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人口变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31&A=4&rec=9&run=13

泉龙村的人口变动受社会环境、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及人们生育观念等诸因素
影响很大。反映为统计出生、死亡、迁入、迁出四项。前两项称自然变动,后两项
称机械变动。
自然变动 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村民活到70岁的甚少,
村外地堰斜坡常有浅埋死婴。1943年(中华民国32年),灾荒严重,民不聊生,仅
村南路东韩、 朱、房三姓就有7人过世,其中老年、婴儿各3人,青年1人。新中国
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村民生活及医疗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婴儿成活率高,
人的寿命延长。1951年全村人口增加到540人。1959~1961年,出现暂时生活困难,
人口出生率下降。1960年出生4人,职工户占50%;1961年出生5人,职工户占60%。
年出生人口为正常年份的40%左右。 进入70年代以来, 人口逐步纳入计划管理。
1975~2001年的27年内,全村出生322人,死亡114人,净增184人,平均每年增6.8
人, 增长率7.8‰。其中高于平均增长率的16年,低于平均增长率的11年。人口增
长最多的1982年,净增18人,年增长率25.9‰;其次是1998年,净增13人,年增长
率14.9‰。人口增长最少的1999年,负增加2人,年增长率-2.3‰;其次是1985年,
增长率为零。1951~2001年,全村因死亡注销户口的16户,38人。其中1人户5户,
2人户5户, 3人户3户,4人户1户,5人户2户。
机械变动 通常情况下, 人口的迁入迁出,多因婚嫁、就业、兵役、谋生、求
学及职工离退休而为。 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村民因谋生下“关东”(东北)的9
人,后返回5人。建国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1人,复员或转业回村的8人。1951
年全村540人, 系根据发放土地房产所有证统计,含就业、参军59人,故本年度人
口比60年代初还要多。 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核实全村农业人口为494人。
1958年“大跃进”,就业26人,成为人口减少的因素之一。
1975~2001年, 全村迁入362人,迁出322人,净增40人,平均年增1.5人,增
长率1.7‰。 其中高于平均增长率的13年,低于平均增长率的14年。人口增长最多
的1996年,净增19人;其次是1993年净增15人,年增长率分别是25.6‰和18.8‰。人
口增长最少的1979年, 负增16人; 其次是1989年, 负增12人,年增长率分别为-
24.6‰ 和-15.9‰。
在迁入的362人中,属成户迁入的75户170人,离退休职工25人,部队复员18人,
婚嫁137人(其中男10人) ,并户12人。成户迁入者多为区内山区乡镇。其中口头
乡(后改称淄河镇)、太河乡、黑旺镇迁入的26户68人,分别占迁入户、迁入人数
的35%和40%。1985年根据区、镇政府安排,接收太河水库库区移民4户8人;1995~
1996年,实施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山区劳力转移工程”,完成镇政府分配来自口
头、峨庄、黑旺等乡镇17户52人的安置任务。邹平、利津、临淄、博山等区县及本
区黄家铺、 寨里、龙泉、磁村等镇也有投亲靠友成户迁入的。在迁出的322人中,
成户迁出的28户78人,参军19人,就业62人,读书27人,婚嫁98人,其他零星迁出
38人。成户迁出者农转非16户48人。