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手 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7&rec=63&run=13

一、《聊斋志异》手稿
现存辽宁省图书馆。
《聊斋志异》手稿,是蒲松龄的清抄稿。分上、下两函,原装八册,四百多页,
除三篇序文外, 存文237篇,其中《猪婆龙》一篇重复,《木雕美人》一篇有文无
题, 《牛同人》一篇已残,其余各篇均见于各刊印本及手抄本中。这237篇清抄稿
中,有190篇为蒲松龄手稿,其余为他人代抄。据杨仁恺《〈聊斋志异〉手稿研究》
一文介绍,该手稿原存蒲松龄后裔蒲价人处,清朝同治年间,价人从淄川老家去关
东,将手稿带往沈阳。当时价人之子蒲英灏供职于清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幕中,依曾
借去手稿阅读,后依公干去北京病故,因此下半部手稿下落不明。孙仁奎在《〈聊
斋志异〉原稿在辽宁流传始末》一文中,曾提出不同意杨仁恺的说法,但下落不明
却仍未否认。1934年,《北平晨报》曾报道过《聊斋志异》原稿在苏联科学院远东
分院图书馆存有四十六卷的消息,然而后来一直未见进一步证实的报道。至今仍是
个谜。现存的这半部手稿,是1948年辽宁西丰县解放时发现的。保存人是蒲英灏的
儿子蒲文珊。蒲文珊因成分及历史问题被西丰县元宝沟农会挖了浮财,《聊斋志异》
手稿当成旧书一同带到农会,西丰县政务秘书刘伯涛到该农会检查土改工作,才在
准备烧火的旧书堆里发现了它,而且还有两册被土改队员的妻子带到了哈尔滨。刘
伯涛又通过省府和哈尔滨联系,几经周折才找到了另两册。这半部手稿真是来之不
易,刘伯涛同志独具慧眼,在发现和保护这部手稿上立了大功。1955年,北京文学
刊行社将其影印出版。
二、《鹤轩笔札》手稿
现存青岛市博物馆。
《鹤轩笔札》手稿是蒲松龄南游宝应、高邮为孙蕙当幕宾时,代孙蕙书写的书
启、公文、谕告等文稿。自康熙九年(1670年)十月至康熙十年五月间共八个月的
时间写的。现分装四册,前两册为蒲松龄手稿,后两册是他人撰文抄写的。手稿部
分共文80篇。 第一册32页, 收文37篇,正文前有对联五幅,封二为蒲松龄题签:
“鹤轩笔札自庚戌十月初三日起至年终止”。第二册44页,收文40篇,封二仍有蒲
氏题签:“鹤轩笔札辛亥正月起五月止”。这两册手稿的第一册页二的右下角还钤
有两枚印章,一为阳文“松龄”二字,一为阴文“柳泉居士”四字。
《鹤轩笔札》是路大荒发现的,为了更好的保存,又经他手进行了装裱。1956
年10月, 山东省文化局局长王统照看过后, 在手稿正文前写了一段叙言,记述了
《鹤轩笔札》的流传过程。附录如下:
《鹤轩笔札》四册,此二册皆留仙先生手稿。另二册则笔者不止一人,想是继
留仙先生任笔札者。四册必由淄川孙家散出。盖留仙先生卅许,曾为同邑孙蕙延请,
在宝应、高邮署内任书启幕故。酬答函札与较长之官谕,俱载底稿册中,虽有蒲氏
印章,此二册定系孙氏留存者。今夏,大荒先生数为整理蒲氏故居,因公赴淄博市。
有李君,存此四册求售,大荒返济与余语及,乃以四十元易来。原册纸薄,岁久脆
折易失。八月中,大荒去北京,遂将蒲氏手册,托其带去,由琉璃厂萃文斋为精工
贴装,并加布函。此等工艺,京外难有。九月中旬,介绍人李君为包裹寄到,仔细
甚至。述之于此,俱可深感。近三百年之草册,竟能流传,淄川人士对蒲氏之尊重,
即此可见。余以衰病之身,年来得见蒲氏笔迹数种,而前三日偶去北洋书社古籍部,
竟得《聊斋志异》第一次木印本 (即赵氏鲍氏共刊本,亦即青柯亭刊本,有杭州余
集手书序,清乾隆三十五年刊) ,盖在木板上廉价书摊中,无问者。今纪此二册之
由来,故附述如此。一九五六年十月三日初寒晴日。剑三。
三、《柳泉居士词稿手迹》
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1956年在西安发现,为高智怡所藏,全册共32页,词目81阕,最后一阕《沁园
春》有目无文,中间一阕《浣溪沙》重出,实有词79阕。词稿附有李秉衡于光绪十
二年(1886年)的题词,文曰:“柳泉居士词稿手迹,世好李子席珍所贻,李家淄川,
与居士裔孙等故文字交,是即有于某者。”由此可知词稿是蒲氏后裔赠与李席珍的。
不知何时流入西安。
四、《家政内编》、《家政外编》手稿
现存辽宁省图书馆。
这部手稿共两册,约四万多字,131页。上册为《农桑经》残稿,下册为书斋、
雅制、字画、装潢、珍玩、古谱等目类。内容相当广泛、繁杂。尚有食谱一章未有
录入。该手稿与《聊斋志异》手稿同在蒲文珊处保藏,后转入辽宁省图书馆。蒲松
龄纪念馆存复印件。
五、《拟表》手稿九篇
现存蒲松龄纪念馆。
1984年10月于淄博市淄川区北旺村发现,这个村距蒲松龄故居八里许。捐献人
为张英三兄弟。他们的父亲张志亮是本地有名的藏书家,蒲松龄纪念馆收藏的《聊
斋偶存草》抄本,就有张志亮的题记及题签。这九篇拟表是一册手稿残部。现存的
部分,保存者已将其裱为册页,共37页,页高28厘米,宽14厘米,页字十行,行字
二十七或二十八不等,文中有较多修改处,似为初稿。九篇中的八篇写于清康熙四
十四年(17 05年)。
六、《蒲氏族谱》手稿
现存日本东京庆应义塾大学。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蒲松龄主持修成《蒲氏族谱》,亲自手录成书并写了
序。此稿一直藏在蒲氏后裔手中,秘不示人。1935年前后,日本人平井雅尾在日办
淄川矿业所行医。他与蒲氏后裔蒲英春相见,得到此稿,后来平井回国,将此稿与
他所得数百种研究蒲氏的资料交庆应大学。据庆应大学副教授八木章好介绍;“这
本手稿是日本平井雅尾从蒲松龄嫡孙处得到的。此书在蒲松龄49岁时成书,记载自
蒲璋至蒲松龄孙辈共13代。据平井《聊斋研究》记载,这本手稿经过长久时间,纸
质有了相当严重的损毁与虫蛀。”又介绍说:“此手稿本,共一册不分卷,纵24.5
厘米, 横1 3.7厘米,封面上有题签,其上有蒲松龄亲笔题的‘般阳土著’四字,
而‘般’ 字全缺, ‘阳’、‘著’字部分缺损。般阳,淄川古名也。全书共69叶
(其中有空白一页),使用竹纸。”
七、《聊斋文集》手稿
现存山东省图书馆。
该手稿共52页,收文51篇,其中祭文43篇,挽联10幅。此稿原为路大荒收藏,
全部内容皆已收入他编的《蒲松龄集》中。1955年当时任山东省文化局长的王统照
看过此手稿, 并在正文前题诗二首,诗曰:“ 思托笔借园亭,孤愤能舒鬼狐型。
故非妄言听须正, 西风凄响夜枫青。”又:“ 岩为文字似之,不须衫履自然姿。
人间尚有聊斋稿,会证先生绝妙词。”下有落款:“1955年冬,大荒先生出此册为
题二诗。 统照” 。款后钤方形阴文图章。崔介先生亦见过此稿,并在扉二题诗:
“无端歌哭自笑之(见柳泉先生戒应酬文) 天衣绚 不见丝。书法尽洗台阁意,宇
内先睹为快时。(大荒已将是编收入全集,盖拟影印手镐)”。诗后有跋语:“路
大荒先生出示所藏聊斋文集手稿观后喜数语。”落款为:“丁酉夏日时在济南。崔
介”。手稿正文首篇题下钤有藏书章两枚,其一文曰:大荒烬余。其二文曰:山东
省图书馆珍藏。
全稿基本完好,已进行金镶玉装裱,加有深蓝色布函,函面题签为王南唐书:
聊斋文集手稿。内封面为路大荒书:聊斋文集、卷之七、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