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农桑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7&rec=51&run=13

《农桑经》,张元撰《柳泉蒲先生墓表》碑阴附记杂著五种之一。由于该书是
作者依据古代农书,根据淄川地区的具体情况,对其加以“增删”,所记述的技术
措施切实可行,颇受淄川地区百姓的欢迎。故该书流传很广,各种抄本也比较多,
但长期未刊刻,直到1962年才由路大荒先生收录进《蒲松龄集》中;1982年中国农
业出版社出版了李长年先生校注的《农桑经校注》单行本,并收录了藏于辽宁省图
书馆之《农桑经残稿》(实为《家政外编》的一部分)。
一、《农桑经》写作的历史背景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山东大水,凡九十四州县灾。淄川四月大雨,二麦歉
收,自五月二十四日阴雨,六月十九日始晴,自此遂不复雨。田地中多蜚虫害稼。
是年,蒲松龄写了《祭蜚虫文并序》,《序》中说:“康熙四十一、二年间,忽有
害稼之虫,多而奇臭,以致比年不稔,莫有知其名者。惟《春秋》有蜚灾,细考注
疏所言,形象臭恶,真是其物。吾淄自旧岁益蕃,受害益烈,乡人无告,请余为文
以祭之。”蜚虫来势凶猛,人们束手无策,结果使淄川地区“千钱斗米,道 相望,
榆皮净尽,及垂杨。”时至康熙四十三年春末,淄川县百姓已是流亡殆尽。是年,
蒲松龄为民请命,写了《康熙四十三年记灾前篇》与《秋灾记略后篇》,记述了淄
川县当时凄惨的情景: “道 无人瘗,禽犬分葬之”,“货人肉者,凌晨驱驴,载
送诸市肆,价十分羊之一。”在《纪灾》诗中说:“去年卖女今卖儿,罗尽鼠雀生
计窘。千古苛灾一时遭,孽人自作天亦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蒲松龄立意要为
民编著一部专为种植农桑之书。
编著《农桑经》的宗旨。康熙四十四年,《农桑经》编写完毕,蒲松龄写了一
篇序文,文曰:
居家要务,外惟农而内惟蚕。昔韩氏有《农训》,其言井井,可使纨袴子弟,
抱卷书生,人人皆知稼穑,余读而善之。中或言不尽道,或行于彼而不能行此,因
妄为增删;又博采古人之论蚕者,集为一书,附诸其后。虽不能化天下,庶几以贻
子孙云尔。康熙四十四年,岁次乙酉,正月二十四日。
二、《农桑经》的内容
《农桑经》共包括《农经》七十一则,《蚕经》二十一则,《补蚕经》十二则
(附《腌茧法》),《蚕祟书》二十七则,《种桑法》十则。
《农经》七十一则,是仿韩书之体例,按《礼记·月令》系事,但今存之《农
经》只到九月,接于其后的冬之月事,亦只列出“收农器”、“种粪”、“杂占”、
“占种”、“米价”等条目,其馀未载之月令,抑或有残缺。《蚕经》二十一条偏
重于头一年的茧种选择、采桑叶及饲养的介绍,而在《补蚕经》十二则中,则重于
蚕子的生长过程的介绍。《蚕祟书》二十七则,是指使蚕为祟的原因及其解救的方
法。在《蚕崇书》之下,蒲松龄自己作了一个小注:“闺阁信巫,故为存厌禳之法,
事亦无害于义,且祭馀又可以致蚕公也。”这说明,他自己并不相信这些说法,只
是为了顺乎“闺阁” 之信仰而为之。 《种桑法》在路大荒先生所收录的条目中为
“十则”,实则九则;而1982年农业出版社出版李长年先生校注的《农桑经校注》
亦列“十则”,实则十二则。它较路大荒所收录者,多出“压接法”、“搭接法”
和“收牛粪法”三条。
三、《农桑经》编著资料来源
蒲松龄在《〈农桑经〉序》中说:“昔有韩氏《农训》”,“余读而善之,中
或言不尽道,或行于彼而不能行此,因妄为增删”。这是指《农桑经》中《农经》
的编著过程。而对《蚕经》与《补蚕经》则说:“又博采古人之论蚕者,集为一书,
附诸其后。”根据蒲氏所著《农桑经》正文,可以寻绎出作者编写此书时所引用、
参考及搜集的资料。 《农桑经》 “正月”中“耕时”条下有“《汜胜之书》云:
‘春候地气通’。”《汜胜之书》,为公元前一世纪的一部农书。“二月”条下,
“农家诀云:‘春耕无晚,秋耕无早’”“坝堰”条下,“谚云:‘地无唇,饿煞
人!’”“四月”中“剜谷”条下,“俗云:‘密处稀,稀处密,不稀不密留大地。’”
“刨二遍”条下,“诀云:‘深过垅,前后留窝;只要如沽,不要贪多。’”“五
月”中“治茅”条下,作者自作小注“《齐民要术》曰:茅地宜纵牛羊践之,七月
耕之即死。”“九月”后所列之“占种”:“师旷云:‘欲知吾谷,先占五木。其
木盛者,来年益种之,万无一失。’”师旷,当为《师旷占术》一书。此书现已佚,
蒲氏此文当转自《齐民要术》卷一“收种第二”条下,其原文当为“欲知五谷,但
视五木。 择其木盛者,来年多种之,万不失一也。”《齐民要术》,为6世纪北魏
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书。“打蝻”条下云,“高镜川先生有云:‘患将至而不预防,
譬如当道遇饿虎, 欲不喙以图存也。 ’”在《蚕经》中,“浴连”条下,“少游
《蚕书》云:‘腊三八日浴三次,沃以牛溲,浴于川,勿伤其藉。’”“忌宜”条
下,“陈其年词云:‘红贴糊门多禁忌。’”“喂蚕”条下,“《蚕书》云:‘蚕
生明日,或桑或柘,风戾投之,寸二十分。’”以上资料足以说明蒲松龄写《农桑
经》时,所采集前人著述资料之广博,搜求民间农谚要诀之勤苦。再者,文中所附
《御灾》 、《飞蝗》、《打蝻》、《 》、《蜚虫》都是在实际生产中总结出来的
经验。由于《农桑经》是蒲氏参考我国古代的农书资料,并根据淄川地区的实际生
产情况,加以删改增补,所以颇受当地人们的欢迎,它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起到了指
导作用。 直到今天, 其中的一些条款也不失其指导意义。日本学者天野元之助著
《〈农桑经〉考》做了具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