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医疗制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5&rec=209&run=13

旧中国,西关地区人民群众患病大都找乡医、地方医或坐堂医 (规模较大的中
药店设置的中医大夫) 看病。解放前后,城关地区较有名气的中医有朱蕴山、金福
堂、张茂基、牟进斋、仇宝树、董子沾等。西医有牛岱东、朱景梅、龚自清、杨子
勤、田子纯、高俊峰等人。此外,人民群众还常去富春堂、天德堂、万仪堂、人和
堂、广济堂等药店找坐堂医问诊或持方购药诊治。

西关地区医疗单位一览表

┌────┬───┬─────┬───┬─────────┐
│名称 │创办 │地址 │开办人│备注 │
│ │时间 │ │ │ │
├────┼───┼─────┼───┼─────────┤
│中西医院│1920年│西关南首 │束信甫│1945年停办 │
│ │ │ │吴授先│ │
├────┼───┼─────┼───┼─────────┤
│济世诊所│1939年│西关太平街│杨子勤│1945年停办 │
├────┼───┼─────┼───┼─────────┤
│子纯诊所│1945年│西关太平街│田子纯│1947年停办 │
├────┼───┼─────┼───┼─────────┤
│岱东诊所│1945年│西关南首 │牛岱东│1953年参加联合诊所│
├────┼───┼─────┼───┼─────────┤
│永康诊所│1946年│西关太平街│朱景梅│1953年参加联合诊所│
└────┴───┴─────┴───┴─────────┘

续表
┌────────┬───┬──────┬───┬─────────┐
│名称 │创办 │地址 │开办人│备注 │
│ │时间 │ │ │ │
├────────┼───┼──────┼───┼─────────┤
│济民诊所 │1946年│西关香市街 │高俊峰│1953年参加联合诊所│
├────────┼───┼──────┼───┼─────────┤
│淄城镇卫生院 │1953年│太平街北首 │镇属 │ │
├────────┼───┼──────┼───┼─────────┤
│西一大队保健站 │1974年│复兴街路西 │大队属│ │
├────────┼───┼──────┼───┼─────────┤
│西关一大队卫生室│1981年│西关三街南首│大队 │ │
├────────┼───┼──────┼───┼─────────┤
│秀鸾诊所 │1995年│留仙湖路路北│李秀鸾│ │
└────────┴───┴──────┴───┴─────────┘

1974年7月20日, 建西关一大队保健站,时有赤脚医生1人,卫生员2人。开始
实行合作医疗制度,以社员每人每年3元标准提取经费(社员每人每年从分配中扣出
1.5元,生产队集体拨款1.5元) ,大队将款划拨到保健站,统一掌握使用,社员在
本大队看病不花钱。 时为社、队两级合作医疗制度,即大队按每个社员每年0.3元
向公社卫生院拨款, 社员到区级以上医院住院,可享受由集体报销医药费30%的待
遇。在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6年期间(1974~1980),西关一大队先后拨款1.2万
元用于农村合作医疗,并将社员群众拖欠的1.5万元医疗费全部予以报销。1980年,
西关一大队暂停合作医疗制度,但仍坚持每年拨款,用于村民的计划免疫。
1981年,西关一大队保健站改称卫生室。业务上受淄城公社卫生院领导,行政
上由西关一大队管理。大队负责向卫生室提供流动资金和有关设备。进入90年代卫
生室实行承包制,负责人吕承会为乡村医师,另有卫生员1人。
西关一村卫生室除负责本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外,还担任着服装城广大客
户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医疗任务。 市场旺季每日门诊量达50余人次, 年门诊逾
1.5万人次。 卫生室制度健全,设备完善,有中草药和中成药300余种,西药250余
种。是淄川区卫生局命名的“甲级卫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