三节 健康监护与职业病管理
第三章 环境卫生
第一节 生活饮用水监督
第二节 化妆品监督
第三节 公共场所监督
第四章 学校卫生
第一节 学校卫生监督
第二节 学生常见病防治
第三节 学生健康状况
第五章 放射卫生
第六章 卫生检验
第一节 微生物检验
第二节 理化检验
第六篇 爱国卫生与初级卫生保健
第一章 爱国卫生运动
第二章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第三章 初级卫生保健
第七篇 卫生宣传教育
第一章 组织与工作管理
第二章 卫生宣传
第一节 卫生宣传活动
第二节 影视宣传
第三节 卫生法规宣传
第三章 健康教育
第一节 重点人群健康教育
第二节 控制吸烟
第四章 卫生报刊
第一节 普及卫生报刊
第二节 卫生新闻报道
第八篇 科研与教育
第一章 科研工作
第二章 论文著述
第三章 教学工作
第四章 专业教育
第五章 专业培训
第九篇 荣 誉
第一章 集体荣誉
第二章 个人荣誉

附录:
淄川区人民政府文件
区政协委员、卫生医学会会员名录
主要实施的卫生法规
卫生节日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